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天津人,男性,63歲,最大的心願是自駕旅行去西藏,求教進藏須知。謝謝?

陽光99


我是女性65歲,去年和老伴自駕豐田皇冠去的西藏,第一次自駕行這麼遠的路,更何況去地球第三級的高原。年齡不是問題,最關鍵是自身的體質,先去醫院把身體大查一遍,當然小毛病都有,最關鍵沒三高和心臟就算健康了,但必須聽醫生的話,允許才可以放心了。但準備去之前先調養一下身體很重要,每天必須服用一些抗高原反應的藥,走之前還要準備一些必備藥,也可上網上多和去過西藏的網友取取經。自駕去西藏,車子比身體更重要,車子狀況必須好,去前一定把車送到4s店,千萬別送路邊店,因配件和維護有保障,人和車都會有高原反應,加油一定95號,防止車有異響又沒勁。路上一定多帶飲用水,水果,方便麵等防止不方便,老齡大,路又不好,一般4一5點就住下,318路住的條件差點,早晚溫差大,暖是必須有保障,吃的貴些,但必須衛生,好的,我的經驗可供參考。


徐平華3


我也是天津人,比您小一歲,已經三次進藏了。走過川藏南北線、青藏線、滇藏線、新藏線,每次都是單人單車進藏。我的車是14款1.6寶來,底盤高、操控好、省油,特別適合盤山路駕駛。

我來說說我幾次進藏的感受,供您參考。

1、進藏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邪乎,只要沒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即使心臟搭了支架,都能順利進出西藏的。最重要的就是預防高反。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第一次進藏走的川藏南線,在經過巴塘後時間還早,天黑前趕到了芒康住宿,這一晚高反折騰的幾乎沒睡覺。後來兩次進藏,頭三天都是選擇低海拔(3000米以下)住宿,後面再到珠峰大本營(5200米)、青藏線唐古拉山口(5231米)、新藏線界山達坂(5347米)以及紅土達坂(5378米)再也沒有發生高反。切記:進藏頭三天住宿地不要超過3000米。

2、進藏線路選擇。第一次進藏最好選擇川藏南線或者滇藏線,這兩條進藏線路都是充分的開發了,沿途吃住及其方便,就是盤山路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出發前對整車做一個全面的檢查,所有的輪胎按規定充氣,最好再帶上一臺便攜式充氣泵和補胎膠條,遇到輪胎漏氣、扎胎,自己就能解決了。

3、西藏是邊遠省區,很多地方是邊境區縣,所以,出發前去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請邊防證,然後去區縣的行政許可中心辦理邊防證,半天的時間就能辦完。邊防證去往地區這樣填寫: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林芝地區、日喀則地區、阿里地區,帶著這樣的邊防證,暢行全西藏。

4、西藏自駕遊推薦五月中旬前出行。我們內地人去西藏主要是去看雪山、藍天的,整個西藏的雪山在六月份開始,雪線會極快的上升,也就是說,到了六月份,能看到的漂亮雪山變的很少了,大部分漂亮的雪山就剩下一個雪帽,包括珠峰在內,也是如此。再有,西藏屬於高原地區,上了4000米的綠色很少,除了林芝和山南的部分地區,幾乎看不到樹木,還有,五月份的西藏,所有的湖泊都解凍了,能看到藍天白雲,雪山綠水,另外,五月份也是西藏的旱季,自駕出行的路上不用擔心雨雪造成的安全隱患。所以,選擇五月份去西藏,是一年中最佳的進藏時間。

5、西藏自駕遊千萬注意安全駕駛。川藏線的彎路很多,在彎道的時候不要越線,寧願慢一點,也不要快速過彎。高海拔地區開車,不舒服了可以喝一些葡萄糖或者糖水,可以有效的緩解高反,路上遵循少吃飯多喝水的原則,最好帶一個大號的保溫瓶,能保證一天的飲水,會極大的緩解駕駛疲勞。出藏後會遇到醉氧這個問題,請記住,困了就睡,千萬不要勉強開車。

好了,這些就是我三次進藏的體會,供您參考吧


愛喝咖啡的行者


朋友天津人,男,63歲,最大的心願是自駕旅行去西藏,在下為你叫一聲好!

叫一聲什麼好呢?為了你去西藏的勇氣,也為了那個年齡!

(作者在西藏拉薩市布達拉宮城牆內留影)

本人和你同齡,一直在自駕遊,去過你最大的心願想去的地方,當然,還去了一些其他地方,比如環遊新疆等等,在這裡想就你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得談到準備。準備包括了很多東西,可以開出不少”藥單“,但說白了,歸根結底也就兩樣東西:精神的、物質的準備。

我認為社會上流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怪談,是不妥當不負責任的行為。說走就走不適合咱這個年齡,也不適合任何去西藏旅行的人,更不用說自駕西藏。

(作者在西藏某地)

朋友”最大的心願是自駕旅行去西藏“,但我看不到你對去西藏所作的準備,你打算用一輛什麼車?有同行者嗎?準備用多少天時間完成西藏之旅?怎樣住?怎樣吃?是從川進呢?還是從滇進?出西藏打算從哪個方向呢?不得而知。這不能怪你,朋友只是出題目發問,試圖從各路好漢的回答中學習到一些經驗,以供實踐。但對於自駕西藏而言,僅僅瞭解進藏須知是遠遠不夠的。

我自駕進藏使用的是”床“車,所謂床車,就是車上有一張床那種。

為進藏,我作了長時間的精心準備,首先,集中精力解決吃住的問題。旅行,特別是西藏自駕遊,吃與住是重要事兒。更大的實際問題是隱性的安全問題,這個包括身體和車輛兩方面。作為一個打算自駕西藏的朋友不可迴避,是必須的。四個問題:

1,吃,

2、住,

3、人的身體安全,

4,車的安全準備。

這是最要緊的進藏須知。那應該怎樣去弄明白和解決這四大問題呢?我不想給你開出“藥單“,只想給朋友一些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作為同齡人,我將感到高興。

(作者在珠峰大本營留影)

建議:

1,認真看貼,

你會說看過很多,腦袋已經嗡嗡作響了。

請耐心、莫急。

請不要看那些沒有意思的搏眼球文字,比如在野外燒個菜也呼來老鐵們點讚的文章,那是噱頭。

要化主要精力去看去研究那些在使用交通工具上或者旅行線路上接近你的情況的帖子,他們都是集經驗大成者,如果有機會向他們提問獲得幫助更好。

記住:看貼指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專看別人在西藏吃、住、人的身體安全和車輛安全問題實際操作方式,人家怎樣準備,我也怎樣準備,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得到經驗。人家怎樣做,咱也這樣做!

(作者在紅拉山)

2,驗證真偽

網絡上不負責任的文章太多,對於別人帖子開出的”藥方“要用同類型帖子對比法驗證。就是說,要緊的問題,必須多看幾個人談這個事,從中找出合適你的內容加以實踐操作。

舉個例子,比如高反、氧氣瓶,我當時根據一些帖子去做,在家先吃半個月的紅錦天,併到醫療器材店租氧氣瓶,從南昌到西藏這樣折騰,效果令人啼笑皆非。進入藏地,管你吃過還是沒有吃過什麼紅錦天,高反照舊。車上鋪蓋、逆變器、帳蓬、吃的、穿的位置夠緊了,還要塞進一個一米多高的氧氣瓶在駕駛座後面,哪裡用得了那麼多氧氣,出西藏,在青海湖露營,將氧氣放掉了。後來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氧氣可在藏地將車開到醫院去買,分量足,東西好。紅錦天不吃是可以的,買氧氣時,買一盒高原康,一天吃一粒就行了,多喝水,莫亂跳動,沒事。

記住:對於要緊的問題,咱多看幾個人談這個事,從中找出合適你的內容加以實踐。、


(作者在當雄納木措)

3,立即開始,

我不知道朋友準備在什麼時間起程走西藏。但我認為必須從現在開始,把你要做的細節,一件一件做完。比如說車輛的全面檢查,要增添哪些裝備,各種物品的收納,大致的路書,天氣氣候,怎樣面對高反,你對翻越72拐這樣的大山準備怎樣做,以及身體的適當調整等等等等。不要拖延,物質上的、精神上的,一件一件做完來,準備好,做到出發時沒有遺漏。

記住:物質上的、精神上的,一件一件做完來,準備好,做到出發時沒有遺漏。

(作者在可可西里)

今年我的主要任務是自駕走漠河,7月動身,時間安排約2個月,環大東北行。

我明年將再度進藏,時間定在4月,上次“滇進青出“,這次還是滇進,但從川出。為什麼要4月從滇進藏?因為打算在雲南過三月三潑水節,再次去西藏,這趟八最遠只到拉薩,不像上次走珠峰、納木措。主要目標是到人間仙境西藏林芝的墨脫,對這個地方作深度遊。

回答同齡朋友之問,僅給你開出了幾個方法,顯然不夠,如朋友有困難,需要進行商討,在下有問必復,願你成功。


稀夫文字


旅行西藏——心若向往,何懼迷航!

(金沙江大橋 四川和西藏的分界點)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旅遊領域創作者“迷途日記”。對戶外旅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我個人並沒有自駕游去過西藏,但是在上大學期間,我曾騎行去過拉薩。因為騎行中所遇到的困難會比自駕遊多得多,所以,我可以把我當時的親身體驗在這裡以文字的形式來告訴大家!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樓主有所幫助。

(川藏線上第一段山路 二郎山路段)

無巧不成書!我的大學就是在天津上的。天津科技大學,在泰達新區三年,在河西校區一年。和樓主也算是半個老鄉了!

(出發前的天津站)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15年從天津出發,坐火車到成都。騎行318國道,成都到拉薩段!22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22天!

(萬里長征第一步 成都鐵器社青年旅社)

第一個問題是“高反”!所有人都會擔心進入高原是否會有高原反應。無論您的體質好或者是一般,我們都要去做一下準備。在出發的前半個月,我們可以在網上購買紅景天沖劑。一天堅持服用一包,它會使你更好地適應高原缺氧環境。

(二郎山隧道後的美景)

其次,出發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車子做一個保養,確保車子的安全可靠。因為進藏的路線山路居多。這是對我們自己和家人負責。

(怒江七十二拐處留影)

其次路線的規劃一定要明確。出發之前可以在網上下載自駕遊西藏的路線。詳細的規劃每一天的行程。千萬不要為了趕路而趕路!在到達預定的目的地時,無論時間的早晚都要停下來,因為在西藏。走夜路是很危險的事情。

(怒江邊 毫無防護設施 )

再次,一定要帶好各種證件。因為在每個鄉鎮之間都有關卡。會檢查你的各種證件就算是夏天,西藏也是很冷的,一定要帶一些保暖的衣服!

(已人間七月天 西藏地區仍有雪 途徑海子山 夏日 途中遇大雪!)

最後,一定要做到對環境的保護。尤其是自駕遊!因為川藏線路邊已經有很多垃圾了!回收成本太高,各種飲料瓶塑料袋漫山遍野!如果我們不從自身做起,美景終將會消失所以希望我們每一個旅行的人們在欣賞美景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保護我們的環境。

(各種易拉罐 塑料袋。。。。。。PS:有生以來見過最瘦的豬!!!)


迷途日記


我71歲,曾三進三出西藏,第一次坐火車進藏,第二次駕貨車進藏,第三次駕轎車進藏,我第一次乘火車進藏時在火車上碰見了一個西南醫院的援藏謝醫生,謝醫生說,高反絕大部分都是心理性的,不必掛在心裡,順其自然,我曾經到6000米左右的登山大本營,也曾經沿曰克則經定日縣赴尼泊爾,兄弟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說你就大膽前往西藏吧。設事的,最好在動身前加強體育鍛煉身體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是有好處的。實在不放心的話可先到川西各縣去走走,〈映秀,丹巴,香格里拉,理塘,新都橋等逛逛,適應一下。


李肇村


像你這種年齡已經退休,時間不是問題。我給你如下確保安全的建議。

分兩次進藏!

第1次,8月份飛機飛拉薩,到拉薩以後住賓館,哪兒都別去房間裡休息。賓館都有旅行社住的,參加一個適合自己的旅行團。納木錯和羊卓雍湖是必去的景點。布達拉宮則是當時的遊覽人數多少,再決定去還是不去(如果人太多,可以安排下一次再去)。這一次啊,主要目的是瞭解自己身體對高原缺氧的反應程度,做到心中有數。

第2次。安排在10月份自駕進藏,行程路線景點自己根據經驗和時間自行安排。這一次就已經做到對高原反應心中有數,自駕進藏安全係數大大提高。

這裡建議備一個製氧機(國產品牌也就2000多,一升到兩升的製氧機就可以)和與之匹配的逆變器。在突發高反的時候,及時的供氧能救人一命。


林肯149931219


題主您好!

看到您的問題,我就把的切身感受和您說說,供您參考。

我因工作,曾多次進入藏區,但並無自駕經驗。

當我們進入高原,海拔一但超過3000米,多數就會有明顯高原反應。所以,抗高反的必要措施還是要準備的,但不用像有些網友說的那麼誇張,提前半個月就吃藥什麼的,有些人沒反應,或者反應輕微,到時候根據情況處理就是。

剛進入高海拔地區,切記不要做劇烈運動。前兩天飲食也要適可而止,不要吃撐了,我第一次上去就沒經驗,在康定下了飛機,由於航班晚點,午飯吃的很晚,我就吃的有點飽,路上遇到賣西瓜的,領導說買個西瓜吃,好嘛,等上到四千八百多米後,我這肚子難受的,那叫一個酸爽。

上了高原,儘量不要喝酒,剛上去的人喝酒最容易出事。

再就是高原翻山的時候,天氣變化快,可以說是經常性的體驗一年四季的感覺,雨、冰雹、雪說來就來,好點的衝鋒衣一定要有。

再就是備點吃的吧,應對緊急情況,比如拋錨在半路。雖然會有遊牧民、林場之類的,但確實條件艱苦,很多沒有高壓鍋,做的東西你肯定適應不了。

還有一點,現在的藏民有些並不友好,尤其是國道邊遇到的,不知道都怎麼了,不小心壓死只雞能讓你賠5000,親身經歷。所以開車一定要注意牲畜。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謝謝!


1用心創造1


你說的很好,我是17年五月進藏的,車很老,2005款東雪16V1.6富康,走前換了四個新輪胎,其他沒怎麼動,我開了十幾年的車,就像我的親兄弟,人車早就合一了,我也是單人獨駕川進青出,你說的都對,但我補充一點,在去稻城亞丁時要注意高反可能會很嚴重,進了景區一定要慢慢走,把能抗高反的巧克力帶足,景區裡巧克力一小條賣12塊,貴的離譜。如果有流鼻血、頭痛欲裂、心跳加快等症狀應該立即坐下或倒臥,待症狀緩解再視情況決定是前進還是撤退,別逞能。你走前最好購買至少20盒(我帶了32盒)自熱飯菜和自熱面之類的帶上,在高原凍餓難忍或堵車時能救你一命。速效救心丸就放在駕駛臺上,發覺不對勁趕緊舌下含服五六粒,十粒也行。巧克力(最好是進口的)多帶點,內地藥店賣的紅景天是騙人的,不要買,進了川藏線找一個縣城級別的藥店買高原安口服液,這個對抗高反有用。記住,身體素質越好的人,高反往往很嚴重,反之很輕,我的身體素質相當不錯,所以在不同地區的各種高反症狀我都嘗過,嘿嘿,味道好極了……


洋樓主人


見意,從109線進,到西寧休息2天,適應一下氣候,西寧到格爾木800公里,每天跑400公里既可,到格爾木休息2天,以適應氣候,格爾木到拉薩1167公里,岀格爾木到崑崙山160公里,海拔三千以上,越前進海拔越高,直到唐古拉山頂,海拔五千多,從崑崙山口到唐古拉山四百多公里是高原反映最嚴重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下唐古拉山到安多,從安多到那曲市140公里,慢慢地海拔就會降低,高原反映也會減輕,從那曲到拉薩340公里海拔從四千多降到三千七百,這條路平坦,比較安全。


心無掛礙


老伴75歲我,68歲,去年國慶期間自駕帕傑羅去新疆的獨庫公路,然後臨時決定從若羌然後經格爾木去拉薩,沒有準備什麼,只是在格爾木臨時買了四小罐氧氣。

好像也沒什麼,經過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的時候,我有點頭疼,能忍受,老伴沒啥反應。住在那曲找了一個好一點的酒店,很好,我們還洗澡了,也沒啥太大的反映,主要是要暖和。有的住宿的地方不暖和不行。在拉薩的時候,就是走路快了有些氣喘,腿有點軟。從手機上查了一下,如果能忍受,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吸氧,所以買的四小罐氧氣也沒用上,返回的路上送認了。儘量住宿在比較低海拔的地方。感覺在西藏的時候好像臉有點腫,食慾不是太好,回來過幾天就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