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最近抖音帶紅了重慶景點

到處都是網紅小姐姐、小哥哥

重慶這裡也不得了

除了網紅還有文藝復古的一面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

4月18日至今寧廠鹽業遺址考古

攻發現文物點77處

時代涵蓋漢、明、清、民國及近現代

興盛於鹽,衰敗於鹽,位於巫溪縣的寧廠古鎮,便曾是這麼一個與鹽共生的地方。巫溪縣的製鹽史非常悠久,小小的寧廠在明清時期承擔了整個四川地區四分之一的鹽產。隨著川東、川南其他鹽場的崛起,寧廠逐漸走向衰落、停產,如今留下大量的鹽業遺產。

不過,經過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考古工作,如今已發現文物點77處,並以此確立了渝東北手工業經濟史的開端。

發現文物點最遠追溯至漢代

6月9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巫溪博物館邀請40名來自巫溪本地的公眾代表,來到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後續三峽遺址保護項目寧廠古鎮工業遺址現場參觀。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周勇介紹,4月18日進入寧廠鹽業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後,他們共計發現文物點77處,時代涵蓋漢、明、清、民國及近現代

其中位於後溪河北岸、寧廠古鎮西側的龍君廟,始建於漢代。在龍君廟遺址旁,一白鹿鹽泉從山洞口流出,跌至下方鹽池中。洞口下方的鹽池內有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的龍頭,池前則是一塊上世紀20年代漢口鑄造的鋼質分滷板,上有68眼分滷孔。

分滷板最早設置於北宋年間。當時,巫溪鹽業得到較大發展,並於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置大寧監,從分滷、輸滷等方面對寧廠鹽業管理、生產進行改良,流水線工藝逐漸形成擴大,歲產雪花鹽400餘萬斤,位居全蜀及西南諸產地之冠,遠銷晉、陝、鄂、川、黔,史稱“

利走四方,吳蜀之貨,鹹萃於此”。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為何設置分滷板?周勇介紹,北宋淳化年間(公元990-994年),隨著灶戶越來越多,大家開始爭搶龍君廟的鹽泉,常常引發打鬥。為此,官府在鹽泉下面造貯滷石池,並設置一塊橫木板,鑿孔三十眼,滷水從孔中流出,分配給灶戶煎煮,並按滷眼繳納榷稅,有效平息了獄訟。到了清雍正初年,分滷孔達到六十八眼。

如何讓滷水跨過後溪河,引至對岸的灶房煎煮?宋代鹽官孔嗣宗用竹篾編成碗口粗的篾藤,架於南北兩岸高處做牽引纜繩,稱為“絞篊飛渡”,再將首尾相連的筧竹呈一定斜度牢牢懸掛在絞篊上,就此解決了滷水過河的問題。

每年十月初一,知縣和各官員與灶戶、鹽商和廣大鹽民一起動手,對過篊筧竹除舊易新,灶戶鹽商盛宴款待,歌舞興會隆重慶賀,成為了延續600多年的“絞篊節”。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釐清寧廠製鹽工藝模式

此次發現的考古點分為鹽泉遺址製鹽遺址宗廟遺址衙署遺址鹽運道路碼頭民宅輸滷遺址墓葬及商業遺址等。目前,考古隊正根據前期調查勘探成果,逐步選擇部分典型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此次參觀的鹽廠三車間遺址,便是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地點,佔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範圍內有三座廠房,整體格局保存較好,但廠房屋頂大部分已垮塌,有的只剩下磚砌的柱子和柱間搖搖欲墜的木構件。鹽灶、鹽鍋保存較好,其他製鹽設備如儲滷池部分完好。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通過這些廠房內保存下來的製鹽設備,考古隊員釐清了整個寧廠古鎮的製鹽技藝。在這個車間內,工人們採取的塔壠製鹽,整體主要由塔爐、分解池、大盛水桶、灶鍋四部分組成。塔爐是以青磚或條石砌成的一丈高的塔,滷水從塔爐中流過,高溫的青磚將水汽蒸發,提高濃度。分解池加入石灰,將清滷分解出來,再用大盛水桶進行二次沉澱,提高滷水純度,最後由灶鍋進行熬製出鹽。

該方法每日可產鹽18-25擔,鹽質優良。

據瞭解,鹽廠三車間廠房於1996年廢棄,與之伴隨著的,是寧廠古鎮最後一個煙囪的倒塌,以及當地傳統的製鹽手工業謝幕。鏽蝕的鹽鍋記錄著歷史的滄桑,考古隊員們期待在這裡尋找到更古老的製鹽痕跡。“寧廠古鎮曾經水災很多,不少廠房是沖垮了又重建,能夠證明更久遠歷史的物證,變得很難發掘。”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渝東北手工業經濟史的起源

寧廠因鹽而興,亦隨傳統制鹽的沒落而衰敗,現鹽業遺址中的龍君廟遺址、鹽池及分滷板、鹽廠三車間遺址,2009年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巫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唐文龍介紹,寧廠何時發現滷水,何時開始熬鹽並形成產業,由於史料的匱乏,還有待進一步發掘。

目前,最早關於寧廠鹽業已經成為產業並影響周邊區域的記載,來自史學大師任乃強先生所著《華陽國志校補圖注》:“當虞夏之際,巫國鹽業興”——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朝,寧廠的鹽業已經興起。在唐文龍看來,一個事物要形成“業”,還要“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這種業態可能比有文獻記載的時代更加古老,但已經足以證實寧廠鹽業就是渝東北手工業經濟史的開端。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中期,寧廠開始設置官署管理鹽務。當時,全國設置了鹽官36處,巫縣置鹽官為其中之一。能在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的三峽腹地設置鹽官,可見當時該地區鹽業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並在全國產生影響。

按照巫溪縣政府“十三五”規劃,將對寧廠古鎮龍君廟、鹽池、秦家老屋、向家老屋等重點建築進行修繕,加強寧廠古鎮整體風貌保護與修復。同時,對古鹽道及其沿線傳統村落、鄉土建築、傳說故事等文化遺產開展調查工作;對鹽道局部路段進行清理、加固並完善保護標識。

唐文龍介紹,“巫鹽古道”源於巫溪縣寧廠鎮,延伸至川、渝、陝、鄂、湘、黔等地,並對各地區產生巨大影響力,因鹽而興,亦因鹽而衰,成為推動經濟、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目前,巫鹽古道一期(漫灘路至剪刀峰)已經修復完畢,總長6.3公里,其中棧道414米。巫鹽古道二期(寧廠古鎮至靈巫洞)總長1.9公里的修復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

不得了!重慶這個區成為全國焦點,原因竟是……

巫溪的筒子們

未來發展將非常可觀

重慶又新添一處網紅景點

趕快告訴身邊的小夥伴

這個超勁爆的好消息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