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同为结义兄弟,为何关羽之死刘备大哭昏厥而张飞之死刘备不哭呢?

菀懵懵




为何关羽死后刘备大哭,张飞死后刘备不哭?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割据中原,以汉室宗亲出身的刘焉在涿君招募义兵,引出了涿君县中的大英雄——刘备。刘备字玄德,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素怀大义,胸有大志。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自称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专门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时年刘备二十八岁,正在看榜文时,一人感慨长叹,刘备随即质问: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故长叹?问其姓名,才知是张飞。二人志同道合,便去饮酒,后有遇见一人,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问其姓名,正是关羽。



三人一同到张飞的庄上,后面有个大花园,园中桃花盛开,美不胜收,三人便在此处祭告天地,结拜为兄弟,不愿同生,但求同死。这就是为后人传颂的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关张三兄弟一起打天下,同甘苦,共患难,历经风雨,最终创立蜀汉基业。然而同为生死兄弟,为何关羽死士刘备大哭昏厥,张飞死士刘备并没太伤心,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关羽张飞之死以及刘备的不同反应。

其一关羽之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因建工心切,率军北伐,围攻樊城,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于是派遣于禁前去救援,大将庞德前去助阵。庞德英勇善战,首日与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次日庞德趁关羽不备,射中肩膀,关羽被关兴救回,自此关羽闭门不出。后来连续降雨,关羽利用江南雨季,防水淹于禁大军,于禁一败涂地,降者不计其数,于禁随后也投降关羽,关羽有擒获庞德,将其斩杀。顿时关羽威声大震,名扬华夏。



曹操因惧怕关羽,打算迁都,军事司马懿劝说曹操连吴抗蜀,于是曹操把江南给孙劝,吴国有痛恨刘备抢占荆州,于是派吕蒙为大都督,率军攻打荆州。荆州实现,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吕蒙穷追不舍,最终将关羽杀害。第二日刘备知道后,呼天抢地,泪如泉涌,发誓与东吴不共戴天,然后昏厥于地,众人急忙救起。



其二张飞之死。关羽死后,张飞每日义愤填膺,想着如何为二哥关羽报仇,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打骂士兵,刘备也多次相劝,但张飞不听。张飞屡次问刘备何时伐吴,刘备只说暂等几日,从长计议,张飞于是愤愤不平,一日找来部下范疆、张达,要求二人置办白旗百甲,用来三军挂孝伐吴,要求三日之内就要办好,二人因材料稀缺,要求宽限时日,张飞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鞭打五十,并呵斥道:明天就要办好,延误期限,斩首示众。



二人回去后商量,与其次日等死,不如斩杀张飞,于是晚上二人趁张飞醉酒熟睡,将张飞的人头砍下,连夜投奔东吴。刘备知道后,只说了句:咦,飞命休矣!《三国志》记载:

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叹息。同是兄弟,为何刘备厚此薄彼呢?



其次分析为何关羽之死对刘备有如此大的冲击,致使其伤心昏厥,张飞之死刘备并没有太大反应。

其一关羽之死首当其冲,让刘备出其不意所以伤心欲绝。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义结生死,刘备极为重义气,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刘备刘说:如果二弟胜不了华雄,愿意砍我三兄弟的头颅。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诸葛亮杀关羽的时候,刘备愿意同死,因此刘备对关羽的感情天高地厚。而关羽死时,刘备张飞都在人世,因此三人独缺关羽,让刘备甚是悲痛。再者吴蜀有盟约再先,刘备相信东吴,没有预料到关羽会死于东吴之手,也就是说,刘备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关羽会突然兵败自杀。刘备除了悲伤更痛恨东吴,因此刘备才更伤心。



其二关羽之死,更让刘备绝望。首先关羽之死,失去了荆州,那里正是刘备的大本营,荆州一但失去,刘备的势力就丧失过半,失去了根基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刘备更伤心。其次孔明隆中对曾说,要实现三足鼎立,联吴抗曹,刘备也照做了,但东吴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子,让刘备更加绝望,关羽之死也带走了吴蜀联盟,两国反目成仇,刘备自然会考虑自己的大业,考虑到兴复汉室,这些还有可能吗?因此关羽之死让刘备承受的打击更大,影响更深远。



其三关羽有勇有谋,是一个帅才,张飞终日打骂士卒,不堪大任。关羽自从跟随刘备以来,屡建奇功,温酒斩华雄,官渡之战斩颜良文丑,威名远扬。后来镇守荆州,东吴对荆州都不敢正视,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连曹操也惧怕关羽要迁都,由此可见关羽的威名远大于张飞。张飞有勇无谋,只会用蛮力,最多只是个将才,每次分配给张飞任务,都是醉酒误事,在徐州就因醉酒被吕布偷袭,真正是不堪重任。最主要张飞爱打骂士卒,引起军队的不满,刘备也好言相劝,说这样下去没有什么好结果,但张飞就是不听,因此张飞之死可能也在刘备的预料之中吧,故而刘备对于张飞的死没那么伤心。

你是如何看待关羽、张飞之死?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刘关张三人,同为结义兄弟,情同手足,但刘备对于关羽和张飞之死的反应差别可谓千差万别,不是刘备对他们二人区别对待。难道他真的是为关羽的死而哭的,你想多了,他归根结底都是在为自己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关羽大神一生目空一切,恃才傲物,江湖人称三国“逼王”,一生很牛逼,但也得罪了太多人,最后在他水淹樊城,名震华夏的时候,被自己得罪的一群人群殴致死。在得到了关羽死讯后,刘备大叫着誓要为关羽报仇,甚至一度晕厥,悲痛欲绝。紧接着,张飞也因为自己脾气的暴躁付出了代价,被其部将范强、张达所害。这次刘备在得到张飞的死讯后,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草草了之。为何对于关羽和张飞之死,刘备的人反应差别如此之大呢?今天,我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关羽之死太过于突然,刘备根本没有心理准备,而张飞则不然。当时,关羽北伐,水淹樊城,名震华夏,一统天下就在眼前,刘备可谓喜不自胜。但谁知不久没有得到关羽北伐胜利的消息,反而得到了他被杀的消息,大起大落,怎让人受得了,因此他哭得那么惨烈。而张飞死就不一样了,因为已经没什么比关羽的死更突然了,并且刘备可能早就猜到张飞早晚有一天为出事,早有心理准备。在《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也就是说,刘备早就料到了,张飞可能会死于宵小之手。

二、关羽之死,不是简单的失去了一员大将,而是整个荆州。刘备之所以借了荆州一直没有还,成了老赖,就是因为荆州太过于重要了。当时地盘代表了一切,特别是荆州这样的重要之地,更是他的命根子。先失大将又失荆州,这样的打击,让他痛惜的悲痛欲绝,很是正常,叫你更是如此,可能还会骂娘呢!而张飞之死就不一样,也就是死了一个大将,和前面相比的损失差远了,所以说人都是功利主义者,有了比较,就有了伤害。

三、刘备不是为关羽哭,不是为荆州哭,而是为自己哭。刘备一生创业多么艰难,好不容易借了荆州,占了益州,形势一片大好,眼见马上就要一统天下。可是关羽这个家伙把刘备的心肝宝贝荆州给丢了,这是断了刘备一统天下的希望,怎么不让他悲痛欲绝,这是要他命呀!他为自己的命运多舛而哭,他为了自己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而哭。他所谓的报仇,也并不是单纯地为关羽报仇,只是一个他出兵收复荆州的借口,他永远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者。

在刘备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一切都可以舍去,唯独不能舍弃自己的两个兄弟,因为他知道关张二人是他创业最大的资本。而当他创业成功的时候,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其它的都没有那么重要了。自古君王多无情,不要想多了。总之,对于关张二人之死,刘备的反应之所以千差万别,一切都是利益在作怪。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刘备大叫着誓要为关羽报仇,甚至一度晕厥,悲痛欲绝。

刘备得治张飞被其部将范强、张达所害后——“噫!飞死矣”

这反差太大,原因归纳,无非三点:


关羽之死太过于突然,刘备根本没有心理准备。

张飞的死,刘备早有预料。“噫!飞死矣”的潜台词就是,唉!早就劝过你“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三国志·张飞传》


随着关羽死去,刘备还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权,面子都不要,赖来的荆州一下打了水漂。荆州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张飞死,一武将,且早知其下场必如自己所说。


为自己丧失大好形势而悲痛,从一文不名,到荆州、益州尽在掌控,意气风发的刘备刚想做做一统天下的美梦,没想到一盆冷水倒是来得及时。


古今通史


悟空上有一个不好的风气。题主摆出一个陈述,然后问“这是为什么?”下面一拨人就开始分析,如何如何,这般这般。也不管这个陈述到底是不是对的。就算错了,也能顺着错的扯出一大堆。

题主在上面一敲锣,地下就有一群人跟着跳大神……

具体到本题。压根就不存在“关羽之死刘备大哭昏厥而张飞之死刘备不哭”这档子事。

按历史,不管是关羽死,还是张飞死,史书都没记载刘备的反应,天知道他哭没哭——虽然我相信以刘关张的感情,他肯定哭了,但毕竟是空口无凭。

按演义,不管是关羽死,还是张飞死,刘备都哭了。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


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 “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众官救醒。

北门猿


三国演义中刘备闻关羽死而哭,哭得泣血,昏厥。听张飞死也大哭,只是未有像关羽死时哭得厉害。刘备对关羽之死有内疚之心。关羽与庞德,于禁在樊城战中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名大震,派人去西蜀为将士请攻。然而,在吕蒙攻荆州,曹操派兵攻樊城前一天。诸葛亮派人送来五虎上将书,后又遣人送节钺等。以满足关羽上书刘备不满五虎上将之待。对于关羽及其手下取得樊城胜利一事,关羽及手下求攻没有一丝表示。只有诸葛亮写信对他的赞誉,对立功只字不提。

刘备诸葛亮都有对他的不满,谮功及难驯,王者之心不甘。未解他立功以掩其志。也有对蜀初建之地有扔弃之心,未对功将封赏,手下必不卖力。这有些置关羽绝境,听闻其死,刘备心明镜似的又伤心。又悔又痛之心。对于张飞他不亏待,没有这种心理。刘备当了皇帝,想威严,也怕关羽造反,功大求得。封五虎上将不满。认为他有谮位之心,不助阵不封赏,士气低沉,借刀杀人之心。


青木皮


关羽之死,刘备崩溃不仅是兄弟情的缅怀,也有梦想破灭的绝望,当然了,还有一点,刘备本身就爱哭。

《三国演义》中刘备先是做了一个梦,梦中关羽来到刘备塌前,遮遮掩掩,刘备问起原因,关羽只言叫其报仇。刘备觉得疑惑,叫孔明解梦,孔明好言搪塞。之后荆州消息接连传来,分别是,关羽丢了荆州、刘封、孟达不救、关羽死于非命。

(图片为出题者配图,《三国演义》刘关张)

刘备的情感属于递进式崩溃,一个噩耗借着一个噩耗。尤其是他打算亲自率军救关羽并且带着张飞时,关羽死讯就到,一边带着希望,一边突然悲剧,心理落差实在太大。我二弟不能天下无敌了。

天还没亮,就数次来报关羽死讯,刘备实在受不了了。

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三国演义》

张飞死时怎样呢?

刘备夜观天象,看到一流星,孔明解释说,有大将死了。后来张苞前来报告,刘备

先主哀痛至甚饮食不进。——《三国演义》

不能说刘备无情,刘备痛苦的连饭都吃不进去了。

为何第一次如此激烈,第二次显得更加悲哀呢?两次哀报摧残了一个男人最柔软的部分,关羽死,气愤,悲痛,张飞再死,刘备只能想世事无常,大脑一片空白,实在是没任何心情了。题主表达的似乎是刘备更爱关羽,实则不然也。

唯一不同的就是,关羽死,无法实现隆中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