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提到張伯英,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他是近代書法大家,他的書法獨成一體“彭城書體”。他與趙聲伯並稱“南北二家”,又與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並稱“書法四大家”,在當時為世人矚目,並獲得了廣泛的讚譽。他據說是畫家齊白石、書法大家啟功的老師。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

張伯英是江蘇徐州銅山人,字勺圃,號雲龍山民、東涯老人。張伯英出身于徐州望族,他的父親張仁廣善詞章,尤其喜愛書法,經常手不釋卷。張伯英年幼受家庭環境的薰陶,二十歲時,他的詩文、書法已嶄露頭角。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書法 下同

張伯英不僅是書法家,他還是著名的金石鑑賞家、碑帖學者、詩人、政治家。他的詩文清新俊逸,學養深厚。代表作有五言詩《如漢雲九日登雲龍山韻》、七言詩《和漢雲山樓共話》等,他的詩中洋溢著真摯感情。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先生一生正直,頗有節行。晚清官場的黑暗和變幻莫測,使得他的從政之路並不好走,他先是在光緒年間考取貢生,後又中舉人。辛亥後,相繼任職於北洋政府陸軍部、國務院秘書廳秘書長職務等。日軍佔領北京後,他不屑於和封建軍閥同流合汙,於是拋棄官位,賣字賣文為生。日本人曾以10萬銀元購買其所藏王羲之的《十七帖》,被張伯英堅決拒絕。他在晚年貧病交加、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高尚清雅的節操,醉心於書畫金石藝術。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一生酷愛書法,早年從顏體入手,再學魏碑,經過自己的刻苦研習和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明清以來徐州書法界人才輩出,形成彭城書派。彭城書派素來以北碑為宗,方勁古拙。他在繼承彭城書派傳統的基礎上,又植入漢代書法精神,再學習並內化蘇黃二人書法,筆力凝重。後又受康有為、包世臣等金石學派的影響,精習《張玄墓誌》等北碑,書法骨格超凡。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有傳是齊白石、啟功的老師,是否真的拜過師我們不得而知,在張伯英去世後,從二人懷舊的詩文中,可以受張的影響深。齊白石寫詩讚其:"寫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來者復何人。"啟功撰文回憶張伯英:"先生仙逝已50餘年,追憶教言,尤有理解未足處,其愚鈍可慚,而求教未足,仰叩未盡為可深惜也!"。齊白石、啟功的書法,多少得其真髓,是不是真正拜過師已經不重要了。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以行楷最有成就,也擅篆隸。他的楷書結構緊斂不拘謹,字體端莊、方圓兼備。他的行書樸質秀逸,古拙自然。行草書亦能見其剛勁風骨。深厚功力出之於傳統,行之於獨創。張伯英晚年的行草書法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銳而不峭,厚而不滯,充分體現出張伯英對於北碑書法線條骨肉對比,有著獨到的理解與極強的駕馭功底。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論及張伯英的書法,大部分人將其列入純碑派一系,其實他對於帖學也有研究。張伯英早年習書,從唐人顏真卿入手,在此基礎上,上溯二王,下到宋元明清,博覽群帖,碑帖交融。因此,說張伯英以帖筆寫北碑,更加客觀。張伯英的書法是碑學其表,帖學其裡。

他是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一生正直,他的書法被稱為“彭城書體”

張伯英的書法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有別於一般書法家,網友說,一看就是高手,穩如泰山,大氣磅礴,渾厚優美。他的書法給你什麼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