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科研攻關 武大華科加快腳步助力一線

l 武大聯合團隊大幅提升新冠病毒陽性檢出率

還能同時檢測10種病毒

科研攻關 武大華科加快腳步助力一線

研究團隊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定點醫院利用NTS進行檢測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存在臨床疑似病例難以確診的問題。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武漢大學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了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陽性檢出率,並能實現當天同時檢測新冠和其他10種常見呼吸道病毒並監測病毒突變。

據瞭解,既往新冠病毒診斷依賴於qPCR核酸檢測,但是該方法顯示出較高的假陰性率和低敏感性,陽性檢出率僅為30%至50%,從而導致臨床高度疑似新冠感染患者或低病毒潛伏的“假痊癒患者”檢測“假陰性”現象。此外,核酸檢測無法同時檢測其他秋冬季高發、症狀與新冠相似的其他呼吸道病毒,給疫情防控和患者分流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武漢大學藥學院劉天罡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李豔教授、餘鋰鐳教授,武漢臻熙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負責人付愛思博士等迅速組建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了納米孔靶向測序(Nanopore Targeted Sequencing,NTS)檢測方法。

劉天罡介紹,核酸檢測好比是用一把狙擊槍去擊打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有一定概率擊不中,而NTS技術不是用狙擊槍,而是撒網,同時撒十幾張網,這樣能捕獲病毒核酸的概率大大增加,不僅如此,還能在捕獲的同時讀出序列。這樣,一次檢測不僅可以確診是否新冠,而且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人間質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等,也能同時檢測出來,能為醫生分診提供確切依據。更重要的是,還能檢測在病毒傳播期間與毒力相關的基因是否發生了突變,從而迅速為後續的流行病學分析提供信息。

在研究中,團隊平行測試了NTS和qPCR兩種方法。結果表明:45個臨床高度疑似新冠感染患者的樣品,NTS共鑑定出34個陽性樣品,比qPCR多出15個;16個臨床已確診新冠感染患者中,NTS全部檢測陽性,qPCR僅9個陽性。臨床確診樣本顯示,NTS比qPCR的陽性檢出率提升43.8%。此外,對於高濃度病毒樣本,NTS僅需測序10分鐘即可檢測陽性。即使極低濃度病毒樣本,也僅需測序4小時完成檢測,從收到樣本到出具結果,全程控制在6-10小時。而且該技術所需的納米孔測序平臺對實驗室要求不高,其中最小測序儀MinION是便攜式的,因此NTS也適合不同級別的醫院使用。 (來源:楚天都市報)

l 華中科技大學:

第一批項目投入5000萬元

已聯合研發出一款新抗體檢測劑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地處全國抗擊疫情一線的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校通過有效藥物篩選和臨床試驗、抗病毒疫苗研發、智能體溫檢測、輔助醫學影像等領域的科研攻關,不斷助力一線防控救治工作。

疫情暴發後,華中科技大學在教育部、科技部指導下,率先成立應急專項,通過科研工作支持一線抗擊疫情工作的開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我們第一批項目投入資金達到5000萬元,圍繞抗擊疫情所需要的疫苗研製和藥物研製,還包括新冠肺炎診斷所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互聯網技術,以及一批帶有人工智能測溫的技術等。

此外,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為抗擊疫情所做的應急研究同樣在緊張進行。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同濟醫學院院長陳建國:我們附屬協和醫院跟上海的專門做生物芯片的國家工程中心等聯合研發了一款新的抗體檢測劑,一滴血只要15分鐘就可以出結果。現在有些地方開始復工,要做普查,要做一些防止二次感染的工作,抗體的檢測應該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