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江西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江西鄱陽湖及其流域氣候溼潤、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十分有利於發展優質水產品生產。“十二五”以來,江西各級漁業主管部門按照“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總要求,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在保護種質資源和生態安全的基礎上,積極轉變養殖方式,大力發展小龍蝦增養殖並進行產業化開發。2017年,全省小龍蝦產量為12.21萬噸,產值達49.83億元(以2017年全省小龍蝦產地交易年度平均價格計算),社會綜合產值達109.6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省小龍蝦產量蝦可達21萬噸,產值可達80萬元,社會綜合產值將超150億元。

江西的小龍蝦自然種群的分佈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江西最早發現的是鄱陽湖區九江水域,之後是南昌水域和上饒水域。據江西鄱陽湖海浩水產有限公司萬國財總經理回憶,作為鄱陽湖區的水產品小商販,他於1982年5月份從江蘇洪澤湖下草灣鎮以每市斤0.25元的價格購得1.26萬斤小龍蝦,售給當時的南昌縣蔣巷鄉聯圩水產場水產品冷凍加工廠剝蝦仁,由於有近一半是小規格的,沒有辦法剝成蝦仁,於是當時的水產品冷凍加工廠負責人就將其全部放入加工廠邊鄱陽湖,四年後,鄱陽湖水域便形成了一定量的種群。八十年代中後期,江西贛北地區的所有縣市區均有分佈,至九十年代中後期則整個環鄱陽區的縣市區均有一定的分佈量,當時全省的每年資源量大約在2萬噸。本世紀初,隨著小龍蝦的分佈繼續南移,江西贛中地區有一定的分佈量,據統計,每年的捕撈量達2萬噸。由於小龍蝦繁殖力強、適應性廣,2005年後,小龍蝦除在江西贛北穩定分佈以外,贛中地區分佈量也逐年增加,且鄱陽湖流域的贛南少數縣(市)也有小龍蝦分佈。據統計,2008年的克氏原螯蝦捕撈產量在3萬噸;2009年由於鄱陽湖水位低,克氏原螯蝦的捕撈產量大約在1.8萬噸;2010年,受鄱陽湖水位上漲的影響,鄱陽湖小龍蝦的捕撈產量為歷史最好年份大約4萬噸;2011年的捕撈產量大約2萬噸。2012-2017年,每年一直穩定在3萬噸左右。據歷史統計數據記載,鄱陽湖及其流域的小龍蝦捕撈量大約8萬噸,最小量4萬噸,主要是受鄱陽湖全流域水位變化的影響較大。

江西小龍蝦養殖始於本世紀初,產業的發展始於2002年。發展歷程大致分為5個時期。

上世紀80年代,由於省內消費者對小龍蝦的價值認識不足,加之沒有商家對其加工開發利用,導致其售價每市斤不到1元人民幣。進入90代後,由於國際市場上需求量的增加和國內國內消費者對小龍蝦的價值認識程度的增加,其售價提高至1.5-2.5元/市斤,此時省內已有少量企業對小龍蝦進行加工,至此,小龍蝦的經濟效益得到了顯現。

進入本世紀以來,小龍蝦的經濟地位越來越被商家所重視。2000年秋,江西第一家小龍蝦加工出口企業——餘干全阜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在江西鄱陽湖畔的餘干瑞洪鎮落成,從此邁出了江西小龍蝦產業發展的堅實的第一步。其年加工能力為1500噸,但實際加工出口量不到1000噸。2002年底,第二家從事小龍蝦加工出口的企業——鄱陽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在江西鄱陽縣工業園區建成投產,其年加工能力為2000——2500噸,給江西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隨著國際市場對小龍蝦的加工產品的需求量的繼續增加,2004年之後,江西有一批具一定規模的克氏原螯蝦加工出口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如:都昌鄱湖水產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美佳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峽江農業產業化開發有限公司和南昌鄱陽湖海浩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分別於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相繼建成投產,他們的年加工能力達8000多噸。至此,江西已有5家克氏原螯蝦加工出口企業,年加工能力達12000多噸,天然水域在商檢備案註冊基地達10個,小龍蝦加工出口量和出口額大幅增加,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小龍蝦產業體系。

2007年以來,隨著峽江農業產業化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大,萬安縣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產,江西水產集團的正式掛牌運營,江西小龍蝦產業得到快速、持續發展。此時間段,中國小龍蝦產品有近60%對美出口,是輸美水產品的重點品種之一,對此美國將我國出口的小龍蝦作為傾銷產品進行調查,並徵收高達233%的關稅。2009年2月5日,江西水產集團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積極應對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小龍蝦徵稅關稅訴案,通過周密的部署和應訴舉證,美國商務部終裁裁定江西水產集團獲我國小龍蝦出口企業唯一零關稅資格。零關稅資格的獲得,大大地降低江西小龍蝦出口企業的銷售成本,2009年全省小龍蝦加工產品出口達到歷史最高峰,出口額達5000多萬美元。2012年底,全省已有大中型小龍蝦加工出口企業7家,年加工出口能力達1.8萬噸以上,與之配套的天然水域備案基地達20多個,增殖面積達20多萬畝,為出口企業提供克氏原螯蝦的原料。

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輸入小龍蝦加工產品零關稅政策實施完成,加之國內小龍蝦產品的價格的上漲,江西小龍蝦的加工出口受到極大的衝擊,出口企業由原來的7家下降到現在的3家,出口額由高峰期的5000多萬美元下降到每年的1500萬美元左右,至此,出口企業面臨著產品轉型和市場轉型的考驗。但是,從2015年開始,江西小龍蝦鮮活產品在餐飲業的帶動下,省外市場和省內消費量不斷增加,市場價格逐年上漲,養殖面積大幅增長。2017年,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59萬餘畝(不包括池塘混養和傳統的稻田養殖面積,包括大水面人工增養殖26萬餘畝、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3萬畝、高標準稻田綜合種養30萬餘畝),養殖產量達7.44萬噸。

自2013年小龍蝦產業調整轉型以來,江西小龍蝦總產量、養殖產量和養殖面積始終持續增長。2017年,全省小龍蝦總產量由2013年的10.9萬噸增加到12.21萬噸,增長12.02%;養殖面積由2013年的23萬畝增加到59萬畝,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詳見下表1。

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2017年,江西小龍蝦總產值由2013年的23.4億元增加到49.83億元,比2013年淨增長1.13倍;效益由2013年的5.1億元增加到14.3億元,比2013年淨增長1.8。詳見下表2。

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江西從事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與出口貿易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60多家。按照級別分,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9家、市級龍頭企業有40多家;按照類型分,加工與出口貿易企業3家、加工企業與流通12家、養殖型企業有35家以上,與龍頭企業締結養殖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有100多家,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這些企業的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僅有2家,分別是江西南昌鄱陽湖海浩水產有限公司和九江凱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7年,全省小龍蝦產業龍頭企業年綜合產值大約在35億元左右,約佔全省小龍蝦社會綜合產值的三分之一。

據統計,2017年,江西小龍蝦產業從業人員達5.7萬餘人,其中:養殖業2萬餘人、加工業4000餘人、流通業8000餘人、餐飲服務業2萬餘人、其他服務業5000餘人。從業人員人均年收人達5萬元以上。

“十三五”以來,江西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按照“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養殖,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實施品牌戰略,以加工促貿易,以餐飲消費推動居民消費,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發展”方針,各地因地制宜對產業佈局進行全面規劃和通盤佈局,全省小龍蝦產業區域佈局合理,養殖基地呈標準化、規模化。

江西小龍蝦產業主要分佈於環鄱陽湖區的38個縣市區和其他設區市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縣市區,重點分佈於彭澤、進賢、新建、南昌、都昌、永修、湖口、瑞昌、柴桑、共青城、廬山、餘干、鄱陽、萬年、豐城、樟樹、高安、泰和、吉水、會昌、南城、餘江鉛山縣等縣市區,目前,這些縣市區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養殖基地(含稻蝦綜合養殖基地)達40多處且呈標準化養殖模式。2017年,全省小龍蝦養殖和捕撈產量排前15位縣市區詳見下表3。

根據養殖基地的佈局,小龍蝦加工業、流通業的企業也隨之進行了相對應的產業發展佈局。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加工企業15家(其中出口企業3家)均佈局小龍蝦重點發展縣市區,為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多年來,江西小龍蝦養殖人員和技術人員結合江西的特點和實際,針對小龍蝦的養殖,創造了多種養殖技術。有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技術模式、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模式、池塘混養(魚蝦、蝦鱉、蝦蟹)技術模式、茭白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模式、蓮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模式、稻田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等,主要有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技術模式、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模式和高標準稻田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等,具體如下:

該技術以鄱陽湖克氏原螯蝦種質資源為親本,通過在環鄱陽湖區的大水面(主要是淺水性的湖泊、湖叉),投一定數量放親本或種蝦,營造適合克氏原螯蝦生長、繁育的生態環境,並根據天然餌料情況配套投餵部分飼料或水草,在連續投放親本或種蝦3年後,使其形成自然種群,直至增養殖水域產量穩定。一般每年的4——5月份畝放養3-5公斤蝦種或每年的8-9月份畝放養親蝦5-6公斤(雌雄性比一般2:1),連續投放三年,三年之後,如果形成了自然種群則可以不投放蝦種,以後只需加以保護即可。畝產量可達10-25公斤的產量,畝效益淨增600元以上,是一種生態修復的典型養殖技術模式。2017年,全省該種養殖技術模式的面積達26萬多畝。

該技術模式以鄱陽湖克氏原螯蝦種質資源為親本,通過在江西已建立多個克氏原螯蝦繁育基地繁育培育苗種,提高蝦苗質量,滿足養殖區域的優質苗種的供給,提高商品率和產品規格。江西環鄱陽湖區有100萬餘畝種植水稻易被淹,而開展養魚水深又較淺低窪田(塘),這些低窪田(塘)只需稍將改造就可開展養殖克氏原螯蝦人工養殖。該技術模式可產鄱陽湖優質克氏原螯蝦200-300公斤,畝產值可達萬元以上,畝純利可達3000元以上。2017年,全省該種養殖技術模式的面積達3萬餘畝。

江西環鄱陽湖流域區有近300萬畝冬閒田適宜開展蝦稻連(共)作工程建設與養殖技術模式,該技術以選擇集中連片的百畝以上或幾百畝單季稻田,以40-50畝為一個養殖單元進行田間工程建設。每個單元對田埂加固、開挖環溝和田間溝、進排水口的防逃設施工程建設,環溝和田間溝面積約佔稻田面積的10%以內。種植水草(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草等),投放種蝦或蝦苗,科學投餵和管理,對稻田進行綜合種養。該技術模式可產優質小龍蝦70-170公斤,畝純利可達1500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2017年,全省該種養殖技術模式的面積達30萬餘畝,比2016年新增養殖面積25萬多畝。

除上述三種主要模式外,江西省內還有池塘混養(魚蝦、蝦鱉、蝦蟹)、茭白田養殖小龍蝦、蓮田養殖小龍蝦以及傳統的稻田養殖技術模式等。

江西小龍蝦養殖病害防控以“優質種質資源為基礎,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為前提,以病害預防為主,治療控制病害為輔”,實行養殖基地、科研、教學、推廣、社會化服務企業等多部門合作,共同推動小龍蝦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全省建立了小龍蝦病害預警預報制度,對小龍蝦的病害進行了系統的預報監測,每月形成監測報告。與此同時,全省養殖基地充分依託江西省水產病害預防與控制中心和基層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防治中心,及時對病原體進行鑑定檢測,為養殖者提供便利的病害預防與處置措施。

江西小龍蝦養殖的種群以鄱陽湖水系小龍蝦種群養殖為主,湖北、江蘇、安微等長江流域的其他水系的小龍蝦種群養殖為輔。

全省已將有具一定規模的苗種繁育基地(含稻田養殖)20多處,2017年就新增育苗基地14處,全省小龍蝦種苗已能達到60%的自給率。由於鄱陽湖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因此鄱陽湖小龍蝦種質資源十分有保證。為保證鄱陽湖小龍蝦繁育親本能夠得到及時更新,九江、南昌和上饒小龍蝦繁育基地的業主門,充分利用自己承包的內湖大水面和人工增養殖基地建立了多處小龍蝦種質資源庫。

2017年,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江西小龍蝦的苗種自給率僅有60%,尚有40%的苗種需要從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進行外購。全省小龍蝦苗種來源主要有三方面的來源。一是鄱陽湖及其流域天然野生苗種資源,這一部分苗種主要作為養殖苗種的補充。二是大水面人工增養殖和池塘人工養殖的水域開展仿生態繁育的苗種,這一部分苗種是江西小龍蝦養殖的主流苗種來源。目前,已有6個具一定規模的供苗基地。三是稻蝦綜合種養基地自繁自養,部分多餘的苗種自行進行調劑,這一部分也養殖苗種的主要來源。2017年新增可對外供應苗種的稻蝦綜合種養自繁自養基地14個,有效地提高了苗種的自給率。

1.2010年:經省科技廳立項,由江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和南昌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共同完成《鄱陽湖克氏原螯蝦繁養殖技術研究》成果,於2010年獲農業部豐收三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技術成果的主要貢獻是初步選育了鄱陽湖克氏原螯蝦,把該品種作為養殖推廣的品種;形成了 “環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克氏原螯蝦技術模式”、“池塘(低窪田)人工養殖克氏原螯蝦技術模式”和“單季稻田一季稻一季蝦的養殖技術模式”,為推廣小龍蝦人工養殖提供了技術支撐。

2.2012年:由南昌大學、江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和九江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鄱陽湖克氏原螯蝦資源持續利用及增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成果,於2013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部豐收三等獎。該技術成果重大的貢獻為鄱陽湖小龍蝦生物資源量進行評估提供的技術依據,建立資源量的一個動態模型,對鄱陽湖區進行合理捕撈小龍蝦的資源量提出有力的依據。

3.2015年:歷時5年的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於2015年7月順利通過了農業部的驗收,江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作為項目參加單位,為江西項目區實施組織牽頭單位,為江西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以下的技術支撐。

4.2016年:由省級財政資金支撐,成立了江西省特種水產產業技術研究體系,專門設立了蝦蟹繁育崗位和相應的綜合試驗站,每年扶持科研經費30萬元,以開展小龍蝦繁育、養殖、產業開發等進行系統研究和技術開發應用。

1.從2014年開始,省財政廳和省農業廳將具一定規模的工廠化特色養殖和池塘養殖蝦蟹的基地列為現代漁業項目建設資金扶持項目,有效地推動小龍蝦的池塘養殖。

2.2017年,九江和上饒市人民政府對鄱陽湖區的縣(市、區)提出 了“大力發展一蝦一蟹產業,推動漁業供給側改革的全面實施”,並整合涉農資金對開展稻蝦綜合種養的農戶給予每畝300元的建設資金補貼。

3.2017年7月:江西省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江西省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等9個文件(贛高標準農田組字[2017]1號),明確了稻漁綜合種養屬高標準農田建設範疇,並將高標準農田的改造項目建設資金由原來的每畝1500元提高到3000元,極大地推動了稻漁綜合種養髮展。

4.2017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行動計劃》(贛府字[2017]96號),再次推動了稻漁綜合種養項目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小龍蝦產業的發展。

四年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近6億元,其中2017年投入財政資金達5億元。

江西小龍蝦加工以粗加工為主,精深加工僅停留在企業研發上。江西各類小龍蝦加工企業15家(其中出口企業3家、內銷加工企業12家),年需求原料蝦5-6萬噸,重點分佈在南昌縣、餘干縣、鄱陽縣、彭澤縣、九江縣、進賢縣、新建區、峽江縣和萬安縣,以加工企業相聯接產品出口備案基地和養殖基地達50多個。這些加工企業的年產值大約為10億元。

1.市場建設:江西有小龍蝦產地交易市場50多個,既有捕撈產品的交易市場,也有養殖基地的產地交易市場,交易活躍的時間是每年5-8月,交易量大約為5-6萬噸。全省有各類批發市場5家,年交易量大約在3萬噸左右。

2.價格:受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影響,2015年以來,小龍蝦的價格也不斷地持續上漲,經對省內28個小龍蝦主產縣市區的84個小龍蝦產地交易的價格的調查,2017年,小龍蝦的產地平均價格比2015年的產地平均價格上漲33.1%。2017年,全省小龍蝦產地平均價格為40.81/公斤。

3.物流業: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給各類小龍蝦物流運輸組織或營銷戶約400多個,2017年新增流通組織100多個。整個物流過程基本沒有實行冷鏈物流,目前僅是採取包裝箱加冰降溫的物流運輸模式。

4.對外貿易:一是國際市場穩定。年出口額一直穩定在1500-2000萬美元,出口量在1400-1800噸。2017年對外出口小龍蝦加工產品1300噸,出口額為1500萬元。二是出口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擴大。小龍蝦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達10多個,且歐美國家的銷售量有可能增長。三是出口產品品種進一步增加。出口的品種由以前的2——3個發展現在的多個出口品種,如:凍生克氏原螯蝦肉、凍生克氏原螯蝦蝦尾、凍生整隻蝦、凍熟蝦仁、凍熟整隻蝦、凍蝦黃、湯料風味蝦、麻辣蝦以及凍熟淡水螯蝦副產品等。

5.國內市場與消費:東南沿海已成為鄱陽湖優質小龍蝦主體市場,省內消費市場悄然升起。據調查,2017年,省內南昌、九江、上饒等主要消費城市在消費旺季(4-6月)日均消費需求量均在10萬斤以上,2018年的消費水平仍將大幅增加。從產品規格分類流向來看,江西生產的小龍蝦主要流向為:一是東南沿海省市市場,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省是江西大規格和中等規格小龍蝦主要去向;二是省內和國內小龍蝦加工廠收購,加工廠收購的小龍蝦主要是小規格的,且主要收購捕撈的產品。鄱陽湖和內湖捕撈的小規格小龍蝦大部分被加工廠收購。近年來,省外的加工企業紛紛來江西搶購捕撈的小龍蝦。三是其他省份和省內餐飲與居民消費市場,主要為中等規格的小龍蝦。從消費量來看,2017年,江西生產的小龍蝦12.21萬噸小龍蝦每年輸入東南沿海量約6萬多噸,其他省份約2萬多噸,省內餐飲業和居民消費量大約2.2萬噸,省內加工企業消耗原料蝦大約2萬噸。2017年,省內餐飲業和居民消費實際量約7萬噸,有近5萬噸需要從湖北和安徽等地進行補充。

江西農產品銷售電商發展較快,覆蓋全省所有的縣(市、區),全省大部分鄉鎮也全覆蓋,省內電商企業發展如雨後春筍,為推動贛鄱大地優質農產品銷售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小龍蝦產品的電商企業較少,目前,僅有50多家電商企業同京東、淘寶等電商營銷平臺建立了線上銷售小龍蝦產品的合作平臺。據調查,2017年,全省小龍蝦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量大約8000噸左右,佔比較低,但銷量比2016年翻了一番。

江西小龍蝦餐飲業發展較為緩慢,但近年發展在逐步提速,特別是2017年發展較快。據不完全調查,2017年,南昌市有一定規模的小龍蝦餐飲店達280多家,比2016年增加了130多家。消費旺季,這些店日均消費小龍蝦量達200多公斤。江西小龍蝦餐飲主要經營的省外品牌,本省基本沒有叫得響的餐飲品牌。目前,在省會南昌和省內主要設區市城市的餐飲品牌主要有:省外的盱眙十三香龍蝦、譚記十三香手抓龍蝦、潛江油燜龍蝦、福記龍蝦、金牌口味龍蝦、周黑鴨龍蝦;省內的鄱陽湖生態龍蝦、南昌老夥計龍蝦、蝦皇龍蝦、九江油燜龍蝦等。據調查,每年夏天,全省有數百傢俱一定規模的餐飲店、酒店以特色小龍蝦為主導,大排檔、小店則由近3000家,這些餐飲店按日均消費在100公斤以上計算,每年按照100天計算,僅餐飲業省內年消費小龍蝦大約在3萬噸。

在餐飲業的帶動下,全省居民消費也在快速增加,2017年,全省居民年消費量大約在4萬噸。

1998年12月28日,“鄱陽湖”商標曾被蘇州農工商經濟發展(集團)公司搶注, 2010年9月28日,經江西省漁業協會和有關企業的努力,“鄱陽湖”商標於重回贛鄱故里,商標持有人為江西省漁業協會。目前,“鄱陽湖”商標涵蓋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中的第29、30、31類產品,包括農、林、牧、副、漁等行業內所生產的鮮活產品和初級加工產品。“鄱陽湖”商標日前已成為江西鄱陽湖水產品的公共品牌,江西名優農產品特別是水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藉助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利用和發掘鄱陽湖優越的生態資源環境優勢,集中培育和創建“鄱陽湖”農產品(水產品)品牌,提升江西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提供了基本條件。

2017年,江西省漁業協會、江西省漁業局按照《江西省漁業協會“鄱陽湖”註冊商標授權使用管理辦法》(贛漁協發【2015】1號)的規定,已對40多家企業進行了免費授權使用“鄱陽湖”註冊商標,涉及的產品包括河蟹、鱅魚、草魚、淡水小龍蝦、甲魚、彭澤鯽等30個品種以及包裝或預包裝食品系列等,小龍蝦產自鄱陽湖,其系列產品更適合使用鄱陽湖商標。2017年,鄱陽湖都昌小龍蝦已開始申報證明商標。

據調查,至2017年底,全省有各類漁業註冊商標250多個,其中:小龍蝦產品獲省級著名商標有6個,即海浩牌小龍蝦、峽江牌小龍蝦、鄱湖牌小龍蝦、柘林湖牌小龍蝦、綠富美牌蝦蟹和湖家妹牌小龍蝦等。這些省級著名小龍蝦商標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均有一定影響。

自2010年江西瑞昌市舉辦首屆鄱陽湖龍蝦節之後,江西沒有舉辦專門的龍蝦節。

1.規模化養殖聚集度不高,養殖潛能尚未發揮。一是養殖產量與資源大省不相匹配,宜養資源利用率低。2017年,全省養殖面積僅有59萬畝,宜蝦資源利用率不到15%。二是養殖基地仍然分散,成片規模化的養殖基地較少,不利於產品集中供應。三是養殖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大有人在,缺乏工匠精神,關鍵性實質性技術尚未完全掌握。

2.現代種業體系尚未建立。一是小龍蝦苗種自給率偏低,近一半苗種需要從省外引種,影響了養殖規模的擴大。二是人工培育的苗種仍難於滿足養殖需求,形成了養殖的“瓶頸”,目前,養殖苗種仍然依靠野生苗種或養殖者自繁自育。三是鄱陽湖小龍蝦優質苗種繁育基地僅停留在原始育苗生產基礎上,缺乏系統的優質小龍蝦良種選育、苗種培育和規模化供種的現代育種技術研究。

3.小龍蝦品牌營銷意識薄弱,目前,國內銷售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十二五”以來,江西雖然實施了重視品牌戰略,並以河蟹為突破口,建設了部分鄱陽湖牌大閘蟹的專賣店,也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成功經驗,但是小龍蝦則一直是以同質化原料銷售為主,鄱陽湖公共區域品牌的建設在養殖基地和捕撈水域未獲得論證,品牌銷售仍未獲得完全突破。

4.小龍蝦加工出口企業的產品面臨產品轉型、原料價格面臨倒掛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內小龍蝦價格上升,小龍蝦加工出口的企業已面臨著產品轉型的問題,必須按照市場需求承接國際市場的訂單。同時,作為出口企業,必須從內銷市場入手,加工適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5.小龍蝦餐飲業品牌建設滯後。目前,全省小龍蝦餐飲業的品牌大部分是省外的品牌在贛設立的分店,即使有一些自主品牌餐飲店也都是小品牌,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餐飲業的消費。

6.電商營銷剛開始起步,小龍蝦營銷與供應體系尚未建立。目前,全省僅有50多家電商企業同京東、淘寶等電商營銷平臺建立了線上銷售小龍蝦產品的合作平臺,年銷售量不足萬噸,不到湖北省的二十分之一。江西小龍蝦營銷與供應體系更是弱化,主要是缺乏營銷流通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整合,絕大多數營銷組織進行低級化流通,沒有形成現代化的物流供應體系。

7.小龍蝦一、二、三產業融合緊密度不夠。多年來,加工、出口、營銷等龍頭企業同養殖基地合作仍是維持著比較鬆散的利益締結關係,沒有形成實際意義上的聯合體關係,給產業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因素。

1.養殖面積和養殖產量將會持續擴大,養殖方式將會進一步優化。以產品品質優、養殖效益高的生態化養殖方式將會成為江西小龍蝦養殖的主要方式。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技術模式、池塘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模式、高標準稻田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蓮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模式等將是今後的重點發展模式。

2.養殖技術將趨於成熟,標準化技術模式將被廣泛應用,養殖效益將持續提高。

3.稻蝦綜合種養將會快速發展。受省政府高標準農業改造深入推進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引導,2017年全省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增加25萬畝,今後三年預計每年將以50萬畝規模的速度增加。“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的生態養殖將在贛鄱大地規模化推廣應用。

4.鄱陽湖優質小龍蝦種苗將實現自給,現代種業基地將會在5年年被全面建立。一是至2019年,全省小龍蝦苗種基本能實現自給,小龍蝦種質將會持續優化。二是至2020年,人工繁育的苗種可全部滿足生產需求。三是至2022年,全省將建有20個規模化的小龍蝦育繁推的一體化的現代種業基地。

5.產品品質持續優化,國內外市場將普遍認可贛產鄱陽湖小龍蝦。多年來,贛產小龍蝦無論是天然水域的捕撈產品還是人工養殖的產品均已以“背亮青紅,腹白青灰,爪銳勁足,肉質清香”著稱,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在國內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國際市場上,小龍蝦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達10多個,且加工出口企業均已建立論證體系和質量安全監測體系,並建立了穩固的原料基地,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又保證的原料的供應與合法性。國內市場上,更是蒸蒸日上,年需求量呈幾何倍數增長,且價格增幅較大,給養殖小龍蝦帶來了較大的利潤空間。

6.市場將以國內為主,國際市場為輔。受跨行業鉅額資金大量介入和國內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今後一個時期,小龍蝦的國內市場巨大,就目前的全國養殖產量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省內的生產量難以滿足消費需求。

1.立足資源,繼續擴大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建立適合江西實際的生態養殖技術模式。江西天然水域豐富,面積達2500萬畝,給小龍蝦的生長繁育提高良好的環境,特別是鄱陽湖流域,水草豐富,水深適宜,特別適合小龍蝦生長繁育。就發展小龍蝦人工增養殖而言,江西環鄱陽湖區有適宜開展小龍蝦人工增殖的大水面180萬畝,適宜開展小龍蝦人工養殖河溝、低窪田(塘)等達100萬餘畝,適宜小龍蝦的單季稻田達300萬餘畝,適宜開發的養殖總面積達480餘萬畝,發展潛力巨大。一要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對於環鄱陽湖區域適合養殖小龍蝦的水域、低窪田等進行合理規劃和佈局,提出具體任務和目標。二要建立有效的小龍蝦良種繁育和苗種供應基地,提高人工培育苗種的自給率。三要加強技術培訓、建立養殖示範點和示範區,提高養殖技術熟化度,提高養殖產量和效益。四要建立標準化的養殖技術模式,促進標準化的養殖上升為地方標準,並做到易懂、操作性強。五要大力推廣宜漁稻田稻蝦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滿足市場需求,提高漁農民經濟效益。

2.加強鄱陽湖小龍蝦資源管理,建立限量捕撈機制,實現資源持續發展。鄱陽湖水草豐富、底棲動物眾多,且是一個多子湖,許多湖叉、湖灣均是克氏原螯蝦的繁殖與生長場所,為克氏原螯蝦天然產量穩定發展奠定環境場所。一要開展鄱陽湖資源量的調查,建立限量限規格捕撈制度。二要調加強對種蝦的保護,禁止秋冬季捕撈種蝦。三要建立鄱陽湖小龍蝦種質資源場或種質資源庫,維護鄱陽湖種質資源的穩定性。

3.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唱響鄱陽湖公共區域品牌。一要積極引導小龍蝦龍頭企業,按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平等協商、自願有償”的原則建立小龍蝦產業聯盟,形成新型利益締結機制,共同建設良好的小龍蝦產業。二要結合做強鄱陽湖品牌,率先設立鄱陽湖小龍蝦品牌店、鄱陽湖小龍蝦節等,逐步改變鄱陽湖小龍蝦無品牌經營的現狀。要大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共建“鄱陽湖”品牌合作聯社,把有志於“鄱陽湖”品牌建設的水產市場、加工運銷企業、養殖生產基地都聯合起來,共同打造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品牌航母。在具體運作中,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核心、以產品價格為槓桿,反彈琵琶,著力打造“鄱陽湖”品牌產品的消費市場和銷售平臺、加工和冷鏈物流平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監管追索平臺以及養殖生產基地。

4.積極引導小龍蝦加工出口企業轉型升級和開發國內內銷產品並舉,加強同餐飲業的聯繫和合作,擴大國內市場的佔有額。

5.優化資源,積極促進“產學研”合作。整合優化特色水產產業體系的漁業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快構建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創建現代鄱陽湖小龍蝦科技園或生態園,提升小龍蝦科技創新水平。

6.做響做強鄱陽湖小龍蝦餐飲業自有品牌。結合鄱陽湖品牌建設,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開展小龍蝦餐飲企業品牌建設,力爭在3年內打造出在國內叫得響的贛鄱小龍蝦餐飲業自有品牌。

7.進一步加大投入,優化扶助政策。繼續加大小龍蝦產業資金投入,改革現代漁業財政資金支持方向,擴大產業資金支持環節和範圍。要加大對小龍蝦產業示範區建設、品牌建設、冷鏈物流、冷藏加工、電子商務平臺、質量監管平臺、基地養殖設施、良種繁育等各個環節進行專項扶持,同時要整合省內支農資金,引導社會投入。

8.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政策,拓展電商品臺建設。一要把加工企業同餐飲業企業進行有效合作重組,形成營銷店面和產品加工相結合的新型銷售模式;二要鼓勵加工企業和餐飲企業建設電商品牌,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促進產業持續發展。

9.學習外省經驗,堅持造節、辦節等慶典文化活動,全力推介鄱陽湖小龍蝦。學習借鑑省外的經驗和做法,每年定期在小龍蝦的主產區舉辦節慶活動,推介鄱陽湖小龍蝦。如:舉辦小龍蝦節、環鄱陽湖區小龍蝦生態旅遊、蝦王爭霸賽、小龍蝦美食評鑑會等節慶活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