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禪以“樂不思蜀”回司馬昭的詢問“安樂公,頗思蜀否”妥當嗎?

大馬哈魚12


妥當,劉禪這次終於“聰明”了一回。否則,陰狠的司馬氏對他是不會客氣的。劉禪治國不行,保命還是有一套的。

無能的劉禪

劉禪在正史中的傳記,基本是無所作為,全部都是某某大臣如何,某某大將如何,劉禪的存在感極低。後期諸葛亮死後,劉禪更是荒淫無道,寵信宦官,最終敗掉了劉備辛苦打下的基業,讓人怒指其是“扶不起的阿斗”。

即使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依舊難以保全他。無論是劉禪是否看清統一是大勢所趨,但他最終決定投降的決策,對自己和百姓都算是一個較好的結局。

(鄧)艾至城北,後主輿櫬自縛,詣軍壘門。(《三國志》)

為了感化還沒有歸降的東吳,劉禪到達洛陽後,被封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等到司馬昭宴請蜀漢官員時,故意讓舞女跳起蜀地舞蹈,其他官員都感到很悲傷,只有劉禪喜笑自若。

王(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漢晉春秋》)

到了後面,司馬昭又問劉禪想念蜀地嗎,劉禪“樂不思蜀”的答案讓人恥笑了千年。這固然是劉禪昏庸的表現,也未嘗不是他看穿司馬氏陰狠後的自保。

陰狠的司馬氏

司馬氏的陰狠,自司馬懿那裡就讓人印象深刻。也正是這種性格,最終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才攫取了曹魏政權。在司馬昭時期,他們這種陰狠毒辣的作風依舊未改。只要一些人表現出不和其合作的意向,便會受到司馬氏的瘋狂打擊。

“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便被司馬氏無情殺害。七賢中的向秀,在嵇康被殺後,完全變節,投靠了司馬昭為官。而阮籍則借整日醉酒消極抵抗,最終才倖免於難。

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被俘虜到洛陽,被封為違命侯,足見晉武帝對他的輕視和挖苦。孫皓在向司馬炎磕頭的時候,司馬炎譏諷他:“朕為你設置這個座位很久了!”已經是階下囚的孫皓卻絲毫不示弱:“我在南方,也為陛下設置了這樣一個座位!”孫皓這種“硬氣”,也為他埋下了隱患。五年後便死亡(當時傳言非正常死亡),當時的孫皓只有42歲。

由此可見,司馬氏的陰狠毒辣是一脈相承。反觀“樂不思蜀”的劉禪,則安安穩穩地活到64歲正常死亡,其子孫後代做到高官的有五十多人。所以,面對司馬昭的試探,劉禪的“樂不思蜀”,也許是最好的答案。


歷史鉤沉


《三國演義》把劉禪描寫成一個腦殘,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只知道凡事問相父,諸葛亮死了,被宦官左右,這只是文學形象。

《三國志》有記載,在孔明去世後,劉禪很勤政,當了四十年的蜀漢皇帝,白痴弱智能當這麼久嗎?

劉禪為何偏偏就選擇不戰而降呢?這不是他的錯,是巴蜀的本地士族勢力要投降,蜀國的軍隊正在北伐,國內空虛,姜維無法回來保衛都城。大家覺得這樣的蜀漢還有救嗎?就算劉禪沒有投降,也會發生內鬥,最後的結果也好不到哪去,或者劉禪消滅了投降派,但是這些投降派的家族一樣會造反,結果不管哪方勝利,對於連年征戰的蜀漢來說,都是自取滅亡,魏國頂多再派個將軍入蜀,這樣大家覺得劉禪是聰明還是蠢?

司馬昭問劉禪的這句話婦孺皆知,樂不思蜀就是從這裡來的,劉禪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是聰明人的做法,比丟命強吧。也因為這一點,劉禪得到了善終。





米爸Derek


劉禪“樂不思蜀”的回答看起荒唐,實際上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的舉措。

當時蜀國已經無力迴天,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歷代亡國的君王都不得善終,在司馬昭的詢問下,如果劉禪的回答稍有不慎,讓司馬昭感到他有復國或不甘心的心思,肯定惹來殺身之禍,不得善終。

一句“樂不思蜀”讓他徹底失去了對司馬昭的威脅,這才包住自己安樂公的位置,終老到死,他的這一舉動同時也為常年征戰的蜀國百姓和士兵帶來了平靜的生活,所以個人認為劉禪真的是大智若愚,知天命,懂進退!


sunnyf888


縱觀《三國演義》,無論是梟雄曹操、忠義關雲長,還是足智多謀諸葛亮、羽扇綸巾周瑜,三國無疑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然而亂世受苦的終究是百姓。

看三國的結局,曹魏強大被司馬家竊取,後三國歸晉,然而要數結局最好的當屬蜀國。

263年,西晉兵臨城下,劉嬋率眾投降,蜀國滅亡,使蜀國免受戰爭之苦。

反觀孫吳,蜀國滅亡後,西晉舉兵南下,明知實力相差懸殊,依然與西晉兵馬先後進行多次戰鬥,苦苦支撐了近50年後,310年,被西晉所滅,付出沉重代價,百姓民不聊生。

從劉禪的“不思蜀”這句話,道出了劉禪的智慧,他知道螳臂當車是沒有用的,識實務為俊傑,不僅自己有一個好的歸宿,也給百姓以安定。





甲良生日記


劉禪以“樂不思蜀"回應司馬昭的“安樂公,頗思蜀否”妥當嗎?我認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在當時情景下,劉禪的這句回答是太妥當了,堪稱經典答對。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到了蜀國後期,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沉溺聲色。唯一姜維又遭排擠,不敢還成都,軍政分家。蜀國日衰。鄧艾兵臨成都,劉禪出降。

司馬昭問劉禪“思蜀否"。以劉禪當時的處境,回答“此間樂,不思蜀"很好地躲過了可能的危險試探。假設劉禪即便有勾踐再起之心,此時也得示弱,更何況此時的劉禪已真成扶也扶不起的阿斗了。

再者,看應答是否妥當也要參考司馬昭當時的心理。司馬昭在三國曆史上的能力絕對比劉禪高不止一個檔次。前期伴隨其父司馬懿南征北戰學到不少真本事。司馬懿死後,其兄司馬師廢魏帝曹芳,他司馬昭參與謀劃,沒少出力。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又殺掉魏帝曹髦,另立曹奐,自此“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美名"千古傳揚。這些事實證明了歷經血雨腥風的司馬昭絕對是個狠人。在這樣的征服者面前,劉阿斗只有回答“此間樂,不思蜀"表示無比臣服方能保全性命,若顯一絲不忿,性命憂矣。

所以說,劉禪“樂不思蜀"的應答是極妥當的,後來能活到64歲得以善終就算是明證。




昨天即歷史


以劉禪的角度出發是非常妥當的。但後世看來可能是沒有骨氣的。首先劉禪連同蜀漢官員一同被俘虜,寄人籬下肯定萬般無奈。如果劉禪回答思蜀,那司馬昭必然會對其產生戒備,甚至當即斬草除根都有可能。可以說劉禪這一回答保住了自己及眾多官員的性命。劉禪如果有野心像勾踐那樣臥薪嚐膽,那麼光復蜀漢也未必沒有可能。我們無法確切的說劉禪的回答是真心實意還是為了麻痺司馬昭。



燭花滿地紅


十分合適,沒有再完美的答案了。

首先分析人物。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的二兒子,是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他執政時期,是一手遮天的權臣,曹魏政權的實際掌控者。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說的他,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司馬家遲早代曹,故有此說。

唐初名相房玄齡在晉書裡這樣評論他:“世宗以睿略創基,太祖以雄才成務。”翻譯過來就是:世宗司馬師以謀略創立基業,太祖司馬昭以雄才成事。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平定諸葛誕淮南之亂,滅蜀,殺曹髦立曹奐。這三件事可以看出他有才幹,果敢,夠陰險。

再看看劉禪是怎樣的人。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孝懷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又稱後主,漢昭烈帝劉備之子。

再看說這句話時的形勢。是時,蜀國方滅,劉禪投降被帶回洛陽,被封為“安樂公”。“尚思蜀否?”“此間樂,不思蜀。”這是亡國投降的劉禪面對強大而可怕的對手司馬昭的一問一答,是最恰當的一個回答,成功扮傻保命。

巧了,對話中的兩位都留下一句俗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扶不起的阿斗”,一個是老奸巨猾,一個是平庸憊懶。

說這話的時候,蜀國已滅,劉禪已經不是蜀漢孝懷皇帝,而是曹魏的安樂公了。剛打成都被押到洛陽,下車伊始,司馬昭設宴接風,傻子也知道這飯沒那麼好吃吧。

那麼,劉禪傻嗎?不傻,十分聰明。諸葛亮說他“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同時代吳國的張溫說他“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這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

當他爹劉備剛稱帝時就立他當太子,而且從小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劉備的眼光是很不錯的,看看他的團隊成員就知道。如果是爛泥扶不上牆,劉備絕對不會讓他當這個CEO。

那麼這個劉後主性格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二。史書記載,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想象一下,16歲的聰慧的少年皇帝,像提線木偶一樣地扮演著國家吉祥物,看著那個智慧近乎妖的相父管理著國家。這樣的狀態會成長為怎樣的性格?軟弱,易妥協,把心事埋藏心底,沒有責任心,渴望自立。

讓我們把目光再投向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場殺機四伏的宴會吧。司馬昭讓樂隊表演蜀地歌舞,這既不是曹魏被蜀漢文化侵略了,也不是司馬那麼貼心遷就客人,目的只有一個,試探!劉禪身邊的隨從都聽哭了。

劉禪明白自己危險了,當年同樣投降了的劉琮就被幹掉了,幾百年後的李煜借文學創作發牢騷(既沒寫同人小說,也沒涉huang)就死的很慘,劉禪那聰明的大腦在飛速運轉,怎樣回答可以度過險關。“說思念肯定不成,說不想家會不會顯得太假,誰會喜歡呆在生存艱難的首都(對於已經是魏國公民的人來說洛陽就是首都,劇情需要,陝西朋友見諒,我愛西安),而不想回到安逸巴適的家鄉呢?洛陽光喝湯,曹奐請客喝羊肉湯,司馬昭請客喝牛肉湯,哪有我們成都的麻辣串串好恰?

說不想家這麼明顯的假話,司馬昭這貨會不會認為我很不真誠,刻意騙他,就像他爹對曹爽那樣韜光養晦呢?咋辦,左右為難。”

思來想去,劉禪認為必須從司馬昭的立場考慮,怎樣的條件會讓司馬昭認為殺自己得不償失弊大於利,那就是讓他相信自己是個毫無威脅的人。那麼怎樣讓他相信這一點呢,

司馬昭疑慮有二:

一,劉禪有沒有不臣之心,會不會捲土重來?

二,劉禪有沒可能被蜀漢的遺老遺少利用,把他當成旗幟,跟自己作對?就像秦末被項梁拿出來當旗幟的放羊娃楚懷王一樣。

“此間樂,不思蜀。”劉禪給出了精彩回答,我不想家,不回去,不會被反抗組織利用來對付你,打消司馬昭第二個疑慮。

此間樂,這兒多好玩多有意思啊。成功用語言勾勒出一個沒心沒肺的弱智形象。

偏偏有人自作聰明,蜀漢舊臣郤正趁上廁所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

你瞅,連表情劇本都設計好了。劉禪能照做嗎?不能,這劇本比劉禪的本子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一看就是三流編劇的手筆。而且故事線都和劉禪想要的不一樣。

但是拒絕嗎?no!本來身邊就沒剩下幾個人了,不能涼了手下的心啊。

於是,聰明的劉禪這樣演繹: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而且,司馬昭在背後是這樣評價劉禪的: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意思就是,安全,這貨沒威脅,留著也不會造反,殺了反而讓人家說我不仗義,以後也沒人敢投降了。

從此後,劉禪安居洛陽,又活了八年,死在了司馬昭的後面。

有人說這樣做太沒血性沒志氣了,但蜀漢滅亡是形勢使然,不是哪一個人說改變就可以改變的。而作為失敗者,劉禪的結局是最好的結局。


老刀嘚不嘚


當時他是階下囚,又是生死寄託於敵人一年之間的舊君主,這麼回答當然是妥當的。不然,稍微露出一點心懷故國,圖謀復辟的意思,立馬就是殺身之禍。

讓我們看另一個反面典型李煜,他的死因,其實就來自於一首流傳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雖然是好詞,但是心懷故國之意,也是昭然若揭了。

果然,這事被人告知了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認為他是“人還在心不死”,想復辟變天,於是,就命秦王趙廷美賜他牽機毒酒將他毒死。

相比之下,劉禪一副樂不思蜀,沒心沒肺的樣子,自然能活的久些。

當然,敵國君主都是心機深沉的政治家,不會被一些表面文章糊弄住。劉禪的“樂不思蜀”,是真的從心底裡就不想復國,而且事實上也絕無復國的任何行動,這才是他活著的最大理由。

至於這樣有辱門風的豬一樣的苟活,是否明智,就是另一碼事了。

從個人來講,我更佩服“去矣西川事,壯哉北地王。凜凜人如在,誰雲漢已亡”的不屈精神。



天刑17


妥當。有人認為劉禪有此回答,說明其不思故國,為人昏聵不堪,藉此把蜀國滅亡的鍋摔到劉禪的身上。事實上,劉禪是深諳處世之道,自己深處危局,時刻都被司馬家的人懷疑其有復辟之心,因此更要小心謹慎,只有表現的昏庸無道,安於享樂,才能讓自己不被關注,從而在危險環境中穩如泰山。蜀國滅亡的根本是因為其國家綜合國力遠不如魏國,加上諸葛亮連年征戰,六出祁山,國力損耗巨大,人口和生產難以恢復,當然劉禪也有一定原因,但他比孫權的那幾個兒子還是強很多的。如果後來的南朝後主李煜,能效仿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恐怕就不會吟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句子了。兩人一對比,劉禪安樂一生,而李煜卻慘遭毒死,由此可見劉禪“此間樂,不思蜀”的回答有多高明瞭。




國家網文化


樂不思蜀來源於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以表示自己不思念蜀國。這說明劉禪還是應對非常得體的。

首先,當時蜀漢已經被滅國,而之所以沒殺死劉禪應該是想留個賢明,司馬昭這樣問劉禪明顯是一種試探,畢竟劉備父子在巴蜀經營了幾十年。影響力頗大,而如果劉禪如果表示出思念故國的意思,那劉禪的結局很可能就是被殺,最少也要被囚禁,根本不可能善終。

再次,劉禪還是非常有智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縱觀劉禪前半生一直在劉備和諸葛亮的身後。雖然劉備死後,劉禪雖說是國君,但國家大權還是掌握在丞相諸葛亮的手中,劉禪並未掌握實權。直到諸葛亮死後,劉禪才真正掌握蜀漢大權,支持姜維九伐中原,而國家穩定。可見其並不是沒有能力,更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面對司馬昭的懷疑,劉禪肯定第一時間便識破了,所以才故意裝出不思念的樣子。

所以,劉禪並不是不思念蜀國,只是知道無力迴天,且這明顯是司馬昭的圈套,所以才有樂不思蜀的典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