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四川總督的地位極高,權力非常大,為何僅僅管理一個省份?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總督,就是全拿,一個地區的一把手,司法、行政、經濟、軍事大權統攬。用古代的話說,叫做“提攜文武,修蝕封疆”。



我們知道英國有派駐的加拿大總督、澳大利亞總督,但可能有的朋友還不知道,古代中國也有總督。

雖然中國曆朝都有類似總督的官員,但“總督”的官職是在明朝中期才有的。不過那時候的總督有點像欽差,雖然總督權力很大,但不是固定某個轄區,也不是長期的官職,實際上是個臨時的官職。

比方所哪裡受災了,哪裡動亂了,哪裡要打仗了籌集糧餉了,進行戰時動員了,都會有總督出現。一旦完成使命,總督職權也就結束了。

之所以會出現總督,是因為像水災民患這種事情,一個省份可能搞不定,需要幾個省份聯動。但古代交通落後,中央政府無法遙控指揮,所以就派出總督作為中央的代表,直接掌管幾個省的事務。


明代的皇帝在治國方面水平都很一般,沒有魄力,也不敢給官員那麼大權力,怕他們危害到中央權威,把自己的政權給顛覆了。所以在明朝的大部分時間裡,總督都只是一個臨時性職位,有事時設置,事情結束了就撤回,依舊由巡撫管理地方。

但清朝的情況跟明朝有所不同。

滿清入關後,最初打仗只是跟著感覺往關內打,打到那裡算哪裡,誰知道一不小心竟然得了整個天下!

對於治理這麼大的國家,滿清政府也沒有充足的思想準備,也不知道從何做起,所以就把明代皇帝治國那一套照搬過來了。有的地方換湯不換藥,有的地方則還是老湯,裡面的藥則換了。

就拿總督來說,滿清皇帝對內掌控力比明朝還上了一個層次,認為自己能夠駕馭官員,不怕他們亂來,所以就放手讓他們去治理地方。明代原來的總督是臨時工,到滿清這裡變成了合同制的常設職位。


不過對於總督的權限,滿清統治者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總在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清朝中期總督只負責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工作,行政權則在巡撫手中,他們不屬於上下級關係,管理範圍還有點重疊。

正常情況下總督的級別要麼是從一品,要麼是正二品,一般都兼職兵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職。

而巡撫的最高級別也只能是正二品或者從二品,一般兼職禮部侍郎,地位要顯著低於總督。

清朝每個省都設立有巡撫,可是總督少多了,只設立了八位。

總督的權限比總督大,管轄範圍也比巡撫大,通常都是管著一個以上的省,所以總督的數量要少於巡撫。


比如閩浙總督就管轄著福建和浙江兩省,雲貴總督則是雲南和貴州兩省的一把手,東三省總督更厲害,統管黑吉遼三省事務。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就只管一個省。

直隸總督雖然只管一個省,但卻是總督中的戰鬥機,地位顯赫,能擔任直隸總督的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比如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大功臣曾國藩,洋務運動的領袖李鴻章,竊取革命果實稱帝袁世凱、鴉片戰爭中的風雲人物琦善,屠殺維新派人士的榮祿,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因為其掌管北京中樞地區,位置重要,所以排在所有總督之前。

雖然直隸總督平時只管一個省,但到了非常時期,直隸總督就是河南、山東和河北一般地區的“兵馬大元帥”,職權確實不小。

但四川總督,地位沒有直隸總督那麼牛,卻也只管著一個省。


四川是個人口大省,也是個土地面積超大的省份。就拿現在為例,四川和重慶兩個地區的人口一億一千多萬,土地面積56萬平方公里。而福建省人口不到四千萬,浙江省人口5000多萬,兩省加起來不到一個億。

在經濟上,四川是天府之國,西南糧倉,是個富饒的地方,甚至還有井鹽出產。在清朝的時候,沿海經濟跟沒有內地沒有現在這麼大差距,一定意義上四川經濟還比較發達。

除此之外,四川地形複雜,民族眾多,還有許多蠻夷之地,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要比沿海和其它省份要低,法制觀念要淡薄,一言不合就動粗,因此管理起來難度也非常大。這個地方的總督,其職責和危險性遠遠比其他省份要重要。


而且大家都知道蜀道難,易守難攻,三國時曹操那麼厲害都沒有奈何劉備。一旦四川出了亂子,平定非常困難。所以四川的穩定對朝廷統治非常重要,四川總督的責任非常重大。

所以說,四川總督是個重擔,能挑得起這個重擔的,都是朝廷最信任的官員,皇帝跟前的紅人。

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四川總督管的不僅僅只有四川,還有西藏。由於川藏兩省相鄰,西藏的事務受四川總督直接影響,因此雖然四川總督名義上只管一個省,影響力卻輻射到兩個省。

事實上,滿清統治者對四川的戰略地位也非常重視,滿清26位四川總督中有13位都是來自東北,多數是八旗子弟,由此可見四川總督的分量。


小約翰


清朝九大總督中,四川總督是其中權勢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但是,和絕大部分總督不同的是,四川總督本只管轄四川一省,而其他總督則基本上管轄兩省或三省。整個清朝,只管轄一個省的總督,只有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這兩個。

四川總督為什麼督撫一省?其實和四川的特殊情況息息相關。在古代,或者說在海權時代以前,四川幾乎一直都是國內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經濟重心南移之前,四川的富饒程度就已經可以和中原地區媲美。經濟重心南移以後,四川的地位更加凸顯了。可以說,唐朝以前,四川的發展程度可以比肩中原;而唐朝及以後,“揚一益二”的狀況,幾乎貫穿了古代歷史的始終。

而另一方面,四川地理單元特殊,文化及經貿可以自成一體。這種相對封閉的態勢,又成為了加深四川軍政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歷朝歷代,但凡在管轄四川的問題上,一直是不敢掉以輕心的。清朝單獨為四川設立一個總督的根源,也就在於此。

當然,清朝時四川也並非一直都是單獨設立總督。清朝前期,由於明末大亂,四川之地遭受重創,人口十室九空。因此,清朝入關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四川沒有得到恢復,四川還是和其他省一樣,多省並立一個總督。乾隆以前,四川除了短暫單獨設立總督以外,還先後屬於陝西總督、川湖總督、陝甘總督。

乾隆時期,四川全面復甦,人口暴增,成為清朝人口第一大省。此後的四川,一省的人口甚至超過其他地區數省人口。因此,乾隆以後,四川再也沒有和其他省組合在一起了,而是一直都是單獨被一個總督統轄。

同時,四川面積巨大,清朝時期,四川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雖然只是一省,但是比很多總督管轄的多省的總面積還要大。並且,四川地形複雜,高原、丘陵、平原一應俱全,管轄非常困難。

不過,四川省範圍之大,人口之多,其實也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在“行省”出現之前,四川地區其實是五部分省級區域組成的,分別是川西的康藏地區,以及盆地中的“川峽四路”組合而成。因此,清朝的四川,根本上也可以算作是“五省”組合而來。這樣一來,清朝單獨為四川設一個總督,也就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時期的四川總督,還按慣例兼授兵部尚書,並同時按慣例兼任四川巡撫,可謂權力非常之大。即便是地位崇高的兩江總督,在實權方面,都遠不如四川總督大。


蘇綻


明朝開始設總督,一個省不小

  • 明朝萬曆年間


  • 清朝幾大總督

  • 直隸總督,總督府保定

  • 兩江總督,總督府江寧(南京)

  • 閩浙總督,總督府福州

  • 兩廣總督,總督府廣州

  • 雲貴總督,總督府昆明

  • 陝西--山西,陝西-四川總督多次變化

  • 康熙平定準格爾

陝甘分治

  •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陝甘分治

  • 甘肅行省,省會蘭州

  • 陝西行省,省會西安

川陝總督經歷3次分和

  • 明設川陝總督,總督府固原,這段時間總督權利較小。
  • 清,川陝總督
  • 第一次,1656--1661年。
  • 清朝: 順治十三年(1656年),改川陝總督,總督府遷往漢中
  • 1661年,分四川總督,山西陝西總督
  • 第二次,1680--1731年
  • 康熙十九年(1680年),陝甘總督兼管四川,改為川陝總督
  • 1731年再次分為陝甘總督和四川總督
  • 第三次,1736--1759年
  • 1736年合為川陝總督
  • 1748年新設甘肅總督
  • 1759年陝西劃入甘肅總督,改為陝甘總督;
  • 陝甘總督府,蘭州;
  • 四川再次改為四川總督;
  • 四川總督府,成都。

陝甘、四川總督反覆分和,轄區不小!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四川總督還真是說不上地位極高,在清朝時期,我們看看四川省的地位,要說經濟,經濟比不上兩江,兩廣,要說人口數量,比不上閩浙,湖廣,要講政治地位,又遠遠比不上直隸,東三省,也就比更偏遠的雲貴要好些,所以四川在清朝時期,只能算是較為普通的一個行政區域,而作為四川的總督,自然也就談不上地位有多高。

不過四川總督在所有的總督之中,的確是比較特殊的一位,特殊在哪裡呢?就比如直隸總督,是因為所處的地區是京師所在,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所以專門設置了一個總督職務,就只管直隸一省的所有政務。而其他負責管理地方事務的總督,所管轄的區域,均包含了兩到三個行省,那麼為什麼四川又沒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四川總督卻只專管一省的事務呢?

四川在清朝年間,最初是沒有總督一職的,只有一個四川巡撫,四川由陝西三邊總督來兼管,四川的隸屬在清朝時期,曾經多次改變過,和湖南,湖北並再一起監管過,也曾經和陝西,甘肅並在一起監管過,單獨將四川化為一個行政區,是到了乾隆皇帝執政時期。公元1746年,川西北的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反叛清廷,清軍出師征討,卻屢戰屢敗,最後為了平定只有數萬人的大小金川,清朝連上民夫,竟然動用了六十餘萬人。

雖然這場戰爭最後清朝獲得了勝利,但是四川地區也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視,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有寫過這麼一句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大小金川之戰,除了清朝最開始派出的指揮官指揮不利以外,清軍率戰屢敗也和四川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並且在當時四川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也算是較為偏遠的地區,民風彪悍,經過大小金川叛亂以後,清朝政府專設四川總督,兼管四川一省軍政事務。

事實上,在歷朝歷代,四川的地理位置也一直非常的重要,唐朝安史之亂,唐玄宗為何要逃到四川,因為四川易守難攻。在大分裂時期,四川較為封閉的環境也容易形成軍閥割據勢力,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而清朝時期,三藩之亂時,四川的重要軍事價值也就體現出來了,吳山桂佔據四川,北可以出兵甘,陝,東可取湖南,湖北。並且還給吳三桂的大本營雲南,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因此從乾隆年間起,清朝專設四川總督一職,也就不難理解了,管理好四川,就能確保清朝西南邊疆的穩定,同時即便西南有戰事,四川穩定也就能確保中原地區不受影響了。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在清朝時期,地方總督們的轄屬範圍非常龐大,很多人都掌控著兩到三個省份的軍政大權,但是在這些權勢滔天的總督中,卻存在著兩個只統轄了一個省份的總督官職,這兩個總督就是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

直隸總督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其中的直隸總督。

相比於四川總督,直隸總督我們比較陌生一些,因為他所掌控的直隸省在我們現如今是不存在的。

在清朝時期,其實所謂的直隸省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河北省。

只不過那時候的直隸省比現如今的河北省多統轄了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周圍地區罷了。

而直隸省並不是一個確切的地名,在清朝時期,直隸省就和我們現在所說的直轄市一樣,是一個特殊的行政區域。

它之所以會有直隸這個名字,主要跟它所存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

眾所周知,北京市是被河北省緊緊包圍在其中的。

因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所以清朝就把現如今的河北省劃歸到了京師的統轄下,授予了河北省直隸的名號。

清朝設置四川總督官職

直隸省擁有著如此重要的政治意義,僅在一省中就設置一個總督官職我們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最讓我們奇怪的是,四川這麼一個地處西南偏遠的省份,為何能享受到和直隸省一樣的待遇、為何一個省份就能設置一個總督官職呢?

說實話,在最開始的時候四川是並未能享受到如此殊榮的。

最開始時,清朝把四川劃歸到了陝西總督的管轄下,僅在四川設置了一個巡撫官職。


過了幾年之後,雖然順治皇帝設置了一個四川總督的官職,但是這個官職並沒有存續多少年,在康熙早年的時候,這個官職就被更名為川湖總督,把重心偏向了湖北。

再之後,四川則被轉交到了川峽總督的手中,這川陝總督除了轄屬四川之外,還轄屬著陝西、甘肅等省份。

就這樣兜兜轉轉了許久,四川總督的官職才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被確定了下來,再未更改過。

而在乾隆年間之後,因為四川總督統轄範圍的縮小,朝廷就把四川巡撫的職權交由了四川總督兼職,讓其徹徹底底掌控起了四川的軍政大權。

之所以只在四川一個省份設置總督官職的原因

要說到清朝後來為何只在四川一個省份設置了總督官職,其實跟四川封閉的地理條件有關。

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四川的地形是一個周邊被各種山嶺包圍起來的盆地。

因為這些山嶺的環繞,導致了古代人們想要進入四川如果不想繞遠路的話,就必須得經歷一番翻山越嶺的波折才能進入四川。

唐朝李白的蜀道難非常著名,在這篇詩文中,就非常形象地描寫出了古人進入四川的艱難。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種複雜的地形、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正是乾隆時期之所以會在四川單獨設置一個總督官職的原因。

因為清朝早期的歷史經驗已經證明,如果在四川設置一個總督官職轄屬著外省、在外省設置一個總督官職轄屬著四川,那麼四川封閉的地理環境必定會給這些總督對各省份的統轄造成許多麻煩,所以在經過權衡之後,他們就在四川這個封閉、意義重大的西南重省設置了一個僅統轄著單獨一省的總督。


孤客生


四川總督並不是總督中地位特別高的,在清朝總督地位排名中,四川總督排名應該是倒數的,他們的排序依次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

在不同時期,根據官員地位的高低不同,排名地位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是大致就這個模樣了,以左宗棠擔任陝甘總督時,陝甘總督地位就不是靠後的了。

(左宗棠)

當然,上面的這九大總督在清朝也不是從一而終的,也是經過逐漸變化才形成的,比如東三省總督是1907年才設立的,以前的話,東北不同於內地行省制度,是依靠將軍來鎮守的,比如盛京將軍、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

四川的行政制度在清朝時期有諸多變化,一直到乾隆後期才逐漸成型。

順治元年,設置四川巡撫,沒有設置總督,而到了順治十年因為四川與陝西聯繫比較密切,四川的錢糧兵馬都是陝西調撥,因此就讓陝西總督兼督四川,也就是最開始的川陝總督。

順治十四年的時候,第一次設立了四川總督,然而康熙七年的時候,又將四川劃撥到湖南湖北去了(湖廣),也就是川湖總督,到康熙十九年的時候,湖南湖北成立湖廣總督,四川又被甩給陝甘總督,一直到雍正九年,第二次設立四川總督。

(雍正皇帝)

到後來,四川總督也兼轄過陝西,總體上來說,四川最後能夠掌管一省,而成為總督,實在是不容易。

我們知道總督一般管轄兩省至三省,為何四川會僅僅管理一個省份呢?

其實,這主要是由四川的經濟、地理、文化等特殊原因決定的,四川盆地在古代又稱天府之國,只要發展好了,很容易就富裕起來了,清朝高層對四川一直不放心,前期清朝西北和西南戰事比較多,更害怕四川鬧事,所以都是和別的地區連在一塊管理,比如讓陝西總督管四川或者是湖廣總督管四川。

但是管來管去很費勁,乾隆時期戰事都緩和了,準噶爾汗國也滅了,因此才讓四川獨立管理,果然,武昌起義之前的保路運動就發生在四川,因為保路運動,最終導致武昌起義的爆發,可以說,四川的管理很苦難。

當時四川經過人口填充,經濟和人口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清朝中後期,儘管四川還是一省,無論人口規模還是地域面積已經完全不少於其他的兩三省的總督轄區了,為此,設立四川總督也是情理之中。

值得一說的是,四川總督和巡撫同城才是有意思的事情。

清朝時期的地方制度很複雜,既有軍事上的將軍(八旗)和提督(綠營),又有行政上的總督和巡撫。

巡撫是一省長官,也有一定的行政、軍事、監察權,對於大部分正常人來說,巡撫的職能跟總督沒什麼差別啊!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大概分析了,因為總督都是兩省以上的職務,設總督的就不設巡撫,比如兩廣總督駐廣東的話,就不設立廣東巡撫。

而設立巡撫後,總督基本也就沒有權力去直接指揮該省了,因為總督和巡撫兩者是互不隸屬的,都直接對中央負責。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清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地方實行的分權管理措施,通過將軍、提督、總督、巡撫分割地方的權力,所以清朝很少出現地方造反對抗中央的事情發生。

(四川總督)

但是總督和巡撫同城怎麼處理?比如像四川這樣的,飯碗就這麼大!

清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乾隆是三千恢復四川總督的時候就裁撤了四川巡撫,巡撫的職能由四川總督兼任。

這就是為什麼四川總督雖然排名靠後,但是地位很高,因為他的權力比一般的總督都要大!

所以,四川總督的只能是這樣的,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巡撫事。


史論縱橫


清代官制體系制度中,總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總督與巡撫皆為地方軍政大員,合稱督撫。在《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中,總督乃系“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的封疆大吏,較之一省行政長官——巡撫,職權範圍更廣、更大。

在清代有名的“九大總督”中,有七位總督乃系執掌兩省或者數省的所在,唯獨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乃系執掌一省職務且監管巡撫事的特殊官職。因為掌管京畿地區,直隸總督的特殊性尚可理解;那麼,四川總督為何如此特殊呢?

《清史稿·職官志》明確記載了四川總督的發展歷程:

順治元年,置四川巡撫,駐成都,不置總督。十年,以川省兵馬錢糧皆從陝西調發,詔陝西總督孟喬芳兼督四川。十四年,停陝督兼轄,專置四川總督,駐重慶。康熙七年,更名川湖總督,徙荊州。九年,還駐重慶。十三年又省。

也就是說,從順治元年到雍正十三年,四川一省要麼被陝西總督、川湖總督兼管;要麼暫時設置單獨的四川總督,但並不常設;一直未成定製或專缺官職。

直到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第一次金川戰事行將結束的時候,乾隆皇帝下令設置四川總督官缺,並“始定為專缺,兼管巡撫事”。對於四川總督的官職設定,《清實錄·高宗實錄》詳細記載了乾隆皇帝的諭旨決定: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川陝總督。統轄四川、西安、甘肅。幅員甚為遼闊。在尋常無事之時。尚虞鞭長莫及。現今金川軍務未竣。地方公事、及籌辦軍需、一切調度。督撫駐劄西安。難於遙制。即將來平定。亦經理需人。從前曾經分設總督。就近綜理。尚書尹繼善、今現奉差在陝。著即授為陝西總督。策楞、著授為四川總督、管巡撫事。

也就是說,在第一次金川戰事並未完全結束,就算是將來平定以後,也需要專職的善後人選,金川區域進行戰後安撫和重建工作。當時的川陝總督掌管四川、陝西、甘肅三省,其總督府衙設置於西安,距離四川西北部的大小金川地區較遠,“難於遙制”。為一心一意將第一次金川戰事順利結束並處理好善後工作,乾隆皇帝根據前線需要和具體地方行政庶務的分佈,始設四川總督並監管巡撫事。

在這份諭旨以後,乾隆皇帝又專門強調了“分設總督,以專責成”問題,曾經“降旨商之經略大學士傅恆。昨據奏到,意亦相同”的說明後,正式對四川總督的人選選擇進行了說明:

川省軍興旁午。將來籌辦善後事宜。總督必須得人。應即令策楞、以總督管巡撫事。足可勝任。

策楞,即為鈕祜祿·策楞,乃系康熙朝初期“輔政四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孫子,乾隆朝滿洲勳貴的代表人物。策楞所在的家族有多牛?他的父親乃系“歲祿所入,以均宗族,人皆賢之”的尹德,乾隆元年詔晉一等公;二弟,乃系被乾隆皇帝稱為“朕自御極以來,大臣中第一受恩者”的乾隆朝初期寵臣訥親;三弟,乃系乾隆朝中期威名赫赫的名將阿里袞,以身殉國後,“諡襄壯,祀賢良祠”。

也就是說,不管是四川總督稱為定製官職的特殊原因,還是乾隆皇帝特意選擇的首任四川總督人選,都註定了這一官職的特殊性。同時,對金川戰事的善後處理,也要求四川總督必須擁有一省巡撫才有的“宣佈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的職權才可。所以,才有了除直隸總督以外,單獨執掌一省,且兼巡撫事的特殊總督——四川總督。

參考文獻:《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史稿·職官志》


正說清代十二朝


首先,總督是一個很大的官職,是朝廷有數的大員,到了地方那就是土皇帝。其次,四川地理位置獨特,一旦兼管臨近省份,極容易發生動亂。

總督是個什麼官?

清朝和許多朝代不同,他們的正一品不是虛銜,所以我們能夠根據其品級來判斷官員職位的高地。在清代,總督最差都是正二品,如果有兵部侍郎的稱號,那就是從一品,如果有大學士稱號的話,更是正一品的大官。正一品是個什麼概念?那是滿清最高的官員,每個君主的任內,數量都少得嚇人。做官到了這個地步,在朝中有很多下面的官員會依附,平時過節少不了私底下有很多“孝敬”。而且做這個官的一般都是至少管著兩個省,甚至在東北的總督管著三個省。


這些總督在自己的地方權力巨大,不但有統兵的權利,一旦有了戰事,他們還是第一批的統兵將軍,而且他們還兼管轄區的絕大部分的政務。別看很多時候在總督下面還設立了一個巡撫,實際上巡撫只是一個從二品的官員,根本管不到總督頭上,最多也就是能去皇帝那裡打個小報告。可是,能出任總督的人,都是皇帝信得過的幹吏,除非有諸多鐵證,否則根本不能扳倒一個總督,反倒會給自己招來大禍。所以,總督在自己的地盤裡,那就是另外的一個皇帝。


四川的情況

四川境內大部分地區不是山就是高原,地形十分複雜,自古以來就很難出入。裡面的人固然不好出來,但是外面的人更絕難進去。歷史上,這裡經常會有各種勢力割據於此,一旦有人盤踞在這裡,從外面很難攻入,除非裡面的人鬆懈。在漢末,蜀漢就憑藉這裡險要的關隘,成就了一番基業,要不是後來內部人心渙散,魏國想打進去那根本不可能,因為就算是發兵百萬,可是能進去的也就那麼一兩列,在諸多險要的關卡下,傷亡太重,根本不能強攻。

但是,歷史上割據於此的勢力,基本都會擁有陝西、青海等部分區域,還有云南、貴州等地區,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一旦把這些省份都掌握在手中,那麼從中原地區就更加難以攻入。因為四川一帶的山脈綿延很遠,如果把江西南方地區接管,不管是從哪個方向,敵人都難以破關,而憑藉這裡面廣闊而肥沃的土地,能迅速積累起爭雄的資本。


滿人當初從東北想破關的時候,就遭遇了關卡的封鎖,他們知道這些關卡的重要性,所以對於四川這樣的地方更加小心,根本不可能讓那些官員在控制了四川后,還控制臨近的省份。否則,就像年羹堯這樣的悍將,一旦惹怒了他,回到自己的領地,把四川、貴州等地的關口一鎖,朝廷就再也無法對他們做出有力的攻擊。但是如果只給了四川一個省份,即便是他們想造反,也能從南北、後方攻入,迅速地平滅叛亂。


小鎮月明


在整個清代歷史上:總督、提督、總兵均為二級制、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提問者所說四川總督權力那個大,為什麼只管一省,顧名思意,四川總督不管一省難道還管幾省。

其實在整個清代有八大總督,八大總兵,八大提督,他們的職位是根據國家防務的需要而設立,岀八大總督基本固定駐紮區域外,大總兵大提督的區域駐紮是經常變化的(就像建國後至今大區根據防務而隨時期增減一樣)。

他們的歷史很少在檔案中出現。只有省級總督提督和鎮區總兵常在史上岀現。

下面例子從中可看岀一些事由:

清代兵制實際上和各個時代一樣,都設有二級兵制,一級(大區)很少岀現在史料中,因為一級兵制在社會不同環境條件下增減無固定所以一般情況不會記載。

在史料中一般情況只記載常設二級(省級)和三級(地區)兵制。

如例:一般情況顯示總督 提督(從一品官)、總兵(正二品官)。

那麼川陝總督年羹堯、湖廣提督王無黨、湖廣鎮筸總兵蒙應瑞他們的職位級別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思考。

【1】川陝總督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中國清朝名將。清代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北部蚌埠市懷遠縣人。康熙五十九年年羮堯任四川總督。康熙六十年年羮堯升川陝總督。

【2】湖廣提督王無黨,中國清代名將。清代直隸萬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人。乾隆元年王無黨署貴州提督。乾隆六年王無黨升湖廣提督。

【3】湖廣鎮筸總兵官蒙應瑞(1689年—1776年)、字兆麟 。中國清代名將。祖籍陝西涇陽縣交龍堡。清代四川川北鎮保寧府閬中今四川南充市閬中市閬中古城北門威德牌坊人。

康熙六十年蒙應瑞因戰功從士兵到將軍而且連同祖上三代因他選舉薦升大將軍,蒙應瑞鎮守湖南鎮筸因鎮守經驗不足待旨歷練。

乾隆八年蒙應瑞調補湖北宜昌鎮總兵官。

乾隆十年蒙應瑞新授湖廣鎮筸總兵官(鎮筸今湖南省鳳凰古城)。

(鎮筸歷史上從清康熙年間至清末一直是鎮筸總兵駐札地,但從雍七年至乾隆二十三年期間顯示是湖廣鎮筸總兵而非湖南鎮筸總兵)。

通過以上情況分析清代也是三級兵制。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

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

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情戀中國紅


在回答這個提問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總督這個職務,總督是明清兩朝的封疆大吏、地方首腦,手握地方軍政大權,地位尊崇權力極大,總督管理的省份,少則管一省,多則管三省。




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為“總督”,是典型的封疆大吏、地方要員,位高權重,其官階為正二品,部分總督可通過兼領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總督常常與巡撫協同治理地方,然而巡撫僅專掌一省之政務,總督卻可以兼領數省。總督在地方上的權力是很大的,除了日常政務,還兼掌軍務和經濟,妥妥的封疆大吏。



有清一代,共在地方設立九大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東三省總督,另外還有主管河道堤防、疏浚等事的河道總督、負責全國漕運事務的漕運總督。

在這九大總督中,東三省總督總管奉天(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軍民政務,陝甘總督總管陝西、甘肅和伊利三省的軍民政務,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含今上海)、江西和安徽三省軍民政務,閩浙總督總管福建、浙江、臺灣三省軍民政務。剩下的五大地方總督中,直隸總督因為負責京畿(京津兩市)重地,又兼轄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轄區範圍比較龐雜。其他四大總督,除了四川總督,全部統轄兩個省。

因此,四川總督是唯一一個專領一省之軍政事務的封疆大吏,那麼為什麼要單獨設立一個四川總督呢?



(圖援引自頭條作者地圖帝)

事實上,四川總督這官銜成為正式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後平定四川張獻忠建立的大西國,在閬中設立四川巡撫,總領四川軍政事務。順治十四年(1653年),廢四川巡撫,改由陝西總督孟喬芳兼督四川,因為當時四川省的兵馬錢糧全從陝西調發。

順治十四年(1657年)始置四川總督,陝西總督不再兼轄。康熙七年(1668年)改四川總督為川湖總督,駐地從成都遷往荊州,統領四川、湖南、湖北三省軍政事務。康熙十三年(1674年),川湖總督分置一人於成都,專轄四川事務。康熙十九(1680年)四川政務又權歸陝甘總督,湖北湖南兩省改為湖廣總督署理。雍正九年(1731年)覆在成都設立四川總督。



(圖援引自頭條作者地圖帝)

在清朝前期,由於四川早年久歷戰亂,民生凋零,始有“湖廣填四川”,人口得到增長,然而四川經濟恢復依然有賴於鄰省,其重要性並不明顯,所以並沒有得到清廷的重視,因此四川總督之官職時廢時立,地位遠不如同時期的陝甘總督、湖廣總督。

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四川爆發了大小金川之亂,清朝以三萬人分兩路進討,但久而無功,遲遲不能平叛,川陝總督張廣泗因討逆不力被清廷處死,改由嶽鍾琪為總兵督軍平叛,經三年戰爭方初告平息。但是大小金川之亂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此後清朝又多次向金川派兵,直到1776年初才徹底平定叛亂。這個偏居川西一隅、僅有彈丸之地、數萬人口的大小金川,卻使清朝先後投入了近60萬人、7000萬帑幣,死傷數萬人的代價。



四川境內少數民族眾多,像金川這樣的部落首領就是通過明清更迭之際乘機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而形成割據勢力,而這樣的割據勢力又大量存在於川西、川北等偏遠地區,這對於四川的長久統治是巨大的隱患。因此,自大小金川之亂後,四川總督得以被定為專缺,兼管巡撫事,成為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