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滴水寺

滴水寺

這個不是靈異事件,算是個傳說吧。

滴水寺是我老家小鎮周邊的一個小寺廟。在外地人眼裡看來,這所小廟或許跟其他地方的小廟一樣很是平凡,但是,在我們老家的人們眼裡。滴水寺卻是個傳說般的存在,以至於一直到幾百年後的今天,前去燒香拜佛的人依然絡繹不斷。要說在很久以前,這滴水寺本來也是跟其他地方的小廟一樣,並無異處。但自從後來這廟裡來了個遊方僧人後,廟裡的情況才徹底發生改變。

以下的內容既不是靈異事件也不是什麼鬼故事,只是我們老家那邊的傳說!至於傳說中的那僧人到底是從何處而來,由於年代久遠,所以也無處考究。但居老人們說,應該是從黃陂那個方向來的。好了,正文:話說,在滴水寺建立之初,這廟宇根本就算不得是個廟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僅僅只是由幾間破舊的房屋組成的,連一個菩薩都沒有。廟裡的僧人也都懶懶散散的,根本就不吟經誦佛。空自取了個“滴水寺”的名字。有一天當眾僧人又吃飽了飯,坐在廟前懶洋洋的曬著太陽的時候,從遠方走過來了一個和尚,冬日的晌午,雖然豔陽高照,但氣溫也依舊很低。然而眾人卻看到這和尚打著個赤腳,穿著個破爛的僧衣,敞開著胸懷朝眾人走了過來。有心者觀其腳下,竟無一絲塵土。驚歎之餘問道:“敢問大師從何處而來?欲往何處而去”和尚答曰:“吾本從此處而來,亦欲往此處而去”眾人心想,這和尚傻了吧,你們什麼時候從我們這來的?又來我們這來幹什麼?但佛家麼,向來總也是以慈悲為懷自居,所以也沒趕他,但也沒怎麼理他。就這樣,這個和尚就在眾人的注視下,徑直的走到了大堂的正上方坐了下來,這一坐並不再起,此間廟裡僧人也曾問過他要不要吃飯喝水,但他卻都只是不動不答。後來那些僧人也問膩了,於是不再過問,直到半月過後,廟裡一老和尚心中不忍,想上前去給他喂口水的時候,把水端到他鼻尖一試才發現早已斷氣。

這個和尚死時,臉色紅潤如生,面掛笑意。並且死後多日整個廟宇沒聞到一絲臭氣。因此有老和尚就猜測,莫不是這和尚已經得道了吧。剛好這廟裡也沒個菩薩什麼的,不如從此就把他當佛供起來。也好賺個名頭,混點香火錢。果然自從供起了這尊“假佛”後,廟裡的香火就變得比以往好了很多,裡間的和尚也賺的是錢財滿缽。這託了人家的福,發了財,總不能忘本吧,再想這和尚到底是個肉身,要是那天“化”了,眾人豈不是又沒得地方發財了。於是廟裡和尚就又想了一招,乾脆就請人把他給倒成個銅佛。這樣一來,又讓他受了香火,眾人也不用在擔心他的肉身會化掉了。要說這幫和尚也是班行事利索的主兒,主意才打定,當天就請了一幫匠人過來。燒銅汁準備灌銅佛。銅汁倒是很快就燒好了,可與此同時,問題也迎面來了,每次匠人們把銅汁從模具口倒進去的時候都很正常,可一打開模子,那銅像就變了卦。不是倒出來的一副苦相,就是缺胳膊斷腿。搞的眾和尚鬱悶不已。難不成是請的這班匠人不行,於是和尚們又換了另一班匠人,結果最後還是一樣。燒銅汁,澆灌一切正常,但只要一打開模子,裡面的佛像就會變形。累經幾次後,這班匠人裡的一個領頭的老人就發火了,“你們這賊幫禿子,莫不是成心耍我們玩吧?”眾僧人連忙答話:“不敢有此意。”“那你們是做了什麼違心背論的事?要不然為何這佛像幾次三番倒他不成?”眾和尚依舊狡辯:“施主說的哪裡話,我等……”還不等和尚們說完,老人就打斷他們的話,並且令手下眾人搶進廟堂來尋,果然不多時就從各和尚的床下,枕間搜出金銀無數。“還說你們沒做違心之事,要你等真沒做違心之事,這些個金銀何處而來?”“施主們佈施的。”“哼,你等都是出家之人,卻也跟我們俗人一樣犯這貪戀。想也不是誠信向佛了。”和尚們還欲狡辯,那老者卻早已一把端起金銀,盡數潑進了模子裡,然後命眾人立馬往裡澆灌銅汁。銅汁灌完,冷卻,開模。這下佛像再也沒有出現異象的了,只見笑眯眯的佛像肚臍中間,赫然橫著一支剛才老人潑進去的金釵。眾人見此情形,無不目瞪口呆的。

看來這佛真是有靈的啊,從此以後,廟裡的眾僧才算收斂,每日,勤起唸經誦佛。再後來前來朝拜的香客也越來越多,滴水石的名氣也就在我們那裡變得越來越響了。凡來過者回去都說此間佛祖有靈,有求必應。因此,滴水石也就流傳至今,在我們當地,只要去求過的回來都說靈。當然,那些心有邪念的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