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敬请高人指教,此诗合乎七律吗?

英武八哥钻天鹞


我实话实说,只针对这首诗而言。如果按照律诗的标准,这首诗是不合格律的。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


押韵有误

看这首诗,应该使用的是新韵,但有两点瑕疵。

一·邻韵

首句的“诗”押的是新韵十二支,而“你、离、妻、尔”都是新韵十三齐。在平水韵中有首句押邻韵的用法,又称“借韵”或“孤雁出群”。但在新韵中,没有邻韵的说法。

二·平仄混压

近体诗都是押平声韵的。这首诗中的“你、尔”都是仄声,显然不合押韵。

格律有误

这首诗是仄起平收句式,我大致看了下,除了韵脚外,有以下几个地方平仄有误:

神、全、向、影、能、忧(第一个)、棠、红、惜(第二个)、张、歌、欲、唱、下。

加上韵脚的“你、尔”,一共有十六字的平仄需要整改。

语言浅俗

律诗讲究典雅,我们如今写诗虽然不必像古人希望雕琢词藻,但也要值得品味的余地。

这首诗中间二联虽然表意不清晰,至少看来文雅,而首尾二联则是直接用口语写就,有些类似打油诗。或俗或雅,至少在风格上要统一。


除却格律和文笔不论,还是能感受到这首诗的真情所在的,这已经具备了写诗的条件。如欲有所提升,下一步不妨往文笔方面钻研。


诗词补习班


此诗合乎七律吗? 当然不是,下面会有我改动以后的七律可以比较一下,先说说题主的诗为什么不是七律。

一、律诗四要素,押韵、对仗、句式、黏连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尔。

1、七律押韵必须是平声,你和尔,是仄声,不能用。三五七结尾必须是仄声收尾,红,也不对。古韵中妻和诗、离也不是一个韵部。

2、中间四句要两两对仗。

3、律诗是有固定的四种基本句式的,平仄很严格。

4、黏连,平仄不清的话,黏连也不需要讲了

七律的四个要求都不符合。题主有一颗诗心,但是没有学习过诗词基本知识,所以这首诗不是七律,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10-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

二、解析

1、主题是爱情,似乎是新婚不久新郎的感怀。

2、物象有双履表示不分离,古人一般用鸳鸯等鸟类,连理枝等植物比喻情人。中棠红不可解,似乎是指海棠的红花。

3、用典张范妻,也不可解,张范是东汉人,太傅袁隗想让女儿做张范的妻子,张范辞谢没有接受。张范后来娶妻何人,老街不太清楚,不知张范妻有什么含义。或者题主姓张?

4、大概意思是:今天以后我全心全意对你,安静的时候就像一双鞋,并排而伴,行动的时候.....也像一双鞋,形影不离。五六句似乎是忧愁时爱惜你,七八句是题主为情人唱遍情歌,让他人羡慕吧。

........

作为一首质朴的诗还是挺好的,现在有人写诗一句韵都不押 ,这首还算不错了。有真情、有比喻、主题明确,除了五六句,基本能看懂。但是不能算七律,古体诗也不合标准,算现代诗吧。

三、依题修改

原诗: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尔。


试改如下:

第一句,肯,是不肯的意思;原诗五六句,改为第三四句,三句用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四句用金屋藏娇、举案齐眉典故。屏风展开可见床上鸳鸯枕,窗帘卷起可见院中连理之枝。

另外,押韵四支,屋,入声;七律平起平收式。

巫山云雨肯相离,试把真情付小诗。烛映海棠花正艳,娇藏金屋案齐眉 。屏开交颈鸳鸯枕,帘展同心连理枝。惊起黄莺啼唱远,东风吹送入罗帷。

@老街味道

附:看到有诗友对巫山云雨有疑义,录[唐] 权德舆《杂兴》于此处,自可体会。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

另有《清平调》[唐] 李白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云雨是常用词,用于男女之情。李白敢用, 唐玄宗不以为忤,今人有何不可呢?


老街味道


这首诗写得不错,作者抒发了浓郁的感情,然而不能算七律。

以韵来讲,此诗可以勉强合乎新韵的要求;诗句中略有对仗,但在平仄方面差得太多,错失不胜枚举。如果参照平水韵,那就更加离谱,韵、律都不合。

所以,这首诗可以称为七言,实际上是现代人写的仿古诗。里面有不少的现代用语,语音也是当代发音。算是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吧!不过,如果作者有兴趣把新酒换成醇酿,学学韵律,也很容易把它变成一首合格的七律。

比如,按照作者原意可以改写一下:

七律《张范妻》

一段真情几许迷,

而今心绪尽怀依。

静如桃李得常伴,

动比鸳鸯不可离。

忧与中棠忧少虑,

爱怜张范更怜妻。

为她情曲全歌遍,

痴尽人间羡煞媳。

无论如何,这是一首带韵的诗!作者的创作意欲,是值得称赞的!

(图取自网络)





施亦南


《赠范红》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

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尔。

===========

写一首诗,特别是七律诗,如果一两处有名句风范而不符合七律规则,即有部分游离出七律的格与律,是允许的,即不以辞害意。但这首诗,不论是按《平水韵》还是按《中华新韵》太多地方出格出律。

严格意义上讲,这首诗,没有对仗,没守平仄,没遵压韵。不能算作七律。

整体来说,这首诗外形像诗,其实为散文,没有实质性内容,就是发发感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干部体,在明朝有一个高大尚的名字叫“馆阁体”。本“诗”一少意境,二少意象,三文化底蕴待提高,多口语化,四信息碎片化,不是一个整体; 五表达有些直白,缺少含蓄,缺少表达技巧:如真情、心神全向你、不能离、爱惜还惜、羡煞尔等。用作民间私下交流可以,能压倒很多人。但按七律标准,不论形式还是内容,真不能算。

=======

此诗应为七律的仄起平收首句押韵的类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对仗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仄)为可仄可平。【平】表示为平声,需押韵,为韵脚。

以下以《平水韵》作标准进行分析。

【诗:四支】 不押韵; 【你:四纸】 不押韵; 【离:四支】 不押韵; 【妻:八齐(平),八霁(仄)】 不押韵; 【尔:四纸】 不押韵。

第5字 多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1字,神 应仄; 第12字 全 应仄;第13字 向 应平;第14字 你 应平;第25字 影 应平;第27字 能 应仄;第30字 忧 应仄;第34字 棠 应仄;第35字 红 应仄;第37字 惜 应平;第40字 张 应仄;第41字 范 应平;第46字 歌 应仄;第47字 欲 应平;第48字 唱 应平;第53字 下 应平;第56字 尔 应平。(这是软件分析的,就是快)


urna风之度0


细读前七位正选答案,无一例外均持否定态度,有的更是几近挖苦。既然讨论,愚斗胆给个不同意见。

1. 此诗近似老干新诗,多用双字词组,现代文化熏陶所致;

2. 是否为仄起平收式?盖诸位均用普通话读之。有批评称5连平。诗人肯亮出此诗,大概是有备而来。余试着用粤语注音,发现可能有坑!

粤语读全诗,平仄为: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注: 余视4声为入声,如“神”(san4);

3声为阳平,如“唱遍”(coeng3 bin3)。可能不正确,但读着的感觉差不离。

3. 李白诗《将(qiang1)进酒·君不见》中,“樽”普通话不用,惟粤语常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愁”中,“儿”与“尔”,普通话读2、3声,粤语读“ji4、5”,同普通话的“yi”音,非“鸡”,“j”为国际音标。

普通话为: 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粤语为: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读此诗的“将”同“枪”音,普通话如此,粤语亦同“枪”。

何者更接近古汉语?普通话,抑或粤语?

最后,敬请对音韵有研究的高人认真地再评此诗人的七律诗。希望得到提点。


yiezi2



其次,我想谈谈七律的格律。平起式略去,仄起式的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入韵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题主的这首诗起句为“一段真情多少诗”,其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可以说符合七言律诗的起句的格律要求。不过七律第二句的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而题主的第二句“从今心神全向你”,其格式为:平平平平平仄仄。比较一下就知道,题主的第二句已完全脱离了七律的格律要求。据此我认为题主的这首诗不是七律。

此外,这首诗的用韵,也完全不符合七律的要求,但这不属于本题讨论的范畴,因此只是顺带提及。以上辨析仅为个人意见,是否正确,敬请方家指正。


壮图山人


此诗不合乎七律的格律要求,出律,错韵,失粘,失对。忧字失粘;形,全,向,影,你,忧,堂,红,惜,张,范,歌,唱,下,尔,出律;你,尔出韵。中间两联欠对。

在此就律诗的格律补充说明一下。七律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第三句与第二句,第五句与第四句,第七句与第六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否则失粘;中间两联须对仗;不能平仄互押。请自行修改。


绮阁书生


首先肯定的说,此诗不能说是七律。因在此诗中严重违反了七律的规范要求,其中一些比较复杂,晦涩的,就不说了,单以律诗的基本要求來说,五律有五律的格式,七律有七律的格式,每一句诗其排列都必须平仄相间,读起来才能抑扬顿挫。句与句之间是粘或拗都有一定要求,在这里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拗?拗就是对的意思,就是上句二四六三字为平,本句一定为仄,上句二四六三字为仄本句一定要以平对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偶。什么是粘?粘就是本句二四六三字和上句的二四六三字同仄同平。一首诗从首句为起句之外,从第二句起就要以拗粘拗粘交替到第八句(七绝也一样,不过只有四句)。比如: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第二句与节一句为拗,第三句与第二句为粘,第四句与第三又为拗。

而每句诗中同样要按格律要求,二四六三字一定要拗,形成平仄平或仄平仄。所以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二四六分明"这种说法,但"一三五不论"这种说法是不甚正确的,如犯孤平等等也是一不能不论的,在此不赘述。

对照以上标准,此诗全诗平仄混乱,如第二句二四全平。第四句二四全仄。第五句全句七字全平。第六句二四六全仄。第七句二四全平,弟八句二四全仄。这是律诗和绝句中都不允许的。

关于韵的问题以一脚或二脚起韵则二四六八句一定属韵脚,以你,离,妻,尔根本就不同韵,别说以平水韵,就以中华新韵也不入韵,此诗为平声韵而你,尔是仄声,因此此诗不入韵。

本诗作者对律诗应该说还是有所探讨研究的,其诗三四二句和五六二句是设置成二对对子的,但"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能成对联吗?上联也是,平仄混乱,不成对联。以上是律诗的基本常识,其它还有一些问题比较深奧就不去论了。因此,此诗不是七律,连七古都不是。学术的问题是认真的,作者勿怪。


滄海一声笑0541


七律首句入韵的格律是这样的: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一、此诗押韵之字,诗、你、离、妻、尔五字似乎有些问题,一般律诗押平韵,但这几个字是:平、仄、平、平、仄。另外尔好象和前几字韵不同。

二、如不是自救、拗救等等,诗有二四六分明之说,也就是二平四仄六平或二仄四平六仄。你自查一下符合吗?

三、写古体七律,用古文作诗好些,最好别用现代诗的一些字,也尽量少用白话。

四、律诗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是对偶句。最后二句是总结之句也就是你要表达的中心内容。

以上拙见,你觉得对吗?


煤城飞t将


什么是七律?七言四联八个分句符合格律的诗叫七律。

什么叫律诗?

律诗,顾名思义就是符合格律的诗。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什么叫格律?

格律=格+律。格和律不是一回事,格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偶句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简单总结一下,七律就是有八个分句,这八个分句分成四联,1和2句为首联,3和4句为颔联,5和6句为颈联,7和8句为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每个分句有七个字。2、4、6、8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要求非常严格的,你的这首不算七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