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囧媽》免費播放對其他賀歲檔電影有什麼影響?這種模式以後可能複製嗎?

電影倉庫


佩服他們各方的魄力,這個播放模式不僅僅是贏得了觀眾們的口碑,也為它們創造奇蹟了名氣,首先是囧媽這部電影在當前特殊時段開映,不僅讓緊張的人們心情放鬆,不用宣傳就已經美譽爆棚,再說了是頭條和西瓜視頻等花錢買給觀眾看的,他們有了保底,肯定不虧。頭條和西瓜視頻呢可以更好的走流量比打廣告效果好,而且以後和出品方可以更多優先合作機會,可以說三贏模式。



熊大的人生時光機


首先說明的第一點,《囧媽》不是免費播放的,頭條系是拿出6.3億真金白銀的。至於用戶在抖音,西瓜視頻等看起不需要花錢的。這個就是頭條系高明之處,也是《囧媽》這次免費播放成功之處。

我們先說今日頭條系的高明之處。

第一,花6.3億佔領了娛樂圈的大頭條,讓幾億頭條用戶在關注這個事件,可能轉化成2億用戶觀看。(官方數據有7億用戶,按30%轉化率)相應的轉化成20億的廣告收益(按10倍收益計算)。大家都知道,網絡媒體需要的就是流量,現在都是流量為王的時代。

第二,在春節檔,尤其是大年三十這一天,傳統的都是看春節晚會,轉播春節節目。今日頭條免費播放《囧媽》,一部沒上映的春節檔電影,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法非常高明,實現了頭條系,電影出版方和觀眾三方共贏。

至於說對其他春節檔影院的影響,我的觀點是沒有影響。因為春節檔幾部電影都宣佈撤檔了。

至於免費播放對《囧媽》或者說對徐崢的影響,我覺得也是積極正面的。

因為頭條系給影片方6.3億,這個錢是實實在在的,這筆資金到位,投資方基本收回投資,不存在虧損的風險。眾所周知,由於最近肺炎病毒爆發,一定會影響電影院的票房,也許很久不能上院線播放。而且最後的收益也不能保證。考慮到時間成本,社會效益,廣告收益,廣告效益,這次免費播放真的是很高明。即收回投資成本,有宣傳了作品,帶來了廣告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有的觀眾覺得欠徐崢,欠《囧媽》一張電影片。

最後說一下,這種模式以後是否會複製。個人覺得這種模式以後不會簡單複製。

這次《囧媽》春節檔撤檔是在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擴散前提下的無奈之舉。傳統的電影新片還是喜歡走傳統院線播放渠道。假如,這次播放很成功的話,以後電影發行可以考慮院線首映和網絡播放同步進行。不要考慮大家在網絡上看過,就不會去電影院。好的電影,是經久耐看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人還是喜歡影院看電影的那種宏大的氣氛。當年《戰狼2》的熱播,就是有好多影迷觀看了2遍,3遍。還有好多以前從不看電影的老人,也走進了電影院。

先如今,中國不缺乏市場,缺乏的是好的影片,能讓大家想走進電影院觀看的影片。

你帶給觀眾一部好的作品,觀眾給你個票房紀錄。不要簡單的看待你的票房是多少,要看你帶給觀眾的是什麼。

期待徐崢和他的《囧媽》能在今年的春節檔,帶給我們一個美好的影片,帶給我們一個歡樂的春節。期待今天《囧媽》的表現。


在岸上的貓在水裡睡覺


昨天我就說了,如果採取線上播放的方式,絕對有遠見的。贏得了口碑,這次雖然少賺點,以後有的是機會



老鄭州1985


大家好,我是勇談。相信很多關注電影和娛樂的朋友應該知道徐崢《囧媽》的這波操作,直接將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搬到網絡平臺上進行播放。毫無疑問這樣的模式對於其他賀歲檔電影由極大影響,這點從20多家傳統院線出函抵制就可以看出來。不過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徐崢的這次“站隊”,這次模式很難被複制。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徐崢《囧媽》飛速與頭條系合作,也是一種逼不得已的操作實屬無奈之舉

第一、哪怕《囧媽》如期在春節檔上映了,也很難達到24億票房,也就是意味著徐崢的對賭協議是鐵定要輸的。相信到今天為止已經有很多朋友看了《囧媽》這部電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囧媽》在電影院上映的票房能達到24億嗎?”說句實話,在沒有看之前還有絲期待,但是看了之後給我的感覺《囧媽》如果真的在電影院上映票房能否破10億都是問題,大家不要忘記這還是在春節檔,正常上映哦!那麼如果達成不了24億的票房,那麼對於徐崢和歡喜傳媒意味著什麼?要賠錢,而且是幾億的賠,假如算是後期市場反應對於市場的影響,損失幾億都是保守估計。那麼遇到今年這個肺炎疫情,連春節檔都湊不上的情況下《囧媽》改期上映後票房究竟會慘成什麼樣?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

第二、娛樂圈有太多明星、導演簽署了對賭協議,最終能夠完成的很少(最終是雙方牢牢綁死)。包括馮小剛、張國立在內的大腕們這些年這麼拼命的原因也是因為簽署了對賭協議,要麼完成業績(給公司帶來收入)要麼賠錢!但是說句實話,在資本面前什麼導演、演員都是小角色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你不簽有人籤。畢竟我國目前娛樂圈、電影電視圈的現狀是嚴重供過於求(導演、演員過多),甚至不乏一些出色的演員和導演,而簽署對賭協議也成為很多影視公司或經紀公司保證業績增長的一種慣用手段。這也是為何在我國資本這麼不缺錢的情況下,吳京竟然要抵押房產來拍電影的原因(不願意對賭被資本綁架)。

任何行業一旦出現“壟斷”就不是什麼好事,傳統影院無疑已經“壟斷”太久了

第一、所有電影都要從電影院播放,使得電影院具備了“挑選”電影的資格。大家不要理解錯一個意思,這裡的“壟斷”指的是電影從製作——宣傳——上映這個模式已經太久了,雖然說過影視公司不下幾百家,但是模式幾乎都是一樣的。無論是萬達還是其他影院都是這樣,從播放端開始“挾持”電影,符合自己條件、關係好的就“放行”,給予大量的屏幕支持;否則就“打壓”,再好的電影也沒法上映。這就是我說的“壟斷”,這樣的模式無疑已經讓我國的電影行業進入一個“電影院選擇”的時代。

第二、把電影理解為商品,那麼過去很長時間電影的銷售渠道過於單一。僅僅通過電影院銷售的路子使得越來越多的電影從業人員(導演、演員等)開始“巴結”電影院方。時間久了自然就使得電影院方成為一種“壟斷”,自然就開始高傲起來,什麼對賭協議,票房分成等都是電影院方有利,說句難聽點的“電影院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場所(平臺)而已”。既然是平臺,為何不能在網絡上播放?這點是值得大家研究的。從這點來看,徐崢選擇《囧媽》在頭條系播放,而且後期將有更多的合作並沒有什麼問題。

《囧媽》免費播放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畢竟平臺都要賺錢的

就像過去電影院買票掙點票錢,視頻平臺也是需要賺錢的,今年《囧媽》免費播放的原因除去本身的價格也不高(6.3億),也跟第一次這樣操作是市場廣告行為有很大關係。那麼未來互聯網視頻平臺會不會取代傳統電影院免費播放呢?肯定不會,幾點觀察:
第一、一部影片就需要幾億的版權購買費,這點不是任何一家視頻網站能夠承受的。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僅僅一部《囧媽》的播放版權就需要6.3個億,如果說把所有的電影都給買下了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任何一個平臺都不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哪怕是如今如日中天的阿里系和騰訊系也沒有這樣的現金流。或者說哪怕有,也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記住一點“資本都是逐利的”。

第二、電影可以在網絡平臺播放這是一種渠道,未來大概率會是平臺進行售賣,只是價格會便宜的多。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計算,僅僅從製作成本和適當的利潤來看,網絡平臺售票(線上售票線上觀看)價格會比普通電影院線下便宜一半。這點絕對不是假話,這就好比如今的電商衝擊了傳統服裝行業一樣,撇開了幾個中間商自然價格就可以低些。如果說未來電影能夠從製作方直接到網絡播放平臺,那麼就省去了影視公司和電影院這些中間商,票價便宜點也是必然。

傳統影院與互聯網之間就是互相博弈,市場競爭的關係,傳統影院也需要自我反省

依賴於自己相對“壟斷”地位來壓榨演員、導演、製作公司等的做法不可取,既然是合作就需要一個前提“平等”。否則迎來的就是類似於徐崢這樣的操作,兔子急了還咬人,幾點愚見:

第一、影片線上播放可以作為備選,甚至未來家庭影院都是趨勢,傳統影院不自己開始“反省”最終被取代只是時間問題。可以說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給傳統電影院敲響了警鐘,也給影視行業敲響了警鐘。是不是把電影播放權都放在傳統院線一條路上?這個需要反思了,相信不少電影從業者不願意自己辛苦付出的影視作品最後無法與觀眾見面吧。

第二、賀歲檔電影會不會跟風很難說,畢竟沒有幾個人擁有徐崢這樣的勇氣。就像之前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樣,很多導演、演員走的還是傳統路子,依賴於院線資源來獲取票房。做不做出免費播放這樣的決定其實還是背後的投資方決定的,我不相信其他導演有這樣的魄力,比如:陳思成等。

綜上,《囧媽》免費播放無疑對其他賀歲檔電影敲響了警鐘,在市場經濟作用下得市場就是得民心。從這點來看其他賀歲檔電影已經失去了先機,再次跟進的意義不大,當然這種模式也是不可模仿和持續的,畢竟沒有幾家互聯網公司有這麼財大氣粗。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囧媽》可以如期與大家見面,也是幾經周折。

儘管很開心,《囧媽》在線上播放了。但並不是希望往後有這種操作。

當然對於其他賀歲檔的影片的來說,並不是討論的重點。

若不是冠狀,又怎麼會這樣?

《囧媽》選擇線上上映,也是目前來說,最為折中,最好的辦法。

因為冠狀病毒,《囧媽》已經宣佈撤檔。

因為大家都懂目前集中人群的危害,所以支持,也表示理解。

而《囧媽》宣佈線上上映,也是頭條的努力,既完成了徐崢的心願,也給觀眾帶來了觀影福利。

但如果不是冠狀,又怎麼會這樣!

所以,因為這樣的突發狀況下做的決定,並不想再來一次。

願中國國泰平安!

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是為了更好的視聽盛宴而努力

每一部電影上映的背後,都是很多電影工作者的努力。

臺前的演員們,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呈現出最好的狀態,就是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好的視覺感受。

電影背後的工作人員,也是十分辛苦。

誠如徐崢所說,他們所有人的辛苦都是為了給觀眾更為好的視聽感受。

所以線上播放,目前來講,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播放設備是達不到的。

這樣也就有些可惜了,也有些遺憾。

如果影片都線上上映了,那電影的意義也就缺失了!

電影存在的意義,當然不只是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播放軟件,在手機或者電腦客戶端觀看。

電影院從出現到現在存在的時間這麼長,自然有它存在的意義。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電影上映,都在線上,並不是先在電影院上,那為何有那麼多人選擇幾十元上百元去電影院看呢?

我們去影院看電影,是一種感受。不然現在科技發達,App都能搞定,何必非得去影院呢?

這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物質層面的滿足。

何況,很多影片的特效需要在影院才能展現出來。

所以說,《囧媽》的播放,輸了票房,贏了口碑,徐崢有格局,頭條有魄力。

但這背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冠狀,否則不會如此。

因此,不願意再有這種的情況!願中華大地上是真正的一片平和,安康!


無心浪味仙


免費看《囧媽》,對於其他視頻對手來說無異於像馬雲說的“偷襲珍珠港”。頭條系的反應之快正當其時,必將像當年微信一樣

搶戰眾多客戶,這要比“答題英雄”來的還要快。



隔夜涼茶55388610


不可以複製。

這應該是一次突發決策,而且雙方談判應該不就一天,頂多三天,因為疫情加重全國春節檔撤檔的決定出來,到現在也就一天時間。所以雙方能談成,都是有特定的需求在裡面,錢是基本,但更多的因素超過了錢。

《囧媽》炒作了一年,憋著勁要打賀歲檔,但是因為疫情,可以相見票房會慘成什麼樣。徐崢是簽了對賭協議,這可是關乎身家性命的事。找到一家直接買斷,6億多,投資收回,不輸對賭協議,而且不用分院線,相當於20億票房,哪方面看,山爭哥哥都沒輸,而且大贏,何必再死扛要衝個什麼票房記錄?開開心心踏踏實實過個年不是最舒服?

最重要的就是字節跳動的格局,買斷的操作多了,同步上線的也有過,但這次是免費!6個多億,不用用戶付費,不用會員,不用VVVip,不用錯時等待更新,沒有分集。字節跳動似乎虧了,但這個時候這樣操作,自帶炒作,自吸流量,世界一片叫好,各種媒體甚至領導機構都會表揚,而且會直接體現在下載量、播放量等數據上,廣告可以提費,股票肯定大漲,這不算贏,還要怎麼贏?

但為什麼說不可複製,因為現時這個背景不可複製(應該沒人想複製);山爭哥哥的心態不可複製,憋了一年想衝第一,結果說放就放,不是什麼時候都做得到的;字節跳動的格局不可複製,因為各種客觀條件主觀心態,讓字節跳動看得更長遠,也保證它不會虧。


不是東西的南邊


選擇這樣一種方式,《囧媽》無疑是最大的受益方,原本春節檔競爭就很激烈,就算是正常電影院播放效果也不定會很好,其他電影選擇退出春節檔,再選擇檔期播放,都沒什麼關係,但《囧媽》這部電影只有春節檔播放才有情感上的共鳴

目前新型肺炎肆虐,全國都在號召待在家裡別亂出去跑,大家可還記得上次的非典,造就了淘寶的橫空出世。而現在,同樣的局面,不同的是上網方式的轉變。每個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家裡還有電視,用手機直接投屏,一家人圍爐而坐。多好的效果呢。《囧媽》選擇這樣一種方式,無疑是最合適的了,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我敢大膽的預測,《囧媽》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局面下,而且拋棄傳統電影院的模式,選擇這種線上的方式,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票房嘛,雖然少了電影院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但是十三億人的流量啊,最後的成績,不敢想,但超過24億絕對沒問題的。

最佩服的是沒有選擇騰訊的付費點播,這樣降低播放門檻,不至於讓盜版鑽了空子。徐崢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得到的回報也是絕對不會差的。

還有選擇的平臺。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都是流量的入口啊,大家自己琢磨,也別說欠人家一部電影票了,這絕對是共贏的局面。

至於複製,肯定是可以複製,至少春節檔,除了城裡的之外,其他返鄉的鄉鎮人群,沒有條件去電影院的。但是像現在這樣的播放效果,估計不會有了。畢竟不是每個春節都限制大家待在家裡的哦。這是災難面前的無奈選擇,恰好也成就了《囧媽》。天時地利人和啊,缺一不可的。


飛哥飛不起來


徐崢睡著都要笑醒吧,籤個對賭,拍了部預售非常不理想的賀歲片,眼看著票房即將慘敗,不顧面子非要提檔被很多人噴了一次,這下子有藉口乾脆直接免費了,大家都在網上看,版權費也沒少賺,不可抗力對賭協議失效也不用賠錢了,投資方這啞巴虧吃得算是徹底了啊,他倒是拍拍屁股撈錢走人,還把名聲撈著了。


喬克先生吃肉鬆


歡喜傳媒與字節跳動達成合作,囧媽在頭條、抖音、西瓜視頻免費看。

現在的商業瞬息萬變中。徐崢首次進春節檔,面對陳思誠、成龍等春節檔電影,第一波操作是提前上映,引發業內一片譁然,幾乎成眾矢之的。

第二波操作是,因為武漢疫情,春節檔電影全部延期上映,當然也有他的電影。

一天之後,第三波操作,今日頭條系全球免費播囧媽,這也成就了電影第一次在互聯網平臺首映。

至此,徐崢、頭條獲得世人的尊重,因為武漢的疫情無法聚集。徐崢獲得了頭條保底6億的費用,超額部分還可分成。

頭條今年改革,平臺正好也在推出可看影視劇、電視劇的體系,正好用徐崢做導流,未來還能用徐崢的影響力給平臺帶來更多影響力。這樣國家、平臺、電影各利益體、影迷都達成了一種共贏。

未來,共贏、共生就是商業的主旋律,

這也許會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這是我剛發的微頭條,面對推送我再往深闡述下,商業模式有幾種常見邏輯。連鎖模式的核心是複製,直銷的模式是裂變,互聯網模式的核心則是免費,這些年互聯網各種免費的方式都有。

滴滴讓坐車免費;

美團讓吃飯免費;

愛奇藝上電視免費……

讓電影首映免費的方式至今未出現,因為電影需要體驗感、需要高清、需要立體環繞聲等,但今年的各種條件促成了徐崢成為第一個受益者。

這種模式以後肯定會複製,今日已可看到頭條系各大平臺都在宣傳,各方也都在叫好,徐崢本人也表達了自己對這樣一個互聯網平臺的感謝。

電影本身是一個大流量體,互聯網需要的就是流量和活躍率,這種結合是時代的產物,祝福各方都能在本次的結合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