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46军创建北安农场

忆46军创建北安农场

忆46军创建北安农场

部队从朝鲜回国后,党委决定创办一个机械化农场,由军副参谋长朱振宗(原后勤部长)组织五人到北大荒实地考察三个月,收集情况提出方案,最后决定接办国防科委五院的副食品基地勇进农场。该农场位于小兴安岭脚下,距北安具城65公里,可开发面积十万亩亩,已开荒一万亩。1965年春节过后,从全军78个单位抽调干部战士87人,组织农场场部和机耕队,410团参谋长刘宝山率二个营参加生产。

当我们来到农场时,白雪茫茫,一望无边。干打垒的草房,四面透风,寒气逼人,白天化冰取水,晚上睡在热炕上还要带上皮帽。当时最大的困难,时间短,人员新,既没有机械化生产的实践,又没有掌握农业生产规律,当地无霜期只有97天。同时经费紧张,生活艰苦,夏天交通运输断绝,要储备半年的物资。三月ー日农场正式成立,后勤副军长老红军周克柳在大会上号召大家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完成当年开荒当年丰收任务。农场首任场长南泥湾老战士梁顺兴

和抗日老战土生产处长唐介发等决心发扬南泥湾精神打开局面,他们说:目前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与长征和抗日比,就算不了什么,在战争年代里一边打仗,一边生产,现在在和平环境里,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就这样,全场上下一场战天斗地的战斗开始了。首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一个月的准备。四月开始春播,大地风尘滚滚滚,气温干燥,作业时戴上防尘口罩和风镜,还睁不开眼睛,人人像泥苦萨一样,尘土满面。夏锄时戴上防蚊帽,一日三班倒(早晨和小咬(虻),中午和蚱蜢,晚上和蚊子斗,麦收期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和打仗一样,麦地就是阵地,吃在地头,睡在地头。头一年就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丰收。

在建设农场过程中,多数军首长(谢正荣、赵炳安、巩玉然、李秀波等)、师首长(137、136师)都深人到农场生产一线线,检查指导过生产,与干部战士同甘共苦。尤其是后勤部长王平,政委刘绍先都是长时期在农场蹲点,遇到灾年更是亲临一线,从抓先进典型入手,使勤俭办场的路子越走越宽,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他们为革命节约一滴油,爱护一粒粮、一颗钉的精神,在部队中广泛流传,中央广播电台还播过“颗颗铁钉见红心”的事迹,对当时战胜困难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先进人物有些已走上领导岗位。部长王平同志还帮助农场总结了“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经验,与“鹰窝山下女八路”同台介绍讲用,受到称赞。比如为推广使用优良品种,不怕路远,不怕花钱,秋后派人到福建繁殖“两江”号麦种,开春前收获运回北大荒种。可是在生活上却保持艰苦奋斗,有些干部出差为了节省开支,不住旅店,在候车室过夜。农场就是用自己培育的良种,当年亩产提高25%,尝到了花钱少,来得快,收效大,科学种田的甜头。

农场开荒三年种地三万亩,五年经历过二个平年,战胜过二个大灾年,创造过一个大丰收年。即1969年突破年产一千万斤粮食的最高纪录,受到沈阳军区表扬。

忆46军创建北安农场

PLA1361371381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