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哪些情況易被誤診為自閉症,如何預防小兒自閉症?

卷北


到目前為止,關於兒童自閉症的產生原因、臨床診斷及以預防這三個方面都是世界級公認的難題,當下的醫學研究尚沒有攻克這個領域。自閉症兒童普遍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發育遲緩問題,以前為什麼沒有那麼多?因為以前社會生活節奏慢,兒童的早期教育及競爭沒有那麼激烈,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普遍對孩子的智力及心理發育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讓很多發育遲緩的孩子顯現出來,被作為問題兒童區別對待。



首先,自閉症,現在主流叫孤獨症,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是根據典型孤獨症的核心症狀進行擴展定義的廣泛意義上的孤獨症,既包括了典型孤獨症,也包括了不典型孤獨症,又包括了阿斯伯格綜合症、孤獨症邊緣、孤獨症疑似等症狀。而這其中很多都是以前很多人沒有去檢查和確認的。另外,每個人的程度不同因而表現也不一樣。



其次,孤獨症在2以下是無法確診的,而3歲是判斷的關鍵時期,一般來說這個時間段孩子與人無眼神對視、喚名字不回應、不聽指令、無語言交流、喜歡旋轉的東西等,認知明顯低於同齡孩子等問題,則基本上可以確定為ADS,需要及時進行干預和康復訓練,而早發現早確認早干預又是致關重要。

再次,由於這是發育遲緩的問題,原因不明,也無有效藥物治療,因此也不存在所謂的誤診問題,只要是符合基本特徵就可以認定,就說明孩子確實發育遲緩,必須進行康復訓練。家長們一定不要糾結於是不是,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因此干預的黃金期是3-6歲。



最後,這個情況無法預防,無藥可救,只能儘量讓孩子接受社會融入社會、培養他可以獨立生活的能力。


大賽爸爸說


一位父親的感言:“我兒子從小就不愛說話,經常發呆,4歲那年去檢查,被告知孩子是自閉症、自閉傾向、自閉譜系等,被告知,孩子需要進行終身訓練。輾轉了國內多地,三年了,進行了一段治療或訓練卻收效甚微。眼看孩子每天長大,差距卻越加明顯,您焦慮得無所適從,精神和身體都已經疲憊不堪。可是有時候孩子的眼神和語言卻和正常孩子一樣,我一直懷疑我兒子不是自閉症······”

為什麼自閉症診斷不能草率行事!

自閉症的複雜性使得目前醫學還未做出權威的病因解釋,甚至醫學評估檢測也不會給出100%的確定結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兒童1歲以前,可以展現的行為範圍有限,對其行為類型和發育狀況進行決定性的診斷依據不足,也沒有有效的儀器測查。

(2)孤獨症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問題,許多家長因為對智力障礙的擔心而將孤獨症忽略了。

(3)孤獨症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語言發展的問題,而語言發展問題不到3歲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獨症兒童開始時的發育呈現與正常孩子相同的狀況,直到2—3歲時孤獨症症狀才顯現出來。

(5)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知識,一開始是忽視,後來是不相信,想觀望一段時間,結果使診斷時機推遲。

(6)目前許多醫院醫生對孤獨症診斷知識欠缺,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輕微的小年齡的孤獨症症狀確認困難,因而把孤獨症看成是暫時性疾患的情況很多。

孤獨症的診斷是基於行為症狀學指標,從國際通用的自閉症評估檢測方法看,都需要對患兒有一個完整的觀察期。但即使這樣,某些症狀也有可能被醫生忽略了。

多數自閉症起病於三歲之前,三歲以後表現明顯,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關於自閉症孩子,最痛心是兩個問題。1、非自閉症卻被誤判為自閉症或自閉傾向。2、真正的自閉症被誤判為發育遲緩或其他行為障礙。

兩個重要的觀察階段‍

所以在三歲前孩子的發育標準一定好仔細觀察好。

三歲後,如果孩子的語言、社交、行為等異常,一定要參考以下標準,自我觀察。

研究表明,經過早期科學的干預,重度自閉症的孩子能自理,減輕社會照顧,中度的自閉症孩子能自立,有一技之長,而輕度自閉症的孩子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為很多父母多學習自閉症科普,早日發現,早日求助,讓孩子多一分康復可能。


陽光語言矯正師


多動症,語言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都會被誤診為自閉症。因為自閉症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導致有的孩子的疾病會被誤診。

其中誤診最多的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因為自閉症的孩子由於社交方面和語言方面的障礙,很多孩子都沒有雙向的溝通和交流,喜歡自顧自的玩,所以很多家長看到後都會覺得是內向或者是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不說話,家長也不著急,很多的家長都是到了孩子上學後才重視起這個問題的。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觀察孩子是完全不會說話還是孩子只是沒有雙向的語言交流。有的自閉症孩子話還不少,只是大多數情況下都表現為自言自語,鸚鵡學舌,還會出現多數的無關情境的語句,同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的刻板行為和社交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是沒有這兩方面的障礙的,孩子對雙向的互動和分享都是有一定的興趣的,所以,要在區分語言遲緩和自閉症方面,就要考慮孩子這兩方面的表現了。

有的孩子是自閉症,卻被誤診成了多動症,家長們可能不太理解,“多動症指的是孩子不安寧,愛動彈,而自閉症卻是不說話,很安靜,怎麼會混淆”。

其實,家長有這樣的疑問還是很好理解的。自閉症的孩子很多都伴有感統方面的失調,而感統失調的孩子經常會採用這種動作幅度比較大的情況來滿足孩子的感統需要。表現為孩子原地轉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跳上跳下等,都是自我刺激的一個過程,所以,孩子如果過分好動,不僅僅要警惕多動症嗎,還要注意自閉症。


SUM電影


這個問題提問的非常的好,也是很多家長都諮詢過我的問題,因為在醫學上,有些多動症、語言發育遲緩、精神分裂等疾病都有可能被誤診為ASD,因為他們的特徵非常的類似,非常容易相混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語言發育遲緩是非常容易和自閉症混淆的,因為他們都發生在學齡前,針對這兩種疾病的鑑別要點是:語言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語言方面的障礙和落後,其他方面正常;ASD的孩子的除了語言發展障礙之外,還具備著行為方面的刻板單一、智能方面的缺陷以及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語言發展障礙,在家長的引導和訓練之後,多數孩子都能恢復正常甚至超過普通孩子,而自閉症則不可痊癒。

小丁的家長給我反應,孩子具有多動症,她想知道多動症和自閉症的區別,其實大多數的自閉症孩子都有多動的特徵,很多的多動症孩子都會誤認為是自閉症,區別在於,多動症的孩子不存在原發性社交障礙,無刻板行為,且他們的多動行為往往有所忌憚,而自閉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往往沒有忌憚。

聽障兒童也是容易和自閉症混淆的一種疾病,自閉症的孩子也具有不會說話,不聽從家長的指令等方面的特徵,但事實上,自閉症的孩子的聽力往往過於敏感,通過仔細的觀察和檢查,也不難鑑別,個別的自閉症兒童往往合併著聽力障礙。

兒童智能與全面發展障礙

兒童智力發展障礙簡稱精神發育遲緩,5歲前叫做智力障礙,5歲之後就叫做全面發展障礙,調查顯示,大約有10%的全面發展障礙都有ASD相關症狀,30%-50%的自閉症兒童也都有智力發展方面的缺陷,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通過孩子的社交障礙、行為特徵、語言等方面加以區分。此外,自閉症的孩子大多外觀和動作發育正常,而許多發展障礙的孩子都存在著面容和外觀方面的特殊性,如痴呆!

關於自閉症,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小西的家長最近問我,遊戲對孩子的干預有沒有提高,其實,幾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就是行為刻板,他們很喜歡專注一件事上面,如果孩子喜歡,可以給孩子用遊戲來進行干預,注意控制好時間就行。


傳播溫暖,心懷感恩,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庭也是我的一份責任。大家還有自閉症方面不清楚的問題都可以私信問我.


你好children


自閉症不單是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把自閉症當成像焦慮症這樣的神經症,或者當是抑鬱症一樣的心理障礙,又或者只把它當成自閉型人格來對待,而實際上它是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的一種器質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推移,造成的傷害幾乎是不可逆的,無論是生理治療還是心理干預效果幾乎是微乎其微的!

這輩子最大的特點是不會有情感上的互動,無論你做多大情感上的投入,你都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得到相應的情感回報,他們不會做情感上的回應,這一點他甚至比不上你在家裡養的小貓小狗這樣的寵物,他不知道你為什麼會生氣,同樣他不知道你為什麼會高興,對情緒他同樣也不會表達!

成年後被稱之為:亞斯伯格症

輕微自閉症患者長大以後被稱之為:“亞斯伯格症”患者,有些天才它就出自於這個群體,比如對數字比較敏感,對某個特定的領域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就像電影《會計刺客》的會計克里斯蒂安一樣,他對賬簿過目不忘,他可以輕而易舉的發現所有賬目中的紕漏,但他因為自閉症沒法融入社會,沒法有正常的人際關係,跟人際交往,也找不到女朋友!

很多自閉症患者並沒有克里斯蒂安這麼幸運,他們可能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別說組建家庭結婚生子,所以痛苦更加的綿長持久!很多像是李連杰電影《海洋天堂》裡文章飾演的大福!

自閉症跟感統失調以及兒童多動症的區別

根據國際通行的DSM4診斷標準,涵蓋了社交/言語/刻板行為,自閉症跟感統失調以及兒童多動症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跟感統失調多動症一樣,自閉症表現出一種我行我素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種現象,但是前者只要有權威的人物進行干涉他就會服從,或者是會有所收斂,自閉症患兒幾乎是我行我素對所有告誡幾乎是置若罔聞!

2)自閉症患兒他幾乎不會跟人做眼神的交流,而其他情況下的兒童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基於這一點他們往往不會顯示攜帶或者指出感興趣的物品或者對象!所以顯得我行我素,自閉症也因此稱為孤獨症!

3)此外口語發育非常的遲緩,會刻板重複一些奇怪的言語或者聲音,會模仿別人說話,不喜歡被擁抱,對疼痛感覺很遲緩不怕危險,態度冷漠,同時沒有特別的原因表現的極度的哭鬧!

4)他會持續奇怪的行為方式,同時拒絕別人的告誡以及變化,往往會以行動來表示自己的需求,但是他的行動顯得很笨拙,缺乏技巧性缺乏一致性,而這一點上跟感統失調患兒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自閉症患兒心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在三歲的時候就能夠觀察出來,但是說要預防的話實際上沒有很好的預防的方式,但並不意味著心理干預就一無是處,在3到6歲是一個心理干預的黃金期,他至少可以阻滯孩子從輕度自閉症向中重度自閉症蔓延的趨勢!

自閉症他不是精神類疾病,他是腦神經元發育不完全的綜合徵,在這裡要它不僅包含了器質性病變的問題同時也包含了心理發育問題,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孩子不管他出現什麼問題,終究是一種感知動物!儘管他不會給你做情緒上的互動但是他還沒感覺到你的愛你的包容你的支持!

1)記住這一點啊,平時要多給他擁抱,這個擁抱一定讓孩子貼近你的心臟位置,讓他聽到你的心跳,讓他像是回到了母親的子宮裡,這樣他就會有一種深層次的安全感!

2)此外要多鼓勵他去跟其他孩子接觸,家長在這方面也創造一些條件,讓他從小在一個被包容被支持被理解的環境中長大才是非常重要的!

3)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但我接觸的個案當中,往往是家長最感到焦慮,孩子他是雖然他不跟你有情緒上的互動,但是他會感覺到你這種焦慮,會加重他心理上的負擔,很多家長也因為這件事情勞燕雙飛,孩子的處境就會更加的可憐跟悲慘!

實際上也許是我們用的錯誤的測試標準來衡量自閉症的兒童,他們並不差,他們有可能會結婚,生兒育女自給自足,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會,但有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給孩子制定的標準他的起點永遠是低的,而且會一直止步不前!可能你孩子所能做的事情會超乎你的想象,也有一種可能是他們不懂得怎麼和我們去說,或者是我們根本沒有學會如何去聽!

陳了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創始人,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於情不惑於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

了凡心療愈


發育遲緩,尤其是語言發育遲緩,容易被誤診為自閉症,因為自閉症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語言不好沒法與人交流


歸來的海龜先生


誤診這個問題,應該問問專家


靶客扒客


家庭環境 家庭關係的不穩定

是孩子突然性情變化 容易誤診成自閉症,最好的定義交給專業的醫生吧


ANNA的隨拍


干預原則:1早診斷,早治療, 2科學的治療方法, 3採用綜合治療方法, 4堅持長期治療。

方法:一、教育以及行為途徑的干預:1人際交往行為 2溝通能力 3學習準備能力 4動作能力 5自立能力 6合作遊戲能力 7學業技能 8高級認知能力。二、採用藥物輔助治療,緩解兒童的情緒不穩、易激惹、自語、自笑、過度活動刻板重複行為、自傷及攻擊行為等,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還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藥物效果都不錯。三、家庭指導和支持 ,通過家長的心理支持和指導,促進患兒的成長。四、其他治療方法 1感覺統合訓練 2聽覺統合訓練 3其他治療方法,如音樂治療、動物治療、中醫療法。








琴姐心理師


首先先確定一點知識:自閉症不是精神疾病,它是腦神經元發育不完全綜合症。在這個基礎你就明白導致腦神經元發育的原因就很多了。比如基因因素(現在的數據表明大概是佔全部自閉症患者3%)重金屬殘留超標,農藥殘留超標,核輻射,疫苗接種過敏,短時間精神高度刺激,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等,這也是為什麼自閉症爆發率逐年增加的原因。有這個知識你就會明白如何降低自閉症的爆發率。為什麼都是孩子發現自閉症呢?也很簡單,孩子的身體機能沒有發育好,不能對抗外界汙染的環境,從而導致腦神經發育不良。同時我們要把自閉症和抑鬱症進行分別!抑鬱症是心理疾病,自閉症是腦神經元發育不出來!這樣的定位就很清楚這之間的區別。自閉症都是幼兒就發生,如果治癒不會復發!抑鬱症大部分是成人心理疾病。兩者之間有重疊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