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家训|毛泽东、蒋介石家训,大智慧养成大人生

史料考证,韶山毛氏公元1341年从始祖毛太华公发脉,至今(2013年)已发展到24代,毛泽东属于第20代。一本《韶山毛氏家训家戒》,在这里世代相传。凡看到过毛氏家族《家训》的人,就会感到:毛氏家族是一个教养极其严格、文化底蕴很深的家族。而且,这个家族里的“家训”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定意义上,把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渗透规范着每一个族中人的行为之中。 它规范了韶山毛家人的理想、伦理、道德、行为及人生追求等。

也正是由于这些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精华,才从某一侧面上影响和造就了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从小就养成了讲究孝道、讲究人情的习惯。

家训|毛泽东、蒋介石家训,大智慧养成大人生

韶山毛氏家训十则

一、培植心田

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堕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

二、品行端正

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光明俊伟子孙冒,莫作神蛇伎俩。

三、孝养父母

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雏尚知报本,人子应含逮存。

四、友爱兄弟

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也。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酒饭结交异性,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竟分家,百忍千秋佳话。

五、和睦乡邻

风俗何以见古?总在和族睦邻。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莫恃豪富就欺贫,有事常相问讯。

六、教训子孙

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朴归陇亩秀归痒,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为慈祥。教子须知窦十郎,舔犊养成无状。

七、矜怜孤寡

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雏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

八、婚姻随宜

儿子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

九、奋志芸窗

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练志不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

十、勤劳本业

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宜休讨。有田且勤乐业,一艺亦是自豪。栉风沐雨莫乱劳,安用许多技巧。

家训|毛泽东、蒋介石家训,大智慧养成大人生

毛氏家族《百字铭训》

(见毛氏三修族谱卷六)

孝悌家庭顺,清忠国祚昌。

礼恭交四海,仁义振三纲。

富贵由勤俭,贫穷守本良。

言行防错过,恩德应酬偿。

正大传耕读,公平作贾商。

烟花休入局,赌博莫从场。

族党当亲睦,冤仇要解忘。

奸谋身后报,苛刻眼前光。

王法警心畏,阴功用力禳。

一生惟谨慎,百世有馨香。

家训|毛泽东、蒋介石家训,大智慧养成大人生

蒋介石家训

蒋介石曾经手书自己的家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非常深厚的内涵。

这八个字就是八德,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来源 | 曾国藩读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