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儀式感”這個詞頻繁出現在我的視野中,之前還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但當我有了維尼,某一個階段她的一些行為,竟然不經意地促成了我現在的家庭裡的儀式感。

那時她剛過兩歲,在餐椅裡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將喜歡的繪本、玩具擺在另一把椅子上,美其名曰:“看寶寶吃飯。”

恰巧她吃早餐的時候正是我要上班的時間,她不放我走,指著擺著繪本和玩具的那把椅子:媽媽坐一下再走。

我乖乖坐下,她立刻擺擺小手:媽媽再見!

哪怕是偶爾出現分離焦慮、不情願我上班去的時候,只要我坐上那把椅子,她就會欣然接受和我道別。

於是,早晨的告別就形成了一種儀式。我們在進行這場儀式的時候,她能夠體會得到,我的愛沒有消失,而且,我很快就會回來。

也是從那時開始,我深刻感受到儀式感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它能夠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樣才能培養出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後來維尼上了幼兒園,儀式感就愈發強烈了。剛巧趕上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過父親節,老師還帶著他們給爸爸們做了一個特別的禮物,維尼回到家一定要鄭重其事地把這個禮物戴在爸爸身上,當時維尼爸就說,在孩子給他帶她自制的手工禮物的一瞬間他特別激動,感覺自己這個爸爸沒白當!

“儀式感”,引申而來的就是一家人的關心、尊重、連接。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可以充滿儀式,比如孩子滿週歲時的抓周、比如家庭紀念日,最簡單的,就是記得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日,並且準備為他準備一份驚喜。

我爸爸在家中排行老三,也是長子,爺爺奶奶過世得早,家裡五個姑姑叔叔卻相處得一直很融洽,大姑帶著幾個弟弟妹妹,是姐姐更像是媽媽。

從“相依為命”到後來的各自自立門戶,一直維繫著一種依舊時刻關注著彼此的關係。

時至今日,不管是誰過生日,五家都要聚齊辦個大趴,逢年過節更是一定要聚一聚,拖家帶口的節日氛圍那叫一個濃烈。

我家的這種氛圍給維尼爸羨慕得夠嗆。他的原生家庭就絲毫沒有相聚的氣氛。誰過生日,誰家裡有大事小情,兄弟姐妹之間冷淡了許多,如果說刻意為之一個儀式感十足的聚會,反而彆扭了。

所以,相比較而言,我的家庭觀念要比維尼爸爸強烈得多,儘管他也是一個很顧家的人,但是那種濃烈的程度卻遠不如我,他的幸福感,也不如我那般強烈。

我今天囉嗦的這些,也全都因青蛙弗洛格《特別的日子》的讀後感慨。

維尼爸爸最近變身青蛙弗洛格的迷弟。

他的原話是這樣評價的:每個故事都不長,短小精悍但是發人深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幫助非常大。

沒錯,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這一系列也是這樣定位的:為處在性格形成關鍵期(3-6)歲的孩子準備的一份心裡自助禮物。

繪 本 說

文章僅展現部分內容 請支持併購買正版圖書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特別的一天》講述的是青蛙弗洛格忘記了他的生日,而他的朋友們卻記得。

他們想給他一個驚喜,於是瞞著他準備了一場盛大的生日趴。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弗洛格誤會了,他以為他們排斥了他自己去玩了。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育幸福感十足的孩子

但當他推開自己家門看到為自己舉辦的生日會時,他激動又快樂!

如果把故事中弗洛格、野兔、鴨子和田鼠看成是一家人的話,這種充滿儀式感的驚喜,恐怕比千言萬語更能讓人明白:“你在我心裡很重要”吧!

當然,這個故事也會讓孩子們感知友情的珍貴。

整 套 書 簡 介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作者馬克斯·維爾修思是國際安徒生插畫獎獲得者。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榮獲過諸多重要獎項,包括荷蘭“Golden Pencil”大獎、法國“Prix de Treize”大獎、德國“Bestlist Award”大獎、並最終在2004年榮獲“The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Medal”(國際安徒生插畫獎)。

這是一套有助於孩子心靈成長的心理教育故事。

講述的青蛙弗洛格和他的朋友們發生的關於友誼、愛、生命、世界的故事。弗洛格是一隻普通的綠色小青蛙,他在成長時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是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會遇到的。而他的好朋友們陪伴著他,一起度過了雖然困難多多卻又無比美好的童年。每個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種重要的主題,充滿了想像力。

文字透著生動和淺淺的幽默,圖畫則是鮮有的簡筆畫風格,被西方藝術家譽為“簡筆畫世界的傑作”。

出版致謝

書名:特別的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

出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合:3-6歲小朋友 親子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