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什麼是科學?

曾經有一個人向愛因斯坦詢問“中國是否有科學”這個問題,恰好愛因斯坦挺有興致,他就說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沒有科學。這裡補充一點,他說的是近代以前的古代中國。他還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說,西方的科學發展主要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作為基礎的,這兩個偉大的成就,一個是古希臘哲學家發明出來的形式邏輯體系,這部分內容就是歐幾里得幾何學的精髓。另外一個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發展出來的系統的實驗,可以以此找出因果聯繫。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愛因斯坦還說:在我看來,中國的先哲們沒有走上這兩步,並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情。客觀地說,愛因斯坦這些話還是很客觀的,畢竟全球版圖如此巨大,出現了那麼多的古代文明,只有古希臘誕生了科學的種子,這個概率其實很低的。所以,古代中國文明沒有誕生科學是普遍現象。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但愛因斯坦的話,也折射出他對於科學的看法。實際上,這個看法也是科學家普遍對於科學的看法。也就是說,科學就是建立在這兩個基礎之上的。而古代的中國沒有,因此沒有發展出科學。

但是,沒有發展出科學,並不代表中國沒有發展科技。相反,古代中國的科技水平在世界都是排名很靠前的,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牛頓。牛頓是現代科學的開端,他奠定了現代科學的範式,也是從這時開始,歐洲的科學進入快車道,同時科技也受益於科學,開始快速發展,並且超越了眾多的古代文明。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明末清初時期的中國

牛頓是公元1643年1月1日出生的。1665年,牛頓因為英國倫敦的黑死病瘟疫,躲到了自己的鄉下老家,就是在這個時期,牛頓小宇宙大爆炸,提出了許多驚人的成就。尤其是1666年,這一年被稱為牛頓的奇蹟年。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的牛頓成就都是來自於這一年,其中就包括微積分(流數)、色散實驗、牛頓定律等。用牛頓自己的話說,他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思考萬有引力定律的。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不過,直到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後,才一戰封神,成為雄踞科學史顛覆的科學家。1666年是清朝的康熙5年;1687年是康熙26年;牛頓剛出生的1643年已經是明朝搖搖欲墜的時期,第二年明朝就覆滅了。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那這個時期的中國有沒有和西方一樣,有可能催生現代科學呢?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事實上,科學的種子差點就播散在中國的大地上。在當時西方有許多傳教士來到中國,明朝時就有一批,清朝的初期也有一批。

最早先是羅明堅,將大量的科學著作翻譯了成中文,並且開始在中國宣傳。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最終的目的是宣傳基督教。但是科學是比較立竿見影的,所以當時傳教士的主要策略就是先把科學穿入中國,再進行下一步。

在羅明堅之後,出現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他就是利瑪竇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他在中國大肆宣揚科學,並且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以傳教士金妮閣為首的一批西方人覺得有機會,於是回到西方籌措了7000冊典籍,並且把這些典籍送到了中國。要知道,在當時一本書就相當於一個普通工匠一年的薪水,因此是一筆鉅款。可惜此時利瑪竇已經去世,當時明朝的神宗皇帝因為傳教士阻擾百姓祭祖大怒,開始打壓傳教士。迫於形勢壓力,金妮閣開始轉移7000冊典籍。後來,金妮閣因為壓力而自殺,這7000冊典籍大部分不知道去向,這就是著名的西書7000冊的故事。這7000冊典籍中有大量的科學典籍,其中就包括了哥白尼的《天球運行論》。

到了清朝初期,傳教士們重新開始在中國傳教。其中最有名的代表莫過於湯若望以及南懷仁。湯若望成為了朝廷重臣。而南懷仁更是康熙的師傅。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

康熙本人特別喜歡科學,尤其是歐幾里得幾何學,而且善於天文。他甚至還著手建立了“科學院”。應該說,在康熙的時代,如果康熙大力去推行科學教育,那從那個時期開始,科學的種子就真的會播散在中國。

可惜的是,康熙當時把建立的“科學院”交給了他的三兒子。可是後來,康熙死後,雍正繼位,雍正很討厭老三,就解散了“科學院”,並且不再對西方傳教士傳播科學給予任何支持。於是,科學就被排除在主流文化圈之外,直到退出清朝。

總結

其實牛頓的時代,恰好也是古代中國最有可能發展出科學的時代。但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帝自始至終只是把科學當成是皇家的“玩具”,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致使科學在古代中國爵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