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專注水產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輪蟲是一種微小的動物,生長在水體中,是水產動物苗種很好的開口飼料,作為幼苗天然的動物性餌料,可以促進生長髮育。因此,培育輪蟲對於養殖戶來說有很大的意義。本文從室內和室外培育輪蟲方面做介紹,希望能給養殖戶一些參考。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室內培育輪蟲的方法

1、種苗的採集與消毒工作

從池塘裡撈取浮游生物的樣品,在解剖鏡下將輪蟲分離出來。為了避免其它的浮游動物的混入,可先將輪蟲用吸管吸到清潔的玻片上,之後再轉移到培養的容器中,以保證輪蟲的純度。培養的水泥池在放種之前先要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清洗乾淨以後等待使用。培育輪蟲用的水也要嚴格消毒。常用的藥物是漂白粉,可以殺滅大部分敵害生物和藻類,餘毒消失得也快,一個星期就可以使用。水在使用之前,要用少量的輪蟲試水,如果輪蟲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才能大量接種,輪蟲的接種密度一般是2~5個/毫升比較合適。在適宜的條件下,經過10~12天即可以擴大培養。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2、餌料投餵 

培育輪蟲基本都是用酵母和光合細菌,在培養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光照,光合細菌對輪蟲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投餵量是5×106~10×106個/毫升。並根據培養中的具體情況及輪蟲吃食狀況來確定投餌量,以吃飽沒有剩餌為宜,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輪蟲的生長。在較小的水體中培養輪蟲,投餵酵母后要輕輕攪拌,使之分佈均勻,還能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如果水體較大,在培育輪蟲時,應採取向水中充氣的措施,以保證培養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還可以防止餌料下沉,促進輪蟲的快速生長。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3、輪蟲的溫度控制與擴大培養 

輪蟲生長對於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24~30℃,為了能使輪蟲快速生長,要注意維持合適的水溫。輪蟲的生長髮育與水質有很大的關係。在培養過程中,輪蟲會越來越多,排洩物也會增多,水質很容易發生變化,所以,培育的過程中,要觀察水質情況,定時加註新水。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在適宜溫度和充足的餌料情況下,保持良好的水質,經過10天左右的培養,當輪蟲的密度達到60個/毫升以上時,就要進行擴大培育或採收一部分增加空間。可以用200目篩網做成工具來撈取,也可利用燈光照射,使輪蟲集中在一起,然後進行捕撈。為了使下次能繼續培育,先要確定合理的捕撈量,培養池裡保持一些輪蟲,以便繁殖。

輪蟲室外培育的方法

1、清池進水及接種的方法

清池進水:幹水清池,即把池水排幹,在太陽下暴曬3~5天,就算是完成了清池,如果要消毒,可以在池底和池壁潑灑一些藥物。另一種為帶水清池,就是把培養池與池水一起消毒,按水池的水量加入藥物殺滅病原微生物。藥效消失以後,如果池中還要加水,必須要用250目或300目的密篩絹網過濾,以清除敵害生物。池塘一次進水不能太多,第一次進水20~30釐米,之後慢慢再增加。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接種密度:輪蟲的接種密度要根據使用的餌料種類來決定,用單細胞藻類作為活餌料,接種密度對輪蟲的影響不大。如果用酵母培養,則接種密度可以大一些,一般35~50個/毫升為好。因為酵母很難存活,死亡之後會汙染培育輪蟲的水體。若投餌量過大,水質很容易惡化,造成輪蟲死亡。輪蟲接種密度過小時,若投餵量偏少,水中沒有多少酵母,輪蟲很難找到食物,會因攝食不足而影響正常生長,甚至會導致輪蟲因飢餓而死亡。

2、室外培育輪蟲的管理措施

① 水溫:水溫是輪蟲生長繁殖的重要因素,能適應的水溫範圍為5~40℃,最適合的溫度為24~34℃,在符合生長的溫度範圍內,水溫升高以後,輪蟲就可以縮短生長週期,產量也隨之增加。水溫太高了也不合適,超過了輪蟲的適應範圍,會使輪蟲的蛋白質水平下降,影響品質。溫度過低,不利於輪蟲繁殖,所以,在室外培育輪蟲,要密切關注水溫變化,採取有效的措施維持適宜的水溫。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② 鹽度:高鹽度的水體環境對輪蟲的生長不利,在室外培育輪蟲,適宜的鹽度範圍是15~25,但低鹽度環境下培養的輪蟲活力差,作為餌料投餵很快就會死亡,利用價值低。在培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池塘的水位,夏天季節溫度高,水分容易蒸發,造成水位下降,池水裡的鹽度就會升高,對輪蟲生長很不利,必須進行調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淡水引入培養池,降低池中的鹽度,在輪蟲接種或採收時,鹽度升降的幅度太高,輪蟲會發生大量死亡。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③ 合理投餵:輪蟲培養的餌料除了單細胞藻類和酵母外,還有人用發酵麵粉、米糠來培養輪蟲。一般情況下,用普通的餌料來培育輪蟲,輪蟲密度到200個/毫升以上有點困難。雖然採用特殊的濃縮小球藻為餌料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培育輪蟲的成本過高,對於養殖戶不合適。以酵母為餌料培育的輪蟲,採取用魚肝油進行營養強化的措施,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輪蟲屬於濾食性動物,能吃到多少食物,與水中餌料密度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為了保證輪蟲有足夠的食物供給,投餵的原則是早期的投餌量可以高一些,等輪蟲的密度增加以後,再慢慢降低投餵量。

④ 水質:隨著輪蟲的生長繁殖,水體中的密度越來越大,投餌量就會增加,殘餌和糞便的積累也會越來越多,隨之會產生氨氮,對輪蟲的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向水池充氣,保證足夠的溶氧。另一方面要根據輪蟲的生長情況合理投餵餌料,這樣可以穩定水質,使培養順利進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機械的方法清除汙染物,定期使用光合細菌,可以改善水質,降低氨氮的含量,對輪蟲生長有促進作用。

⑤ 敵害生物:在輪蟲培育過程中,水中的纖毛蟲會與輪蟲爭食餌料,還有水蚤和、豐年蟲等浮游動物。這些生物不僅會搶食餌料,還會爭奪輪蟲的生活空間,有些橈足類的生物還會攝食輪蟲,是輪蟲繁殖的主要危害之一。這些敵害生物主要是進水時沒有做好過濾措施或是從餌料中帶進來。另外,當投餵過多的酵母沒有吃完,發生反應後,換水量不足,很容易引起敵害生物繁殖,危害輪蟲的正常生長。因此,在輪蟲培育過程中,進水要做好防護措施,投餵的酵母不要過量,以免留餌時間過長而影響水質。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3、輪蟲的採收

培育輪蟲的密度超過100個/毫升時,就可以採收,採收中動作要輕,避免輪蟲受到衝擊,可以用250~300目篩絹網製成約40升的網箱,網箱高40釐米,外面用不鏽鋼架支撐,網箱捆緊於不鏽鋼架內,把網箱連同不鏽鋼架放在一個高為20釐米的大塑料盆中,用潛水泵把池水抽出,經塑料軟管導入網箱內過濾。塑料軟管應儘量避免用閥門,管口應沒入水面以下,避免水流太大和突然改變對它的衝擊。為了避免將致病菌帶入育苗池,必須用過濾海水將輪蟲沖洗乾淨或經藥浴消毒後再投餵。由於輪蟲培養池中的殘餌、輪蟲糞便等物質會逐漸增多,使水質惡化,因此每次培養時間一般維持18~24天,最多一個月就要全部採收,清池消毒,開始新一輪的培養。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小結:

蝦、蟹的養殖戶越來越多,在人工育苗的時候,大多選擇輪蟲作為餌料,對於幼苗的生長有很大的作用。隨著水產育苗技術的發展,輪蟲培育的技術也在進步,養殖戶掌握了輪蟲的養殖技術,是水產養殖高產的有利保障。

魚蝦的最佳餌料——輪蟲的培養技巧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漁人劉文俊,或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留言或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