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妃嫔们的月俸禄有多少?如果放在现代是什么水平?

野说趣史


由于封建王朝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在偌大的皇宫中为皇帝安排各色美女,这些女子不仅是千挑万选入宫的,她们大多都是名门贵族之后,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子在后宫中的生活是十分惬意的,不仅如此,只要入宫得到位份,还可以每个月拿到月俸。对此也会引起人们的好奇,究竟在清朝中,嫔妃们每个月都可以拿多少月俸呢?

在清朝时期,为了让皇帝的后宫更加有秩序,从皇后到答应的月俸都有统一规定,而且人数也需要在规范以内,不同位份的嫔妃每个月可以拿到的俸禄也是有差异的,清朝时期规定宫中只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贵妃有两个名额,妃子有四个名额,嫔有六个名额,嫔以下的例如常在和答应等人数不定,可以按照皇帝的喜好来册封。在这些后宫女子中,皇后的月俸是要远远高于其他嫔妃,如果按每个月的月俸数量来计算,那么皇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八十三两银子,皇贵妃是六十六两银子,以此类推,到了常在和答应,她们每个月基本上只能领到四两银子,由此可见皇后和答应的月俸相差甚远,怪不得后宫中的女子们都希望可以往上爬。

因为古代人大部分都会用银子来计算,和现代人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具体了解一下清朝嫔妃每个月的月俸是多少,还需要将银子计算成人民币来对比参照。

按照《清会典》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一两银子在购买大米的时候可以买到一百升左右,这样换算后就可以了解到,古代一两银子大约和现在的三百元人民币同等价值,也就是说皇后当时的月俸有两万五千元人民币左右,而皇贵妃一个月可以拿到两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可是常在和答应就比较可怜了,她们每个月只有一千两百元人民币,怪不得在清朝常在和答应都是不限人数的,因为她们的地位低,月俸也是少得可怜,这也是驱使这些地位较低的女子想要上位的原动力。

其实对于清朝的后宫嫔妃来说,她们也不太需要用钱,因为她们大多出身都比较好,除非个别需要用自己的月俸贴补家用外,大部分嫔妃所领的月俸都是零用钱,在宫中也不需要花费,吃穿住行都是皇宫提供,她们所领的月俸只是因为伺候皇帝而应得的。


历史小地主


先以皇太后为例,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皇太后的年薪:金20两,银2000两;

1两金子等于10两银子,那么皇太后的年薪共计是2200两银子。

通过大米价格换算的方法来考究银子的价值,结果是:1两银子等于200人民币。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严谨,那时候的生产力不如现在,自然灾害多,粮食的价格会比现在高出许多。

所以我们将银的价值稍稍提高,假设:1两银等于300人民币。

那么得出皇太后的年薪约:66万元,月薪约:5.5万元。

放在今天的一线城市,月薪5万以上的不算少,但他得吃饭,得花钱养家生活。

皇太后的这份工作不仅包吃包住,从首饰到布匹绸缎,从猪牛到油盐,全给你包了!一般来说最大的开销就是给太监侍女发小费。

根据资料考究,皇太后的太监侍女约70名,分布在各个部门,他们的小费收入往往超过了工资,这90名太监侍女的一个月的工资共计约3万元。

这些小费当然不是由皇太后一人所付,但我想也并不少。

下面列出其他嫔妃的月薪,以1两银等于300人民币计算。

皇后:2.5万元

皇贵妃:6666元

贵妃:5000元

妃:2500元

嫔:1600元

以上所列,除去薪资皆有各色布匹绸缎和肉菜油盐。

在清朝百姓无安宁的背景下,能有如此待遇,是这些女子们的幸运。

放在今天,你觉得值得吗?


参考文献:清朝后宫嫔妃的开销和俸禄;清朝后宫制度;

三三得九呀


皇帝的女人肯定是不差钱儿的。但后宫就是一个小社会,等级森严,自然有富的流油的,也有差强人意的。

清朝嫔妃们拿的那不叫俸禄,而是月例,简言之就是零花钱。官员们拿的俸禄是要养家糊口的。嫔妃们的衣食住行却是不需要花钱的。

清朝的嫔妃分为8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官女子就是可以陪皇帝过夜的宫女,不在等级之内。)这很好理解,就如同公司化运作,从高管到部门领导再到员工,他们之间的收益依次差异是很大的。

在宫中的膳食、礼节、冠服、头饰、遇喜(生育)仪仗各方面都享有不同的待遇,但是这些都不包括在月例中。

她们的月例从高到低是这样的: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当然皇太后不能算是皇帝的嫔妃,但她的收入是最高的,金20两,银2000两。

通过大米价格换算的方法来考究银子的价值,结果是1两银子等于200元。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严谨,那时候的生产力不如现在,自然灾害多,粮食的价格会比现在高出许多。价值在二到三百元之间,我们以300元的价格计算。

皇后一年也就30万,而等级最低的答应一年还不到1万块钱。看到这个结果,很多人不以为然了,这还没我的收入高呢,搞什么搞。我前面已经说了,这只是人家的零花钱,大头在后面了。一年能有几十万零花钱的人,总收入肯定是过百万的,那还咋地呀。


皇帝对自己的女人肯定是不薄的。除了月例之外,衣食住行不用花钱。各种名目的赏赐多如牛毛,只要皇帝高兴,天天都有红包雨。

什么节日、生日、生孩子、满月都有钱拿。就以皇后的生日为例,黄金90两、白银900两、上等绸缎45匹、蟒缎9匹、宁绸9匹、缎9匹、宫绸9匹、春绸9匹、纱9匹、绫9匹。这些东西又价值几何?

如果说给皇帝生了龙子,全都有大红包。皇后白银1000两、币300端、皇贵妃500两、币200端、贵妃400两、币100端、妃300两、币70端、嫔200两、币40端、贵人100两、币20端、常在100两、币20端、答应50两、币10端。所以说这些收入加在一起远远超过月例钱。

可以说皇帝的女人们一年的收入比那些辛辛苦苦奋斗的官员俸禄还要高。再说皇宫里真就没个花钱的地儿。很多妃子都是将钱拿来进行宫斗,给皇帝身边当红的太监行贿。她们的如意算盘也是打的啪啪响,只要太监到皇帝面前多美言,拢住了皇帝的心,财源自然滚滚来。

当然等级低的嫔妃们也就没指望了,因为他们出手肯定没有等级高的妃子们阔绰。


保守估算,妃子们得到的赏赐,是月例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皇后年收入过百万不是梦,就连等级最低的嫔妃,一年几万至十几万还是有的。这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白领精英,普通职员连想都不用想。

所以她们在用钱上是不用发愁的。但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一辈子也就失去了自由。

而我们现代的女性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做自己想做的事,谈自己想谈的恋爱。只要努力也会挣到大钱。完全没必要羡慕宫中的那些嫔妃们。


说史听涛


作为皇帝的女人,在大家的心中应该是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来算算账。

基本工资

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清朝一两银子放到今天大概等于200—300元之间。也就是说,即使是皇后,一年最多也就拿到30万元(按300算)。而最低的答应一年不过9000块。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觉得也就那样,最高的皇后才年薪30万元,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补贴工资

我们就拿等级比较低的常在来说:大卷八丝缎1匹,大卷五丝缎1匹,云缎1匹,衣素缎1匹,蓝素缎1匹,春绸1匹,宫绸1匹,纱1匹,绫1匹,纺丝2匹,棉花3斤。 每月:小牲口5只,羊肉15盘。 每日:猪肉5斤,陈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两,香油3两5钱,豆腐1斤8两,粉锅渣8两,甜酱6两,醋2两,鲜菜6斤,茄子6个,王瓜5条,一两五钱重黄蜡2支,一两五钱重羊油蜡1支,黑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我不说多了,就一天五斤猪肉,以现在的物价来说怕是要百来元了。这相当于什么啊,不但每个月有高额的工资,你的古驰衣服、LV包包、香奈儿口红、人参营养品也全包了。而这些都还是清朝后宫的俭省举措推行后的工资和福利,很难想象前朝会有多么的奢靡。看到这里大伙有点羡慕了吧,别急,继续往下看。


奖金和绩效

当然除了这些外,每逢生日、节日、或者怀了龙种,都会有额外的补贴。即便把皇帝伺候得好好了,也会有额外的红包。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嫔妃们的生活水平。居住在有钱都买不到的豪华别墅里面、坐着顶级劳斯莱斯、吃着山珍海味,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有时还能陪皇帝到处访问顺便旅旅游,每年还能领上万工资,放在现代那绝对是过的人上人的生活。


雁城流浪僧


好在清朝时期关于妃嫔的俸禄有记载,不然当真不好解答。

乾隆年间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清朝后宫的年薪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而这部分年薪是由三部构成,一是固定年俸禄;二是生活补贴;三是奖励;”

他们对应的年俸禄如下:

皇太后——黄金20两,白银2000两;

皇后——白银1000两;

皇贵妃——白银800两;

贵妃——白银600两;

妃——白银300两;

嫔——白银200两;

贵人——白银100两;

常在——白银50两;

答应——白银30两;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宫妃,他们的相差是巨大的,俸禄是一个方面,待遇也相差极大,上面提到的是她们的基本年俸禄,也就是基本工资,另外根据每个等级还有不同的生活补贴(生活用品、绸缎、装饰品、柴米油盐等)、奖励(年终奖之类的, 比如节日奖励、生日奖励,生育奖励)。

所以折合成人民币也是非常可观的,有学者推算,清朝时期的一两黄金大约是3000元人民币,一两白银是300元人民币,由此可以得出:

皇太后——66万元;

皇后——30万元;

皇贵妃——24万元;

贵妃——18万元;

妃——9万元;

嫔——6万元;

贵人——3万元;

常在——1.5万元;

答应——9千元;

这样一看,差距巨大,怪不得后宫争夺如此激烈,各个都想往上爬,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清朝皇宫的开支非常大,尤其是后宫妃嫔的日常生活费就已经是高额支出,就连级别最低的答应,每天还要供给1.8斤猪肉。

那么折算成月薪又是多少?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皇太后——660000/12=55000元;

皇后——300000/12=25000元;

皇贵妃——240000/12=20000元;

贵妃——180000/12=15000元

妃——90000/12=7500元;

嫔——60000/12=5000元;

贵人——30000/12=2500元;

常在——15000/12=1250元;

答应——9000/12=750元;

这是直接换算成人民币时,他们的月俸禄,不敢想象,这偌大的俸禄差距,换做是你在后宫,会不会拼尽全力努力向上爬,原来后宫也和公司制度一样,人们都喜欢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古人亦是如此。

因为从答应到皇太后,他们的差距太大,这还只是俸禄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地位上的差距,达到皇后级别的还会在乎这些俸禄吗?

而题中所问到的妃嫔的月俸禄和现如今的水平怎么样?

妃的月薪是7500元,嫔的月薪是5000元,当然对比现在,要看在什么地区,倘若还是在北京,应该是有些低了,如果在普通县城,这是很多人都达不到的,因为普通县城底薪才1800元或者2500元,好一点的有提成制度。

注:以上推算全部根据“1两黄金3000元,一两白银300元得出,而且金银纯度应该也不同,如数据有误,请谅解”。


猫眼观史


首先,在弄清楚清朝嫔妃的月俸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银子在清朝的购买力变化。关于一两银子在今天的等价货币以及与今天的购买力比较。

关于银子购买力的换算

一两银子,大约37.3克,大约等于1000文。明清时期普通人的年薪大概不到十两白银,好一点十几二十两。

因为购买力的不同,一两银子在明朝的嘉靖时期大概是相当于今天的500元,而在乾隆时期,则大概是267元,如何得到这个数字的呢?

这是通过当时的米价来折算出来的。嘉靖时期的米价约为0.8两一石,而乾隆时期的米价为1.5两一石。因为度量单位的变化,一升米现在约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约12.5斤左右,=6.25千克,1石约62.5千克,也就是大约125~140斤。今天的米大概是2~3元/斤,一石也就是300~400来块钱。

为什么明朝到清朝会有一个白银贬值的过程呢?如果要仔细追究它的原因,其中一个重大原因是,在明朝晚期以后瓷器茶叶的出口导致的白银内流的过程,使得货币(白银)贬值,购买力下降了。

一两银子能买些啥

以乾隆年间为例,换算白银到今天,大概是一两不到300元。有人说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古人能生存得下去吗?当然能,古代一个普通的小家庭,几两银子就能满足一年的支出了。毕竟相当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男耕女织再加上房前屋后种点菜,一年到头也确实花不多少钱。

而且那时候的物价水平也确实比较低。以房子为例。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战争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以如今的规范来计算,假定四间瓦房为70平方的话,一两银子就能够买一个平方了。

有钱人甚至随便买个“瘦马”做小妾,也花不了多少钱。比如说潘金莲十几岁的时候被卖给人家做丫鬟,也不过只收了30两银子。当然高级一点的瘦马,长大之后,略微姿色出众,擅长歌舞和琴棋书画之后,也有可能价值千两之多。

在清朝,捐官也是一项重要财政来源。乾隆年间,捐纳道台(正四品)的价钱为16400两银子,也就两三百万人民币。我们熟知的雍正王朝中的李卫,在真正的历史中正是通过捐官得来的官职。

清朝后宫中各品阶妃子的年俸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清朝后宫中各品阶妃子的年俸,就好理解他们放在现代的水平了。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

皇后自然是最高的,起码一年能挣个小几十万,一个月也有好几万的收入,搁今天也是很不错的中产了。答应则是最苦逼的阶层,跟清朝的九品知县的俸禄差不多,只有30两。一年连个四合院都买不起。但是知县(正处级)作为地方官,有养廉银可以贴补使用,更何况腐败的官场也常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论,比不了比不了。

事实上来说,宫中妃子的年薪月俸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例银,除此之外作为皇帝的女人,他们还会有很多免费的东西,包含吃穿住行,一应都由内务府进行提供,再加上皇上时不时的高兴打个赏什么的,那就很厉害了。那么最差的答应一年也能在北京买好多好多70两(两三万人民币)一套的四合院,那么这样子对比一下,放在今天应该比谁都有钱,比房叔房婶们强多了!




历史好奇怪


在清宫剧里面,后宫嫔妃们一个个不愁吃不愁穿,打扮得花枝招展,竞相争奇斗艳,获取皇帝的欢心。其实,这些后宫嫔妃,上到皇后娘娘,下至答应,都是要靠领工资过活的。



按照清朝的后宫制度,在康熙时期趋于完善,有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若干(无定数,全靠皇帝喜好)。不同的等级,决定着不同的待遇。

等级最高的自然是皇后,为后宫之主,东西十二宫中可以任意选一宫居住,是为中宫。按例,皇后每年的工资为1000两白银。清朝1两白银的购买能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3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皇后一年多工资大概相当于现在20万到30万之间,至少相当于中产阶级了。


除了皇后之外,皇贵妃的年薪是800两,贵妃600两,妃子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按照这个工资,贵妃的年薪还能有个十几万,但是到了妃和嫔这个级别,年薪已经不足了十万了。最惨的是答应,年薪已经降到1万以下。

但是,这些年薪可以算是纯收入了,因为这些后宫的嫔妃,都是包吃包住的。

皇后住的是中宫,皇贵妃、贵妃、妃这个三个级别的嫔妃,都可以住在东西十二宫的主宫之中,而嫔、贵人、常在、答应这几个级别的嫔妃,虽不能住主宫,但是同样可以住在东西十二宫的偏院中。

而每日的食物,也是按照各自的级别分发的 。比如说皇后每日可以领到猪肉16斤,羊肉1盘,鸡鸭各一只,米4升,面9斤,其余蔬菜水果也是应有尽有。当然,像级别低的答应,每日就只能领到1.8斤百米了。


吃的有了,住的有了,接下来就是穿的了。以皇后为例,每年可以领到各种绸缎绫纱90匹、布60匹、貂皮90张,另外还有各种丝线若干等。而级别最低的答应,则只有丝织品8匹。

除了这些固定的收入,后宫嫔妃还能不定时的获得皇帝的赏赐,最简单就是给皇帝生孩子。比如说皇后生一个孩子,在婴儿满月时颗获得白银1000两,衣物100匹;答应生孩子,婴儿满月时也有白银50两,衣物10匹的赏赐。

另外,在逢年过节,皇帝也会给嫔妃们进行赏赐。万一皇帝心情一好,也会给嫔妃们进行赏赐。当然,所有的赏赐,都是和嫔妃的等级相关的。所以后宫的嫔妃们一个个想要往上爬,并不是虚荣心作怪,而是关系到她们的切身利益。


小镇月明


我们在看清朝妃嫔们月俸之前,先来看点其他的。清朝乾隆年间曾经有过一个来自英国的使臣马嘎尔尼率领外交使团来华访问,这位马戛尔尼笔下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数据是当时一个普通人家年收入是32两银子。


当然了,这是来自外国的使者记载的,也许不够客观,我们再来看看,清朝人自己记载的普通人家,对比一下就知道到底可信度有多少。

康熙年间的江宁织造府,据后来曹雪芹回忆说,当时织造衙门里的一个熟练织工的月工资是三两四钱银子,这样一折算下来,马戛尔尼的数据还是很客观,一家普通人家年收入就是三十两左右白银。

按照现代银价换算,一两等于五十克,一克银子约为10元人民币,但考虑到现代银子纯度高、现代银矿场比之清朝要多得多,以及当时银子的购买力前后变化,所以我们给它进行一个合理的估价,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三至四百块钱人民币,所以清朝普通人家年收入大概在9600--12800元人民币左右,即为清朝普通人家月收入在800--1070元人民币左右。


看完了普通人家,我们再来看看后妃们,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清朝前期的后妃们的月俸水平如何,在顺治年间,据内务府记载,皇后一人年俸是1000两的银子,也就是说,皇后月俸在83两左右,换算人民币,月工资在25000至33200元人民币,就算放到今天,那也是妥妥的高薪。

而且在当时,皇后一个月的月俸相当于三十二户人家的月收入;下一个我们看看皇贵妃,皇贵妃年俸是800两,月俸就相当于67两左右,换算成人民币,那应该在20100至26800元左右,相当于二十六户人家的月收入。

接着是贵妃,清朝贵妃年俸是600两,月俸是50两,折算成人民币应该在15000至20000元左右,相当于二十四户人家的月收入。


贵妃之下嫔之上则是妃位,妃位年俸是300两银子,月俸是25两,折合人民币是7500至10000元左右,相当于十一二户人家的月收入。

妃之下的是嫔,嫔位年俸是200两,月俸是17两,折合人民币5000至6000元,相当于六七户普通人家的月收入。

再之后的是贵人,年俸100两。月俸8两,折合人民币2400至3200元,相当于三四户人家的月收入。

贵人之下是常在,常在年俸50两,月俸4两,折合人民币12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两户人家的月收入。


最后是答应和官女子,答应年俸30两,与寻常人家年收入相似,而官女子,年俸仅仅15两,甚至还比不上普通一户人家的年收入。

整个看起来,后宫佳丽们收入相对还是不错。皇后、皇贵妃、贵妃乃至妃嫔贵人放到现在虽然绝不是大富大贵,但基本上是高薪了。

至于贵人之下的,放到现在就有点不够看了,但是在当时也算得上足够她们在深宫生活了,毕竟,管吃管住,房租水电全免不是。


夏目历史君


今天金兔来聊聊清朝妃子们的待遇。


清朝的嫔妃分为八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的人数、待遇、薪酬都有较大差异。后宫的嫔妃们实行年薪制,换算成月薪的数据会比较杂乱,这里就以她们的年薪为例。清朝嫔妃们具体的年收入如下:

1.皇后:年薪白银1000两

2.皇贵妃:年薪白银800两

3.贵妃:年薪白银600两

4.妃:年薪白银300两

5.嫔:年薪白银200两

6.贵人:年薪白银100两

7.常在:年薪白银50两

8.答应:年薪白银30两

这些只是底薪,不包括皇帝平时赏赐给嫔妃们的金银珠宝。那么,清朝嫔妃们的收入换算成人民币,又是什么水平呢?


不同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不同的。以康乾时期为例,按照《清会典》的记载,当时一两银子是1000文钱,而每升大米的价格为10文钱,清朝的1升相当于1.5斤,1两银子能购买100升大米,即现在的150斤大米。

按照1斤大米2元计算,康乾时期,1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左右。

再说回清朝嫔妃们的收入,皇后年薪大概是30万人民币,月薪差不多有2.5万。最惨的是答应,年薪只有1万左右。

而如果对比同时期大臣的收入,那么入宫当妃子实则是高薪职业,也可以理解为当妃子其实就是成功嫁入了豪门,只是豪门中的竞争太激烈。我们来看看同时期大臣的收入:

除了年收入,清宫中妃子们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错。当然,待遇的好坏同样和妃子们的等级有关,等级越高待遇自然越好。

比如:


这里资源的分发量,不仅仅是某个嫔妃一人使用,而是包括了伺候她的宫女太监。每名嫔妃有14个伺候她的太监,其中,12个太监负责干杂活,两个是首领太监。

而宫女的数量则和妃子的等级挂钩,等级高的嫔妃伺候她的宫女自然更多。比如皇后有10个照料她的宫女;而皇贵妃和贵妃都有8个照料她们的宫女,到了答应则只有2人。

总的来说,嫔妃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需要各种心机手段。


金兔历史


古代的皇宫就相当于现代的职场,皇帝就是最高领导者,享有最高决定权,皇帝的妃子们和大臣们是公司的部门领导,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职责,百姓们就是普通的员工。等级不同,待遇不同。

中国的清宫剧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甄嬛传》,这部剧就是清朝后宫的缩影,剧中后宫的等级制度比较明确,最底层的就是宫女,答应比宫女高一个等级,相当于公司底层部门里的小组长,作为小阶级领导,答应能够调动的工作人员比较少,俸禄略高于宫女,大概三十两左右,相当于九千元,而这九千元是答应一年的俸禄,月俸禄是七百五十元,在现在的社会中就是最低保障金。


比答应高一个等级的是常在,她们相当于公司底层部门里的经理,她们的年俸禄是五十两,折合成人民币一万五千元,月俸禄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元。一千二百五十元放在现代,日常开销都有问题,如果生活在一线城市,都难以支付一个月的房租。

比常在高一个等级的是贵人,贵人在公司里的地位就是底层部门中的最高领导,贵人的年俸禄是一百两,折合成人民币三万元,月俸禄为二千五百元,放在现代社会,部门领导只有二千五百元的工资会很艰难的生活。


比贵人高一个等级的是嫔,她们在公司的地位是中层领导,他们能够调动更多的人员,甚至能让常在和答应为她们工作,她们的年薪是二百两,人民币六万元,月薪五千元。

如果在现代社会,一个庞大的公司体系中的中层领导只能够得到五千元的工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五千元的基础工资,是不能完成基本的等价交换的,员工的能力支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这样的员工是不会长久留下去的。

但是在清朝,宫中的女子一生被锁于深宫,她们没有自主选择权,她们能够得到这些月俸禄也是很知足的。 嫔的领导是妃,妃是公司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她们的年薪是三百两,人民币九万元,月薪七千五百元。


皇贵妃就相当于核心部门的最高领导人,管理的事物最多,辅助后皇后处理后宫事务,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皇贵妃年薪八百两,人民币二十四万元,月薪两万元 比皇贵妃高一个等级的是皇后,皇后的地位就很高了,她的地位无可取代,作为后宫的一把手,皇后就相当于总经理,掌管着后宫的运营,她的决策掌管着公司的命运,她的年薪是一千两,月薪八十三两,折合人民币两万五千元。

试问哪一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只有两万五千元的基本公司? 把清朝妃嫔的月俸禄拆开分析,他们的俸禄并不高,自然不能与现在相比,他们的俸禄放到现代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清朝的女子并不如现在的女子独立,自她们进宫,有了自己的地位,她们就会得到这些俸禄。


除了俸禄,生日,宴会,进贡等,她们能够得到皇上的赏赐,赏赐的物品也都是稀世珍宝,如果把这些珍宝算入月俸禄之中,现代人的薪资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清朝后宫看似表面风平浪静,实则腥风血雨,不同等级的人相互争斗,她们不仅要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与同等级的人和平相处,还要抓住时机,提升自己的地位,以获得更好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