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有数据显示,北京外来人口已经连续3年“负增长”,常住人口规模“两年降”。虽然“逃离北上广”是3年前一家公司运作的营销事件,是为了上热搜而制造的话题,但从数据可以看出确实有人从北京“逃离”。不过,如果在早晚高峰进入地铁站,丝毫不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人口有任何变化,每天都是同样的拥挤,甚至周末也不例外。毕竟,

北京从来就人潮汹涌,有人离开就有人来,有人想逃却发现最终无处可逃,还是会回来。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北京一个珠宝概念店

为什么不继续待在北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房价似乎是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刚毕业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月也就3500块左右,为了节省房租住在五环外,每天通勤在两个小时以上,早晨起床上班,下班回到出租屋倒头就睡,毫无任何生活可言。但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苦,毕竟还是留在北京了。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商场里的艺术装置——《企鹅魔镜》

工作3-5年后,跳槽或升职了,工资早已上涨了不止一倍,房租却涨了好几倍,也搬到公司附近住了,每天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属于自己的时间看起来多了一点,但工作压力也变得更大了,还经常需要加班。用一半的工资租到一个次卧,还是朝北的房间,一年到头不见阳光。对比毕业就回老家的同学,有的已经过上了有房有娃的生活,工作之余还能照顾父母,不可能完全没有落差。那为什么还要一直坚持?因为这里是北京啊!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北京真的太大了,不仅仅是面积或是空间上的大,而是由于包容了每一种生活方式。从朝阳到海淀,或从丰台到顺义,每个区的生活方式似乎完全不同,几个地铁站的距离就能感受从大都市到小县城之间的变化,但一切又不矛盾,相互融贯出多样化的北京。

北京一下雪,故宫就能上热搜

生活在北京的好处之一是,无论春夏秋冬,只要自己想,都能挑个非节假日的时间去故宫转转,故宫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一样,一到下雪,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有人说:北方的雪景分为东北雪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故宫的雪和其他。雪乡和冰雪大世界是每到冬季必开放的热门旅游景点,故宫的雪却可遇而不可求。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中国纪录片火的似乎都是美食片,但《我在故宫修文物》除外。这部在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纪录片,向观众揭示了原来在北京,还有一群人做着这样的工作。只有3集的纪录片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能吸引人将它看完,也正是故宫魅力所在吧。

今年北京下第二场雪了,不过今天周一,故宫闭馆。对于刚好来北京的游客来说可能是遗憾,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以后还会有很多场雪呢。觉得难的时候去故宫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了。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在大望路,可以在高端奢侈品商场逛一整天,如果不想花钱,可以一分不花

大望路无疑是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段之一,如今快到圣诞,大部分商场无论角落里还是精心装饰过的橱窗,都装点了圣诞树和彩灯。根本不用去考虑那些东西自己能不能支付得起,毕竟单是拍照就足以让自己心情愉悦了。还有的商场会使用主题元素装扮,比如下面是一个是带有未来设计感的橱窗,通了电的仿真羊不时会张开嘴或转过脑袋,非常逼真。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商场内部也很有意思,下图是一个火星探测仪,整个商场一层楼都是太空元素的装饰,更像一个旅游景点,而鞋店或衣服店反而成了配角,根本没有人在意你买不买。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要进店逛逛也行,店员并不会跟在你身后,让你有必须要买的压力。他们随意地站在一旁,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会为你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不管是单价1100的玻璃杯,或是3400的手机壳,都会给你认真地介绍,并不在意你得知价格后是何种反应。至于凭什么卖这么贵?反正这里是北京,总有人消费得起。

用一半的工资交房租:都在给房东打工,“北漂”们为何不愿离去?

北京最诱人的地方在于,没有任何人需要顶着独一无二的人设生活,没有单一的价值观。整个城市既时髦又市井,既国际化又接地气,种种特征看似对立却能完美兼容。没有人会因为你有钱而多看你一眼,因为比你有钱的多的是;也没有人会因为你身无分文而看不起你,只是大家都太忙了,没时间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