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火,但吃降火食物或藥品卻沒用,甚至更嚴重了?

像標題說的狀況應該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症狀,曾經本人的朋友也試過,喉嚨發炎,然後去打了吊瓶,回家後不但沒好,反而更痛了,喝水都難受,後來我建議他用艾炙炙天突穴,當時灸完後就沒覺得喉嚨很清涼,沒兩天就好了。這是什麼問題呢?這是典型的上熱下寒的症狀,好像很矛盾的樣子,又熱又寒,下面祥細解讀。

上熱下寒是指什麼呢?

就是上面部位有熱症,比如說,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眼乾,這時候吃一些降火的東西卻沒有改善,但者更嚴重,或者覺得肚子寒冰,手腳涼,就是下面部位涼,也就形成了上熱下寒。有這種現象的人的特點是舌尖紅,舌根白,面紅,失眠,容易生氣,脾氣火爆,肝氣鬱結。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火,但吃降火食物或藥品卻沒用,甚至更嚴重了?

上熱下寒的原因是什麼,中醫解讀為心腎不交。

在中醫,心屬火,是像一個小太陽向下照著給腎以溫暖,然後腎向上提供腎水給心以滋潤,避免心火太旺,這就叫心腎相交,若心火向上燃燒,卻不是向下提供溫暖給腎的時候,腎水也無法上升提供給心,因此就形成了心腎不交。上面就是上火的感覺,下面卻因為沒有心火的溫暖而感到冷。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火,但吃降火食物或藥品卻沒用,甚至更嚴重了?

心腎不交是如何形成的。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火,但吃降火食物或藥品卻沒用,甚至更嚴重了?

五行相生圖,從木開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結束於水,水生木,形成下一個循環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火,但吃降火食物或藥品卻沒用,甚至更嚴重了?

氣機升降圖

從以上兩圖來看,腎水的上升需要經過肝(也就是藉助肝的升發功能),但是當肝氣不舒,氣多就形成火,變成了肝火的時候,這肝不但不能幫腎,反而助長心火,這時候心火就更旺了,腎水也就不能滅心火。這時候,因為腎得不到心火的溫煦,陽氣就弱,也就寒涼了。因此下面部分就寒,這寒會影響脾胃,脾的陽氣不足,造成胃寒,影響身體的吸收。

心火的下降需要經過脾胃與肺(也就是藉助胃氣的下降與肺的肅降),但是出現以下情況,心火就降不下來:

  1. 當肝火旺的時候,分泌的膽汢就受影響,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脾胃變得虛弱,胃氣無法下降(大家都知道消化良時覺得打嗝才舒服,這就是胃氣向上了),

  2. 同時脾無力運化胃中的食物津液,不能向上輸送到心肺,肝等其它臟器,肺氣得不到津液的營養就會出現氣虛,食物的津液得不到脾的氣化,會變成痰溼,然後存在肺裡,本來肺氣不足,又加上這些痰的阻滯,容易受外邪的入侵(風寒溼等),然後肺氣也就無法肅降。

因此心腎不交的原因在肝氣不舒,脾胃虛寒,解決的辦法是疏肝理氣的同時,健脾,去寒,而不是用降火的辦法,因為這熱症不是實火,而是虛火,虛火不是寒涼的東西能滅的,大家知道明火用水滅掉是沒問題的,但是若熱感是空調暖氣造成的,用水來滅的話管用嗎?因此這種情況下有以下建議:

  1. 靜坐深呼吸,肺氣能下沉到丹田最好。

  2. 跪膝,睡前在床上跪15分鐘,引血下行。

  3. 多運動,增加肺活量

  4. 泡腳或艾灸,去寒

  5. 少生氣。

  6. 多按摩肚子和腳面的太沖穴,還有背部肝區,前胸多做經絡理療以舒肝氣。

1-3/都是引火下行的辦法,4是健脾去寒溼。5/6是幫助避免肝氣鬱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