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深度工作》这本书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从标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本书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

如何帮助大脑排除干扰,激发深度工作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更多价值。

本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不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还是一位人气博主,他创办的“学习黑客”在美国大受欢迎。他在书中告诉我们类似“收发邮件、召开会议”等日常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工作。因为此类工作,不需要很高水平的认知,不需要高强度的投入,操作简单,容易复制和被替代,是深度工作的反面--浮浅工作。

然而一旦长期处于浮浅工作中,即使表面看去十分忙碌,但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久而久之,还将对我们的深度思考的能力产生极大影响。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我们要努力追求的,并不是琐碎浮浅的表面,而是真正的深度,也就是能创造出更高价值的工作能力。

当你能够完全掌握深度工作要领的时候,你就拥有了迅速掌握困难工作,进入新领域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触摸到深度工作的门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培养我们这项能力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方面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顺利开展深度工作;第二部分,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顺利开展深度工作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①当你正准备开始写方案的时候,电话铃声响了,你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投入到领导安排的最新任务上。

②当你准备看书的时候,手机提示音告诉你朋友通过聊天工具约你晚上吃饭,于是你马上拿起手机,完全把看书这件事儿抛到了脑后。

我们的精力始终在被打破的过程中,你很难静下心来去完成一项工作。更有甚者,你觉得回复邮件比写方案简单的多,所以你会优先选择做简单的事情,这也就是书中提到的最小阻力原则。

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认知觉得某件事更简单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选择先做这件事,因此花费在高价值事情上的时间不断被压缩,很多人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人们长时间在低效简单的工作中切换,等再回到重要工作的时候,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起来了。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注意力低下会导致生产力产出能力降低,令我们惊讶的是,在当今社会里,我们似乎对生产力产生了歧义。

在曾经的工业时代,生产力是没有任何歧义的,它就表明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

而现在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在书中作者讲到知识工作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是很难界定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工作都能归结为同样令人精疲力尽的电子邮件和幻灯片,只是幻灯片用的图标不同才区分了不同的职业。而相反的体力劳动就会让人容易区分的多。

因此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网络相关的事物是具有创造性和必须的,似乎默认了浮浅工作带来的高效,这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深度工作会那么稀有的原因。

而忙碌代表生产力的理论,给这一论调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佐证。

忙碌代表生产力,表明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看看谁每天晚上加班到那么晚,工作多卖力啊!”

在固有思维里加班成了努力工作的象征,人们也就习惯了利用忙碌来掩盖浮浅工作的真相。比起留出大段的时间来做更重要的事情,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这种看得见的成就感。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总结了人们无法深度工作的原因。其中包括最小阻力原则,也就是人们总习惯从简单的事情着手,尽管它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人们习惯于追求看得见的成就感,对“忙碌代表生产力”的思维定势,让人们忽视了深度工作的作用。

我们要如何去做才能摆脱低效工作的状态,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呢?我们继续来看第2部分的内容。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中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提升深度工作能力,他们分别是:

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方式,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一次只做一件事,与网络媒体和解。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方式。

我们常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早起达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起床时间特别早,持续坚持的时间特别长。于是你也想像他们一样让自己一天的时间变得更长,早起几天后却发现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提高每天的工作时间,反而因为早起影响了一整天的精力,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那么也就是说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类型不同,所以我们要选取的工作方式也必然是不同的。在书中作者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 禁欲哲学

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人们,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 当他们深度工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大段大段的时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旦他们重新回归,将会带来巨大的成就。因此适用于禁欲主义的个人是有限的。

在书中提到了唐纳德克努特的例子,他因在计算机领域有多项创新而闻名。他的职业目标是想要掌握计算机科学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并将它们加以转化成即使没有时间做这些研究的人也能获得的知识。在他的研究期间,他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内。当他的目标达成时,重新回归社会。

如果你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就可以考虑这种工作方式。

  • 双峰哲学

卡尔荣格采用的就是这种双峰哲学。在20世纪20年代,恰在荣格试图摆脱导师弗洛伊德禁锢的同时,他开始常常隐居在小镇外树林里建造的乡村小石屋中。在这里他每天早上将会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受干扰的写作,之后冥想再在树林里走走,清理思路为第2天的写作做准备。

也许你会好奇,他为什么没有采用禁欲主义的深度工作方式呢?

因为荣格只在隐居的时候才追求这种生活,当他回到苏黎世的诊所时,将会变得非常忙碌,经常看病人到深夜。甚至他还是苏黎世咖啡屋文化的积极参与者,经常在城里的名牌大学讲学听课。听说荣格还曾与爱因斯坦一起吃过几次晚餐,讨论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观点。

换言之荣格在苏黎世的生活是与现代工作者很相似的,而在双峰模式下,人们将时间分为两块,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工作,剩余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也许你会说这正是工作族适用的模式呀?其实不然,在这种哲学下深度工作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我们很难拿出这样长的时间来工作。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 节奏哲学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例如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当然了,每次深度工作的时间必须要在90分钟以上。

就像书中的博士生导师查普洱那样,每天早晨5:30起床工作,一直到7:30,然后再做早餐,上班。在这段时间内,他基本上可以完成当日的论文写作。

虽然节奏哲学下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更符合人类真实的天性,在一年之中,我们往往能够累积更多深度工作的时长。

无论是节奏法还是双方法,都取决于你在此类日程安排方面的自控力。在我们的常规工作下,人们最常选择的是节奏哲学,那是因为工作的性质的确不允许我们一连消失几天。

  • 新闻记者哲学

在新闻记者式的工作模式下,人们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能够立刻转入深度工作,这与记者的工作状态有关,

但它并不适于深度工作新手。未经练习的我们,很可能会因为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而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力储存。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第二步当我们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后,我们需要将其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书中提到了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期间,每日保持着严格的工作时间安排。他将自己的生活规划的井井有条,形成特定的习惯,正是这样才能使他的深度工作效果达到最大化。

我们要知道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的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适合,取决于这个人,也取决于他当前从事的项目类型。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指明固定的工作场所,当然你的工作场所,最好是安静的图书馆或会议室,甚至可以是一张长桌,当你坐在桌前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要开始深度工作啦!

为了更快适应深度工作状态,你可以在一开始设定,某一时间段不使用任何网络或者是每隔多长时间输出多少文字量,以求保持持续的专注。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开始进行这段刻意练习之前,要确保工作所需要的资料是齐全的。甚至是可以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食物,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浪费能量去确定某个时刻究竟需要什么。

在培养自己习惯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乐于去做,因为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会极为深远。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当我们能够将深度工作变成一种习惯后,紧接着我们就要开始极致工作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有时会被一篇推文激励的激情澎湃,常常想立刻减肥成功练出马甲线,像明星们一样闪耀。这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建议,比如低碳水饮食,比如提高运动量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只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首先将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正如猫叔在2018年的分享上说的那样,时间就是我的命,要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地方,懂得取舍,学会说不。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让无尽渴望的事情,急掉所有其他的事情。

第二点要求我们抓住引领性指标。就像我们都知道甜品店经常会有免费试吃的样品供客户来品尝,当然也有满意度问卷调查。

究竟是试吃的引领性指标还是满意度调查的滞后性指标,对甜品店未来的发展更有用呢?

显然是引领性指标,因为它可以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且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了积极影响。

我们常常会去关注滞后性的指标,比如这篇文章发表了,有多少人去看?

这个目标对我们的日常行为缺乏影响,因为我们不知道短期内可以做什么,能够对未来涨粉有更可观的改变。但当你开始尝试去深度工作,深挖你作品的质量,你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难。

这一部分的第三点则是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牌。之所以要设置这个计分牌,是为了制造一种竞争的氛围,驱使我们能够更专注于这些目标。当然了,第四点的定期问责也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盘,只有通过不断的复盘,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够对症下药。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最后一步是与网络工具和解。

书中讲到电子媒体咨询师巴拉唐德·瑟斯顿,在25天里彻底屏蔽网络,却最终不得不现身网络,为了推介自己的新书。

他的经历也向我们说明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网络工具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第二,当前知识分子讨论网络工具和注意力的问题时总是表现得无能为力。

大家明明知道这些工具都在压榨我们的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有些人利用了激进的方法,比如文章所说的瑟斯顿彻底屏蔽网络,最终却发现我们根本无法离开网络。

那么这从反面也正说明了,我们注意力被分散的状态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工具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相反,它对我们的成功和幸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推崇使用它,而是应该对它做一个严格的限制,合理使用这些工具。

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工具呢?书中给出了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当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新农场主普理查德舍弃了原先绝大多数农场主采用的晒干草的方法,选择购买干草饲养动物。这一举措在当时当地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然而这个效果却出奇的好,农场主丢掉晒干草的工具,尽管需要使用金钱来换取饲料,但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发展其他例如饲养鸡鸭等项目,给农场增收。

那么我们也一样,只有当这项工具的益处不仅能够抵消它所消耗时间和注意力,还能带来收益的时候,才应继续使用。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完全不用担心如果将来再用到此项工具的时候,该怎么办?因为你随时都可以再加入进来。除了你的亲朋好友外,不会有人注意到你没有使用这项工具。

如果你实在无法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吧,比如阅读和写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深度工作》|找对方法,让你的生活更高效

总结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述了,为什么人们无法深度工作,为什么深度工作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稀有?我们了解到那是因为人们习惯了最小阻力原则和忙碌代表生产力的思维定势。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详细介绍了提升深度工作能力的步骤,通过对四种模式的介绍,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方式,并且将这种方式,严格内化成自身的习惯。紧接着学会区分什么和如何,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还学会抓住引领性指标,不断激励自己,通过复盘,找到症结所在,进一步提升深度工作的能力。最后,我们明白了,网络工具并不是十恶不赦的,通过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我们可以将对我们有利的网络工具选择出来,并且合理运用。

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工作,真正做到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写文不易,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