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房价为什么一直往上涨?

寻藝任


当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并未真实的反应出这个城市的“基本面”,这也恰是一些城市楼市存在风险的地方所在。

“城市人口持续外流,房价却在一直往上涨”就好像“一只长期脱离基本面的股票,股价却一直唰唰的往上涨”,这种现象肯定会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合理,而且早晚会被打回原形。就像巴菲特所言,“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而当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背离现象,是因为推高三四线房价的不是这些城市的真实的“刚需们”,而是杠杆和炒房客们。

大家应该熟悉,这一轮的房价上涨过程,先是一线城市暴涨,再一线城市严厉调控后,房价上涨潮开始蔓延到二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也被限制后,又开始蔓延到三四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为何之前不涨?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上涨?逻辑不言自明,就是被一二线调控挤出来的资金和炒房客们蜂拥而至的来到了这些城市。

正是这些人的购买力在短时间内推高了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即使这些城市自身的真实的购买力并不强,甚至很多城市的人口出现持续性流出。

但通晓经济常识的朋友们,应该都有知道,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未来,随着调控的持续,国家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执行,肯定会影响到这些人口持续性流出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

因为,迟迟没有接盘侠,而这些城市本来也缺少接盘侠,房价肯定无法在涨下去。

【T教授说】


天天说钱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北上广深人口政策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快要触到人口红线

在大家传统印象里,北上广深作为全国最发达经济体的代表,是最主要的人口流入大城市。但事实上,北上广深目前对待人口的政策各不相同,北京、上海人口总量已经快要到达规划设置的人口红线,而深圳、广州虽然近些年人口也一直在不停增长,但在四个一线城市里,仍然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先来说说上海,《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到2035年,上海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500万左右,如果按照上海人口现有水平(2015年末统计数据为2415万)计算,那么未来每年仅允许增长4万!


再来看看北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提出,到 2020 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 2300 万人以内。2016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 2172.9 万人,未来两年北京只剩127万的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未来魔都和帝都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要选择被迫离开。与北上限制人口规模不同的是,同样身为一线的深圳和广州,则采取了怀柔人口政策。根据规划,广州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而2017年广州常住人口为1450万人,这样看来到2035年平均每年还可以增加约30万人口。而深圳到2020年常住人口预期目标1480万人,2017年是1253万人,未来三年深圳常住人口年均可增长约75万人。

二线城市成为最大赢家,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在一线城市房价高企、落户困难重重的背景下,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纷纷吹响了人才抢夺战的号角。以西安为例,在“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的号召下,2018年以来,新落户西安人数已超过30万,与2017年全年落户西安的人口综合不相上下。


面对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出,二线城市纷纷把握时机抢占人才,先后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户。与一线城市相比,强二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薪资待遇也不差,相对较低的生存成本也更加有吸引力。因此未来二线城市将承接更多来自一线和三四线的人口流入。

三四线仍以人口流出为主,棚改货币化是次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根据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增速一直处于0.3%左右,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0.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

虽然三四线人口依然在外流,但一个事实是,三四线的房价从去年开始却实打实经历了一波大好行情。究其原因,棚改货币化释放了大量的当地的购买力,是推动三四线房价快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很多在一二线工作的人,在一二线高企的房价和老家三四线房价快速上涨的压力下,选择了现在三四线置业。


但从中长期来看,一个城市的房价能否维持长期上涨,最主要还是看当地人口能否保持长期增长。三四线楼市在去库存指导下,虽然市场表现活跃,房价一涨再涨,但三四线人口一直处在外流状态,在这轮棚改货币化完成后,房价增幅空间可能也会随之消失。

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虽然一二线的房价可能是我们暂时承担不起的,但大城市提供的机会确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暂时买不起就来嗨住为自己租套好房子吧,全城海量真实房源,总有一套是适合你的。


嗨住租房


棚改货币化安置

所谓棚改货币化安置就是指拆迁的时候政府给你一笔新房安置费,让你自己去买房,而以前是实物安置,以新房换旧房。这就导致了货币流向房地产,这笔钱注定是购房资金的增量。全国棚改货币安置比例达到48.5%,棚改居民从市场上购买了2.5亿平方米,2017年棚改人数达到600万是新增进入三四线购房需求的主力之一。由于三四线城市房价普遍偏低,棚改居民的安置首选在三四线城市,需求和价值的洼地让房企不断往三四线城市拿地,房价随之水涨船高。

人口老龄化使人口回流三四线城市

虽然统计数字上显示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但是这种效应称为统计失灵,并不是统计数据的错误,而是并没有反应出本质。随着第一批外来务工人员的回老家养老的比例不断增加,三四线房屋需求也随之增加。根据数据显示,三四线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农村人口通过买房入城镇户籍是常态。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价和物价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在一二线挣钱回三四线买房成为首选,叶落归根的传统文化使然。

小镇青年在三四线城市比例增高

小镇青年指在小城市干着体面稳定的工作,有钱有时间的青年。这部分人群消费能力惊人,消费观念超前,拉到社会需求能力强。一二线城市房价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经济体量大,引起虹吸效应。而消费重心正在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倾斜。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会吸引优质企业入驻,资源也会有重新分配。这是炒房客涌入三四线炒房的根本原因,用马云的话说就是,先是看不起,看得起了看不懂,看得懂了就跟不上了,占领先机总没错。


灞波儿奔WOO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人口的流出一直是大于人口流入的。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是一如既往的持续增长的。所以说,人口的流出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变动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那么没有人口的支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如何涨上去的呢?

其实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需求。需求也就是以人为主要的基础。那么人这个基础就是促使房价上涨的原动力。

但是,只靠人口的原动力是没有办法做到持续上涨的。毕竟三四线城市当中的年轻人大多还是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不过,目前的三四线城市还是有很大的需求在的。

除了三四线城市当中的需求。以外其实最大的助推器还是棚改和城镇化的建设。由于城市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在棚户和城镇化的道路上也显得略微单薄。所以在当下的格局中城市发展就要进一步的拆旧建新创造新面貌。

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会带来大量的开发企业为城市添砖加瓦。在开发企业入驻以后这些企业对于土地的竞争就会集中表现出来。企业的竞争就会使得土地价格上涨。自然也就带来了成本的增长和房价的上涨。

因此,到这里我们先不说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有多大。光是依靠开发商的抢地大战就可以将房价给带动起来。而对于房子来说,这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也是一个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借助这一项属性就让房子更加的畅销了。

对于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得原因其实还有楼市发展得规律可循。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楼市的起步相对较晚,没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楼市的发展却有大城市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的借鉴就使得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有了上涨的目标。同时楼市的新发展也带来了所以房子的新鲜感,人们纷纷换上新房开始了楼市的享受阶段。而且楼市当中的房屋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的。总能符合购房者的口味。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三四线城市来说,房价上涨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


房产老J


三四线城市人口不断流出,为什么房价还在增长?这个只有从整个系统的去分析,才能回答看似是悖论的问题。

首先是房价和人口之间的关系。这个肯定是有很强的关系的,一个城市如果有大量人口涌进的话,它是有很强的刚需需求,同时也有租房的需求,这些都会促进房价的增长。

但是房价的增长,不代表它就是人口的流出或者流入造成的,因为房价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角度来看,而且往往是有多个原因影响到这些不同的阶段的。

从短期来看,房价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政策,就比如说一个很严的限购政策出来、上浮基准利率等,可能会马上迎来房价的停止增长,甚至下跌都是有可能的。

中期的话,还是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就比如说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2010年是一个房价的低谷期,然后这个五年之后的2014年-2015年这也是一个低谷期。就是这些时候中国经济处于低谷徘徊、不断破七破六的一个过程,所以房价中期受这种经济状况影响很大的。

长期的话,这就是看人口的流动。就比如说沿海一线城市,它有源源不断的人口的迁入,所以可以想象这些地方房价,无论受到中期、短期等怎么样的一个影响,长期来看它基本面都是被看好的。

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年一线的沿海的热点城市,它的房价是中国目前最高的一些区域,同时也是刚需很强的一些区域,未来这些地方的房价是比较趋于稳定的高位状态的。

那三四线城市,目前来说,很多地方人口是流出的,为什么房价增长,所以还是要从它的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

短期的话很多是因为货币化棚改,这也导致了当地的居民手里的现金流很充裕,所以纷纷流向于楼市,助推了房价的增长。

同时,从中期的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经济目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状态,很多资金也不知道流向哪些领域。一线城市的政策已经很严、门槛很高,同时价格也是处于高位,投资成本特别高。所以在这样综合背景下,资金也会不断的流入到这些价格相对洼地三四线城市。


水禾田


这个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我个人觉得,第一个是咱们国人的心态,国人都是买涨不买跌,如果房价不涨了,人们也就不着急啦,反之,长的越厉害人们就越想买。第二,是因为原材料和人工费用大幅上涨,之前一个劳工150元左右,现在都260元啦!第三,就是低价不断的上涨,开发商的成本在不断的升高!所以,价格都在不停的涨!


我是老张啊


因为三四线城市通常市区规模很小,下边县城中心规模更小,房源供应量很有限,虽然人口持续流出,但事实上县城中心和市区中心的人口密度是在增加的。

尤其在去年这样普涨行情之下,下边乡镇上的年轻人大量涌入县城中心及辐射内区域,县城及周边区域的又有很多人涌入市区,供需比瞬间失衡,形成了短时间内狼多肉少的局面,所以造成价格被快速推高。但这和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为热点城市人口是增量,三四线绝大多数是存量。炒股的人应该都知道,市场要有健康的上涨格局必须依靠增量资金,紧靠存量不会有持续性,上涨格局很难持久,而且回落概率也更大。

至于所谓的“一直”,不能看时间多久,而要看幅度多大,有的城市几个月就翻倍了,然后基本上就不怎么涨了,甚至有所回撤,但也有些城市涨了一年多涨幅还不到50%。再举个反例,深圳在去年普涨格局之前就已经现行大涨,几个月飙升50%,但是之后“一直”连跌19个月,直到现在还在跌,但是跌了多少呢?比如3月份,每平方跌了6块钱,你没看错,就是6块钱,然后上个月又跌了16块钱,几个月涨几万,然后一年多时间跌去几千块那么,这种“一直”并没有参考价值。

上涨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要通过不同三四线当中同级别城市价格横向对比来看待涨幅,比如A城和C城经济相当、人口相当、区位相当,A城短期内单价已经上万,那么此时更大概率是在横盘或者微调,而C城理论来说应该也会达到A城这样的单价,但目前C城还不到7000,那么追随A城轨迹继续上行的概率就更大,上涨周期也就更长。B城一看A和C都涨了,自己虽然实力差点,但也不至于差那么多,你们俩都涨到一万了,我去年涨那么猛也才刚涨到五千多,我怎么也得七千吧。这既是大众心里,也是投资人心理,更是一种逻辑结构,所以目前看更像一种接力上涨。前期涨幅大的,其实现在已经趋缓很多,甚至有的已经有所回落,现在涨幅领先的主要都是前期涨幅小的,上涨周期长的主要也是长期涨幅较小的。


城市发展报告


人口流入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房价上涨反过来带动土地拍卖价格上升,土地价格再推动房价上涨。

热钱流入对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棚户区改造所释放出来的大量住房需求,从2015年起,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拆迁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由拆迁户自由购房住房,巨大的居住需求使得三四线城市房价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财经微世界


发现株洲房价自2016下半年开始蹭蹭猛涨,2017株洲被列入三线城市,株洲人口流入不大 ,居民整体收入不高。在国家这样严厉的管控政策,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大涨幅,平均每个平方涨价1500到2500。主要是株洲棚户区改造,2018市政府计划棚户区改造2万多套。货币补偿,导致买房人增多。几个大房地产企业在株洲搅局捞金,如HD知名企业,名义上精装修,一套103平方的房子,不含其它费用,房价为93万多。售楼小妹总是鼓励进行商业贷款,该企业不太欢迎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任何优惠。还有HC房产巨头。2018年5月开盘,把房价提到上万,随即周边多个楼盘跟风,炎帝广场附近的楼盘房价上到7500到9500位置。一些二手房也提到8000座右,几个房企裹挟政府,市名校二中办初中部 随即二中附近都拉到8000左右。政府无为的做法没顾及百姓购买力,政府保持gdp增长,调控能力不到位。株洲房地产内暗流涌动,水深无底。加之长沙限购后,本省和外省的炒房者涌入株洲。预计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上半年,株洲商品房均价会突破万元。如今是越控越涨,越涨越买的局面。好多房产企业无房可售。高房价背后是一场财富的再分配,越富越有钱 购房者变成房奴,越来越穷。对无房者和工薪阶层刚需用房形成掠夺。资本的本性充分暴露。为社会良性发展埋下巨大隐患。泡沫经济形成。预计株洲这一轮暴涨后,会引起高层重视,渐入调整期。至于将来房价能降多少,说不准。如果你不想当接盘侠,又不是急需用房,就别跟风买房。依据株洲本地生活水平,房价在5500到6500之间比较合适。希望中央早日出台商品房空置税和房产税,严厉打击炒房者。加强房企监控,对搅局者,拒用公积金买房企业,给予惩罚。各级政府靠房地产发展经济,迟早误国殃民。靠核心技术创新才是王道。


品信微语


看了这个标题,忍不住回答几句。就拿我现在居住的四线城市来说吧,我认为造成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1.主要是Z f这一块,城市的用地址标下降,造成土地供应紧张,高价拿地频现;其次,随着规划政策的不断升级(比如:容积率,绿化率,公共配套,车位配比等)造成开发商城本猛增,再次就是税率,我记得08年的时候新商品房的交易税是180元/平方,现在是2000元/平方。最后就是中介炒房介入的原因了。我认为这些是上涨的主要原因。

2.这些房子卖给谁了?谁这么傻当了接盘侠?

这个呢确切地说,房子百分之九十都是本地人买去了(因为我们这边很少外来人口)。主要购买人群是刚需和改善性住房刚需人群大部分是结婚用房或者是大家分小家(小城市子女生得多)的购买者。还有就是一些受大城市限购的影响,决定回乡置业的。这部分的回流也占了很大比例。然后就是一些改善性住房的购房者了,五年前我们这边的房子密度都是比较高的,绿化率也非常低,而几乎没有电梯房,更不谈什么人车分流了。好了,这两年的开发商受规划新政的影响,个个楼盘造出的房子一个比一个高档,绿化率都在30%以上,栋距几十米以上,地下车位1:0.8以上,人车分流,全部是电梯房。所以有条件的都想住上这么①套诗情画意的房子,尤其是家里有老人腿脚不利索的,电梯房可是他们的福音啊,创造条件也得上。再者就是放开二胎的缘故了。最后说一句,房价上涨的同时,房子也有了质的提升。我能回答的就这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