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衛興華:三改一加強——醫治“國企病”的良方


衛興華:三改一加強——醫治“國企病”的良方

來自:前線客戶端

針對國有企業的現狀,經濟學界有人形象地提出,存在著一種“國企病”,是一種集體制、技術、管理、 歷史包袱於一體的綜合症,而且近於不治。我們認為,“國企病”並非不治之症,只要辯證施治,對症下 藥,是完全可以醫治的。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把國有企業的改 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構造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高效運行的微觀基礎。這一方針對於進一 步理清國有企業的改革思路,克服改革過程中的認識偏差,整體推進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具有重要 的指導意義。它是一副醫治“國企病”的良方。

“三改一加強”是一個既有不同側重和區別又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實現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 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的轉換。而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涉及國民經濟深層次 的問題和矛盾。由此決定了國有企業改革所牽涉到的內容和方面的廣泛性和複雜性。十多年來國有企業改 革的經驗教訓表明,實現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必須將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企業管理結合起來。 否則,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有企業的各種弊病很難消除。

對於“三改一加強”不能片面理解,需要強調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的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它們有各自的內涵和不同的側重面,“改革”側重的是企業體 制的改制,即通過制度創新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體制結構的轉換;“改組”側重的是企業資產 存量的調整,實現資產的優化組合和配置;“改造”注重的是企業生產要素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增強生產 要素的效能;“管理”的加強是企業有序、有效運行的必要手段和保證。因而,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 不能將它們混淆或相互替代。

二是從實現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這個目標來看,它們之間又是統一的和不可分割的。從生產力發展的角 度看,它們形成的經濟合力,會促進國有企業和整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從改革的角度看,它們共同構 成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這是因為:第一,企業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是國有企業徹底 實現經營機制轉換的制度保證。沒有一種“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制度(或 體制),企業的經營機制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企業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第二,資產的改 組和重組,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企業管理的強化和管理的科學化是支撐企業新體制有效運行的基 礎性內容。沒有這些基礎性的內容,再先進的企業制度,也是一個空殼。

從十多年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的經驗教訓來看,強調將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具有極強 的現實針對性。在前期的改革實踐中,部分國有企業在進行產權關係調整,重新塑建企業制度的同時,對 原有的資產進行重組,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強化內部管理等,有效地實現了經營機制的轉換,實現了扭虧 為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相反,有些企業的改革,忽視內部挖潛和技術改造,放鬆甚至放棄原有的基礎 管理,致使企業原有的弊端不僅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反而滋生出一些人為的新矛盾和混亂。成功和失敗 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將國有企業的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是徹底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正確途徑。

對國有資產實施戰略性改組,盤活存量,優化結構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對國有資產實施戰略性改組,將改組提升到戰略性的高度來認識,其主要原因 是幾十年來國有資產低效益甚至無效益配置狀態急需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原有的國有資產存量的配置方式 和分佈格局,造成了資金、資源短缺與產品過剩、資源閒置的矛盾狀態。長期以來國有資產的低效率配置主要體現在:

第一,國有企業的產業佈局不是按照產業結構優化原則進行的,而是嚴重受制於各個行業部門和各級地方 政府的利益和偏好。因而,扭曲的產業結構由於存在部門和地方的利益剛性制約長期得不到改善,國有企 業佈局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空間地域的分佈不合理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轉,基礎產業的薄弱狀態便長 期構成為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瓶頸。

第二,部門間、部門與地方間以及地方與地方間權力的分割及其利益的閉鎖,一方面導致了各級政府部門 爭投資、爭項目的搏奕局面,另一方面是導致盲目和重複建設的主要根源。例如遍佈全國各地的大小煙 廠,不同規模的紡織廠,前幾年各地突擊上馬的上百條彩電、冰箱生產線等等,這種低水平的重複建設所 形成的過度競爭,一方面形成諸如棉麻菸草大戰類型的原材料搶奪大戰,另一方面導致了產品的過剩,造 成資金和其他經濟資源的巨大浪費。

第三,無組織無計劃的盲目投資,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我國獨立核算的各種小型國有工業企 業有6.6萬戶,佔獨立核算國有工業企業總數的82.6%。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小型工業企業所佔比重 有多麼大,而在於過於分散的小企業形成不了規模效益,資金和產業連帶關係弱,技術設備落後以及管理 差,難以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相當多的中小型企業,效率效益低,甚至長期虧損,主要原因不在於 所有制問題或者企業體制問題,而在於所處的行業結構或產業結構不合理和技術設備落後,產品無市場 等。在原有的基礎上單純從企業本身的狹隘角度入手即便是理順了產權關係,或進行了改制,也無發展前途。

這樣一些問題僅僅通過改制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必須將改制與資產改組聯繫起來進行才可能奏效。在改 革實踐中,相當多的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實現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和扭虧為盈。例如,四川德陽市通過 推進國有企業的聯合、兼併,使整個市屬國有企業7年無虧損。武漢市在1994年初,對負債額高達 8.89億元的38家自改無望的特困企業實行破產,使低效和閒置的資產進行重組,起到了明顯的扭虧增盈績效。

在對國有企業進行改組或重組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將市場導向和產業政策導向原則放在首位。通過改組,真正把原有的企業資產轉移到具有長遠的市 場潛在需求,適合產業結構需要,具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上來。根本扭轉原有的不合理的產業佈局。

第二,強化資本、資產、產品相關性原則。企業間的資產改組和重組,儘量利用原有的設備和資源,對於 那些具有相關性、互補性的企業實行兼併、聯合和重組,避免不必要的資源重置或企業現有資源存量的廢棄和浪費。

第三,根據以上原則,打破行業、部門、各級政府的界限,儘量做到國有資產存量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調整 和改組。目前在改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例如,改組中行政色彩和形式主義的色彩較為濃厚,表現在轉換政府職能、精簡機構過程中,行政性“翻牌公司”和“地域性翻牌公司”不斷滋生,一窩 風上馬企業集團的風氣較為嚴重。原有行政機構摘牌,掛上企業集團的招牌,將原來所轄的企業大雜燴式 地拼湊在一起,其實只換了牌子,機制和內容未變。

第四,嚴格進行清產核資,避免在資產重組過程中國有資產人為的流失。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塑建質量效益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微觀基礎

具有自動的、自覺的技術改造能力和技術創新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標誌之一。我國國有企業特別 是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含量低一直是制約經濟效益提高的突出因素。據有關測算,我國在1953—197 8年間,生產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僅為2.7%,而要素投入的貢獻率高達97.3%,其中又有8 0%來自資金投入增長。改革以來情況有所改觀,但仍未得到根本的轉變。我國的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很低。目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主要靠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的高達 80%以上。而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近30%。 對於我國國有企業來說,由於企業的設備老化嚴重,特別在一些老工業基地和一些中小老企業表現得相當 突出。從成本耗費來看,目前我國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只有4.9%,能源利用率只有30%,能 源、原材料消耗佔產品成本的70%以上。這與企業的技術水平低下直接相關。這一方面說明國有企業技 改所面臨的任務重,另一方面也說明技改效益的潛力很大。據有關測算,從1984—1994年10年 間,我國技改投資每投入1元,產出2元,創利稅0.4—0.6元,比新建項目高一倍,而建設週期比 新建項目短一半。同樣的增產規模,技改投資僅為基建投資的40%。

然而,多年來各級政府以及企業卻熱衷於新建投資和鋪新攤子。據有關部門統計,1988年全國用於技 術改造的資金佔固定資產投資的35.5%,1990年為28.4%,1992年為27.7%,19 94年為25%。技改投資逐年下降。輕技改重新建項目的主要原因,一是體制因素,包括經濟體制特別 是政治體制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乃至企業領導階層之所以熱衷於新建項目,其根本原因在於政績的評價 標準嚴重偏離效益原則,以新攤子的大小和企業規模的大小作為政績的評價標準以及由企業規模決定企業 領導層行政級別的機制,勢必誘導決策者偏好於新建項目的投資和鋪新攤子。第二方面的原因是長期偏重 於以產值指標衡量企業經營狀況,致使企業對技術改造缺乏熱情和動力,特別是為完成產值計劃指標,拼 設備、拼消耗的現象非常普遍。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是部分人對企業改革的片面性認識,以為搞活企業 就是企業體制改制,似乎企業體制得到了創新,其他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而在改革實踐中,部分企 業忽視甚至放棄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要扭轉這種局面,建立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機制,必須採取得力的措施:

第一,通過政企分開的改革,打破企業的行政級別體制,通過系列效益衡量指標和技術含量指標等考核企 業級別,從而在制度上根除鋪新攤子的內在驅動機制,促使企業內部改造挖潛。

第二,加強財稅、利率等宏觀調節槓桿對企業技改投資的調節作用。對於企業工藝設備更新、提高技術裝 備水平和產品更新換代的項目投資,在資金上給予政策傾斜和優惠,確保企業特別是老工業基地、老企業 技改的資金投入。

第三,在企業內部建立“研製、開發、改造、生產”一條龍的“產研”結合體制,建立健全企業技術進步 體系,增強企業的自主開發能力,使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開發、技術引進、成果轉化等工作中逐步形成 技術創新機制。

第四,制定並實施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規,規範企業生產技術,促使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推行標準檢 測、標準計量、標準化技術等級等,制定能耗標準、水耗標準等指標,強制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扭轉效益和質量滑坡的局面

近年來,在改革實踐中忽視、放鬆甚至放棄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相當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在部分人的主觀認識上出現了偏差或對改革的片面認識,現實中存在著一種將改革與管理對立起來的傾向,認為強調管理,就可能取代或貽誤改革。針對這種情況,中央一再提出要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管理,指出管理與改革具 有辯證統一關係,加強管理是企業改革的題中之義。

由於認識上的偏差所導致的,改革過程中放鬆、忽視甚至放棄管理而帶來的混亂局面已經相當突出。首先 表現在質量管理放鬆方面。產品質量下降已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居民日常生活用品,質量問題已經成為 一種公害。據報道,我國機械產品質量連續三年滑坡,企業管理薄弱是主要病根。近三年國家抽查機械產 品合格率有較大幅度下降。1991年全國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全行業合格率平均達到8 8.2%,其中骨幹企業達到92.2%。但1992年抽查合格率急劇降為59.7%,1993年為 65.5%,1994年為62.7%。據有關統計,全國每年因生產不合格產品形成的經濟損失約達3 800億元。其次是財務和財產管理混亂,不僅導致了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且極大地挫傷了廣大職工的積 極性。此外,成本效益管理,勞動人事及勞動紀律管理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放鬆。據國家計委技術經濟研究 所1993年對北京、上海等8省市2586家企業虧損原因的調查,形成企業虧損的因素,宏觀管理因 素佔9.2%,政策性因素佔9%,而企業經營管理因素佔到81%以上。有些原來搞得較好的企業,近 年來由於放鬆管理或因管理混亂而將整個企業拖垮。高效益需要朝朝夕夕地加強管理,而一時放鬆管理卻 可能葬送整個企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凡是效益高、搞得好的國有企業,都與挖潛力、練內功、提高經 營管理水平有直接關係。這樣的事例很多,有些企業通過強化管理而實現了扭虧為盈。例如鄭州啤酒廠是 1000多人的國有企業,由於管理不善,“跑、冒、滴、漏”的狀況嚴重,連工資都發不出來。199 4年底,更換了領導班子,著手扭轉管理混亂的局面,靠加強管理找出路,抓經濟責任制、抓產品質量, 很快出現轉機,只用了四個月便實現稅利220萬元。遼寧省朝陽市國有企業四年前虧損額大,但199 4年實現利潤4億多元,其訣竅“主要是加強管理”。

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表明,深化改革與加強管理不能偏廢。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強和完善企業管理中, 企業領導班子特別是第一把手的素質具有關鍵性作用。要選好企業領導,要培養企業家隊伍。同時要依靠 工人階級,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提高職工的文化技術素質。要改變企業管理體 制,打破端“鐵飯碗”吃“大鍋飯”的舊體制。要建立起適應市場變化和需要的新體制。

中央提出的“三改一加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思路,是對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概括,符合我國 企業的實際,因而得到了廣大國有企業的積極響應。只要按照這個思路來推進改革,相信困擾多年的“國 企病”,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原文刊於《前線》1996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