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彭波农场知青居住地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彭波农场当年的知青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当年领导视察彭波农场 虎头山水库建设工地

个拉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全区第三个粮食总产过亿斤的农业大县,而据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拉巴旺堆介绍,解放前,这里的土地全部都是卵石与杂草丛生的荒地。那么又是从何时开始,这块荒地变成了良田呢?

这一切都得从澎波农场开始说起。

澎波农场的“支青”

十八军进藏后,掀起了建设新西藏的热潮,官兵们纷纷挽起了军装的袖子,拿着锄头开始了开垦农田的生活。捡起卵石、清除杂草,年复一年,一个个山头、一块块荒地开始变成可耕种的农田。随后,“支青”们也陆陆续续奔赴边疆,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之上。

其实他们有一个别于普通知青的名字“支青”,不是“知识青年下乡”,而是“支边青年”。

说起这些“支青”们,现任拉萨师范高等学校的拉巴旺堆校长,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们对我的影响、对现在林周地区农牧民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一生受益无穷。我相信还在老家的乡亲们,也是如此认为。”

这位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校长,出生于澎波河畔,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父亲是澎波农场负责生活物资运输的职工。在澎波农场,旺堆校长度过了人生最开始的22年时光。

13岁以前,旺堆校长和他的母亲及弟弟妹妹们,一起完成农场额定每家每户的工分任务。特别是秋收时候,早上天不亮就带着干粮出门,一直在田地里劳作到洒满星光。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拉巴旺堆

生活在那个热血年代的人们

农场、公社的集体生产模式,在很多文献里面显示,到了末期,人们大多都已经开始出工不出力,而在澎波农场,则是完全没有的事情。

“你看那些"支青"们,他们放弃了内地优越的生活,到这里为我们开垦出来这么好的土地,然后每天不停歇地劳动,他们到底图的什么?我们要是不比他们更努力地劳动……”旺堆校长深情地说道。

上世纪70年代,援藏职工和干部的数量达到最高峰,而实际说来,“援藏”和“进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来到澎波农场的很多“支青”们选择的是“进藏”,“进藏”的标志是迁移户口。这些对西藏的概念还停留在地图上的青年们,就这样决绝地选择了扎根于此。甚至有的女生立下了从此不打算结婚的志愿。

抱着理想来到澎波农场的年轻人们,将巨大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农场建设之中,每天随着农民一起下地劳作,同时还要指导他们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工具。1985年以前,澎波农场的机械使用率已经达到了90%。

旺堆校长略带自豪地介绍,哪怕如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农场于1986年撤销),但是如今林周县农机的使用和维护,完全不需要送到拉萨,农民们自己就能够修理和维护。而这些,都得益于当年“支青”们手把手的教导。

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澎波农场的农业操作就几乎达到了全部机械化,而当时的农场干部,上班全部都是骑马。就连旺堆校长的父亲在运输农场的生活物资时,也是用的马车。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支青”和农场领导们,坚守着最朴素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培养出了非同一般的民族情感。无论是藏族农民们还是外地来的“支青”们,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必定是叫上对方一起分享,过年过节也是一起过。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援藏人员开始大规模地内调,但澎波农场里绝大部分的援藏人员都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

当年的“支青”白秀英到现在还记得,当年恢复高考之时,内地掀起了报考的热潮,而她觉得“不能走,好不容易刚刚熟悉这里了”。就是这样一个朴素至极的想法,让她继续留在了西藏。

她切身地感受到,西藏的支边生活对她来说,确实发生了一种“再教育”的作用,这在她以后的人生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遇到了困难,第一个意识是自己克服,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较,和藏族女孩子比较,她们比我们更艰苦”。当时,她对藏族同胞的主要印象是“他们很善于寻找快乐”,藏族同胞们善于把艰苦劳动游戏化的才能也令她印象深刻。

白秀英1977年进藏,此时的拉巴旺堆校长年仅12岁,正是他“劳动大学”的最后一年,虽然父亲在农场工作,但是他们家的固定工分跟普通人家没有任何区别,而这个担子,就全部落在了母亲和身为长子的旺堆校长身上,12岁的少年,成了家里唯一的壮劳力。

如今回忆起来,旺堆校长并没有觉得辛苦,他始终觉得,在自己的家园,别人可以这么认真无私地辛勤劳动,那作为自己的家园,自己再努力一些,有什么问题?

就这样,普通的藏族群众和年轻的“支青”们彼此佩服,彼此学习。澎波农场也成了民族关系最为融洽的地方。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现在的彭波农场。(雪域飞鸿 摄)

澎波农场里走出来的校长

1978年,“农业大学”毕业后,旺堆开始上学念书,13岁的他坐在教室的最后面,跟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拼音,“当时我已经开始变声,低沉的声音夹杂在一群幼稚的童音里一起念"b、p、m、f"。”旺堆校长学着当年的发音回忆道。念着念着,前面的小孩子会回过头来,盯着这个大哥哥哄堂大笑。

小学、初中,旺堆校长一直在农场设立的学校里面念书。如今,当年的农场中心小学和中学,已经重建为林周小学、中学。而在当年,旺堆校长初中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初中毕业教初中。但因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双语能力,旺堆校长的教学非常受欢迎。

在旺堆校长的同事里面,有1/3的援藏“支青”,回忆起他们的工作认真程度,旺堆校长至今仍然感叹不已。

1986年3月,澎波农场撤销“还场于民”,将原农场的牲畜实行了归户私有私养和土地承包到户自主经营的农牧业生产责任制。随后,林周县又进行了新的合并组建,即现在的林周县,由原林周县、旁多县、澎波农场、林周农场等合并组建。

农场撤销一年后,旺堆校长考上了拉萨师范学校,随后继续留校任教,1995年,被评为“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农场虽然不在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旺堆校长仍然热切地怀念着以前的生活,现在有空他仍然会回到林周,一边走一边回忆,澎波农场的每块田、每座山头,都曾经是他年少时劳动过的地方,如今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是农田的格局丝毫未变。

在林周县随处可见广袤的四方格子里,农民们仍然保持着集体劳动的习惯,他们唱着歌,你帮我家做完农活,我再帮你家做。30年前养成的集体劳动习惯,已经彻底地融入了林周县农民的血液深处

西藏往事:彭波农场,从西藏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拉巴旺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