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学会了什么?

意之林


不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家里条件差,父母无能,要学会省钱,我们不能给你什么等负面信息,点到为止,因为你给孩子造成的是一辈子的拘谨额不自信,甚至自卑。条件不行努力创造,吃饱穿暖就好。父母再没成功,也要让孩子知道,天塌下来扛得起。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通过创造价值的提升慢慢积累的。

#家暴和离婚给孩子的阴影是一辈子的。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相似的三观和生活环境与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能找有酗酒恶习的男人,女人无论如何得独立,尤其经济方面,千万不要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该心狠时就心狠,切不可优柔寡断,有一定基础再要小孩。

#深情不及陪伴,厚爱无需多言。

#不做奉献型女人,不找直男癌晚期患者。

#男人只要打女人一次,不管用什么方法道歉,下跪,以死威胁,都不能心软,因为以后会有无数次,还会影响孩子。

#不停地争吵会让下一代恐婚。

#不要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不离婚。

#千万不要嫁给一个给不了你安全感的男人,他会把一个好生生的姑娘磨成一个猜疑心很重的怨妇。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资格要孩子,不是所有的男女都配做父母。

#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日久生情只是权衡利弊,就连白头到老也只是习惯使然。

#相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

#我妈在闹,我爸在笑。

#爱,就是恋人到亲人的过程。

#给我十块钱让我去买桶油的是我妈,给我一百块让我去买袋盐的是我爸,他们俩用的是比较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导致我如今成为了墙头草。

#谈朋友时要睁大双眼找,结婚了之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

#我失恋那天,我爸很认真的跟我讲:永远不要尝试着去改变对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对方改变,这是我结婚二十多年的经验。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相互理解,信任,包容。


鲁智深童鞋


既然问到了这个问题,那我要先讲一下我的家庭,我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家里的分工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对于我来说,母亲是和我朝夕相处最多的人,因为在我记事起,爸爸一直都在外面打工,一般都只会在过年的时候回来。爸爸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些他所在打工地方的特产,这是对我唯一的慰籍,我会看到老爸把他打工的积蓄上交给老妈,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家最和谐的时候!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比较节约,这也是家庭在我身上的一个烙印,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我家不富裕,一定要省着点花钱!

爸爸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不和蔼,没什么本事的,我曾经向一个长辈抱怨,说爸爸没什么本事,没有让我过上好的生活,现在想想童言无忌,随着年龄增长,我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的幼稚!我也才明白了什么是父爱如山!老爸他对自己很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说要给他买件衣服,他总是说我有不需要,坐火车也是买袋装的方便面自己带碗在车上泡面吃,这样省的人很少见了吧!但是他对我们姐弟却是相当舍得,他教育我们好好念书,他说只要考的上,砸锅卖铁也供我们,在这里我很感谢他!


树下听雨萌萌哒


无论是从教育上还是身心健康上父母都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我们说话,教会我们识字,这些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影响了我们以后的人生,我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在他们那个年代来讲不算高也不算低,所以我和弟弟从小学习都还是蛮好,因为在那个年代能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还是不常见的,因为一般父亲都会外出挣钱养家,在家里的都是现在所谓的留守妇女和儿童,母亲有文化的那时的确不常见,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会感叹:“那你还是挺不错的嘛!”其实父母影响我的不止学业还有性格,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

1.孝顺。我的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总是默默埋头苦干,可能家庭的原因,他从小学会的第一课就是吃苦,我的爷爷在我父亲三岁时就去世了,兄妹四人是奶奶一手拉大的,尽管六十年代闹饥荒,奶奶也是把他们都平安的养大了,所以无论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父亲都很孝顺奶奶,他们常常打趣说那时因为父亲是最小的,奶奶当年最疼的就是他,尽管我们开始也家境贫寒,父亲每次出门回来也还是会偷偷给奶奶钱。

2.沟通交流。可能那时的日子太苦了,我在家听到最多的就是妈妈的抱怨,我小的时候很少看到妈妈笑,妈妈生我时难产,生弟弟时又是剖腹产,可想而知,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压力更大了,妈妈想让奶奶帮着带两年孩子而奶奶不愿意,所以妈妈只能把怨气撒爸爸身上,于是我就经常看到他们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不沟通的后果就是吵架越来越频繁。

3.包容。生下弟弟没几年妈妈因为常年抑郁得了精神分裂症,那是一种自我折磨的疾病,那几年爸爸耗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期望能医治好妈妈的病,渐渐的我现在他们直接的争吵越来越少了,爸爸直至会为了妈妈开心做一些他以前从不做的事,妈妈发脾气他也不再和她对着来,而是开玩笑的逗她开心,那时我分明看到爸爸脸上那种宠溺的表情,可妈妈的病却再也没能好,但爸爸一直不离不弃,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妈妈,多年后我明白了那更是一颗包容的心。

多年后父母的早年不合一直还在影响着我,我期盼能遇到一个脾气好,有爱的人共度余生,终于我出嫁了嫁给了我的大学同学,我以父母的婚姻引以为戒,本着信任,宽容的心对待公婆和爱人,而这一切却在孩子出生后变了,公婆阴暗的嘴脸开始显现出来,骗走了我和老公辛苦奋斗几年的所有积蓄,连婚前答应过户给我们的房子也留给了他们小儿子,我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全职宝妈,继而脾气也越来越差,只要一想到公婆的所作所为就要气炸了,最近又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愈发严重,我真的害怕自己走上妈妈那条路。





逗菇凉叨叨叨


我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差不多快三十年了。我与他们在一起生活的二十多年见到他们真正吵架的次数一个手可以数过来。

从小到大看到的妈妈总是再忙忙碌碌,忙完家里的活抽时间还要去忙田地里的活。有时也会和爸爸一起去干活。总之很少有静静坐下来休息的时候。

有时候劝她休息一下,不着急的活不干也行啊。她就总是说我不干谁干。但是她要能放慢脚步让我们干一些,我们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啊。

爸爸虽然没有让我们过的多么的富裕,但是也没有缺衣少食,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爸爸是干完活回家就基本不做什么了,妈妈就是一直得忙个不停,有时候都觉得妈妈难道不会有怨言吗?因为爸爸从来没有让妈妈过一天特别好的日子。

小时候总是这样想着,大了才知道这就是两个人最平凡的爱情,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方式啊!爸爸虽然没有让妈妈穿金戴银,但是处处忍让妈妈。妈妈脾气快又不好,说话直来直去容易伤人,爸爸脾气温和,性子慢。爸爸很少与妈妈反驳什么,容忍着她的一切坏脾气。大事做主,小事不管妈妈处理的好不好,都没有说过什么。

爸爸偶尔还会说几句俏皮话来调节他们的感情,虽说他们已经说过快三十年了,但总觉得像是刚结婚一般的模样。

从我父母的婚姻中学到最多的就是不去抱怨自己的生活,而是不管和他在一起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一起努力去好好经营生活。


女人的成长与蜕变


我的父亲是60年代生人,母亲比父亲小五岁,他们那一代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见面就会定下来的那种。



父母的感情很好,从小到大他们红脸的次数一个手指就数的过来。父亲的脾气很好,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父亲让着母亲,所以在我的家庭里从来都没有过那种鸡飞狗跳的日子,在这种婚姻的影响之下,我对家庭婚姻很是渴望,并且也坚信自己的婚姻会很幸福!从他们的婚姻中学到的主要有一下几点:

1.作为男人,一定要包容妻子。父亲也有北方男人特有的大男子主义,所以他们偶有争吵的时候,两人必定都觉得自己更有道理。母亲很容易爆发,每当这时,父亲总会低头出门,在外面溜达一圈,回来就跟没事人一样,问东问西,问母亲这个在哪里那个在哪里,母亲抱怨几句,也就平息了怒火!

2.沟通很重要。父母之所以争吵并不多,是因为他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坐在一起两个人商量怎么解决,以至于到现在为止,我们家最快乐的时候都是节日时候,兄弟姐妹和父母围坐一起,每个人各抒己见,很是快乐!所以沟通是亲密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3.男人偶尔还是要要勤快一点。虽说父亲身上北方男子特有的大男子主义倾向明显,但家族他还是偶尔会做的,父亲做的饭特别好吃,尤其是他做的馒头,所以记忆中当母亲身体不适或者在忙的时候,都是父亲做饭,每当这时,母亲脸上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婚姻中很重要的是两人彼此要互相尊重,父母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但他们相互扶持到今天,也很是幸福!我也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像他们那样平淡真实!


默晓夕


从婚姻学到什么?我想应该是:如果夫妻之间有一个人愿意忍让,那么打打闹闹也可以过一辈子,但这一定不是我将来的婚姻。

从我记事那天起,父亲是一个赌徒兼酒鬼。几乎可以说每次父亲喝完酒都会和母亲争吵随后便是摔东西、谩骂,严重的时候就会动手,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小的我往往会站在母亲这边,护着母亲同时边哭边求父亲不要打母亲,可能我父亲还有意识我是他最小的儿子(我父母是老来得子36岁才有的我),有的时候他会心疼舍不得打我,母亲因此也“逃过一劫”。

记得有一次,家里把本来就不多的钱借给了一个亲戚,结果忘记了猪食料没有买(我小时候在农村),母亲找人借了200块钱(具体是谁我也忘记了),没想到父亲刚刚拿到手就跑去赌博,结果输的一干二净,我记得那一天母亲哭的很伤心,即使那天天气真的很好。

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什么能够挣钱的法子,母亲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独自一人去了广州打工,那一年我们家过得很辛苦,全家的担子都在父亲身上,我知道父亲也很累,所以放学的时候我也会帮父亲打打杂,毕竟那个时候父亲也40多了。可是父亲还是没有改掉喝酒的习惯,但不再是去买酒,而是自己酿酒,喝多了,父亲就开始诉苦,说生活过的很累......

一年后,母亲从广州回来了,带着很多二手玩具和生活用品,当然还有一万块钱(那个时候一万块钱真的很多了),hen,还有那遍布全身的时光烙印,母亲真的苍老了很多,但我那个时候还小,只知道玩自己的玩具去了,没有给与母亲温暖的问候。

过了一年,我们家搬到了城市,父母亲商量着买辆车用来做生意,家里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但我却没有丝毫的幸福感,因为他们还是每天都在为生意上的事而争吵,有一次父亲的火气不知道是如何引起的,对母亲又打又骂,我可能是因为长大了一点居然知道害怕了,我懦弱的不敢支声,我看着母亲那愤怒又无助的眼神,我发誓,这一辈子定会让母亲过上好的生活。

上了初中,我慢慢的长高了也变强壮了,他们如果是正常吵架我只会去劝解,但父亲再也不敢随便对母亲发脾气,因为他每次发脾气我就会把手放在凳子腿上,等到中考的时候我考上了我们市前几的高中,是个省重点,也算是对得起父母亲的辛苦付出了。

现在我上了大学,父母亲也都年过半百了,而他们仍在为生活而努力,可能是老了之后幡然醒悟,父亲这一年多来对母亲突然好了很多,家里的家务事不用说都会去做,我想,再过几年母亲就可以享我的福了吧。

父母的婚姻,在我看来真的很不幸,尽管现在母亲的幸福感强了很多,但她已经错过了人生最好的年华,我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像他们这样,三天两头就吵架,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两个人在性格上根本不和,完全是母亲让了父亲半辈子,我只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互相体谅、互相忍让的伴侣,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的故事一般,其实还有很多中间的事我没写出来,我怕回忆起来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望见谅)


娱乐播报机


互敬互爱,包容对方,我印象中父母很少吵架,都是能商量着处理事情,记忆中吵架最严重的是在我六七岁时,不记得什么原因,我父亲不能喝酒,就是半瓶啤酒就会醉的人,那天生气了,自己拿起一瓶白酒就对着酒瓶喝,我妈去抢,抢不下来,就哭着去喊我奶奶,我妈走了,我爸也不喝了,我奶奶来了拿着拐杖就打我吧,训斥我爸,安慰我妈。一句没说我妈,好像我妈是亲生的。


霖9996


在我的印象中,我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有的时候还会打架,两个人相互嫌弃,每天就没有不拌嘴的时候有的时候,有时候我都希望他俩快点离婚,这样我的日子会变得特别清净,我曾经问过我妈,你这么嫌弃我爸,你为什么不和他离婚?可是我妈却说,她从来没有嫌弃过我爸,她希望他可以更好,他是可以更好的。现在两个人在一起也快40个年头了,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方,也许有的时候吵架并不是因为婚姻有裂痕,而是因为爱,希望我的那个他,可以陪伴我到人生的末端。


水木梦年华



清晨阳光下的心灵


我父母感情很好,很少吵架,可能也是因为我妈比较善解人意吧,不爱和我爸生气,我爸偶尔生气我妈也当作看不见,还说话说话,该叫他干活就干活,恩爱的像什么一样,天天看电视亲嘴,他俩也要亲,从小就是这样,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