09.03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蠻巧,昨晚我正好去看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6:全面崩潰》,看得好爽。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劇情啥的,依然保持碟中諜系列水準。

別的不說,湯姆克魯斯生於1962年,56歲了,56歲了,依然可以保持那樣的身手,戶外攀巖,低空跳傘,親自跑酷。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他在巴黎屋頂上的一段長距離奔跑,作為一個曾經的健身愛好者,一眼就能看出來姿勢和節奏呼吸,必須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啊,而這個過程,就跟麥當娜姐姐幾十年如一日的擼鐵一樣,完全是出於高度的自律和自愛。

而我剛出電影院,一場關於熒屏上太多娘炮的爭論,正在自媒體上如火如荼的展開。巧了。我也有話要說。

01

這哥們,兩腮已經略見鬆弛,眼角也不復上揚,可站在那裡,還是一張上好了油,擦好了弦的長弓,弓收弦藏,仍聽到嗡嗡作響的性感。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隱藏灰燼裡的火焰啊……

隔著屏幕都是滾燙的。

而一轉眼,線下我們的社會里,霸屏是啥?

講真,我十分噁心,卻多年來吐槽的勇氣都沒有的,無休無止的“娘炮”。

尤其是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我略略露出了一點點喜歡飽滿強壯的影星,馬上就被人罵偽女權,瞧不起自己的性別,慕男或慕強。

你看,昨天我只是在微博發了幾條我欣賞的男性——譜系已經相當之廣。

從亞裔到拉丁裔到白人黑人,從威猛剛強的巨石強尼,到白皙俊美的小新星。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回覆裡炸鍋了,一群群的人果然開始罵我政治不正確,說我骨子裡果然還是隻欣賞強權男性,不接受女性的柔弱之美,也不接受男性有中性特質,把有了女性特質的男性看作低等生物等等等。

我純粹就是出於不服,才寫這個長文的。

那不是男性的中性化,而是男性的閹割化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男性的中性化,你可以在海盜船長德普身上看得很清楚,他當時就是這樣陰柔和剛猛恰到好處地切換,勾畫出一個不一樣的海盜船長。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小鮮肉不是一種自然的存在,而是文化的塑造。

我們說說路易十四,太陽王的弟弟。

奧爾良公爵。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奧爾良公爵喜歡塗脂抹粉,而且容顏大概是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接近當今韓國風小鮮肉的。

但他之所以成長成這個模樣,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是個次子。

他的母親有意識鼓勵他更象女孩子,更關心脂粉,更有孩子氣,不在意權力和政治,他已經很年長了,還是被當作“一個最漂亮的孩子”跟著母親生活——這個一切,最主要是為了避免他和他哥哥的統治權發生競爭。

而奧爾良公爵也很快領悟到了要義。

他畢生都喜歡扮演一個追逐男性、化妝濃豔,比貴婦更象貴婦。在他哥哥的宮廷裡,他一直扮演一個淘氣的、不正常的、有怪癖的、女裡女氣的弟弟。而他的哥哥才是那個雄獅般的偶像太陽王。

真正凸顯他本質內心的一些剎那,是他在戰場上的表現。他極其英勇,冷靜過人,對於炮火血腥毫不動容,經常衝在戰鬥的一線,盡到了當時一位貴族的位份。也贏得了他作為一個國王弟弟可以被允許的“勇猛”分寸。

02

奧爾良公爵的經歷很有意思。

文化和環境是可以極大地塑造人的。

裹腳一事,在生物性上原本是反人類的,在今天想來,就是一場終身酷刑。但在文化和社會的訓練下,有上億的女子,世世代代都接受了這個酷刑。並且都以柔弱無助為美。

從歷代畫像來看,中國婦女自唐代結束後,一直就是被一步步地禁錮矮化,弱化,在畫像裡,她們的五官都變成了小鼻子小眼的柔弱,四肢纖弱,腳小如蓮。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豐腴、盛大、飽滿的生命都被抽取一空。

如果說今天活躍在中國熒屏上的小鮮肉,娘了,娘炮了,他們也是COPY著完全弱化了的宋明清女性,而不是真正的原始女性。

所以我嘲諷地說,凱特布蘭切特都遠比這些“小鮮肉”身上的雄性荷爾蒙爆表。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生物是要有多樣性。

但生物多樣性是建立在自然、奔放、飽滿、舒展的前提下的。

那種兩腳三寸,智識淺薄,見人就捂嘴竊笑,行動需要人扶掖的女人,不管在過去還是今天明天,都是一種可憐的、被扭曲戕害了的生命體。

男人也一樣。

男人和女人之間肯定是有生物性別的鴻溝的。

兩者互相交換優點互相學習優點時很美,而且也不必是刻板印象。

但是讓男人有女性的特質,並不是要閹割他們的身體或精神,讓女人有男人的特質,並不是要注射類固醇或睪丸酮給女人。

他們和她們都可以在各自的性別裡,盡情地舒展,然後有最大程度的交叉和相似。

但絕對不是為了迎合這個政治正確,就要說,男人你打激素長乳房切喉結,擦厚粉塗紅唇,拍著小手叫“好鴨好鴨”,也要硬著頭皮說:“你好棒,你好美吧?”

03

這個世界上是有跨性別者的。

也有性別認知障礙的人群。比如他長得就是男性的身體,可是他心理認知自己是女人。出於社會性別認知的衝突中,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活得很痛苦。

對此我們理解,而且包容。

並且應該幫助這樣的群體和其他人一樣正常的生活。

可是!

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風向標,銀幕上刷臉的都是這樣兒的,還不準人批評。

十個男影星八個都恨不得削下巴磨顴骨,都要把自己弄得幼、白、嫩、萌萌噠、嬌滴滴噠,另外兩個要麼是沒戲演,要麼是在去整形的路上。

而且在公共話語裡完全不能批判,甚至最婉轉的評論都不能沾。

——之前謝霆鋒就曾經耿直了一把,在綜藝節目裡脫口說:“我覺得男孩子就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他說這個是很真實的,他自己就一直是一個類型,年少時是叛逆少年,青年是憤青,年長了還是個帥哥,)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結果謝霆鋒被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圍攻。

圍攻者都是“我弱我有理”的哀怨姿態:“你當年那麼叛逆,今天的你那麼不包容。”

你歧視,你狹隘,你男權,你嘲笑我們……你你你——就差沒有拿小拳拳來砸你的胸了。

上次劉春在微博說了TFBOY幾句不是,被鋪天蓋地圍毆了N天,現在老實了。“男孩”二字,提都不敢再提。

老實說TFBOY看著還行。還比較清新自然,比某些已經完全“娘炮化”了的男演員還是正常一點的。

但是這個封人嘴巴的過程讓人要拍案啊!

小鮮肉明星完全不能被批評,“禁止你說我們半個不字”,擦邊兒我們也要罵到你死全家,是個什麼節奏啊?

世界各大宗教都沒這麼玩兒的。

佛陀還時不時地可以開個玩笑講個段子,“何為佛祖西來意”“青州蘿蔔大七斤”“庭前柏樹子”“一坨屎”……

耶穌基督也被各種文化惡搞啊。

除了某些邪教,你看,招遠麥當勞殺人案裡,受害人也就是沒搭理他們,說了句“一邊兒去”,就被活活打死了。

04

有人說,“孩子們就是愛看這個!”

我覺得這太荒誕了。

孩子們並不想看這個,而是文化塑造了這樣的氛圍,讓他們去迎合這個。

文化是可以被製造的。人的“喜好”“認知”都是文化的產物。你以為是你的自由選擇,也許是別人已經高度洗腦後的選擇。

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人為的意志裡,被重新塑造了若干遍。

不信你看看曾經的文明古國印度。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原住民被雅利安人入侵後,全部變成了賤民。而統治者分別按照職業、門第,形成了四個階層的種姓。一直至今還在影響著印度文化。賤民們毫無人權,至今也是被傷害被侮辱的群體,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就是“賤民”,日常被踐踏侮辱,都不敢爭取權益。“誰讓人家比我們高種姓呢?”你說他是“自己就愛這個嗎?”

男權文化的崛起中,越是強大的民族,對女性的強盛也越能容忍。民族越是逼仄弱小的,對女性越是矮化禁錮。

“女性的身體應該被禁錮、束縛”,這些今天還能看到大量的文化遺蹟。如打耳孔、鼻環、戴手鐲、腳鏈,這些是過去女性作為奴隸,只有人身依附關係下的審美遺蹟。今天還在影響著我們。

“女性不該擁有自己的力量,應該最大程度地迎合男人的審美,哪怕是畸形的審美。"男性越弱化,對女性的審美越畸形。所以要裹腳,束腰,遮臉。

所以男性越孱弱時,女性的審美也越弱化,要儘可能地潔白、弱小、幼、萌、可愛、無助、無力。

而女性用了近百年的力量,掙脫了這些禁錮,開始走向自由。

一步步地脫掉了:裹腳布,束胸,鯨骨束腰、繡花鞋,漏斗體型,開始自由地奔跑,象大地一樣舒展,呼吸,運動。

怎麼這些遺蹟般的弱化、矮化生命的文化還沒死絕,還冠以“自由之名”“多元化”之名?

我可不相信,這樣的閹割版審美癖好,就表現多元化。

清朝當時京劇已經很繁榮,徽班進京後帶來了很多美麗的男演員,而恰好迎合了官員不能狎妓的困境,一時間特別流行官員喝酒行令,帶個俊俏的相公,擦粉傅朱,眼波嫣然,調笑風生。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魏晉,審美高度地妖孽化了——但比今天還好點兒。魏晉以白為美,讚美男子為“玉人”,很流行男子擦粉。

魏晉是對男人的美和妖孽最喜歡的一個時期,也沒象今天的小鮮肉霸道。

但病態而妖豔的美,也就衛玠、王夷而已,衛玠很快還被看死了。著名的嵇康身高八尺,英俊瀟灑,有松樹之姿,特別不注重打扮。也有英武過人戰功卓越的赫連勃勃。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因為,最終安國立邦,開國立業的,都不是妖孽。

楊堅可是個容貌平淡寡陋的男人,但意志堅決,身體強健,他老婆獨孤伽羅棄美男子前男友,而選擇了他,兩人聯手創業,開創了隋朝,(以及科舉制度)獨孤伽羅真是明智的選擇。

05

我再說句殘忍的話。我相信我的粉絲都是有頭腦有知識的高質量粉絲,能聽得懂。

那些追捧弱化男性的女人們,某種意義上,在期待一個乖乖的、永遠沒有性特徵、被閹割了的漂亮兒子

這個分析是我今天早晨才推演出來的。

源自我在學生群裡,和一位學生的爭論。

很久之前,她在群裡發某小鮮肉,我忽然火了,我說你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會發狂的迷戀這樣的生物。

她也挺生氣:我迷戀他怎麼了?

我馬上發現,這種生氣和對抗不正常。你對這個事很在意,就意味著我內心有鉤子,也意味著她內心有痛點。

她也發現了自己的矛盾。因為她在生活中選擇了一個很英武的男人結婚,但在影視裡,她喜歡性特徵很不明顯,很萌很白幼童一樣的男人。

她也發現,隔著熒幕看可以,看看漫畫裡角色也可以。

真實生活裡和這樣的“假人”一起,大概自己也受不了。

“因為在親子關係裡,充滿了控制。”太多的丈夫缺失的女性,習慣一個終極的控制模式——就是對自己兒子的期待和控制。而兒子是一定會反抗甚至會離開自己的,他們的性意識和需求,會把他們帶去另一個女人的身邊,大多數,最終會離開母親。

就像路易十四的母親安娜太后期待的那樣,她不得不放手自己的長子,因為長子必須是國王。長子必須過早承擔起男性/國王/族長的角色,所以她必須接受他的男性身份並且幫助他成長。

但她在精神上閹割了次子,讓他成為自己最滿意的、永不長大的乖寶寶。還是個最漂亮的乖寶寶。

“歸根結底,有太多的人,喜歡被閹割了的人,因為怕,她/他自己是無力的,他/她脆弱的身體承受不住鮮活的靈魂。”——我的學生黑童話如此說。

我也在這場討論的基礎上,明白了一件事。

真實的、勃發的生命,對於很多人是危險的。

這就是她們為何喜歡那擦著白臉,如寶冢男役般僵硬的臉。

她們的自我本體早已經萎縮,太脆弱了,看到真實都是危險的事,何況愛上真實。

這是一個殘酷的輪迴。

她們被剝奪自我,於是就去寄生在兒子的生命裡,兒子的生命被吸取,活力喪失,就投射在影視文化裡。並通過這個文化,進一步地放大和影響這個輪迴。

清末宮女自述,而留下了真實的史料《宮女談往錄》,老宮女談到對宮廷的印象高度總結:“就是一個大戲臺,皇帝太后每天花團錦簇地演著戲。”

大家都活在虛假的被觀看的狀態裡,沒有真實的關係,沒有真實的情感。

各自的生命和身體,都被塑造、被剝奪、被矮化。

而我是非常反對這樣的矮化/剝奪的。無論是男人或女人。她/他首先得是一個直立行走的人。舒展、符合天性的自由,才是美。

講個真故事吧。

華裔媽媽的女兒,回家告訴媽媽,班上轉來一個拉美裔的男孩,活像少年班的

班德拉斯(安東尼班德拉斯)

男性審美“全面崩潰”?

全班女生為了和他約會,簡直要大打出手。其實我們如果有個少年版的金城武去,也一樣是行走的荷爾蒙。可是你換個小鮮肉去?女孩們是搶著讓他當閨蜜吧?

……而這,也許恰恰是那些女性期待的,想要的兒子?

一群人在得吧得,自由的真意是“誰都有自己生活和愛好的自由”,“你女權就不該限制別人喜歡什麼”

來,那你們Diss女德班幹嘛呢?

你們Diss父母給女兒裹腳幹嘛呢?

閹割女性是惡,在文化上精神上閹割男性就不是惡了嗎?

但這在生物競爭規則裡是錯誤的,是逆向的。是沒有競爭力的,也是註定被淘汰的。它可以人為被製造,但他在物種競爭中,會滅族的。

流淌的生命是最美麗的存在。

我討厭一切“極不自然”的、束縛生命活力的東西。我對抗並且討厭這樣的文化,重回盛唐,屹立於民族之林,最應該要做的就是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地活出來。

恣意汪洋、奔騰流淌的靈魂,輕揚高舉、燃燒炸裂的生命,才是生命。

而很多人,終其一生,從未這樣活過,哪怕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