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样才能早期诊断肝硬化呢?

宋祖椽


肝硬化是各类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转归,也是严重的肝脏疾病。

在临床上,大部分的慢性肝病会逐渐导致肝脏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从而形成进展期肝纤维化,进展期的肝纤维化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控制则很快容易发展成为早期的肝硬化。然而,进展期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往往不伴随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在这一阶段常规的血液生化指标也不会出现明显异常,除非进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但组织病理检查往往是有创检查,无法成为一种常规的筛查手段。因此,这种现状导致早期的肝硬化的诊断一直成为一个难题。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无创超声检测技术弥补了肝纤维化无创评估诊断技术的空白,使得肝纤维化状态可以得到评估。这项技术叫做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它是通过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来判断肝硬化状态的,再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血清胆红素、ALT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以对患者是否处于进展期肝纤维化做出判断,这就大大提高了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率。目前,在国内不少的大型临床中心,该项技术有在开展,国内也发布了相关的专家共识。

对于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肝纤维化的评估是有早期发现肝硬化的意义的!这些慢性肝病患者尤其应该注意: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酒精性肝病;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家有好医


您好,我是黄志艳大夫,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以及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的病因较多,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及自身性免疫性肝病中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时,实验室检查有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临床上出现纳差、乏力、厌食、恶心、厌油等症状。门脉高压会出现晚期的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


肝硬化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是什么意思?


肝硬化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称为代偿期,第二个阶段称为失代偿期,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早期和晚期。


代偿和失代偿,其实是有着比较严格的一个区分的,因为在代偿期,通常不会出现并发症,治疗上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和多种的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是基本相似的。



但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通常与肝硬化的多种的,严重的并发症是相关的。我们一般来说,一旦出现了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这样的一系列的肝硬化并发症,我们就称为患者进入到了,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或者说是晚期。


这样的患者通常,一是生存期比较短,第二个是多种的肝硬化并发症,通常具有非常严重的致死性,也就是不良的一个后果,经常是需要进行一个住院支持和医疗照顾的。因此肝硬化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要进行一个严格的区分,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一种治疗。


怎样才能早期诊断肝硬化呢?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病人的就诊,一检查就发现是肝硬化,所以我们要早期诊断,所以我们要定期检查,一般我们乙肝患者要定期检查,三到六个月必须要到医院复查,主要是肝功能B超,通过B超可以看出肝脏有没有肝硬化,主要是通过皮上有没有肿大,门静脉有没有增宽,还有B超有肝硬度检测肝硬度是否会增加,再通过肝功能检测有没有蛋白下降,血常规有没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初步的反应有没有早就肝硬化,最后当然也可以做CT或者是说做胃镜,看是不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或者有显露。




肝硬化患者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稳定能起到积极作用。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盐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每日钠摄入量六克为宜。


有肝性脑病或者肝性脑病发作的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可服用乳果糖或者多吃粗纤维食物,使肠道内毒素能及时排出体外,避免引起肝昏迷。


黄志艳大夫


早期肝硬化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可以发现吗?很多人认为患了肝硬化就是不治之症,但是其实早期肝硬化患者能够及早发现肝硬化症状,积极用药接受治疗,那么早期的肝硬化病症就能够增加逆转的几率。

肝硬化临床有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种表现:

1.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 A级)

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2.失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 B、C级)

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1)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

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4)内分泌障碍

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5)低蛋白血症

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6)门脉高压

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因此患者可以通过血常规、肝功能、病原学检查、纤维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可以发现自己的肝脏疾病问题。

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因此患者应该重视肝硬化的治疗。

肝病科药师温馨提示:肝硬化早期治疗可用的药物有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鳖甲煎丸、和络舒肝片等。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读者参考,读者不应直接使用该等信息作为任何疾病医疗诊疗、用药和其他使用依据;就疾病医疗诊断及用药等咨询专业医生。

康德乐大药房网


  对于肝硬化,很多人都不应该陌生,因为肝硬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不少人因为肝硬化失去健康。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工作是十分重要,如果能早期发现,可以避免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做好保肝护肝工作,即使不能治愈,但一般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要早期诊断肝硬化,需要先了解一下早期肝硬化的症状表现:

  一、肝硬化患者一般脸消瘦、面黝黑,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人,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

  二、肝硬化患者易出现消化不良,其症状表现是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等。

  三、肝硬化患者易出现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

  四、腹痛是肝硬化患者的一个症状表现,如合并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囊炎。

  五、肝硬化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而发热往往提示病人发生了细菌感染。

  六、肝硬化患者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质稀,要警惕是否出现腹水、腹腔感染、肠道菌群失调或感染性腹泻。

  如果病人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需要警惕肝硬化。而要确诊肝硬化,还需要配合专业的检查。

  一、B超检查:B超能对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脾脏及其他脏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测,对肝硬变和门脉高压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二、血清血指标: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驱阶段,而血清指标是目前研究得最为广泛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

  三、血小板和肝功能检查:早期肝硬化时血小板数量比平时减少。

  四、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无论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还是肝癌,肝穿刺都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通过以上检查,可以确诊是否存在肝硬化疾病。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早期肝硬化的检查手段有很多,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检查,B超,CT,磁共振,肝纤维化弹性扫描,肝脏穿刺等,有很多手段。详细说明如下:

肝脏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特别注意肝功中的转氨酶(ALT及AST)、血清白蛋白、转肽酶(GGT)等的改变,如AST/ALT>1,白蛋白<32克/升,GGT上升>正常值上限3~5倍,都是支持肝硬化的证据。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等,如明显升高,也支持肝硬化。

食管、胃的钡餐X线检查:如发现食管、胃底有静脉曲张,提示门静脉高压形成(侧支循环),是肝硬化的重要佐证。

B超检查:对发现肝硬化大有帮助。必要时可进行CT及磁共振检查近年新开展的“瞬时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对了解肝纤维化、肝硬化状况有很大帮助。

肝穿刺肝活体组织检查:这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指标”,比较安全。但它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病人都不愿意接受。其灵敏度约为70%。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


B超或CT检查还有肝功能,有肝硬化或肝腹水的,本人师傅四十多的临床经验方,可以私聊我咨询。









用户51771045383


早期肝硬化单凭临床资料很难确诊,凡慢性肝炎病人具有肯定的门静脉高压证据,比如腹壁、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诊断显示肝脏缩小,脾脏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者,均可临床诊断为肝硬化。

那么如何发现早期肝硬化呢?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它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发展而来,其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肝硬化早期经过积极预防后可以逆转,或者不再进展,而晚期严重患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当出现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食纳减退,腹胀,腹泻等。不愿闻到食物的味道,看见肥腻的东西就想作呕,常伴有体重减轻,更有甚者可引起营养不良。

可以发生不明原因的脾肿大。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由于大量的血细胞在肿大的脾中停留而被巨噬细胞所破坏,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减少的脾功能亢进表现。

肝硬化患者大多存在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吃掉太多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同时血小板本身功能也下降,结果加重凝血功能的下降。肝脏的很多功能与止血有关,当干细胞受损肝脏变硬后人体止血的能力就会下降。患者可表现出凝血困难和不明原因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粘膜也会出现出血点、出现柏油样黑便,甚至是血便。

大量长期喝酒的人,如果发生呕吐,右上腹疼痛,或伴随着黄疸,腹部逐渐肿大,下肢有水肿,面色逐渐瘦黄时,就要注意是否已经有酒精性肝硬化了。不过也有全无症状者,但肝组织已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变化。因此,长期饮酒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医师的诊治。

反复肝功能或血清氨基转移酶异常者。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多达700多种,其中透明质酸、板层素、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功能细胞、储脂细胞合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密切相关。血清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胆红质、甲胎蛋白、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尿素氮等,都可以用作早期肝硬化的检查。

还有出现高度疲乏,以致生活自理比较困难。

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想法,请在下方留言,动动你的手指请为我点个赞或者关注,谢谢!


聊医圣手


单纯看临床表现,没有办法去诊断肝硬化,除非是晚期的肝硬化,比如明知道病人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现在通过病史、查体发现病人有腹水,又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甚至出现了肝性昏迷,那这就说明病人有肝硬化,而且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就是晚期)。

要想早期发现肝硬化,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其中金标准是肝穿刺,直接把肝脏组织拿出来化验,是不是肝硬化,肝硬化哪一个分期了,都一清二楚,但是肝穿刺毕竟是有创伤的检查,不能反复进行,而且有风险,所以我们目前有一些无创的检查。比如:

1、APRI评分:这是一个无创检查,通过抽血化验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常规,然后取出其中的AST(转氨酶)和PLT(血小板):

如果APRI值>2分,提示患者已经发生肝硬化。比如一个病人的AST是80,PLT是200,ULN值一般是40(不同医院的检验标准有点出入,但一般是40-50左右),那么APRI值=(80÷40X100)÷200=1。病人的APRI值是1,说明还没达到肝硬化。如果病人的PLT是50,那么APRI值是4,说明有肝硬化了。这个不是金标准,但是很有意义。

2、腹部B超检查:B超已经成为肝脏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便,无创,直观,而且便宜。B超能看到肝脏和脾脏的大小和形态,如果有肝硬化,B超一般能看得出来。而且可能看到有肝癌。但B超结果容易受到仪器设备、病人体位和操作者的经验、技术 等因素的限制。也就是说,你在县医院看到的B超说肝脏没问题,但如果去更高级的医院,有可能人家认为是一个早期肝硬化。但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只是说有这样的可能性而已。毕竟县医院的超声科水平都很高的了,我们应该相信医生。

3、腹部CT:这个是目前检查肝脏非常重要的检查。对于肝硬化、肝癌的检出非常有优势。可以这么说,只要有肝硬化,CT一般都能看得出来。有时候B超看的不清晰的时候,都要进一步做CT来确诊。

上述都是早期发现肝硬化的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酌情安排你的检查。有乙肝的朋友,或者丙肝,或者其他肝病,都应该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肝硬化、肝癌,应尽早处理。


李鸿政医生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彩超是目前发现早期肝硬化最常用的手段,再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肝穿刺活检是发现肝硬化最准确的技术,由于有创,肝硬化早期诊断不现实。另外非侵入性肝纤维化检查有助于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判断。



一、彩超是目前发现肝硬化最常用的检查。

(1)首次发现肝硬化,大多是通过彩超来发现的,表现为:肝表面不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左右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回声不均匀,或呈结节状,脾大,门静脉扩张,腹水等。

(2)彩超发现肝硬化后,需通过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肝硬化严重程度,最常用的就是Child-Pugh分级,具体如下图

Child-Pugh 5~6分,早期肝硬化;

Child-Pugh ≥7分,中晚期肝硬化。

注:CT或者核磁,多在彩超无法明确时使用。

二、肝穿刺活检是发现早期肝硬化最准确的检查

但是肝穿刺为创伤操作、取材麻烦、取材误差大等缺点,不能用于肝硬化的普遍筛查。但是当其他检查无法明确,又必须确定是否需要治疗的,可以行肝穿刺。

三、无创的肝纤维化检查有助于严重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的诊断。

(1)谷丙转氨酶和血小板比值,APRI评分,大于2,预示已经肝硬化。


(2)瞬时肝弹性成像,也称为肝硬度检查,由于没有创伤,对于严重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判断有很大的价值。>12.5kPa(丙肝和酒精肝)、>11.1(乙肝),诊断为肝硬化。<9.5排除肝硬化,在两者之间有待继续观察。

早期发现肝硬化,对于肝脏的预后至关重要;发现越早、治疗及时,能大大改善肝硬化。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如何早期发现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食欲减退为主,可伴有腹胀、恶心、上腹隐痛等,症状多呈间歇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早期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肝组织活检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标准,发现假小叶形成即可诊断为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的改建程度可判断中晚期的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使肝脾体积、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胆囊等发生改变,超声、ct、 mpd可出现肝回声不均匀,表面不规则,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脾脏前后径和厚度改变,脾门胃底静脉曲张、胆囊肿大或萎缩及囊壁增厚等症象。另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也可准确诊断进展期的肝硬化及早期的肝硬化,一些血型血标记,如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能较好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当pta小于65%,alb小于35每升,abaj小于1.0且血小板减少时,应注意早期肝硬化的发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