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13歲惡性淋巴瘤少女險被放棄治療 重獲新生後成為美術老師

作者 | 黃楚涵

排版 | 博雅

校對 | 兜兜

本文徵得主人公同意

首發於“向日葵兒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主人公麥蓉淋巴瘤康復8年的抗癌故事。

麥蓉的家庭條件在治療惡性淋巴瘤這樣的大病面前顯得岌岌可危,昂貴的醫療費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壓在這個本不富裕的小家庭身上,因為無法及時拿出醫療費,麥爸爸一度產生了想要放棄治療,將麥蓉帶回家裡的衝動。

全文共2953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13歲的花季少女被確診惡性淋巴瘤

2010年對於13歲的麥蓉來說可能是最難以忘懷的一年,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猝不及防。

連續的高燒不退伴隨著輕微的骨頭疼痛,這些看起來只是換季帶來的附加品,被爸爸媽媽從家裡背下山到鎮上看病的麥蓉萬萬沒有想到,正值花季年紀的自己竟然在一次高燒之後與“癌症”這個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詞有了緊密的聯繫。

麥蓉的症狀難倒了小鎮裡的醫生,當晚還被燒的昏昏欲睡的麥蓉就被帶到了省會城市的腫瘤醫院。

醫生的確診書像是當頭一棒沉重地壓在了這個原本簡單幸福的小家庭上。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化療中的麥蓉

面對這樣讓人難以接受的結果麥蓉的爸爸媽媽難過得無法將眼淚隱藏回去,但是他們依舊安慰著才13歲的麥蓉:“沒事的,不要害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時的麥蓉對於“癌症”這兩個字眼其實並不太瞭解,唯一的認知便是很稀有,但是她同樣覺得很納悶,怎麼這樣稀有的事情就偏偏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呢?

麥蓉和一般的患病小朋友一樣,一開始到了醫院也是一個勁兒的哭,但是麥蓉哭的不是對於病痛的畏懼,而是難過自己會很長一段時間回不了學校,無法學習和見到好朋友了。

那種無聊、難受讓麥蓉的每一天都像是沒有盼頭一樣,顯得毫無生機。

那時的麥蓉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一週一次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們來醫院看在醫院裡的小朋友,和他們一起玩遊戲、畫畫,但是對於當時身體情況並不樂觀的麥蓉來說,就連一週一次的歡樂時間都有可能會因為病情的原因而去不了,她也因此而經常感到很難過。

可就算是這樣,一顆愛上畫畫的種子在那個時候便種下了。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害怕針頭的麥蓉

長時間的住院對於正值青春期本應該放肆大笑、和朋友們玩樂的麥蓉來說是一件及其枯燥的事情,白天在醫院打點滴的她總是期盼著有一兩天能夠晚上回到外面租的房子。

“醫院”兩個字對於麥蓉來說,至今一提起都會覺得有一種想要嘔吐的難受感,那種拼命想要逃離醫院的感覺麥蓉至今都覺得歷歷在目。

她回憶道:“曾經有一次在從出租房回到醫院的路上,我一想到醫院裡的一切,就在大街上吐了出來,幸好現在一切都好了起來。”

志願者和企業伸出援助之手

麥蓉的家庭條件在治療惡性淋巴瘤這樣的大病面前顯得岌岌可危,昂貴的醫療費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壓在這個本不富裕的小家庭身上,曾經因為無法及時拿不出醫療費用,麥爸爸一度產生了想要放棄治療,將麥蓉帶回家裡的衝動。

那時的麥蓉其實心裡面什麼都很清楚,也很懂事,明白爸爸媽媽的為難,可是當被爸爸告知可能會放棄治療,回家的時候,她依舊留下了難過的淚水。

她告訴記者:“對於活下去這件事當時真的是很渴望,心裡總期盼著能夠出現奇蹟,在某一天醒來的清晨我的病就好了。”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復發的麥蓉很苦惱

每一次有志願者來的時候,麥爸爸麥媽媽都在極力地向他們發出求助的信息,好在熱心的志願者們以及企業在關鍵時刻向這個家庭伸出來援助之手,幫助麥蓉繼續治療下去。

七個月的治療後麥蓉的病情終於有了好轉,從醫院回到了家裡。可出院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很久,四十多天以後,麥蓉病情復發,再次回到了醫院。

依舊是發燒,這樣的局面讓麥蓉不想去相信,因為她知道自己又要去面對病魔了。

但是這一次麥蓉勇敢了很多,她很快調整好了心態,積極去配合醫生的治療,她堅信自己能夠再次好起來,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把結果交給時間。

通過努力考上大學

治療是難熬的,特別是一個個黑暗到看不到未來的日子。那段時間也總會有好心的志願者老師來醫院看她,有時輔導她功課,有時是陪她到醫院樓下曬曬太陽。那些不太美好的日子似乎被醫生護士的鼓勵、被志願者哥哥姐姐們的歡笑以及熱心志願者的陪伴一點一點溫暖了起來。

13歲的小麥,正處於想讓自己變得更美的少女期,卻因為患病而不得不剃掉頭髮,就算是眼淚忍不住掉下來的時候,她都一直緊緊抓住了於她而言生命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算上覆發的時間,麥蓉前前後後在醫院治療了一年半。再次從醫院回到家的時候,麥蓉迎來了自己的蛻變。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麥蓉的畫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麥蓉的畫

出院以後麥蓉比同齡人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貴,也比同齡人更加努力,生病時的麥蓉正在讀初一,她沒有因為自己生了病而放低對自己的要求,相反重返校園的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名列前茅,中考之後考上了市裡面最好的高中,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

“我們家在一個小山村,那裡的女孩子一般讀了高中以後就輟學,出去打工,如果我沒有生病,我可能也會和大多數的她們一樣,但是正是因為我生了這樣的一場病,更加地努力,現在才能考上大學。所以,我現在回想起來之前所受的病痛,就會覺得其實並不是很差,至少它幫助我變的更好了,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讓麥蓉更感激的一件事情是,儘管她出現了復發,但是卻沒有留下後遺症。

學業閒暇之餘

化身志願者幫助更多癌症患兒

麥蓉在醫院的時候就很喜歡陽光,她自己也像是一個陽光一樣,去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現在的她,22歲,花一樣的年齡,向自己兒時的夢想一步一步靠近,那時對於繪畫的喜愛麥蓉一直都未曾放下,週末的她總會去少年宮的美術班做助教老師,一邊上班,一邊學習,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抗癌成功的麥蓉(中),定期回醫院做志願者

現在,麥蓉也做著之前那些帶給她溫暖和幫助的志願者的哥哥姐姐們一樣的事情。

在學業的閒暇之際,麥蓉隨時都會回到之前的醫院做志願者,陪那些生病的小弟弟小妹妹們玩耍,給他們帶來溫暖。

在她眼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都不容易,這也是她去做志願者的原因之一:“當你經歷過這樣的磨難的時候,你就會更加願意放低自己去體貼、關懷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當看到他們能夠在自己微笑的幫助之下很開心、歡喜,這其實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我也會很開心,這種共同傳遞的溫暖是在雙方的身上流淌的。”

13岁恶性淋巴瘤少女险被放弃治疗 重获新生后成为美术老师

微電影《勇士》首映禮

麥蓉(左)和向日葵兒童夏歡合影

擺脫了病魔的麥蓉生活得很精彩。她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每天晚上都會做兼職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減少家裡的經濟負擔;還去嘗試參

加微電影《勇士》的拍攝。

當被問到為什麼去拍電影,這個有著溫柔甜美聲音的女孩笑著說:“關於出演電影可能很多人都會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我卻覺得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見一些高山和低谷,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走過去,所有我們經歷的一切只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麥蓉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去更加廣闊的世界,繼續深造。未來還很漫長,但她堅信——未來,充滿希望。

採訪後記

小麥和我有著相同的年紀,但我在這個溫柔的女生身上看到了很多同齡人沒有的那種釋懷和堅強。

她讓我覺得堅強從來不是與生俱來,但她的那種溫柔就像棉花一樣,既能夠抵禦一切堅硬的困難,也能夠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溫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