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許宇軒:粽香嫋嫋

作者丨許宇軒 圖片丨旅途 編輯丨娟娟

今年暑假,一直閒不住的姥姥剛剛把小姨家的弟弟帶大,就又轉戰我家,來幫媽媽帶妹妹。

那是八月份的一天晚上,姥姥問起媽媽小區門口那種長得細長、綠油油並且挺結實的草有什麼用。媽媽說小區綠化種的蒲草,不幾天就割了。姥姥問:“咱家能不能割點?”我好奇:“姥姥,咱家要那草幹嘛?”姥姥笑著說:“你舅媽很長時間沒吃粽子了,想吃自家包的粽子。姥姥想就地取材,用這些蒲草做粽繩。”哦,我恍然大悟。

下午,姥姥拉著我下樓跟物業打過招呼後就去割草。草很厚,一會兒姥姥就割了一大堆兒。蒲草很長,以至於我抱著上樓時要歪著頭看臺階,姥姥也一隻手拎一把蒲草,一隻手從後面託著我的背。到了家,我喘著粗氣將蒲草散在客廳。姥姥拿來兩個小板凳,和我一起挑揀能用的蒲草。

一根根蒲草綠綠的韌韌的,拿在手裡又滑滑的。我一邊慢慢地捋著蒲草,兒時的一些思緒也如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湧上心頭……

許宇軒:粽香嫋嫋

小時候,我們家的端午節都是中午在爺爺家過,晚上去姥姥家。說實話,我最喜歡的還是去姥姥家了,不僅因為姥姥家的粽子都是親自動手包的,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最好的玩伴——舅舅家的小表哥。

下午一到姥姥家,總是先看到放煤的小棚子下掛著一簇簇洗乾淨的粽葉。那是剛從池塘邊摘下的蘆葦葉子,在陽光下散發著綠油油的光澤,湊近一聞,還帶著香甜的青草味。走進東邊的偏房,就看見大盆裡泡著糯米、紅棗、桂圓……滿屋的清香,直往鼻子裡鑽。姥姥正蹲在盆旁邊淘米,背上的衣服已滲出斑斑汗漬。我湊上去親切地喊一聲:“姥姥!”她邊答應邊站起身,甩甩手上的水,撩一下粘在額頭的白髮,笑著說:“找你哥哥玩兒去吧!”於是我飛快地跑出去。

包粽子了。姥姥、舅媽、媽媽圍在方桌邊,抓一把調好的糯米放進摺好的葦葉裡,兩手便纏絞起來。三人中,數姥姥技術好,只見她動作飛快,粽葉在手裡翩翩起舞,叫人眼花繚亂,一會的功夫她的手邊早已是粽子成群了。舅媽包得慢一些,但一個一個都捆紮得結結實實,擺放得整整齊齊。只有媽媽手藝最糙,費好大勁包好一個,剛捆完繩,角上卻嘩嘩露餡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當然,哥哥和我也閒不住,一會兒攪一攪糯米,一會兒抽一根葦葉,一會兒把包好的或方或三角的粽子給排成隊,像一行行穿著綠色軍裝的士兵。有時也幫倒忙,引來媽媽的一聲呵斥:“一邊玩去!”於是我倆就嬉笑著跑到街上。

哥哥會騎自行車,就馱著我大街小巷地亂串。串夠了再吆喝幾個小夥伴一起做遊戲。那時農村手機、電腦少,我們就一起玩跳方格、貓捉老鼠等遊戲。就我一個女孩子,所以輸家往往有我。我經常輸了就氣呼呼地坐在一邊,小夥伴們見了都過來哄我。他們逗人的手法很高明,特別是哥哥又是唱、又是蹦、又是扮鬼臉,一會兒我就喜笑顏開了。玩累了,我們便各自分散回家。剛進大門,便聞到滿院香氣,我深吸一口,匆匆跑向屋裡。粽子已經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粗暴地扯開粽葉,便狼吞虎嚥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直到打嗝為止。只吃得腳下一堆粽葉,嘴角、鼻尖沾滿了米粒……

“軒,把捋好的遞給我。”姥姥的呼喚讓我一下回過神來。望著已經拾掇得乾淨齊整的蒲草,兒時粽子的那股香味,彷彿就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融化開來……

許宇軒:粽香嫋嫋

作者簡介:許宇軒,廣饒縣英才中學八年級11班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