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影片根據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改編,電影除了保持原著故事框架和角色之外,其餘被改動的很大,拋開姜文導演的創作風格,我將從另一個層面來解讀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七七事變前夕,華裔青年小亨德勒從美國遠赴重洋,回到闊別十數年之久的北平從醫。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歲那年曾親眼目睹師父一家遭師兄朱潛龍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滅門。

僥倖逃生的天然被美國人亨德勒醫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極其嚴苛的訓練,而今他懷著絕密的任務踏上故土。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藍青峰的宅子,藍是當年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他與現為警察局長的朱潛龍過從甚密,卻又以殺死李天然為籌碼,暗中慫恿朱除掉根本一郎。

復仇心切的李天然尋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醫生則全力阻止養子冒險。在這一過程中,交際花唐鳳儀與裁縫關巧紅也捲入了男人的勾心鬥角的漩渦裡。直到七七事變爆發,所有的矛盾迎來了決斷的時刻……

看懂該影片需要有歷史知識的儲備,《邪不壓正》講了關於主人公復仇的故事。很多人喜歡從姜文導演的風格來解讀此電影,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傳統文化、人物塑造”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影片的價值和魅力。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01、敘事手法:雙線敘事、非線性節奏的把控,使故事情節更有感染力

《邪不壓正》與《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一起,是姜文導演的民國三部曲,而《邪不壓正》作為完結篇,延續了桌面上故事簡單,桌面下暗潮湧動的故事風格。非線性敘事,以及簡單粗暴,又幹脆利落地講故事的方式,使情節更精彩。

第一,兩條主線的相互交織,使情節的發展層層遞進

第一條線就是李天然的故事,很直白,光明正大的房頂上的“輕騎兵”;另一條線就是藍青峰的故事,隱藏在臺詞、角色動機之內,見不得光。

藍青峰一直在暗中設局布控,左右著所有人物的命運和整個情節的走向

。李天然在故事中有三個“父親”,一個是被朱潛龍殺死的師父,一個是收養他的美國醫生哼得勒,一個是利用他的藍青峰,人物之間的關係,在暗中人佈置的局裡更顯其複雜。

李天然淪落成給各路人馬當槍使,藍青峰成為推動整個故事發展的核心,每個人物的行為和動機充滿荒誕和出其不意。兩個主要人物,兩條主線的交織,將故事節奏把控得恰到好處,層層遞進,推動情節的發展。

第二,獨特的復仇故事的演繹,使故事發展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邪不壓正》作為一部主人公的復仇故事,但其故事的講述又不同於普通的復仇故事講述方法。一般的復仇故事無非三種,第一,關於“誰”的故事;第二,關於“殺誰”的故事;第三,關於“怎麼殺”的故事。很顯然,《邪不壓正》的這個復仇故事不像以上三種,而是別出心裁,讓故事的發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李天然,十五年後,重返北平;目的是殺根本一郎和朱潛龍,想把他們倆弄到一塊,面對面,“他們怎麼殺我師父的,我就怎麼殺了他們”。

故事簡單明瞭,不留一絲懸念。

而情節的發展中多處展現了轉折,一切都是在李天然所信任的“父親”——藍青峰所佈置的局裡。在觀眾看來,藍青峰的局被李天然識破後,李天然會為自己的養父復仇,而結局有點意外,藍青峰成了故事的悲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愛國,只是手段讓人捉摸不透。最後反倒讓觀眾感到其可憐。

故事情節設計的獨特性與故事的別出心裁相結合,環環相扣,情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02、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與文化符號的展現,潛移默化影響著故事的發展

第一,傳統文化思想植根於人物內心

主角李天然,講規矩講面子,輕生死重然諾;其師父死守傳統規矩,寧死不動搖;其師孃,保持善良,活在傳統文化裡,他們活在自己的慣性裡,都展現了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

藍青峰 、李天然 、朱潛龍作為舊世界崩塌之後出現的一批人,藍青峰在辛亥之後陷入茫然,老的東西深入骨髓,因此他面對新世界時,心裡沒有底氣。他們把“師夷長技以制夷,實業救國,科學救國”等思想進行延續,他們想要改變傳統,引新救國,卻依賴著傳統,期盼著身居幕後運籌帷幄,驅虎吃狼。

李天然愛傳統文化,但接受了西方教育,兩種文化並沒有融合,民族性裡面善遺忘、好寬恕、多於思、少於行的根沒有去掉,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復仇對於李天然更像是生活的目標,而不是行動的動力。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第二,文化符號彰顯其故事特色

餃子本來是作為新年新氣象的代表,卻在影片中被賦予了新的隱喻。例如,在藍青峰請朱潛龍吃餃子時,說了這麼一番話“這餃子趁熱,先吃七個,再吃七個。”這其實暗示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不仔細思考,還真難猜出,餃子隱喻得恰到好處。

京劇腔唱《Jingle Bells》,藍青峰的第一次登場,是從一個四合院裡走出來,騎上自行車,嘴裡哼著《Jingle Bells》的曲調。這個細節與之前亨德利醫生在用流利的英語與李天然交談之後,突然用純正的北京話說話,都凸顯出當時的北平華洋混雜的情形。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朱潛龍第一次與藍青峰共同登場時,藍青峰送給了朱潛龍一副當世僅存最後一張的“太祖畫”,讓朱潛龍尤為喜愛,跪在地上一拜再拜。這幅畫的原型,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肖像畫,在朱潛龍與藍青峰的對話中提到的“反清復明”,都是影片中重要的文化暗示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03、人物塑造:經典人物的獨特形象,展現其人物魅力

影片中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有特色,人物關係的複雜也引人注意,經得起推敲,荒誕中不失邏輯,牢牢吸引住觀眾的視線。

①人物藍青峰的複雜性,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故事的核心就在藍青峰設置的局裡,他的局是讓李天然擁有可以威脅朱潛龍的能力,最後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攻勢引出朱潛龍攤牌,用根本一郎作為交換條件。

可荒誕的是,他作為李天然的“父親”,表演得有模有樣,殺了李天然的養父,將李天然矇騙其中,受到利用的李天然還認為藍青峰是個很“好”、很“真實”的父親。直到真相大白,他虛偽的一面被暴露,終於為了民族大義,展現了真實的愛情情懷與對李天然的真情實感。藍青峰的複雜形象,手段豐富,卻抵不過亂世,佈局最終落空。

②李天然,正義兼勇敢於一身,卻性格魯莽,有致命弱點

李天然,不僅擁有年輕人的炙熱和活力,也擁有年輕人的魯莽與輕信。身材健碩他飛簷走壁,十五年的磨練,只為了復仇,不怕犧牲,表現了他正義勇敢的一面。而他不聽他人的勸阻,一意孤行,被仇恨矇蔽了雙眼,雖然講究智慧,卻疏於精密,才容易被人利用。

而經過他人的不斷點播,李天然一點點醒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行動的意義終於浮現眼前。他變得更加堅強,知道每一步該如何進行下去,克服了自己的弱點,漸漸走向成熟。

《邪不壓正》:精彩的人物安排彰顯其電影藝術

③ 兩個女主對李天然的不同教誨,彰顯女性的性格魅力

一個紅玫瑰,一個白玫瑰,對李天然的精神成長都有重要作用,兩個女主的思想和聲音都要明顯強過男主,並最後做了自己的選擇。

往刀光劍影、步步危機的復仇故事裡,加入了勇敢獨立、教人成長的兩個女人。唐鳳儀,風情萬種,為愛而生,最終在微笑中跳下城牆;關巧紅,遺世獨立,堅強勇敢,最後拒絕了李天然的愛情,獨自離開。

這兩個女人,教李天然成長,唐鳳儀顧忌他安慰,教會了他什麼是真愛,關巧紅鞭策他成長,教會了他什麼叫勇敢。導演將兩個女人的角色塑造得溫柔、靈動,智慧、美麗,給人以精神的昇華。

總結一下:

《邪不壓正》作為一部“很姜文”的電影,導演風格在影片中很獨特,導演也花了很多心思在該影片上。很多人第一次看會有點看不懂,會感覺很多對白有點無厘頭,梳理一遍其實不然,很多邏輯依然是清晰的。

本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傳統文化”三個方面對文章進行了解讀,我深知,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道理,在哪裡都適用。人生,要活得真實,活出正義感,活出自我的價值,生命才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