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疫情衝擊資本市場!全球股市遭拋壓,港股再度狂跌711點,A50又現重挫,離岸人民幣直落300點,歐美股市開盤皆墨

疫情衝擊資本市場!全球股市遭拋壓,港股再度狂跌711點,A50又現重挫,離岸人民幣直落300點,歐美股市開盤皆墨

疫情衝擊資本市場!全球股市遭拋壓,港股再度狂跌711點,A50又現重挫,離岸人民幣直落300點,歐美股市開盤皆墨

先於A股開盤的外圍市場暴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市場對於疫情的恐慌情緒。

1月30日,恆指收盤跌2.62%,報26449.13點,日內跌幅711.5點,跌破半年線;恆生國企指數跌2.77%,報10325.09點;恆生紅籌指數跌3.58%,報4127.81點。藍籌股全線下挫,舜宇光學、瑞聲科技均跌超7%。港股近期市值蒸發將近3萬億。

與此同時,A50期指繼開年第一天大跌超過5%之後,今日再度重挫超過3%。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最多時直落300點,回到6.99上方。歐洲主要股市開盤皆全線殺跌,最多時跌幅皆超過1%。美股期指盤前亦全線殺跌。

那麼,此次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來看報道。

中國資產遭遇沉重沽壓

繼鼠年首個交易日大幅殺跌之後,1月30日,香港市場再遭重挫。恆指收盤跌2.62%,報26449.13點,日內跌幅711.5點,跌破半年線;恆生國企指數跌2.77%,報10325.09點;恆生紅籌指數跌3.58%,報4127.81點。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電子板塊領跌,瑞聲科技、舜宇光學大跌7.5%,丘鈦科技暴跌逾12%,比亞迪電子跌9%。早盤一度上漲超過1%的騰訊控股收盤轉跌,全天下跌超過2%;阿里巴巴跌幅達2.7%。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值得關注的是,可能對A股市場產生較強映射的半導體個股中芯國際全天大跌超過9.8%。從走勢來看,這種跌法可能對獲利盤沉重的A股半導體板塊來說是一種打擊。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港股跌幅居前的板塊如下: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表現較為扛跌的板塊則有這些: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其中,醫藥股走勢分化,醫藥仙股集體爆發,中國醫療集團今日再度暴漲500%,收盤漲388%;精優藥業漲132%,天大藥業漲49%。醫藥龍頭集體大跌,白雲山大跌11%,平安好醫生跌7.5%,神威藥業、東陽光藥、石四藥集團集體大跌。這一點亦超出市場預期,因為東陽光藥等公司的產品對於此次肺炎有療效。

A50期指走勢再度令人擔憂。全天幾乎再度出現單邊殺跌走勢,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跌幅超過3%。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離岸人民幣再度進入貶值通道當中,截至發稿,最大跌幅超過300點,人民幣兌美元已經來到6.99上方。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歐美股市亦受到擾動

北京時間下午歐洲股市開盤亦全線殺跌,主要股指跌幅皆超過1%,但隨後略有企穩。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美股盤前期指亦全線殺跌,跌幅雖然不大,但人氣亦明顯受到了影響。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期限國債部分再現倒掛現象,且收益率多數出現下行,這在去年四季度以來並不多見。

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全球股市遭抛压,港股再度狂跌711点,A50又现重挫,离岸人民币直落300点,欧美股市开盘皆墨

澎湃新聞,北京時間1月30日凌晨3時,美聯儲宣佈維持利率區間在1.50%至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決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政策立場是合適的,但不確定性仍存,相信貨幣政策將很好地支撐美國經濟。

此次聲明關於通脹的表述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強調預期通脹水平要“回到”2%的對稱通脹目標。鮑威爾表示,預期通脹在未來數月更接近2%,希望通過聲明釋放出信號,即美聯儲對於通脹低於目標感到不滿。調整通脹措施表明需要清晰的信號——通脹不會永遠低於2%,且2%目標不是上限。

“就業市場繼續表現良好。”鮑威爾稱。“我們看到了強勁的就業創造,我們看到了低失業率,非常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勞動參與率繼續上升。”

而關於聲明中另一處調整:家庭支出由“強勁”增長轉為“緩和”,鮑威爾表示,消費者支出增長在2019年晚期放緩至溫和狀態,支撐家庭支出的基本面依舊穩固,當前家庭債務規模處於良好位置。

鮑威爾指出,勞動力市場持續表現優秀。薪資出現增長,尤其是低收入工作,而當前多數的預測都低估了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幅度,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還有更多空間。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鮑威爾認為其可能會影響中國經濟,但現在判斷對美國的影響還為時過早,“我們正在非常仔細地監控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了不安,近日來全球股市與石油價格均出現大幅波動。

鮑威爾稱:“有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正在企穩。”包括貿易緊張局勢有所減弱等。“儘管如此,前景仍不確定,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疫情對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

雖然A股還未開盤,但從目前透露的市場情緒來看,開盤之日一場大跌似乎難以避免。那麼,疫情對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呢?近日亦有不少專家對此進行發聲。

知名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拉長曆史來看,新冠疫情不會促成經濟拐點。2003年“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在2季度。2003年的四個季度,我國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全年看,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7%,減慢0.8個百分點。可見,當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若單純看第三產業放緩(假設正常增速為8.5%,比上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對GDP增速的拖累,則影響GDP增速0.5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為32%)。此次新冠疫情從去年12月份開始蔓延,至今不到兩個月,傳播規模和範圍大於“非典”,但防控力度和重視程度也大於“非典”期間。“非典”爆發集中在四、五月份,而此次疫情的峰值估計會在2月份出現,之後將逐步回落。因此,樂觀估計新冠疫情被基本控制的時間會比“非典”時期提前。

從經濟形勢來看,2003年非典期間的中國經濟,正處在重化工業化、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的高增長階段,上升動力很足。如今,中國經濟增速的穩中下行,原本問題不大,也有利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更好推進,但遇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原本不成為問題的問題。在認清大勢之後,還要分析新冠疫情對各大產業的影響。從幾大產業看,第三產業肯定首當其衝,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後是農林牧漁業。

李迅雷建議,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重新調整2020年既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要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建議財政赤字率從2019年的2.8%,上調至3%,即增加約2000億人民幣的財政支出。橫向比較看,日本財政赤字率7%左右,美國4%左右,中國到3%,並非不可接受。貨幣政策方面,應該實施穩健偏寬鬆的貨幣政策,第一季度即需考慮降息,全年加碼降準降息目標。

中金公司王漢鋒團隊表示,當前武漢肺炎疫情仍在發酵,投資者普遍關注節後開盤其對A股及港股的影響。與武漢肺炎疫情最可比的事件是2002年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非典事件。覆盤當時非典的影響,總體上,當年的非典雖然也引起了市場階段性情緒

緊張和劇烈調整,但後續經濟繼續企穩復甦,回顧來看,非典疫情並未改變經濟及市場中期的趨勢。

方正證券陶川認為,歷史上全球歷次重大突發疫情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不一: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可以造成10%以上的GDP損失,而2003年SARS造成的損失僅佔當年GDP的1%。從SARS集中爆發的2003年二季度來看,其對於當季度GDP增速的拖累約為1.5個百分點。鑑於此,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潛在衝擊與SARS類似,則其對於2020年中國GDP的造成的損失依然有限,但對於一季度GDP增速的影響很可能超過0.5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