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事實證明,微信獵密就在身邊!

事實證明,微信獵密就在身邊!

如今,越來越多的涉密人員成為微信用戶。與此同時,利用微信獵取國家秘密、情報的勾當也在頻繁發生。

作為一款用戶超10億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微信中潛伏著大量“獵密者”。不要以為獵密者很遙遠,失洩密隱患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豬籠草型

此種“獵密者”專門捕食貪吃的獵物,方法是金錢誘惑,明碼標價,雙方各取所需。有的涉密人員理想信念動搖,思想道德滑坡,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幻想不勞而獲,只要誘餌遞至嘴邊,就會主動吞食入彀。

事實證明,微信獵密就在身邊!

如某涉密單位工作人員楊某被一名同校“師兄”添加為微信好友,該“師兄”提出,如果楊某願意提供所在單位相關資料,其將給予豐厚報酬。楊某貪財圖利,利用工作之便,為對方偷拍1項機密級、1項秘密級國家秘密事項,非法獲利1萬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毒蜘蛛型

此種“獵密者”善於對付有一定警惕性的獵物,他們通常先面帶笑容,對獵物恭維之、撫摸之、餵食之,持續注入情感、金錢等“麻痺劑”,一步步將其拖入深淵。

事實證明,微信獵密就在身邊!

如某區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餘某被一名“媒體記者”添加為微信好友,兩人聊得頗為投機。一個多月後,該“媒體記者”以寫通訊稿需要為由,請餘某幫助蒐集相關文件素材,並通過微信匯來一筆錢款。餘某沒有推辭,陸續將工作接觸的一些材料提供給對方,其中包括3份秘密級國家秘密、7份情報,非法獲利9000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1萬元。

狐狸型

此種“獵密者”極善偽裝和操控人心,能夠準確把握獵物情緒,瞅準時機進行恭維、激將等操作,一舉騙取國家秘密、情報。有的涉密人員不加分辨或不善分辨,錯把他們當作普通網友,在聊天中談及國家秘密,結果“密從口出”還不自知。

事實證明,微信獵密就在身邊!

如某軍工企業工作人員辛某赴外場工作期間,被一名“美女”添加為微信好友。在聊天過程中,辛某為回答對方的“天真”提問,將其掌握的4條秘密級國家秘密信息告知該“美女”,被判處拘役3個月。

不同“獵密者”的風格各不相同,所用套路卻十分相近。

1.架橋過河

對“獵密者”來說,微信“附近的人”等功能是連接其與獵物的“橋”。他們只要開啟這些功能,就能主動搜尋、添加目標區域的其他用戶,也可以為其他用戶所搜尋、添加。在現實中,“獵密者”利用“附近的人”獵密,並不需要真正來到獵物身邊,只要下載任意一款具有修改手機定位功能的App,就能隱藏真實座標,偽裝到機關單位或涉密場所附近,進而對這塊區域內的獵物勾搭試探。

2.佈網拉攏。

佈網拉攏

一旦獵物有所回應,“獵密者”就會步步緊跟、主動聊天,套取獵物的個人信息和工作經歷,判斷其是否“有料”、能否榨出“油水”。如果他們從獵物身上聞到了國家秘密的“肉味”,就會精心佈設獵網,一步步牽著其鼻子走。就具體手法而言,“獵密者”個個是心理學大師,他們會在獵物“困難”時出謀和劃策,在獵物“前進”時鼓勵和表揚,在獵物“後退”時批評和激將,在獵物“徘徊”時關懷和體貼,令人防不勝防。

3.垂餌獵密

待到收網時刻,“獵密者”會以工作、研究為藉口,拋出金錢、情感等誘餌,向獵物打探、索要國家秘密、情報。他們對此經驗豐富,能夠因人而異拋出小任務、大誘餌,誘使獵物產生“試試看”的想法。一旦獵物吞鉤,他們就會張開血口、露出利齒,由易而難、層層加碼,不斷提高任務要求,左手示之以好處,右手握之以把柄,將獵物牢牢把控,發展為長期穩定的獵密工具。

防範獵密,我們怎麼做

與傳統獵密形式相比,微信獵密具有隱蔽性強、誘惑力大、靈活機動等特點。只要有一部手機或一臺計算機,再註冊若干微信賬號,“獵密者”便可與獵物遠距離周旋,貪財的以金錢為餌,空虛的以情感為餌,虛榮的以恭維為餌,驕傲的以激將為餌,使涉密人員將自身情況和盤托出。

因此,機關單位辦公人員、特別是涉密人員必須注意微信使用的安全保密:

一是不宜隨意添加微信好友。要切實提高政治敏銳性,深刻認識微信獵密活動的危害,高度警惕真假難分的虛擬世界和聊天對象,不輕易將來歷不明的人添加為微信好友。

二是不宜隨意開啟“附近的人”功能。我們必須認識到,微信“附近的人”中可能隱藏著“獵密者”,要始終保持高度謹慎、警惕的態度,不對“附近的人”進行回應,平時儘量不開啟這一功能,特別是禁止在機關單位或涉密場所附近開啟這一功能。

三是不宜隨意在微信中曬工作、曬崗位。涉密人員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在工作、生活中保持低調,克服顯擺心理,不在微信、朋友圈中曬工作、曬崗位,避免因曬而被“獵密者”盯上,不給“獵密者”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