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五更泄泻为中医所述的一种病征,是指每天清晨大约五更时分(4~6点),人被大便急醒,又急又肚子痛,难以忍熬,只能匆匆起床,上厕所排便。虽然泻得较爽快,但伴有腹痛和肠鸣音亢进,时常自己也能听到肚子里叽里咕噜在响。

西医对于“五更泄泻”的解释通常是“慢性结肠炎”。因为若病人接受结肠镜检查,医生一般都能发现结肠有充血现象。尽管检查的报告是“结肠轻度充血”,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一个因果关系的问题:是肠道炎症充血后引起的腹泻,还是长久腹泻导致的肠道充血。其实两者已互为因果循环,难以清晰辨别。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这里不能否认诊治慢性结肠炎的客观难度,但是有一个心因性的疾病常常被忽视,这就是“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中的低位性肠道功能紊乱”,简明地说就是“心理因素所致的肠道功能紊乱”,而抑郁和焦虑是其中最常见的心理因素。

患有“五更泄泻”的人大多数患的是“心因性腹泻”,这些患者的肠道消化功能十分紊乱,肠道就像直通的阴沟,吃了一点食物不多时就泻个不停,而且是吃啥拉啥,几乎没经消化吸收。所以这样的患者总是面黄肌瘦、疲乏无力、脉数气短、睡眠不足、精神萎靡、效率低下、十分虚弱。饮食和腹泻成了他们严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心理负担又加重了他们心理因素性的刺激源,如此恶性循环。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心病还要心药治,心理治疗的参与对于心因性腹泻的患者十分有效。“心”与“身”是相通的,随着心理问题的逐渐消除,腹泻的缓解和身体的恢复就有了良性循环的契机。

祖国中医认为,五更泄泻的产生,多因病者脾肾阳虚,脾虚运化失常,肾虚后阴不固所致。故治疗常以温补脾肾,四神丸,真人养脏汤为其代表方剂。如景岳云:“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两阴,所以两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肾阳亏虚而五更泄泻,此为言其常。但也有医家认为;“肾泄又名晨泄,每至黎明暴迫而注者是也,然肝病亦有至晨而泄者,以寅卯属木,木气旺时,乘土位也。疑似之症,将何以辨之哉?盖肾泄是命门火衰而无抑郁之气,故暴注而不痛;肝病而木旺克土,则木气抑郁,多痛而不暴注。”据报道,五更泄泻有属于阴虚内仍贿,有属于心脾气血两虚者,有属于湿热阳郁者,有属于瘀血阻滞者,有属于营卫不和者,有属于伤食宿积着,有属于肺气不宣者,有属于肝郁脾虚者,有属于气陷湿积者。可见,对于五更泄,要综合考察全身病症情况,而进行辩证,切不可一见五更泄,便认为肾虚,阳虚,必然致误。

“对于五更泄,要综合考察全身病症情况,而进行辩证,切不可一见五更泄,便认为肾虚,阳虚,”五更泻,又有称晨泻、肾泻、五更肾泻者。一般认为系脾肾阳虚,脾虚运化失常,肾虚后阴不固所致j故治疗常以温补脾肾,四神丸、真人养脏汤为其代表方剂。如《景岳全书·泻泄篇》云:“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此乃言本病之常,但常中有变,不得概从阳虚立论而皆用温补之剂。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五更泄泻的辩证疗法!

阴虚火旺兼血虚证(此型最为多见)

[主证] 月经稀少渐至经闭,或忽然停经,烘热汗出,潮热面红,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足后跟疼,尿赤便干。舌红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或带弦。

[治法] 温肾助阳,调养冲任。

加减: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随证加减化裁。但不宜选用大辛大热的桂附,以免伤阴耗液,因此类患者临证以阴阳两虚且阴虚火旺者居多。

[方选] 二仙益冲汤加减

明知是五更泻,你却束手无策,五更泻为何难治?

肾阳虚证

[主证] 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治法] 滋肾或滋阴降火,滋养精血、活血调冲任为主。

[方选]四神丸加减

脾肾俱虚证

[治法] 温脾散寒,调养冲任。

[方选]附子理中丸加减

肾虚肝郁证

[主证] 此型为肾阳虚、肾阴虚症错杂并见,时而畏寒肢冷、浮肿便溏,时而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舌淡或红,苔薄,脉细弱或细弦。

[方选] 右归益冲汤加减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