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頸肩腰腿痛(週六)、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60講】隨著我國飲食結構的迅速改變、競爭壓力的增大、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運動的減少,高血壓發病率明顯升高,患者預計高達3.3億,並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主要的表現就是體循環血壓升高,當血壓持久的升高可引起多種臟器的併發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其中,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如腦血管意外,但近年來發現,高血壓引起的夾層動脈瘤在臨床上越來越常見。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最兇險的疾病之一,患者的死亡率相當高,約有50%的患者在發病的急性期即因血管破裂而死亡,搶救成功的機會很小,幾分鐘就可能死於失血性休克,可以說夾層動脈瘤是高血壓傷害人類的一柄鮮為人知的利劍。因此,為了讓大家對夾層動脈瘤有一定的瞭解,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一、什麼是夾層動脈瘤?

一般來說,人體的主動脈血管壁可有三層結構,分別被稱為內膜、中膜和外膜。所謂的”夾層動脈瘤“就好比貼了牆紙的牆壁,如果發生滲水,就會讓牆紙與牆壁之間剝離,形成一個隆起。同樣的道理,當各種病理原因導致主動脈內膜和中膜受損而變得薄弱時,高速高壓的血流把薄弱的內膜和中膜撕開一個裂口,血液滲入進入血管壁的中層,使內膜與中膜發生分離,出現一個裂縫,高速高壓的動脈血湧入其中,不斷衝擊,把血管與外膜“撕開”,而血液在撕裂的血管壁裡越積越多,就形成一個血腫,直至把整條血管叢從中間撕裂開來,可累及胸主動脈甚至整個主動脈的全程,以及它們發出許多分支。因為血腫像“瘤樣“膨大,臨床就把該病稱為”夾層動脈瘤“,但”夾層動脈瘤“不是一種腫瘤,其本質就是血管內的血腫包塊,不過其兇險程度要遠大於腫瘤。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二、為什麼高血壓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

夾層動脈瘤的病因很複雜,常見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外傷、炎症、遺傳異常等,其中以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最為重要。據研究資料證實,約有80%的夾層動脈瘤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其原因可能是由於高血壓使主動脈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日久則會促使主動脈退行性改變,使血管組織發生退變(如彈力纖維減少、斷裂及平滑肌細胞減少等),內膜破裂,血液從破口進入,使內、中膜撕裂,血液在撕裂的血管壁裡越積越多,就形成一個血腫。另外,中老年人的主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可達90%以上,血壓持續升高時會進一步促進主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而嚴重的粥樣硬化斑塊又會加重主動脈中膜的退變和破壞。在主動脈退變的基礎上,高壓高速的血流不斷衝擊動脈壁,最終導致內、中膜的撕裂和夾層動脈瘤的形成。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夾層動脈瘤發病時以突發劇烈的疼痛最為常見,約有90%的患者會發生心前區、胸背部、腰背部或腹部劇烈疼痛,疼痛呈現撕裂或刀割樣,讓人難以忍受。患者常常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皮膚溼冷、呼吸急促、有瀕死感等症狀,甚至因疼痛而昏厥。疼痛呈可持續性,含服硝酸甘油無效,在劇烈運動時可誘發,甚至打哈欠、咳嗽、用力排便等動作也可誘發。而夾層動脈瘤破裂可以快速大量出血、壓迫心臟,還可引起心功能衰竭、腦缺血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因此,有高血壓患者應記得發生胸痛時,尤其是持續1~2小時的疼痛,除了警惕心絞痛外,還應警惕是否是夾層動脈瘤引起的疼痛。應及時就醫。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三、高血壓患者如何預防夾層動脈瘤?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療夾層動脈瘤的藥物,手術是預防夾層動脈瘤破裂的唯一方法,但此手術是一個大手術(ps:已有微創手術方法),風險高。因此,對於夾層動脈瘤要以預防為主,加強早期發現,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辦法。具體措施如下: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菸限酒、清淡飲食、適量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態等;2、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應積極合理治療高血壓,有效控制血壓,勤測血壓,瞭解自己血壓波動情況,若有血壓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有動脈硬化的患者應積極控制血脂和血壓;3、定期體檢,尤其是高血壓病史超過10年以上的患者,若經濟條件允許,可在做心電圖後加做CT或核磁共振;4、一旦發生胸痛時,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後遭遇,切勿忽視,應及時就醫。

得了高血壓,為什麼胸痛要警惕夾層動脈瘤?如何預防?看完你就懂了!

最後,由於生活方式不健康,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群日漸年輕化,由高血壓、動脈硬化而引起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在中青年中越來常見,在西方國家,此病多發生在60歲左右,但在我國夾層動脈瘤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近年來30多、40多的患者越來越多。因此,年輕人也要警惕夾層動脈瘤,不要認為夾層動脈瘤只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疾病。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4、《 》

5、《 》

6、《 》

參考文獻:1、冉峰 ;《夾層動脈瘤》;2、陳緒發;《主動脈夾層動脈瘤》;3、彭文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ps:資料來源於365醫學網,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