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沒有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你在批評孩子之後,覺得委屈的孩子應該由誰來安撫呢?

蛙人蛙語


安撫孩子應該是父母的事,這和有沒有老人照顧沒有關係,我在兒子家看孫,他們說完孩子都是由他們來安撫的。免得說奶奶給慣壞了。當然,沒事的時候我會摟著孫女慢慢給她講些道理,但也絕不說她父母的不是。


韻286900655


這個問題我來替你回答,肯定是做父母的來安撫了。

拿我自己親身經歷,我家孩子一直都是我自己帶在身邊的,小男孩難免調皮些,尤其是現在三四歲正處於貓狗都嫌的年齡。有一次吃飯時,爺爺做了他的小椅子,還佔了他的位置(以為他不吃了),小傢伙不高興了,在我們大家都沒反應過來時,搬起旁邊的椅子砸了他爺爺一下,老人慣孩子,不捨的打罵,但是作為孩子媽媽我肯定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一把按在沙發上脫掉褲子,狠狠的抽了幾巴掌,當時娃就疼的哇哇大哭,可是這孩子倔,讓他道歉還不吭聲,於是我就把他推到門外反思,眼看我真的動怒了,小傢伙也怕了,哭著說不敢了,然後我讓大家都不要理他,自己在餐桌下鑽著哭,看沒人理,又自己爬出來,一直拿眼睛看我,我裝作沒看見,過了十幾分鍾,慢慢蹭到我身邊,想抱我,還是沒給他好臉色,只是告訴他:想吃飯趕緊自己吃,不吃一會我就倒掉。好傢伙,這下乖了,自己一個人坐那開始獨立吃飯,全程吃的乾乾淨淨,完了自己把碗筷送廚房。吃完跑臥室還想讓我抱,這時我氣消得也差不多了,他也平和了,我就開始嘗試跟他溝通:我說媽媽剛打你,是不是疼的很?只見他委屈的點了點頭,我又問:知道為啥打你不?自己說:知道,不該嘛椅子打爺爺,於是就這樣跟他講了為啥不能打人,不能打爺爺,講了一堆道理,最後說:知道自己錯了,我說去跟爺爺道歉好嗎?點點頭,讓我陪著,去爺爺房間:給他爺爺到了謙。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從這件事情中,我們能看出來,小孩子小,還不懂事,但是在他犯錯的時候,大人必須及時引導,給與正確的批評與講解,再給與合理的安撫,小孩子是很容易聽得進去和接受的,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向正確的道路上走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麗姐帶你說生活


你好,我是沐風蝶,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還是應該由你本人去安撫。

我小姨的三個孩子都是自己照顧,三個小孩老是打架,最小的那個小孩打不過就知道哭,我小姨知道後,就喜歡不分青紅皂白地罵最大的那個孩子,其實就是最小那個孩子的錯,大的被罵完,當然覺得十分委屈,只能一個人躲在房間哭,而我小姨罵完之後也是很後悔,最後只好自己去安慰大孩子、並且道歉。試想,如果我小姨也不去安撫,那麼孩子自然就很難走出被罵的陰影。

為什麼要本人安撫呢?

一、沒有老人幫忙照顧孩子

沒有老人照顧,孩子受了委屈,身邊又沒有其他大人,孩子找不到人來傾訴,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古怪

二、由你親自安撫對孩子更有效

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既要有教育也要有愛,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沐風蝶


你好,我是一位四歲女孩的媽媽,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我覺得孩子受了委屈,不管是受了什麼委屈,是誰造成的,都應該由爸爸媽媽來安慰。孩子本身就對爸媽尤其是媽媽有依賴感,受到委屈的時候這種需要就更強烈了。

我曾經因為女兒犯了錯衝她發了火,女兒大哭,我更加煩燥,讓她一個人哭,什麼時候停下來再出來,女兒就死死的抱著我邊抽泣邊說:我停不下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我當時覺得特別對不起我女兒。

所以從那以後,如果我沒忍住衝她發了無名的火,或者有什麼事沒問清原由批評了她,平靜下來我都會主動給她認錯。當然最好不要發生這種事情啦,孩子的小心靈也是會有陰影的。

所以如果批評孩子後,覺得孩子是委屈了,主動去安慰一下孩子,這個時候說的道理他們反倒能夠平心靜氣的接受,也會記憶深刻。


牛團毛絨玩具回收


我批評了孩子,一般都是我自己來安撫。我脾氣很急的,有時候火上來了,脾氣也是控制不住。每次發完脾氣都會後悔,也會抱抱孩子,安撫安撫他們。孩子爸爸脾氣也急,每次他批評孩子時,對的我不會說。批評錯了,我會護著孩子安撫孩子。其實不管有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最好的安撫還是來自於父母。不要因為沒有老人幫忙帶,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


吉祥一二三寶媽


我家孩子就是沒有老人帶,每次批評完,都不用哄,因為她犯錯了,她心虛,她就來哄你了,要是被冤枉了,我就哄哄孩子。媽媽從小帶的孩,犯錯誤的時候,不管你咋說她,咋打她,孩子都不會記仇,當然媽媽都不會亂打孩子的,亂罵孩子的。


嫩江路路生活日記


隨著二胎的開放,一般家裡都兩個到三個孩

子,照顧不過來那是肯定的,畢竟媽媽也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又做家務,又照顧那麼多孩子,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肯定要發脾氣,那遭殃的肯定是老大,突然覺得老大好可憐[流淚],我覺得當老大受委屈後應該由父母來安撫,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誰對孩子發脾氣誰就去安撫,如果孩子真的做的過分了,也要讓她知道,如果換成另一個人去安撫,孩子肯定覺得有人給自己撐腰,也不認錯,那麼下次肯定還會犯同樣的錯。

我們家就是三個孩子,不過我沒有超生,二胎是雙胞胎,這樣兩個小的,加上個大的,我肯定照顧不過來,

記得那次跟老大發脾氣,他哭著喊爸爸,說他要找爸爸,心都碎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做夢還在哭,哭著不睡,也哄不好,後來我就把他叫醒,,哄好後跟他講了一下白天為什麼兇他,他也明白了,半個我說,媽媽我聽話

所以父母應該去安撫




一一和諾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5fbdcfb101042ebb1ef2940bb3e10cc\

山村寶龍


這個問題基本家長都會遇到!

我覺得誰批評誰安撫!

這是親媽[笑哭]

經常是批評完孩子後,心底的一絲柔軟,母愛出來了,但是下一次絕對還是忍不住。其實孩子委屈這個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人說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所以這也是必經之路,但是一定我們的批評不能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字眼,而且是公正的批評,言辭不能過激。

都說打一巴掌還給個糖吃呢,這才能記住。等孩子情緒過去了,把孩子叫過來,給個擁抱,告訴孩子我很愛你,然後告訴他為什麼批評,下次怎麼做對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是一定是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油💪


伊寶媽的中醫健康說


解鈴還須繫鈴人。

我都是一個巴掌一個甜棗的。

實在控制不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