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为什么?

宝黛钗凤琏平尤


首先,题主这个问题问的是比较突兀,据子由所知,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当中,敢于赐死太皇太后,而且还以公开的形式去这样做的皇帝,子由遍寻百宋千元,掀翻三坟五典,都找不到这样的事情。

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当中,即使是五代十国,战乱频繁之时,压倒多数的封建统治者也还是要标榜自己为以孝治天下,所谓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这样悖逆人伦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皇帝敢公然如是,不然,还是人的世界吗?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皇帝的地位是无人能够企及的,绝对权利本身,使得他能够直接消解掉太皇太后的威势,但是,基本就没有皇帝去这样做,因为在封建王朝当中,历代统治者基本都秉持儒家思想,讲求为臣则忠义当先,为子须顺孝终生。

可是,当皇帝与太皇太后发生了势同水火的矛盾之时,事情怎么解决呢?或者换一种极端的提法,亦如题主所问;

“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为什么?”

皇帝即使身份再与众不同,他也是与太皇太后有血缘和抚育多年的关联,仅仅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行为发生。

秦始皇秉政之初,因为其母赵姬的很多事情,也是愤懑已极,甚至诛杀嫪毐,扑杀太后幼子,可谓之辣手凶心,为当时至极。

可是,他也不敢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母亲赵姬,而且,就因为他软禁了太后赵姬,已经就惹得朝臣和舆论的指责和非议。

做为皇帝的母后,即使不是亲生母亲,只要有这个名分,尊贵如皇帝本人,也不敢偺越这一步。

当然,也有对于自己的母后行废黜之法的皇帝,这个人就是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史称唐哀帝。

时值唐天祐二年十二月,胆大妄为,且凶狠异常的军阀朱温杀掉了密谋再兴唐祚的唐室臣子,又杀心大起,竟然指示部下,宫中缢死何太后,随之逼迫唐哀帝下诏书,称何太后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并且以皇帝名义把何太后废为庶人。

在这一起事件当中,朱温的暴虐不仁可鉴一斑。

而以皇帝身份,下诏追废母后为庶人,这也算开了这种恶劣风气之先。

综上所述;子由认为,皇帝可以废黜皇后,但是废黜太皇太后地位这就是不可理喻,至于说公然以皇帝名义,赐死太皇太后,这种提法,就不仅仅属于匪夷所思,当为大逆不道了!

相反,在宋朝,宋高宗等几位皇帝的合法继位,反而必须借重太皇太后的地位才能够得以在法理上被朝臣和世俗所承认。

甚至太皇太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对皇帝行废立之事,这是既合乎情,也在乎理的事情。


子由拍案惊奇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和奶奶,对应的就是生母和亲生奶奶,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

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被皇帝赐死的皇太后至少有两位,太皇太后还真没有出现过。

皇太后、太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

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男子可以有多为妾,但是只能有一位妻,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妻,即皇后,其她的嫔妃统称妾。妻,亦称嫡妻,妾,亦称庶妻,妻所生儿子称嫡子,妾所生儿子称庶子。嫡长子是家族政治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

自然,皇帝去世后,随着新皇帝上位,原来的皇后就升任皇太后,原来的皇太后就升任太皇太后。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到皇帝、皇后、太子,统称嫡系,身份是君。

也就是说,从法律意义上讲,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帝是平等的,是法统唯一承认的亲缘关系。假如皇帝跟太后、太皇太后不存在血缘关系怎么办?对不起,你必须承认,因为你继承皇位的前提条件就是嫡系,必须与原来庶系生母割断母子关系。

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不敢对亲生母亲有超越礼仪的封赏,更谈不上承认母子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其实远离生母恐怕也是避免尴尬的最好办法,否则母子相见,母亲还得给儿子叩头。这就是宗法制的死板,带来的负面效应。

按照这个规定,皇帝赐死皇太后、太皇太后,就等于杀了亲生母亲和亲生奶奶。在古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都是不被允许的。

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

可是,万一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处罚还是不处罚?

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子,甚至阴谋作乱。再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暗中帮助公子段谋反。

当然不能用法律直接处罚了,因为在古代礼法才是根本大法,按照礼法,子为父隐是合法的,也就是说,长辈犯法,晚辈有义务替他隐瞒,不算犯罪。自然,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也不能处罚,否则反而是皇帝违法。

所以,郑庄公和秦始皇只能发誓与母永世不相见,作为对母亲的精神惩罚。

臣民会不会有意见?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光是皇帝的母亲和奶奶,她们还是天下臣民,所有人的母亲和奶奶,谁敢说三道四?皇帝想处罚,天下人还不干呢!

历史上死于皇帝之手的皇太后

凡事都有特殊,虽说皇帝不能公开赐死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她们的身份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她们首先是政治人物,逃不脱政治利益的纠葛,当她们与皇权产生矛盾冲突时,结局恐怕就不一定按理出牌了。

晋武帝第二任皇后杨芷,是第一人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艳是晋惠帝的生母,杨艳去世前,怜惜儿子年幼,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以照顾晋惠帝。晋惠帝登基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

可是,杨芷的父亲杨骏,与皇后贾南风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杨骏失败被杀,家族一千多人被灭口。杨芷也被牵连,剥夺太后尊号,反过头来给儿媳贾南风磕头,求她饶过自己的母亲庞氏。

后来杨芷被圈禁于金墉城,连续八天不给供食,被活活饿死!杨芷之死,虽然贾南风是幕后黑手,晋惠帝的默许罪责难逃。

如果说晋惠帝杀母还有点遮掩,海陵王完颜亮杀嫡母徒单太后,则非常露骨并极其残忍!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后人只能称他为海陵王。完颜亮靠政变杀害金熙宗上位,按古代法律,完颜亮登基后,册封嫡母徒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大氏为太妃。

不过徒单氏对完颜亮残暴的行为并不认可,多次训斥他弑杀金熙宗,及酒后失德的行为。本来就对生母不能立太后就很不满意的完颜亮很生气,多次威胁要杀掉嫡母皇太后。好在大氏与徒单太后关系良好,在大氏的劝阻下,完颜亮隐而不发。

后来,完颜亮决定发动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行动,徒单氏激烈反对,惹怒了完颜亮,他恶狠狠地说:“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太皇太后被杀还真没发生过。

可见,作为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哪怕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遭到皇帝的杀害,相反,由于政治斗争,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皇帝再也顾不了孝道了,也不在乎天下人的指责了!


寻根拜祖


古代是君权至上,关于皇帝可不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皇帝如果愿意这样做就完全可以,但是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遵从礼法制度,所以作为一国之君,考虑到自己的名声,皇帝一半不会轻易作出赐死太皇太后这样“大逆不道”之事。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太皇太后的存在威胁到皇权,那么皇帝依然会“痛下杀手”,不过在历史上皇帝杀太皇太后这样的事还真没有发生过。

杀皇太后的倒是有一件,是海陵王完颜亮干的。

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庙号和谥号,他的皇位也是通过政变得来的。

当上皇帝后,尽管不愿意,但碍于宗法制度,完颜亮还是将嫡母徒单氏册封为了皇太后,生母大氏则为太妃。

当上皇太后的徒单氏并没有安分守己,享受太皇太后的荣光,而是处处与完颜亮做对,在徒单氏看来,完颜亮弑杀金熙宗是为天理不容,且完颜亮生性残暴,所以徒单氏每见完颜亮都是多加训斥。

因此,完颜亮和徒单氏的关系并不好,完颜亮几次放出要杀掉徒单氏的话,幸好完颜亮的生母与徒单氏关系不错,几次从中调和完颜亮才选择隐忍。

后来完颜亮想要大举进攻南宋,遭到徒单氏的激烈反对,早就对徒单氏心怀怨恨的完颜亮怎么能够容忍徒单氏把手伸到朝堂上来,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太皇太后被杀还真没发生过


煮酒温史


当然不行,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赐死太皇太后,公开赐死更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这个称呼的由来

太皇太后是打从西汉叫出来的。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每次父亲刘太公见到自己也要下跪,因为皇权,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可刘太公毕竟是刘邦的父亲,孝顺的刘邦心里不忍,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自己的父亲刘太公封为“太上皇”。既然有太上皇,那么太皇太后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后的唐、宋、明、清一直效仿汉朝做法,太皇太后的叫法就这么沿袭下来。

皇帝不能赐死太皇太后有两个原因

一、跟“孝”有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是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孝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重要指导思想。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奶奶辈儿,皇帝权力再大,他首先是太皇太后的孙子,其次才是皇帝。


所以如果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为了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即使太皇太后有什么不轨行为,他也不可能为难她,只能是对其孝顺有加。

而且太皇太后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刘邦对其父亲的孝顺才有的。因此皇帝必须孝顺太皇太后,否则会受到满朝文武和老百姓的诟病。

二、太皇太后一般都积威厚重,有很大的权势

太皇太后久居深宫,其能够从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坐到这个位置,能力和手腕当然不可小觑。这就意味着,老太太虽然不管事,但不代表她不能管事。

而且太皇太后一般出身都很不一般,其家族肯定和皇族紧紧相连,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皇帝要动太皇太后,怎么能不考虑自己皇位的稳定,不顾太皇太后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呢?从这一点来讲,别说当众赐死了,惩罚她都不可能。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太皇太后,皇帝还得看她脸色行事,何谈敢赐死她。


综上所述,所以说尽管皇帝有莫大的权力,但于孝道和皇位的安稳这两方面来说,皇帝都不可能当众赐死太皇太后。


墨雪问心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弱智,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太皇太后的这一称呼源自于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当时他的老爹还是在世的,结果每次刘太公见到了刘邦都要行跪拜刘邦,毕竟在古代皇权为大,刘邦也就得这样不自在,老爹跪儿子这不是折寿吗?于是刘邦发挥了他出身布衣的智慧,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刘媪就称为皇太后(举个例子,其实如果已死就能成为皇太后,刘媪生猝年不详)。

那么太皇太后与皇帝又是什么关系呢?皇帝的奶奶就称为“太皇太后”,例如康熙皇帝的奶奶就是“孝庄太后”,而康熙也称呼其为“老祖母”。试问,康熙会将自己的奶奶赐死吗?

百善孝为先

中国历史上历来注重孝道,“百善孝为先的”的观念更是从小贯彻在我们的脑中,常人都如此更别说皇帝了,要是皇帝不守孝道势必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再者,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基本上都很老了,所以就算太皇太后犯了什么错误皇帝都要善待,毕竟那是自己的长辈。

题主说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那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要杀死自己的奶奶,告诉天下人自己不是人?我想没有一个皇帝会这么的傻。

太皇太后的权力很大

先让我说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太皇太后:西汉吕后(把戚夫人弄成人彘的那个)、东汉董太后、明朝周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所以说不要惹太皇太后,因为她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血雨腥风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不要被他们女性的外表所蒙蔽,要说手段皇帝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她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不仅如此,太皇太后手中还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从孝庄太后中就可见一斑,为了康熙的顺利继位花了多少的心思,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了。


综上所述,皇帝不可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除非他抽风了。


七七谈历史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或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比如说《还珠格格》的第三部里面,乾隆帝想纳一个歌女当贵妃,结果太后出来坚决抵制,并且矛盾一度不可调和。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真实历史上,皇帝和太后到底哪个权力大?并且,皇帝是否可以赐死太后乃至太皇太后?


古代皇权确立

古代皇权想要稳定,就需要制定一套潜移默化、人人接受的规矩。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皇权的认可和喜悦,于是,从汉朝开始,到近代,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华帝国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行政还是司法。

对于中华帝国来说,皇帝是帝国至高无上的存在,太后和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因为皇帝的关系,也受着至高无上的尊敬。不过,按照封建政权的设计,太后和太皇太后只是一个受尊敬的角色,并不具有对帝国发号施令的权力——当然,紧急情况下,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可以在群臣的建议下,废黜无道君王。

而太后和太皇太后如果失德或者违法,皇帝出于帝国稳定考虑,可以秘密幽禁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但不能公然废黜太后、太皇太后尊号,更不能杀害。

当然,制度设计的很完美,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如此。

皇帝与太后博弈

事实上,皇帝和太后之间,谁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完全取决于谁的政治手段和威望更高一些。

先说太后可以压制皇帝的例子:汉朝初年的吕太后,压制汉惠帝,以及汉朝的前少帝和后少帝,都被吕太后所操纵。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前少帝甚至是被吕太后杀害的。吕太后对刘姓诸王实现了有效压制,直到吕后死后,刘家人才有翻盘机会。

再说皇帝可以压制太后的例子:三国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继位后不久就逼死当朝太后——吴景帝的朱皇后,并且在此后继续对吴国进行有效统治——如果不是西晋灭吴,很难想象孙皓的统治会继续延续多久。

其他情况


当然有时候,皇帝和太后的名头,只是一件工具而已——比如,朝廷出现权臣掌权的时候。

典型的例子有司马懿废黜曹魏皇帝曹芳。司马懿要求当时曹魏的太后出面,颁布诏书废黜曹芳——之后曹髦被司马昭的人杀死以后,司马昭也胁迫曹魏的太后颁布诏书,宣布废除曹髦的皇帝尊号。

此外,还有西晋初年,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和太后杨氏争夺权力,最终贾南风占据优势以后,以晋惠帝的名义,废黜并软禁杨太后,并且事后将杨太后暗杀。

总之,皇帝公开赐死太后的现象尚且不存在,更何况赐死太皇太后?不过,如果皇帝想要谋杀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藤树先生


首先说太皇太后本身就是一个殿堂级别的存在。女人在后宫里能熬到太皇太后。活的久是一个最大资本。

太皇太后相当于太上皇的后妃,皇帝的奶奶,历史上太皇太后很多。感觉汉朝特别多,原因就是汉朝皇帝短命的多。


比如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刘邦妃子),景帝时为太皇太后。

景帝刘启的母亲窦漪房(文帝皇后),武帝时为太皇太后。

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不过她没有儿子,她的称号属于宗法上的,15岁就是太皇太后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宣帝刘询的皇后王氏(即邛成太后),元帝养母,成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元帝皇后),哀帝、平帝、孺子婴及王莽新朝时为太皇太后。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荣升为太皇太后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一定是太子的正妻或者是皇后。

第二,要有儿子,没儿子也行,继位的要承认她的太后身份。

儿子做了皇帝,而且皇帝活的还不能很长久。如果顺治帝能象儿子康熙那么长寿,估计孝庄太后只能是太后了。

第三,太皇太后必须要活得久。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武则天,如果不是权欲很强的话,以她的年龄,也是可以做到太皇太后的。武则天不稀罕太皇太后,直接坐到了皇帝宝座。

《大明风华》里朱瞻基的母亲张皇后也是当了太皇太后的,宪宗的母亲周贵妃也是活到了孙子孝宗时期的。


皇上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显然不能。

这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符啊。中国自古“百善孝为先”,长辈即使有错,也只能委婉规劝,赐死,还不觉得千秋骂名。

何况太皇太后身份何其尊贵,皇帝作为天下表率,只能是竭尽孝道,还公开赐死,皇帝脑子正常都不会。即使祖母有错,估计只能得过且过。


历史逸事


在中国古代,皇帝在很多人心中地位,真的是相当神圣,整个国家都在他掌握之下。皇帝万一发怒,效果可是不堪设想。套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天子一怒,血流千里。不光是官员,老百姓,见了皇帝可以说诚惶诚恐。也包括很多后宫嫔妃,上一秒你是“高高在上”的娘娘,下一秒有可能被打入冷宫。不过在后宫中,有一个人身份比较特殊,哪怕犯了太大错误,皇帝也不便公开处死。她就是太皇天后,也就是皇帝的“奶奶”。为什么皇帝不敢公开赐死太后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太皇太后辈分过大,皇上唯恐挨骂名

在古代讲究以孝治国,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甚至延伸到了“天下无不是父母”的地步。太皇太后是皇上的奶奶,按照辈分来讲,她就是皇上的长辈。皇帝应该对其格外尊重,哪怕是“面子上”,做给外人看的,也必须维持双方的关系。哪怕太皇太后犯了再大的错,像夺权,干涉朝政等,最重的惩罚就是打入冷宫。


担心朝政生变,影响大局

能够坐上太皇太后的人,基本上没有泛泛之辈。毕竟能够屹立三朝,岂是寻常女人能够做到的,否则根本坐稳这个位置。要么就是前朝有人支持,后族实力特别雄厚,家族握有军权。这种也是皇帝比较忌惮的,就像汉武帝何等雄才大略,刚开始登基为帝时,也是受制于祖母窦太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本身能力足够强,像武则天,赵娥等,典型的政治女强人。这种在朝堂上经营多年,重臣都依附于她,能够左右朝政,甚至皇位人选。通常皇帝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为了避免引发兵变,通常都不敢赐死太后。


为了皇族内部的团结

某种程度上来讲,太皇太后和皇帝算是“亲人”,虽然有的没有血缘关系。不过在朝中大臣,还有天下老百姓看来,都是一家人,都是亲戚。彼此的关系,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贸然赐死太皇太后,难免让皇族内部成员,觉得心狠手辣,不利于内部团结。一个江山的落败,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内部开始,这种也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以史正衣冠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那就是被尊为太皇太后的女子,她并不一定是当朝皇帝的祖母(包括嫡祖母、宗法祖母和生祖母),也有可能是曾祖母,历史上曾有三位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元配皇后上官凤儿,她是汉元帝刘奭的宗法曾祖母,刘奭即位尊她为太皇太后;汉元帝刘奭的元配王后王政君,她是汉孺子刘婴的宗法曾祖母,王莽摄政时,曾代替傀儡“皇帝”刘婴尊她为太皇太后;宋高宗赵构继室皇后吴芍芬,她是宋宁宗赵扩的宗法曾祖母,赵扩即位尊她为太皇太后。



直入正题,皇帝可以公开处死太皇太后吗?

答案其实很明显,那就是不能。

对于太皇太后,皇帝只能敬,却不能废,不能贬,更不能杀。

虽然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为争夺皇位,是时常出现子杀父,父杀子,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侄杀叔的事情,但却很少出现子杀母的事情,更是没有出现孙杀祖母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出现孙杀祖母的事情呢?这之中虽然有着祖母做不了皇帝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受“礼法”的熏陶。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诗》言:“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亦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因此,在老祖宗的谆谆教导下,华夏民族自古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礼”字。


而在“礼”当中,尤以“尊老”最为人所重视。中国自原始社会开始,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就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会,均以辈分最高的长辈为尊,因为他们辈分高,地位自然也就高,想想看儿子的地位能和父亲比吗?古代的尊老,是对整个中国而言的,并非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去奉行“尊老”,为此更是形成了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



《礼记·祭义》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意思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还是能获得最为优厚的一份。同时,在古代,古人不但在行动上尊敬老人,更甚者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养蒙便读·言语》载:“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就是说跟长辈说话,不能严肃,要细声细语,恭恭敬敬的,即使是长辈不对,也不能大声的跟长辈说话。

想想看,一个如此礼敬老人的民族,一个世代受到要“尊老”教育熏陶的民族,你认为他会去对自己的祖母,乃至是曾祖母动手吗?皇帝虽为九五之尊,但他同样也是人,也是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的皇帝,即使他再残暴,他也不会对自己的祖母干嘛。



毕竟能做到太皇太后的,她肯定是家中辈分最高的,是整个皇族的家长,一旦他敢对她下手,不说百官会群起而攻之,就单单是皇族的那些皇子、王爷、公主就能弄死他。况且,多数太皇太后对皇帝都没啥威胁,她们做不了皇帝,自然也威胁不到皇帝,所以皇帝完全就没必要去为难她,从而给人留下话柄。想想看,连为难都难,更何况是杀呢?

当然,因为皇帝的尊崇,一般时候,太皇太后是能得到善终的,地位也是无比尊崇的。但是,如果这位太皇太后是亡国的太后,那她的结局恐怕就不怎样了(历史上有位太皇太后运气实属逆天,亡国后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这就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元配王政君,西汉亡国后,她被王莽尊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当然,她会被这样礼遇,主要是因为王莽是她的族弟,是亲戚,再加上当时西汉所灭,但其影响力尚在,因此她才会被如此礼遇)。



运气好的,最多就是被贬,但好歹还能活命,如宋理宗赵昀元配皇后谢道清,南宋亡国后,她被元朝降为寿春郡夫人。而运气差的,是连命都没有了,如北魏宣武帝元恪充华宣武灵皇后胡氏,北魏权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时,她被沉入黄河而死。

总得说,如果这位太皇太后不是亡国太后,那她绝对是能善终的,因为在礼法的限制下,即使皇帝对她再有意见,皇帝对她也是贬不得,废不得,更是杀不得的。


澳古说历史


公开赐死当然不会。

但是,可以采取其他办法。

比如,你熟悉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过这一段历史。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拥立自己的外甥汉少帝刘辩。妹妹何皇后成为太后。此时汉灵帝母亲董太后就靠边站了,虽然她是新皇帝的祖母,得到太皇太后身份。

董太后自以为辈分高,看不屠户出身的低等人何进,也一直很喜欢自己抚养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当时是渤海王/陈留王。

当初,董太后与汉灵帝母子争相卖官,汉灵帝卖官好歹入国库,董太后自己收,当然竞争不过皇帝儿子,就干脆三折标价。可见这个女人很不正常。

到了现在,手上无官无权,董太皇太后就应该消停下来啊。可是不,董氏依旧折腾,在太监们支持下对朝政指手画脚。何太后后面正式宴请婆婆,中间劝说和平相处:外朝事我们女人就不插手了。

董氏不知道怎么的,口出狂言道:

何进又怎么样。

我侄儿董骠骑,断何进首,易如反掌。

董重确实是骠骑将军,但只是管辖1000多士兵的空头,更不是霍去病霍骠骑,何进即派士兵包围董重府邸索要印绥,董重只能无奈自杀。

随后,何进指使官员上书,言董氏原本只是藩王妃,请迁移出去安置。董氏就被何进以少帝名义安置在河间,不久死去。传说是何进派人杀害的。

虽然何进杀人手狠,但董氏这样能公然把自己的太皇太后玩丢了,再逐出首都,暗杀在乡下,也算自己做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