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因为网上直播,河北一小学生,跳楼自杀,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反思什么呢?

教育处处春


这个事件的相关话题,昨天已经回答过了。我从家庭,学校,孩子自身找了一下原因。收到了很多的评论。

评论大概分为三类:

1.责备孩子被溺爱,被宠坏了



拥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把孩子动不动就跳楼,归咎于孩子从小被宠惯了,要什么给什么,到现在就变成了一个自私的孩子。

父母说不得打不得,一旦话重了就离家出走,或者以死相逼。

真的是这样吗?孩子是真的被惯坏了?

我看未见得。

儿童教育学家,尹建莉在她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里说到: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不要认为给了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就是爱,不要以为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溺爱”。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的信任,支持,允许他去试错,得到人生经验,长成精神独立的个体,这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再多也不会把孩子惯坏的。

2.同情孩子父母



有一个人评论说,他不同情孩子,只同情他的父母。

是啊,没有了孩子的父母,在视频里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大哭的父母,真是是非常让人心疼。没有了孩子的父母,余生怎么过?

想着孩子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而轻生,他们一定难以放过自己,带着内疚和自责过完下半生。真的很值得同情。

3.怪学校老师抓得太紧

这一点,我真的没想到。

这次停课不停学,这是整个教育系统都默认的此段时间最好的办法。但是,可能有些误解学校有的老师过度解读了这个方案。

有的老师上课是一个平台软件,布置作业又是另一个软件,每天签到,打卡,让低年级家长应接不暇。

昨天有一个江苏的家长,由于在打牌时候被孩子的妈妈叫去盯作业,气得马上在微信群里语音骂老师,难听的字眼都说出来了。老师很无奈,请他退出,后来孩子妈妈给老师道歉了。



其实,这个真不能怪到老师。有的孩子不自觉,而老师还要上报学习进度,如果老师真的不管,那就是放弃这个学生。

我想,这是每一个有师德的人,最不愿意做的事。

事已至此,怪谁都没有用。孩子已去,惟愿他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网课,没有训斥。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想办法来引导孩子,让他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有强壮的“心理”体魄。

学校不应该只是唯成绩论英雄,家长也不应该只用成绩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将来的人才,社会,更不应该只是靠成绩来肯定一个孩子的成就。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可能只是摆设,放几个视频,讨论讨论就完了。学校里的教育,心理健康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让孩子从小就有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容易受到别人,外界的负面影响,有自己的主张,不轻易被伤害。

这些,都是需要在孩子年幼时,就要植根在他的心理,和他的身体一同成长。



曾经看过一部日剧,名字叫《爸爸妈妈加油!》,这部剧播出快20年了,我一直记得里面那个叫“太阳”的小男孩,和单亲妈妈相依为命。

他小小年纪,独立的性格,懂事得让人心疼。他每天出门时,都会和妈妈相互鼓励,举起拳头说:今天要加油哦!然后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他和他妈妈乐观的心态,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真希望,每一个孩子,在每一天早上,都能对自己说:今天要加油哦!

乐观,向上的精气神,是每一个人都要有的。传递给孩子,也将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能给孩子正向的引导,没有那么多抱怨和责备,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愿后来人,多些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