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打破快速閱讀的神話!

很早就想把快速閱讀的體會、看法寫下來,供大家參考、討論.

根據人的生理構造特點,可以這麼說,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短短1個或數個小時的時間裡掌握速讀、並且將速度提升3—5倍(但是注意:掌握≠熟練≠形成技能,掌握和形成技能是兩回事!!!),那麼那些一分鐘1萬字和幾萬字的速讀有是怎麼樣的呢,其實道理也並不複雜,都是有科學依據能夠解釋的,後面都會慢慢為大家解釋到!現在市面上的速讀方法很多:最早的傳統速讀、七田速讀、影象速讀等等林林種種,神乎其神,(懸頁、黃卡甚至還加入了靈脩和特異功能等等)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關鍵也不過如此。變傳統的點式閱讀為,組塊閱讀(組塊可以是詞組、半行、整行、整段甚至整頁)

打破快速閱讀的神話!

先來了解下我們眼睛的閱讀原理閱讀中眼睛的運動是由:眼停和眼跳構成。眼停是對字的攝入,眼停的時間因為非常短,只有零點零幾秒幾,乎察覺不到,眼停時間佔到總閱讀時間的1%(具體數值有帶商榷),大部分的時間其實眼睛是在做快速的跳動,從一個字跳到另一個字。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普通人閱讀習慣是,每次眼停攝入一點(也就是一個字),然後再跳向下一個字,這種閱讀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點式閱讀”,也就是傳統閱讀。知道這個原理後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速讀的原理了:看書一分鐘內眼跳的次數相同(比如300——500次),如果眼停時一次只看一個字,那麼一分鐘就大概看300——500字;同樣看書一分鐘內眼跳的次數相同(同樣300——500次),如果眼停時一次只看3個字,那就是900——1500字,速度立刻提升幾倍。這個就是速讀記憶發的最基本的原理,任哪種速讀天花亂墜,都是這個原理為基礎的。道理簡單,但是從以前的“點式閱讀”到速讀是不是比較難呢,是不是人人都能感掌握呢?其實並不是難,恰恰相反只要稍微經過訓練就能掌握速讀,並且提升速度3、5倍,就象我前面說到的,我們人的眼睛生理特點,決定我們可以輕鬆做到的。

再來了解下我們眼睛的視幅我們任何正常、普通人的橫向視角在70左右,當我們距離紙面25-30釐米看書時,那麼我們眼睛能看到紙上有效橫向寬度大約為3-5釐米,在這個範圍內的字完全可以一下子辨認出來,這可以做為一個視停單位,在這個單位裡應該能容納6-10個4號字,如果每個視程單位不是一個字,而是3個字,那麼每分鐘可達1400字以上。

事實上,這應該是一般閱讀的平常能力,而不應是特殊能力。所以,視程的速度應該是大多數人普遍可以達到每分鐘近千字。通過一段時間的簡單訓練達到每分鐘3000-5000字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要你改變點式閱讀,一次眼停看1/3行(如果覺得吃力,就一目1/4行,注意剛開始練習時要用簡單的讀物練習,童話等我覺得是最好的,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立馬可以見到效果,大家可以試試看.速讀就這麼簡單,你也行的!!!! 可能剛開始不靈活,不要緊,漫漫就會越來越快的,記得每次做完練習後要做回憶練習,一定用筆記錄剛才閱讀過的材料,第1次閱讀後回憶哪怕只能寫出1個字也不要緊,相同的材料反覆3次練習,不出一個星期提升3倍的閱讀速度是沒有問題的)

打破快速閱讀的神話!

訓練達到每分鐘3000-5000字的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時以上的訓練,按初中水平每分鐘300-500字計算,應該是360-600萬字的閱讀量,大約相當於25-40本200頁32開書籍。這樣的閱讀量,學生所獲得的思維構建是無法用具體量化方法來計算的;同時,思維方式方法的訓練基礎和給予他的思維敏度也應該達到一定的水平,也無法用具體量化指標來計算;還有視程運動的訓練,也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而這三方面再加上思維材料的積累,都無法用量化方式來計算,只能從混沌理論來理解。這時,他的視程速度與思維敏度的協調也得到的足夠的訓練和強化,即使不經過特別訓練,他的閱讀能力也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如果經過特別訓練,當然應該會有不凡的表現。

有些朋友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比較困難,這是因為以前一直是傳統的“點式閱讀”,造成了幾個壞的習慣,回看(老是覺得自己沒有看清,回頭看前面讀過的東西)、音讀(嘴巴雖然沒有發聲,心裡卻在默讀)等,這樣都是影響閱讀速度的一些壞習慣,不過根據我的經驗每天訓練1小時,連續1周基本能克服這些小毛病..... 傳統的速讀法(也是我本人學習的速讀法)是按由簡單到複雜一步提升的:點式閱讀——一目1/3行——一目1/2行——一目一行——一目兩行....一目一頁,每週為一個階段,這樣訓練容易看到效果,增加興趣和學習的信心,根據學習行為的心理研究這樣是比較科學的。(後來出現影象速讀、拍照速讀等,說白了其實是跳過了中間這些步驟,直接過度到了一目一頁,不管加了什麼花哨的訓練方法、和叫法,起原理和本質其實都一樣。在我看來不按照循序漸進進行訓練,效果不會明顯,難度比較大,挫折感會比較多)

速讀訓練方法 (要想熟練並形成技能,當然正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速讀的訓練方法現在很多,其實也不外乎就是圍繞眼停和眼跳做文章,

速讀訓練方法其實包括兩個的:核心訓練和輔助訓練核心訓練就是和眼睛有關的訓練,(好象哪種速讀都會有的訓練):

*眼睛凝視訓練:凝視一個點,或者一個靜止的東西,鍛鍊注意力和眼停時對字的攝入能力(包括黃卡其實也是訓練這個能力。黃卡後面介紹)

*眼睛靈活度的訓練:訓練眼睛眼肌肉,訓練靈活度,常見的有:左右眼跳訓練、上下眼跳訓練、5角形頂點眼跳訓練...

*眼睛視幅的擴大訓練:擴大視幅訓練,常見的有,看成語(一眼看四個字的,在六個字,再加 ;還有看舒爾特表等)

打破快速閱讀的神話!

輔助訓練

*調息訓練:作用讓思緒平靜,集中注意力、補充大腦的氧氣,使頭腦保持清醒

*回憶訓練:作完閱讀訓練後的回憶,很多人忽視這個環節,做這個訓練時是一定要用筆寫的,不是用腦子就夠回憶的,結果不一樣的

*消除默讀訓練:這樣有助於提升閱讀速度,方法給大家提供兩個比較簡單的:(1)閱讀時,口中念別的東西(可以唱歌、佛語只要不是念閱讀的內容就可以)(2)閱讀時手指敲擊出節奏這些的原理就是打破思維行為慣性,強行改變你閱讀時的心理默讀習慣,剛開始可能彆扭,過幾天就好了(我當時的訓練時也沒有刻意去做這項訓練.後來速度一快上去,音讀自然而然消失了) *防止回看訓練等

寫到這裡大家對於速讀應該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下面再和大家聊下幾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

1、一分鐘數萬字是真實的嗎,能達到嗎?

說到這個問題,先說下閱讀的幾種形式以及速讀效果衡量的幾個標準閱讀分為:精讀、瀏覽、跳讀、略讀等(不同的閱讀材料應該是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的,不是呆板一成不變的)

速讀效果衡量的幾個標準:

(1)什麼也寫不出,理解和記憶程度為0

(2)能寫出與文章主題(中心)思想無關的隻言片語,理解和記憶程度為10%-30%

(3)能就某一部分寫出大致內容,理解和記憶程度為40%-50%

(4)儘管有的部分漏得乾乾淨淨,但是大部分能具體的寫出來。或者能概要的寫出整體性的內容,理解和記憶程度為60%-70%

(5)漏掉很少,能按照原文正確、具體寫出內容的發展過程,理解和記憶程度為80%-90%

(6)幾乎能相似的寫出原文,理解和記憶程度為100% (能達到第4個標準就算合格了)

某些人經特殊訓練,或個人有特殊能力,對所閱讀的材料進行縱橫兩個方向的壓縮,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一目十行、面式閱讀、照相閱讀、影象閱讀",這種壓縮格式類型的閱讀速度那是又一種境界。可以說是可以達到的。(還有的閱讀形式是眼光在書上快速的走V字形、或從一頁的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形)。但是絕對可以說不可能看清這頁的每個字,(說簡單就是說估計加統計,看清大概的中心、梗概、故事情節,然後加上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就會覺得豐滿、有學血有肉、讓聽得人覺得一點不錯)。但是這樣的速讀不能用來讀那些需要理解的教材等讀物,因為這類讀物,是要理解、精讀甚至反覆推敲思考的。雖然我沒有見過那些速讀每分鐘過萬的人,但是絕對敢說,他們做這樣測試的閱讀材料不是需要理解的教材等,一般都是通俗讀物!(如果他們有這個能力,問一句,應該能在一個月裡學完高中到研究生的課程,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相關的報道把,所以科學是要講證據的,不要迷信、不要盲從!!!)

2、黃卡(看出原色)

很多記憶法裡談到看黃卡練習,好象說的比較玄,其實著是正常人的一種正常感覺現象,每個正常人都天生具備的(除非你不是正常人 )

打破快速閱讀的神話!

這種現象叫做“感覺後象” 感覺後象:外界刺激停止後,還能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感覺後象。電燈滅了,眼睛裡還保留著亮燈泡的形象;聲音停止後還有這個聲音的餘音縈繞,都屬於感覺後象。感覺後象有時和刺激物的性質相同:如看到燈光是亮的,燈滅了後留下視覺的形象還是亮的燈,這種後象叫正後象感覺後象有時和刺激物的性質相反:如看到燈滅了,眼睛裡卻看到一個黑色的燈泡的形象,這種後象叫負後象彩色的負後象是刺激色的補色,例如紅色的負後象是藍綠色,黃色的的負後象是藍色。正後象和負後象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後象的持續時間與刺激的強度成正比。有興趣你可以自己做個實驗:在夜間看一個乳白色的燈泡(或日光燈),兩三分鐘後突然關滅電燈,注意眼睛裡出現的後象,後象裡的燈泡可能是亮的,也有可能是暗的,而且亮暗是交替出現的。因為是乳白燈泡,後象裡有時可能出現的是白燈泡,有時出現的是彩色燈泡,而且燈泡的彩色也會交替變化.... 所以我就不太清楚看黃卡和速讀有什麼很大的聯繫,難道說看看出黃卡的原色(正後象),速讀就練成了嗎?如果說看黃卡有什麼用的話就是訓練注意力了,有些人說回憶不到顏色,可能在看黃卡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思緒不知道跑到什麼別的地方去了,(就象速讀看書一樣,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知道看了什麼,所以黃卡有作用也應該是訓練注意力的!!!)只要有認真看的話,任何人都能出現後象的(再說一次,除非你不是正常人,呵呵)。

3、懸頁

有很多速讀法還講到懸頁的訓練,講得也是比較的神乎其神。其實也是人眼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人如果閉著一隻眼睛,只用一隻眼睛觀察事物,叫做單眼視輻,(兩隻眼就叫雙眼視輻了,相對一隻眼睛看東西,兩隻眼睛看更加具有深度感、距離感、立體感)。當我們調整兩眼的視焦,也就是焦點,就會產生類似虛浮的影響(懸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個試驗:伸出兩個食指,相對,兩食指中間留一定的距離,眼睛看著著兩個手指,當你的視焦在兩個手指上時,看到中間是有分開的,再把視焦不要放在手指上,放在手指前面的物體上,你就會發現,雖然你的手指沒有動,手指卻連起來了,而且還有時是重疊的,(恭喜你懸頁練成了,但是你覺得神秘嗎,簡單把,呵呵)。讓書本出現懸頁也是同樣的操作!!!

關於速讀的一些原理和神話,就講到這裡了,因為工作忙,其他的東西就不再解釋了。總之一句話:速讀對於人的潛能的開發、生活學習是有幫助的,並且通過正規的訓練是每個正常人都能掌握的,但是不要迷信、不要盲目,要相信科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