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2月24日,小凤凰被一条众筹推文刷屏了。

这次不是某某高中同学的大学同学的远方亲戚需要手术费,而是独立书店“单向空间”向社会公众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件事令人始料未及,一切又合情合理。就像电影《流浪地球》中说过一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疫情冲击下,中国的消费商业迎来了剧烈的变局,农历年前预定的一桌桌年夜饭不得不退订、迎来旺季的娱乐休闲业成了重点劝停对象......

纵观市场,各行各业有不安者、有应声倒下者,也有逆势增长者、联手合作者……面对这场灾难,他们纷纷开始自救。

本文,小凤凰从线上和线下的不同方向举几个成功案例,以供大家阅读参考。

线下上云:众筹续命、“云”逛书店、“云”蹦迪

在开始该部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众筹式自救,是民众无条件的支援吗?

单向空间推出的“众筹续命” 并非单方面的接受救济,而是有产品输出的一项活动,参与众筹的书友可通过选择不同档位的众筹计划换取单向空间的产品。

众筹计划设置了几种回报:从 200 元到 8000 元不等的助力金,都将换算成一定价值的储值卡回到资助的书友手中,该储值卡在线上有赞商城和线下实体书店都可以使用,可以用来购书、购咖啡和其他文创产品;最低额度的 50 元爱单向基金,也会获得单向空间的15 周年纪念卡和价值 98 元的单向历一册。

有资深出版人说,从回报来看,单向的这场自救,还是体面的。

也有人认为,表面上说是众筹,其实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将产品推给消费者以求自保,单向此招有被秀到!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疫情时期,闭店中的单向空间杭州店


再来看看,其他书店都做了什么。

2月4日,钟书阁静安芮欧店开始了第一场线上直播,随后陆陆续续也进行了好几波的“无人书店直播买书”,开启了云逛书店的旅程。

第一场直播结束前,在线人数峰值达到了8769人,结束后收获评论超1万条。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前有书店店长化身主播,后有门店导购变身客服。就在钟书阁通过直播带货的那一天,杭州各商场零售门店也开启了新的征程:线上引流,运用社群销售。

2月4日前后,一度按下暂停键的商场,有不少先是主动让利给商户免租减租,然后又借互联网东风,牵手商户启动了云购物预案,在门店无法开门营业的情况下,通过组建线上购物群,以达到止血效果。

购物群里,平日里的线下导购变成线上客服,建群导购、微信看款、视频选货、快递寄送……在门店关停的情况下,通过社交平台展示、销售商品,实现无接触式购物。

再到后来还有DJ在线打碟的“云蹦迪”出现。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云蹦迪将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卖服务买表演;零售通过线上引流,运用社群销售,最终促成商品交易;本来跟直播带货丝毫不怎么沾边的书店和房地产也纷纷学习短视频和直播技巧。

不得不说,本次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对商业自救起到了较大作用。

线下拓展

无法上云又等不了长途运输的怎么办?

以我们最熟悉的餐饮为例,餐饮行业拓展多种线下方案。

疫情期间,餐饮行业通过外卖平台、小程序、品牌app等些在线平台,拓展了新的经营线——外卖配送,增加上门配送服务。

外卖配送成为许多餐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以火锅为例,苏州老天桥蛙炉火锅年初四开始主推外卖,几天后就做到日均2万营业额,如今400平的单店已经破四万的营业额了,情人节直接干到关闭外卖,当天营业额6万多!


大龙燚从大年初三开始推外卖,到了第14天更是“爆单了”!从1月27日的300单、28日的400单,到2月3日的破千单!成都站点也从一开始的3个恢复到6个!


特殊时期,外卖配送收入已经重新撑起了这些餐厅的营业额。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让吃货们吃得安心

与配送相关,本次疫情还催生了一个新词“无接触配送”,上至达达这种专门做配送的,下至品牌商户KFC、喜茶、木屋烧烤、85度C……都启动了该服务方案。

眼下,在门店关闭堂食情况下,许多门店设置了“无接触取餐区”。2月25日小凤凰在嘉里中心乐乐茶门店通过手机下单,以前要等1小时的饮料,前后不到15分钟就拿到手了。一头是店员忙活着做饮料,另一头是满满当当一堆打包好的商品,“我们恢复营业之后单子一点也没少。”不过具体单数,店员并未透露。


另外,无接触配送智能取餐柜也正逐渐引入,前者(无接触取餐区)应急需而生,后者则可为长期单均配送成本的压缩奠定基础。


商业寒冬自救,选对了方法,企业从0业绩干到了日营业额超6万

与无接触配送相似的还有门店自取的自救方案。(疫情期间自提店的运营模式得到了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上门配送服务、无接触配送是适合单店、小店的自救方案。而自提店方案,则更倾向于苏宁、饿了么、盒马等布局更广的企业在今后布点,推行另一种运营方案

在其他地方可达性较低的情况下,社区商业成为了集中的销售触点,社区便利店的发展得到了新的契机。

以苏宁菜场为例,依托苏宁小店,主打“线上订货、门店自提”模式,实现了菜品丰富度和取货便捷度的平衡,对特殊时期不愿去大型超市的用户而言,是很好的替代选择。

疫情期间,助力用户消费习惯养成;疫情过后,或将开启新的蓝海。


而生鲜电商方面,2月17日前后,饿了么宣布与“明康汇”合作的23个饿了么生鲜自提店在杭州上线。

增加上门配送服务、无接触配送、门店自取……这三个方法是线下餐饮也应对疫情影响做出的三个比较大且存在较大可能性,会影响未来行业走向的举措。


由于产品属性的区别,无论是线下转线上还是线下拓展方案,都不一定通用,但或许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达尔文这句名言,很好地形容了现在的形式。面对同样的困境,有的企业倒下了,而有的企业却尽力在做利益最大化。

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同样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危中有机,如果及时应变,及时转型,把握了机会,则有可能做大做强;如果思维僵化,反应迟钝,那在这场危机所带来的行业洗牌中,你可能就是被洗掉的那一批。


· END ·


统筹/俞 琳   监制/步珊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