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在民间,关羽是神,关羽的塑像被放在各种地方的神坛上,关帝庙,也遍布世界。有意思的是,在三国人物中,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待遇,在后世被层层加封,至今享受人们的供奉和朝拜。那么为什么单单把关羽捧上神坛呢?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一、关羽被捧上神坛的前提

关羽之所以被捧上神坛,完全是政治需要。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意图笼络各方势力为君王、为国家效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树立一名标杆、旗帜性人物,这个人必须符合封建思想中的:“忠”、“信”、“义”,能站在前台为统治者摇旗呐喊,充当代言人。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关羽活着的时候,甚至在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官方以及民间的评价中也只是一个本领高强的武将而已,并没有特别之处。蜀汉对关羽追谥为“壮缪侯”最能说明这一点。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

使用“壮”与“缪”两个字,一方面肯定了关羽的军事能力,另一方面也指出关羽名不符实。对关羽的评价总体是中性的,既没有贬低,也没有太多赞誉。直到宋朝,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才开始一步步包装关羽,开始各种造神行动,关羽一步步走向神坛。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另外关于关羽被称为“武圣”的由来,但清朝之前,人们口中的武圣是岳飞,这其中有何缘由,且听三眼君细细道来。清朝俗称“后金”,而岳飞正是抗金名将,试想一下清朝统治者又如何能容得下岳飞,因此就将岳飞“武圣”的名号夺去,给了关羽。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二、关羽的两个优势

一是关羽自身属性符合“忠、信、义”:匡扶汉室、矢志不改为“忠”、受恩必报为“信”、兄弟不离不弃为“义”,与统治者的要求高度吻合,因而成为他们的目标人选。而吕布虽然武力值第一,但因“三姓家奴”事件,形象大大受损,首先被抛弃。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二是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巨大。关羽形象历经数百年的民间流传,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远远超过徐晃、张飞、马超等人,因此借助关羽的流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迅速达到笼络各方人心的目的。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三、演义小说的助推

随着《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更是将关羽推上了神坛的顶峰,其中关于关羽的典故数不胜数,比如关云长夜读《春秋》、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阵斩颜良文丑、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刮骨疗伤谈笑自若及至最后败走麦城。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没有哪一名武将让罗贯中为他耗费如此之多的笔墨,整篇书中也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之中另外一位受人供奉的大神。清雍正三年(1725年)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三国名将众多,为何偏偏是关羽走上神坛,享受供奉?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关羽之所以会被推上神坛,一方面得益于统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自身的优势,同时还有演义小说的推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一步步被神话了。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