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场上防守大罗是一种什么体验?

zhm_327439078


曾是中国最好中卫的李玮峰,在02年世界杯后接受采访,曾说过:“遇到了罗纳尔多,我才知道天有多高”



李玮峰对罗纳尔多的最大印象——快和强壮。

李玮峰对罗纳尔多的评价,首先是“快,太快了”。他提到中国队对巴西的那场比赛中,罗纳尔多获得点球的那个瞬间,他和杜威已经看出罗纳尔多的意图,准备对他进行关门防守,但罗纳尔多变向的速度极快,幅度极大,直接越过两人的防守,以至于两人同时伸手才把罗纳尔多拉倒。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级别完全不对等。





而李玮峰和杜威都已经是中国最出类拔萃的中后卫了,李玮峰毕竟在埃弗顿出场过,杜威也被外媒评为是中国位置感最好的中后卫。在当时来看,应该是具备五大联赛中低球队替补或轮换的能力,所以世界上大多数的球员,在防守巅峰罗纳尔多时,更多的可能就是一种被碾压的感觉。

而桀骜的李玮峰,佩服的不仅是罗纳尔多的球技,还有他的努力和付出,在和罗纳尔多一起进行药检的时候,他看到了罗纳尔多膝盖上那长长的疤痕,因此感慨说,这就是罗纳尔多厉害的原因。


孤山韩


罗纳尔多,足球场上的外星人。从外号就是可以大概知道他的恐怖之处了吧!

在他的职业生涯阶段,如果你是喜欢踢足球的或者说只是纯粹喜欢足球的人,那肯定认识他。就连对足球不感兴趣的普通人,也都肯定听过篮球界的乔丹跟足球界的罗纳尔多。

再来说说防守罗纳尔多是什么样的感觉吧!

当然,我不是职业球员,更没有防守过罗纳尔多,所以我本人是不知道那种感觉的。但是可以侧面的从防守过他的球员的描述里感觉到那种“恐怖”的感觉。

上图中两个放铲防守罗纳尔多的想信也都知道是谁了吧!没错,3号就是意大利和米兰的双料队长,当时的世界第一后卫马尔蒂尼。而5号就是后来的世界足球先生,如今恒大的主教练,卡纳瓦罗。这两个人,单独拿出一个来防守其他前锋,那也是相当于一堵墙挡在了他的面前。想要翻过一堵墙,那是何等的困难。如果两个人同时防守一个前锋,那就等于是一座大山要翻越过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来看看图上的罗纳尔多吧!他的一次随意的突破,就逼得当时的世界最佳中卫组合一起放铲来阻止他。这是多么的恐怖和变态啊!

只要他一站在场上,那就是对对方球员的一种威慑。让对方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一大半了。

风驰电掣的速度,完美细腻的技术,精湛的射术。这三个特点,只要得其一,就可以在足球场上呼风唤雨。而罗纳尔多竟然三者兼备,而且还把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存在,在防守他的时候也就只有两个字了--绝望!


FourSix9号


这事别问我,你该问李玮峰,有图有真相。

作为中国过去20年最优秀的后卫,李玮峰曾多次与罗纳尔多交手,2002世界杯小组赛是印象最为深刻的,那次中国队0-4不敌巴西队。

赛后李玮峰和罗纳尔多分别被抽到参加尿检,二人共处一室很长一段时间。李玮峰表示,碰到罗纳尔多,才知道天有多高,而他对罗纳尔多印象最深刻的,是膝盖上两条蚯蚓一样的手术伤疤,这显示了他为今天付出了多少。

你问防守他时是什么感觉?有图有真相,大概就是这种被人虐了,还能面带微笑挺荣幸的感觉。






足球大玩家


这是当世两大顶尖后卫对彼时才21的“外星人”的防守策略。

至于你问是什么体验,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感觉。

因为,你想有感觉的时候,很可能已经简单一个动作就戏耍你而去,然后你成为第二天报纸头条的背景帝……

因为,他是“外星人”!

因为,哪怕他癫痫发作,哪怕他膝盖韧带断裂,哪怕他变成贾布(《星球大战》)式的外星人,他还是会在球场上闲庭信步的突破你的防守……


叨叨侃球


虽然笔者没有与罗纳尔多同场竞技的经历,但一张图足以说明一切。

如图,1997年在法国举办的四国赛,卡纳瓦罗和马尔蒂尼拼命想要阻挡住前进的罗纳尔多。

90年代是意大利足球最鼎盛的时期,链式防守更是球队的看家本领。能在国家队占据主力中卫的球员实力自然强大。相比两人在这场比赛之前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甚至于两个人都商量好了怎么防守外星人,“一个人防不住,就两个一起上!”最终在禁区外犯规阻止了大罗杀入禁区。这球如果不放铲就是一个单刀。而两大历史级后卫也做了一个最为正确的选择,放铲犯规将大罗挡在禁区外。

在那个年代,能拉住罗纳尔多衣角的球员就是好后卫。


红黑评


大罗被称为外星人,那么地球人防守外星人会是怎么样感觉,恐惧。巅峰时期的大罗,爆发力超强,速度奇快,经常晃过门将。可以说大罗是所有后卫和门将的噩梦。02年世界杯,李玮峰防守大罗,就用二个字形容~壮和快。如果不是伤病的问题,大罗可能是足坛上最强的人,没有之一


傲狂60438798



E-bank


我是想说现在的字母罗与被誉为大罗接班人的忍者神龟与大罗还是两个概念的事情,大罗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可以以中路强行渗透与强突为主要进攻手段,把边路的突破手段与技术动作移至中路就是质变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