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从鼎的发展历程看,原来鼎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从鼎的发展历程看,原来鼎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鼎最早为陶土烧制而成的用于烧煮食物的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正处于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差,当时获取食物的方法主要是靠采集和渔猎开始的时候仍然沿袭动物的习性,吃的食物都是生的,在学会用火以后,就开始吃熟的食物。但当时仅仅知道将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还不知道使用炊器。

大约到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农业种植的是五谷杂粮,既不能生吃,也不能直接在火上烧烤。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适应粮食炊煮、盛储需要的陶器也就产生了。整个新石器时代用于烧煮食物的主要炊器都是鼎。

鼎的基本形制就是底部有三个实心的足,上承盛水的腹部,有的口部还有盖。根据鼎腹的不同,又可将鼎分为罐形鼎、釜形鼎、盆形鼎、缽形鼎等。不仅不同新石器时代文化,鼎的形制不同,同一文化不同时期鼎的形制也有变化,如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凿形足鼎,有的足上还有刻画;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则发展为鬼脸足鼎,鼎腹作盆形,鼎足为外弧的三角形,中间有一条突出的上面带有纹饰的附加堆纹,上端两侧各有一个圆孔,似“鬼脸”。这种鬼脸足鼎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陶鬲开始出现。到了夏商周时期,作为炊器,陶鼎被陶鬲所取代。鬲的形制与鼎大致相同,但鼎为实足,而鬲则为空心的袋足。与鼎相比,鬲的受火面积明显加大,这样就缩短了烧火的时间,因此,以鬲取代鼎是一大进步。

商周时期,作为实用炊器的陶鼎已经基本消失,代之而起是青铜鼎。

青铜鼎多为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者,一般都有双耳,主要流行于商周至两汉时期。唐代以后,多作为庙宇、祠堂、墓葬前的祭器,明清时称香炉。方形鼎的腹部作长方形或方形,流行时间较短,主要是商至西周。著名的方形铜鼎除出土于殷墟商王陵墓中我国目前所发现的青铜器中重量最大的司母戊鼎外,还有郑州商城外出土的两件杜岭方鼎,两件方鼎的形制、纹商饰基本相同,周身饰饕餮纹和乳钉纹。其中较大的一件高1米,重86公斤;较小的一件高0.87米,重64公斤,为商代前期的重器。湖南宁乡出土的人面纹方鼎,其时代为商代后期,四面均铸有浮雕的人面,给人以恐怖怪异之感。

圆鼎是最为流行的鼎的形制,变化较大,商代的时候多有复杂的纹饰,以后逐渐简单,西周时期铭文大量出现,如铭文最长的毛公鼎,字数达49个。商周时期铜鼎已由炊器演变为礼器。商周特别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礼制,这种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只有达到一定的身份等级才可以使用铜礼器,一般的老百姓则不能使用铜礼器,即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制在丧葬制度上的突出反映就是实行用鼎制度,或称“列鼎制度”。据史籍记载,当时用鼎的数目因其身份的高低而不同,大致可分为五个等级:

九鼎为最高等级,天子所用,鼎内盛的是牛、羊、猪、鱼、腊(干肉)、肠胃、膚(肉皮)、鲜鱼、鲜腊,称“大牢”;

七鼎为次一等级,卿大夫一级所用,鼎内盛的是牛、羊、猪、鱼、腊、肠胃、膚,也称“大牢”;

再其次为五鼎,为大夫一级所使用,鼎内盛的是羊、猪、鱼、腊、肠胃,称“少牢”;

第四等级为三鼎,鼎内盛的是羊、猪、鱼,也称“少牢”,为士一级在特定场下使用;

最低等级为一鼎,为土一级使用,鼎内盛的是豚,即小猪。

列鼎一般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降低,基本上都是圆形。列鼎为单数排列,与盛粮食的簋配合使用,簋均为双数,四簋配五鼎,六簋配七鼎,八簋配九鼎。列鼎的使用不仅是在祭祀的时候,考古上更多的反映在墓葬中。

西周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这一制度执行的。东周时期,随着周王室权利的削弱,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超越自己身份使用青铜礼器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诸侯王使用原来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的九鼎,而一些没有经济实力制作青铜礼器的则使用仿铜的陶礼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