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澎思科技CEO馬原:AI安防的終局業態需以“AI前端+SaaS+雲”為價值閉環

本文題目:《AI落地後發優勢時代,智能視圖的行業機遇與重構》

2018年中國整體安防行業產值約為7096億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412億。作為人工智能技術商業落地發展最快、市場容量最大的主賽道之一,AI安防的市場規模在2019年預計為350億元,AI滲透率只有6%。預計到2020年,AI+安防軟硬件市場規模將達到453億元。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AI安防僅僅開啟了人臉識別技術的落地應用,面對如此巨大的智能視圖藍海市場,在下一個十年還有更多技術發展空間和落地場景值得關注。目前,技術的演進階段從人臉為主的AI安防1.0向全場景解析的AI安防2.0時代跨越。安防行業視圖應用開啟“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重構,安防跟手機應用演變都將經歷從硬件和性能驅動到軟件和數據驅動。

從技術和市場兩個維度來看,未來AI安防還具備高速增長的空間。技術維度上,AI算法將從人臉往車輛、行人ReID、行為、場景等視頻全要素解析橫向擴展;市場維度上,將從安防向社區、校園、樓宇、園區等泛安防的行業場景縱向滲透。

在安防的行業,過去的20年裡真正的技術聚焦在前端,而非後端,這些年才漸漸往智能方向轉變。所以,事實上就目前來說,大家都面臨同一個起跑線:整個行業開始向技術、向數據、向服務的方向轉型。

在AI的落地階段,目前已經不是早期的AI+行業的公司的“淘金時代”,用AI技術來賦能百業,而是進入到行業+AI型公司的“鍊金時代”,這類公司本身自帶行業屬性,在一個行業持續深耕,最終解決行業面臨的問題。

在跟場景數據強相關的市場上,必然會出現垂直型的行業+AI公司。AI安防行業就是目前非常適合“鍊金”的垂直領域。安防作為一個典型的垂直行業,全部是圖像視頻數據,用通用型技術無法解決,必須用垂直的、專用的圖像識別技術來做,比如,多角度多姿態,複雜光線下的人臉識別等。當深扎進入安防行業中,通用的AI技術就開始分裂了,一個通用技術在早期大家覺得還可以接受,到第二階段通用技術沒法滿足行業要求,必須是帶有行業屬性的AI技術。

在安防行業必然會出現一個海康威視2.0,或者大華2.0這樣的企業,就像手機市場從諾基亞、摩托羅拉,到蘋果、OPPO、vivo、小米的過程。AI安防的終局業態需以“AI前端+SaaS+雲”價值閉環,企業最核心的一點,是必須具備全場景的算法能力,但同時也要具備“算法+IoT+軟件+雲”全棧解決方案能力。

這是有別於互聯網行業的,並不是做好某一點就可以,而是要把整個產業鏈全部打通,才能覆蓋整個安防行業的訴求。

每一次技術革新都將經歷漫長的演進過程。人工智能技術作為一種應用技術,也正在經歷這樣的演進過程。最初技術只能解決特定場下的某個問題,但隨著通用技術從普及向行業深扎,就會面對越來越多的細分場景,這就需要技術與場景進行結合,針對不同行業出現的問題對技術進行優化,以適應和滿足特定需求。

在擁有了全棧的技術算法能力後,企業還需要具備全場景的智能硬件產品。目前大家有不同的做法,有合作的方式,有賦能的方式,有授權的方式。澎思科技堅持硬件全自研的路線,針對圖像採集、邊緣智能、安檢、身份核驗、人員通行、迎賓考勤簽到、臨時安保等細分場景,推出智能人臉識別門禁、智能人臉分析盒、閘機伴侶、智能便攜式人像布控系統、智能人像抓拍攝像機、半球型網絡攝像機等硬件產品。

展望下一個時間,AI技術在發展的同時,落地將成為更為重要的關鍵詞。AI行業開始從技術創新的比拼走向商業模式、落地實力的比拼。AI公司的評價標準,要逐步從融資規模、刷榜奪冠、技術賦能,變成深耕垂直場景、極致產品體驗和創新應用服務。 在AI落地的後發優勢時代,澎思科技作為第二階段AI公司,堅持“行業+AI”策略,深耕垂直行業,做產品化落地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