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兰大二院发热门诊纪实

24小时把关,不放过每一例可疑患者。在这里,我们忍受着厚重的防护服,为了节省物资,我们坚持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我们从白衣天使变成白衣战士,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打赢这场战“疫”。

我有幸加入到这场战“疫”中,并成为发热门诊的一员,守护着兰大二院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遇到了最可爱的人们,并与之共事,发挥每个人的光和热。

我们一线班由4名医生和8名护士组成,24小时两班倒,白班10小时,夜班14小时,每班由1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我们这批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女性,但是巾帼不让须眉,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之余也收获了友谊。

陈慧玲,血液科主治医师,干练而有担当。初次认识她是在本科实习时,那时作为研究生的她已经是已经是科里的骨干。她总是分分钟做完一个骨穿,却很有耐心的教我,让我不要着急,慢慢来,她宁愿自己迟下班,也把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让给我。在她的指导下,我一周内完成了12例骨穿,也圆满完成了所在科室的本科实习任务,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多了一份挚爱。在发热门诊的值班过程中,她依然干练,做事有条不紊,将每个患者的姓名及登记号写在病历本的封面上,便于人多时查找。把每个患者的检查结果清晰写在病历上,便于接诊的人查阅。她凭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每个患者的诊治胸有成竹。所以,她是请示二线次数最少的一线医生,是最具有安全感的医生。

马旗,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沉稳、细心、责任心强。她是我们4人中来院时间最早的,然而她却谦虚谨慎,悉心求教,从穿脱防护服到诊治流程,她总是提前攻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平时她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关心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上完两次门诊后,她由于身体不适,被迫停止了后面的门诊。她觉得很难过,难过的不是自己生病了,而是让下一轮的医师替她上班了,她说自己要尽快好起来,把替班医生的班及时补上。

邵丽丽,小儿呼吸科主治医师,内敛而坚强。她是我们之中个头最高的一个,穿上防护服,我们很难辨别彼此。然而对于她,我们仅从个头就可以分辨出来,常规的防护服及手套对她来说总是有点小,每次接班就看到她的一只眼睛的上下眼睑被镜片上涂的防雾液粘在一起,她睁着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坚持十几个小时却毫无怨言。她父亲也是医生,在另一所医院同样坚守在发热门诊的最前线。

李巧云,耳鼻喉科护师,乐于助人是她的标签。接班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医院,把所有人的护目镜用防雾液涂好,我进去的时候她会要求我把眼睛摘下来帮我涂。第一次上班,她甚至教我如何穿纸尿裤。她的日常工作是引导患者就诊,登记患者信息,执行医嘱,打印条码,联系相关部门收取标本。在我忙的时候,她会将所有的病历按顺序排好,帮我填写病历表头,时刻盯着患者的化验结果,结果回报后第一时间通知我处理;需要请示二线的,拍下患者的检查及检验结果,便于上传;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拨通相关部分的电话。

马丽芳,麻醉科主管护师,快、稳、准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穿好防护服,第一个进入诊区,她从事着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最频繁、最危险的职业。她的工作是帮患者挂号、缴费、抽血、取鼻试子,每2小时对诊区消毒一次,并封装医疗垃圾。每天就诊的患者有几十个,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的她,依然行动敏捷,所有的患者均是“一针见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绝不会有两个以上患者在诊区逗留,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我是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田婷。从读书到工作,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兰州大学和兰大二院,所以对二院和兰大有很深的感情,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在危难之时,我义不容辞坚守在第一道防线中。起初怕家人担心,没有告诉他们,当他们得知后,没想到家人极力支持我的工作,父亲说“首先把工作干好,其次把自己保护好”,年过八旬的奶奶说“国家很好,医院对你们很好,一定要懂得感恩”。为了减轻专家们的负担,我将最新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铭记在心,对每位患者进行逐条分析之后再请示专家。

其他的6位一线同事分别是:口腔科护师李秀荣、眼科护师李扬、眼科护师钱辉霞、眼科护师赵雅琼、小儿肾病科护师庞丽娟、小儿肾病科轮转护士刘瑞娟,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守职责。

在这里,还有我们24小时坚守阵地的二线专家们,他们分别是:呼吸科万毅新主任医师、石军年主任医、李侠主任医师、王虹主任医师、昝香怡主任医师、陶红艳副主任医师、黄晖蓉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李培杰主任医师、马莉主任医师、曹雯主任医师、张虹主任医师;影像科周俊林主任医师、赵建洪主任医师;儿科徐丁主任医师、倪倩主任医师。他们24小时在坚守,好多正高级的专家都是我们的父母辈,无论何时,当我们把患者的信息发过去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我们。

还有医务处的老师们不分昼夜,指导着全院的医疗工作。公共卫生科的老师们工作在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第一线,无论何时做核酸检测,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接收标本,第一时间给我们发送报告。院感科的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在脱防护服时进行现场指导,最大限度地守护着医护人员的健康。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忍受着单次值班时间最长的煎熬,每个人各有分工,却又齐心协力。在这里,我们也聆听着患者及家属最暖心的评价“你们辛苦了”、“你们多不容易呀”、“你们也要注意休息”。作为一线医护人员的我们,来自不同的科室,不同的专业,加上换衣服,交接班时间,我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身穿防护服可以达到16个小时。脱掉防护服,脸上是被口罩压过的伤痕,耳朵被口罩的系带勒出血,双手仿佛在盐水缸里浸泡过一样,头皮疯狂的发痒。但是我们相互激励,相互铭记着感动,砥砺前行。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愿意将这份责任与爱传递下去,秉承着二院人“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院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