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谢无量书法是“孩儿体”为何还受于右任称赞?

投降的土拨鼠


谢无量的字之所以被称为“孩儿体”,是因为其结体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归真返璞。

那种异于常规的“孩儿体”书法,不太受世人青睐。但有真眼力的人知道,谢无量乃藏龙卧虎,本不是一般俗家俗字所可比肩的。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

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工夫。从行笔来看,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墓志》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尽管他师承这些碑帖,但决不做他们的奴隶,而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创造出自己的书体。

谢无量书法,虽说如他夫人所说是“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刻”,但我们现在看谢先生的字,是看不出多少前人的影子的。书法到他那个境界,已不再是技巧问题,他已完完全全在写他自己。谢无量的字,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已经由绚烂归于平淡;它看上去稚拙,实则博大精深,背后有一般人不易企及的学养支撑着,故与俗书无缘。

当然,这种“孩儿体”是学不得的。不下字外工夫,却唯稚拙是求,结果必然堕入魔道。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看到孩儿体三个字,我英俊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让您看清了我的全部牙床……

有时听外行说话总是这么让人欢欣鼓舞。

谢无量首先是个学者、大学者、学富五车的学者、通闻博识的通才。这样的通才其实在那个年代还真不少,比如钱钟书先生、傅雷先生、白蕉先生、启功先生、林散之先生、黄宾虹先生……那真是个让人害怕的年代。如果现在回到那个年代,如我辈这般半罐子水的作者只能憋住罗,蹲在马桶上一遍又一遍的看头条里的文章而没有写的机会。

比如徐志摩昨天发的把妹新段子、金克木被北大开除、梁实秋家窗户一晚上被周树人打破了21次半、徐悲鸿离婚案出现了新进展霸占了热搜、国际文豪泰戈尔深夜携外围女同归一宿没出来……

谢无量先生一点都不闲,仅出版的相对重要的专著如下:

《佛学大纲》

《伦理学精义》

《老子哲学》

《王充哲学》

《诗经研究》

《中国古田制考》

《楚辞新论》上海 商务印书馆 民国12[1923]

《词学指南》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14 [1925]

《孔子》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15 [1926]

《阳明学派》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15 [1926][5]

《谢无量文集》 第一卷 孔子 韩非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二卷 中国哲学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三卷 朱子学派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四卷 佛学大纲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五卷 中国妇女文学史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六卷 中国六大文豪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七卷 诗学指南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八卷 实用文章义法 中国古田制考 古代政治思想研究 [2011]

《谢无量文集》 第九卷 中国大文学史 [2011]

还有一件5亿买字的故事也颇有趣。

1946年,蒋介石六十寿辰,示意空军司令周至柔,就近在成都请谢无量为他作寿文。谢唯唯否否漫应之,周至柔乃先敬致润笔3亿元。笔润之昂,高于任何文稿。谢无量虽视钱财如粪土,但无奈此时囊中羞涩的境地,遂将蒋介石办黄埔军校,北伐之役,及抗日战争三事汇列成文。寿文抄示后,蒋介石大喜过望。

  周至柔见蒋介石如此看重此文,又请示蒋介石请何人书写。蒋介石说:“谢先生是大写家,就请他本人写。”周至柔再到谢府,转致蒋介石之意。谢以不能作楷书为由推辞。周至柔又敬献两亿元,作为写寿屏的润笔,谢无量笑纳后一挥而就。自获此项卖文字稿费,还掉债务,尚可积余。

……他的书法收到的评价如下:

于右任对他的书法甚为赞异,说他是“干柴体”,笔笔挺拔,别有一种韵味,是受宋朝朱熹的影响,曾说“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

沈尹默也曾赞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载吴丈蜀撰谢无量书法赏析一节,对谢无量的书法艺术成就作了精当的评述:“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工夫。从行笔来看,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墓志》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尽管他师承这些碑帖,但决不做他们的奴隶,而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创造出自己的书体,在中国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流派。


以上三位评价者,于右任是近代最著名的“草圣”(散之先生的草圣名头是日本书法界给的,在此之前,公认的草圣是右任先生),是真正将碑学和帖学熔于一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草书大家;

沈尹默,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是与于右任先生并立双雄的书法界巨子;

吴丈蜀先生曾任《书法报》社社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月公开声明退出书法界,自创吴体影响深远。

以上三位给的月旦评已经是百年来最重的分量了,没办法再加了吧?

但蹊跷的是,以上三位终生都不是以书法为主业的。于右任先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上海大学校长,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沈尹默先生虽长期执中国书坛牛耳,却尽其一生有大量的诗词创作和等身的书法理论研究专著。

吴丈蜀先生首先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

可以说以上三者都是学者型书法家。这就对了,方与谢无量通才相配。

谢氏是书法界中的革新派,是书法创新的先驱。他的字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决不是有意为之。

谢无量先生不以书家自称,他是一个学者,他把书法和诗都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他真正花费在书法上的时间也多是用于读帖,他与鲁迅是同种类型的“书家”,他们的书法好像是不讲求法,而那些耐人回味的东西却自然随意地从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是学养、天分和对书法传神写意的本质特点的超悟成就了他们的书法。观其书作,一眼看不出看其所宗,反复体味中便发现他同时继承了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同时也受了些沈曾植书法的影响。

他的书法无一字毫宕一笔险怪,出以闲逸,又骨健神清、气宇轩昂。《沧浪诗话》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用这段话来阐释谢无量书法我想也未尝不可,虽然完全从“法”的角度来讲,其书作中也存在不少任笔为体的地方,但将他的书作同处处讲究法、笔笔讲究来历的沈尹默、邓散木的作品挂于一处时,还是觉得在更高的层次和意义上,那种对比差距确实是较为明显。

所以,谢无量先生书法,其实就是四个字“返璞归真”,试问百年书坛,做到积淀深厚学养充分能返璞归真还有谁?还有谁?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敬请点赞关注,祝福我族、祝福我国、祝福我文、祝福中华书法艺术!


大成国学堂


书家的书法有点像现在“有争议的明星”。

喜欢她的人把她捧上天,讨厌她的人往死里黑她!有些“明星”是吃瓜群众喜欢,但专家不喜欢。比如,有个女明星很漂亮,群众喜欢,可专家说她没演技。。。有吃瓜群众不喜欢但专家喜欢,如,有个国际名模,群众看她是“塌鼻梁、圆脸盘、小眼睛、厚嘴唇、高颧骨。。。”(不说具体名字了,刚刚说了明星的名字,帖子就没通过审核,唉)

谢无量的书法就是书法界的这位“国际名模”。了

谢是在当时的书法界中的革新派,属于书法创新的先驱。他的字归真返璞之“孩儿体”。于右任是大书法家、教育家、名副其实的专家,所以,不要怀疑于的鉴赏能力哈。于大师评价谢的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12个字中的“韵余于笔”可谓独具慧眼。书法自古有“功在字外”之说。对于,谢无量的“功”说两点你就知道他的厉害了,1.蒋介石曾前后共豪掷5个亿,买他写的文章。2.毛 更是大摆筵席,亲自接见他,还留下了亲密的合影。

在现代书法史上,许多书法家都首先是学者、诗人和政治家。他们早年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熏陶,因此不约而同地都具备一种文人学者的气质,于书法特别是对于小行书尤其精擅,“书卷气”就在他们著书立说形诸文字间不自觉地从手底流露出来。谢无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文人书家。谢也不以书家自称,他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位学者,把书法和诗都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


我特地挑一张符合我们吃瓜群众口味的扇面,很不错吧


搞垮郁闷界


谢无量,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名蒙,字无量。

在民国时期曾经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也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同时在哲学、文学、历史、教育、诗歌和书法上都有很好的成就,出版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著作。

同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

他的书法以“孩儿体”最为人们所熟知,所谓的孩儿体就是结体比较自由、随性而写、无拘无束、任其自然,像小孩子写的字一样。

他的这种书法受到广泛的赞誉,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和沈伊墨都曾经夸赞过他的书法。于右任曾说“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评价是非常高的。

他的这种书体在书坛也是独树一帜,虽然称之为“孩儿体”,他的这种书法也不是随便乱写的,是有出处的。

其用笔主要取法字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钟繇,参以北碑《张黑女墓志》,加上他自身的性格和修养,才形成的这样的风格。

谢无量曾经在清朝做过官,他的书法功底是很好的,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书法的“返璞归真”是经历过大繁之后的大简。

很多人欣赏不了谢无量的书法,主要还是由于自身的欣赏水平达不到。

他的书法不是随意的信笔为体,是书法里的最高境界,书法和人和自身的修养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初学书法,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复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过之际,人书俱老。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所谓“孩儿体”指其写字运笔没有条条框框限制,写的字朴拙天真,绝无设计做作之感。而毛笔写字达到天真烂漫,同时又透出一些朴拙雅意时,真的感觉很舒服。当我们整天为为起笔、运笔、顿笔和终笔斤斤计较,为轻重缓急摄手摄脚不敢越雷池一步时,谢无量的天真书写真是给人一种真率感觉。这样的人还有原学部委员陕西师大教授全国唐诗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也属于这派。

必须说明的是,他们(谢是1964年去世,霍是前二三年)可能小时候已经用铅笔钢笔写字,当然那时“这大字”只是“副课”。先会写字,再写毛笔字。首先会写钢笔字!这是我的推测。


文物梁子



谢谢啦,谢无量的正书,没有见到过,到底有多好,你说多好就多好,孩儿体,婴儿体,太太体,老翁体,和郑板桥说的《人各有体》一样一样的,就是那么一乐,一乐一个体,一体一个乐,于佑任一乐,谢无量也一乐,书法完成了《实用》使命之后,就是那么一乐。非的这个体,那个体,非的什么书,什么丑书,那有那么多丑书,写书法和写毛笔字,也就是那么一乐,叫《自娱自樂》,也有些人叫艺术,这个听着高雅。最近,有些写了两天的书法大师们和有些写了仨天毛笔字的大家们刚刚争辩结束一轮书法世界论坛,论坛开的十分严肃,称为严谨艺术,论坛开完待出版上,中,下巨著汇编,巨著的书名叫《书法和毛笔字的高端区别》。上报出版局编委,批文是:横,撇,竖,捺,折,提,勾和点的正确写法。哈哈,请指教。



海岱山夫


于右任与谢无量都 是学魏碑的高手,于右任称赞谢无量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也。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学魏碑的大家,引碑入草,并创作出标准草书的于右任,在书法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得到公认,自然是最有发言权。自愧弗如,既有谦逊的成份,也是对谢无量书法的首肯和推崇。

谢无量书法虽是取法魏碑,却突破碑的制肘,结合帖学,自成风格,古朴雄强,大气巍峨,有凛然正气,看似幼稚天真,实则烂漫旑旎,沈尹默也盛赞谢之书法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无论于右任或沈尹默并未称谢的书法为孩儿体,鄙人以为号称为谢无量书法为孩儿体,其实是否认谢的书法,是丑书的代名词。不能欣赏谢无量书法,还是书法门外汉也。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下附拙临,敬请指正,谢谢!


快意诗画


谢无量的书法 结构非常好 学习二王的有一定功底的人都会看出来 他的孩儿体主要体现在笔法上 他的笔法很随意 很天真 但还不失法则 结构上大多采用分离之法 古人讲合者妙 离者神 章法上率真 所以一般的大众看他的字就像孩子写的 其实随着学书的修养的提高 你就会发现他的字高明之处 于右任的书法学识修养都很高了 自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说错勿怪啊


半条命4785


禅林僧宝录载北宋余杭政禅师。有卓识,词语皆出人意表。工书笔法胜绝,如晋宋间人。尝笑学者临法帖是彼皆知翰墨为贵者,其工皆有意,今观童子画,多纯笔可法也。有章可觅,谓之法度。无迹可寻,自然天真,更进一步。谢无量书人称孩儿体,毁誉皆有。我觉的从法度出,纯朴稚拙,返璞归真。于右任推崇备至是有道理的。


他山之石8708


你捧我,我捧你,大家名气都大了,也能显示文人气质,君子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