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区整个避雷系统是怎么设计的?

徳親563


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二合为一: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中,要求阳极的接地电阻尽量低,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加大阳极连接电缆的截面积,使之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认为可以用牺牲阳极系统代替防雷接地系统,使得牺牲阳极起到阴极保护和防雷的双重作用。

在储罐接地线或接地网之间安装接地电池,接地电池由双锌棒制成的,平时双锌棒都是处于断路状态,当有雷击或者故障电压时,故障电流通过双锌棒导入接地网,对储罐起安全保护作用。


兰航之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小区不断规范化 

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1、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一是雷直击在建筑物上生成的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的划分,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金属体; 金属装置; 建筑物内系统;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上应满足间隔距离要求。 2、 防雷的措施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规定: (1) 建筑物防雷应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2)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号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 工维护方便。 (3) 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作为整体综合考虑。 (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不同防护标准。 (5) 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安全距离隔离措施等。 (6) 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羽洋设计


住宅小区防雷系统的设计,关键要根据雷击灾害的特点,层层设防,既要拦截、泄流,也要均衡电位、屏蔽隔离、过电压过电流保护,以达到综合防御雷电的目的。对智能建筑主体和交流供电系统的防雷要在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针对直击雷的防护设计

  主要采取在楼板、楼体结构设计上与接地装置建立完整的闭合系统。首先,在接闪装置上,要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版)的要求设计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尽量不采用避雷针,却因建设单位业务需要(如有设备天线),要采用带、网、针混合组成接闪装置并达到电气连通,网格密度最好按一类防雷标准设计。引下线要利用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与其各柱内钢筋焊接成闭合回路并与接地装置连接。防雷接地以住宅小区的基础水泥地梁钢架、承台钢筋或桩基主筋作为接地体,若接地电阻不理想进行外延敷设时应采用环形接地网。建筑内的交流工作地、保护接地、直流工作地都要与防雷接地共网,实现电气连通共地共享,防止因地电位抬升产生反击现象来破坏设备。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将接地电阻要求在R≤1Ω,施工很难达到。在没有特殊要求下,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R≤4Ω就可以了。

2、针对感应雷击

  在设计上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室内的所有金属管道都要接地并与圈梁的均压环保持相连的状态,同时,均压环与引下线也要保持相连状态。如果智能建筑高超过30m时,要将超过30m的部分的外体墙上的一些较大的金属物,比如金属门窗、栏杆等经由金属门窗的埋铁和防雷装置保持相连状态。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能防侧击雷,二是能把感应电荷迅速排泄入地,三是能够与建筑内的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等组合形成等电位体,减少或降低因地电位抬升、金属管路间、设备间所产生的电位差,从而达到防范感应雷击现象的发生。

3、针对雷电波侵入

  由电源侵入的雷电波,可以通过设立三重保护的方式进行防御。第一重保护就是在变压器的高压测应装设高压阀式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要求越靠近变压器安装,保护效果越好,一般要求装设在跌落熔断器内侧。必须使避雷器的残压小于配电变压器的耐压,才能有效地对配电变压器起到保护作用。避雷器的接地端点应直接接在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上。不允许将避雷器经引下线自行独立接地;第二重保护就是在变压器的低压侧装设低压阀型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第三重保护就是在建筑物的总配电箱内安装电涌保护器。对智能建筑内进入各低压设备工作室的线路要采取二级防雷保护,安装符合设备耐压水平要求的电涌保护器。


陌纯白记忆73782221


雷击已成为大自然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微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过电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降低。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设计完整有效的防雷方案。

1、现场分析:

小区的建筑物一般都安装有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设施,总控机房、监控系统、停车系统、停车系统和电梯系统除接地外,还应考虑过压防雷保护措施。

故本方案主要是做小区的电源系统防雷和信号系统防雷,从而完善整个小区的综合防雷系统。

2、防雷设施说明:

1.建筑物防雷设施由接闪器(如避雷带、避雷针)、引下线、地网组成;

2.设备防雷设施由电源线路防雷器和信号线路防雷器组成。电源线路一般要采用三级防雷,总电源、机房电源或楼层总电源、重要用电设备前要分别安装相应的防雷器,数据传输线路要安装对应的数据信号防雷器。

二、现代防雷基本知识

根据不同的破坏机理,雷这种特殊的自然放电现象表现为两种形式: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其破坏原理主要是机械破坏作用,体现在楼房顶角被雷击落一块水泥,大树被雷劈开,屋外的人畜被雷打死等;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的存在,以至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破坏机理主要是电子设备的过压击穿,体现在计算机网络上接口网卡和电源部分的损坏,严重者可烧坏主板,造成整机报废。

“直击雷”是在短时间内以脉冲的形式通过强大的电流,它的峰值

有几十KA乃至几百KA,峰值时间很短,以us计的;“感应雷”没有直击雷那么猛烈,但它发生的机率远比直击雷高得多。因为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两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击可以在比较大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发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电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网络线等金属导线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防雷已由以前的防直击雷为主发展到今天的综合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一般采用楼顶安装避雷带、避雷针等,配合引下线、地网以保护建(构)筑物及建(构)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感应雷的防护主要采用线路上安装雷击过电压保护器,即防雷器,配以线路屏蔽接地、等电位接地处理等综合运用,以保护设备的安全。因此,只有防直击雷或只有防感应雷都是不全面的,而应进行综合防雷。

三、设计依据

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4、《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GB9361-88

5、CCITT蓝皮书K.11建议《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的原则》

四、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方案。

2、系统防雷采用综合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力求全面综合保护。

3、主要防雷设备采用国产雷晟科技RESON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在最大限度内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五、技术方案

5.1、直击雷的防护(略)

看小区的建筑物顶端、屋面安装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是否已经满足了整个小区完善的直击雷防护,如不满足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5.2、感应雷的防护

1、小区供电系统的防雷

在雷击事故中,由电力线引雷而损坏电子设备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IEC规范、国家标准及专家建议,并根据甲方现状及要求,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在小区总配电房安装ZS150E-400三相电源防雷箱(通流容量80-100KA)做为一级防雷(数量看有几路供电),并以最短的距离将地线接到接地母排上,对整个小区的电源系统进行防雷保护。






百色嘉品设计师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在屋顶采用¢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连接线网格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内2根¢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建筑物基础钢筋内的2根主筋焊接。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不小于1.5m。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上500处设测试暗箱。利用建筑物基础底粱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基础接地网。希望帮到你。


大承800


建筑物的防雷和建筑物所在地区及建筑物高度有关,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范中要求: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都需要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小区及多层住宅都需要在建筑物屋面及屋面构架物上设置避雷带,并结合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引下线,接入地下,确保建筑物安全。同时高层住宅一般在卫生间设置等电位盒进行防雷保护措施之一,超过一定高度的高层住宅的外窗及栏杆需要与防雷装置连接。


设计SZY青年


建筑物防雷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装置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为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

从建筑防雷的角度可以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或钢结构等作为接闪器,用以拦截雷闪放电,一般情况下,被直击雷打中以后影响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因雷击引起的非金属物着火,以及建筑物表面的墙皮瓷砖等打下来造成的二次伤害。


飞扬123595901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 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

当雷云对地放电通道发展到临近地面时,由于避雷针尖端突出地面并有良好接地,在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提高,聚积相反极性的电荷,引导放电向避雷针方向发展,最终击中避雷针,把雷击能量有效地引入大地。前提是避雷针一定要符合国家GB标准!


清驰易理


按照GB50057-2010,首先确定建筑物等级,再确定直击雷的保护措施,是采用接闪器还是接闪线方式进行保护,当然也要考虑引下线散流


妹妹喊我傻小小


我觉得在楼上弄一间间的中国古代庭院的那种,小建筑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