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香菇燉雞怎麼做才好吃?

餐創大課堂


好像全國人民都覺得,東北人算是最喜歡把雞跟蘑菇一起燉著吃的人群了,雖然現在這好像已經不算什麼“硬菜”了,但在我印象中家裡逢年過節一般還是會有小雞燉蘑菇這個菜的。香菇燉雞也可以理解為是小雞燉蘑菇的一種了,畢竟榛蘑不是隨時都有,香菇也算是個不錯的替代品,下面我們就來分享好吃的做法吧。

——香菇燉雞——

【準備材料】:土雞半隻、幹香菇6到8朵、蔥、姜、花椒、八角、生抽、料酒、鹽、糖和油。

【製作步驟】

  1. 香菇提前泡發,漂淨泥沙之後攥出多餘水分,改切成塊備用;
  2. 將雞斬切成塊,清水浸泡一下去除比較明顯的血水,然後加一些蔥、姜和料酒下鍋焯水去除血沫,撈出瀝乾備用;
  3. 鍋裡下少許油,把瀝水後的雞塊放進去煸炒,炒至雞塊略帶焦黃、雞皮油脂滲出,放入薑片、蔥段、一個八角和十顆花椒,翻炒出香味;
  4. 烹入適量生抽炒勻預先入味,一點點白糖提味增鮮,加熱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燒開之後轉中小火燉煮30到40分鐘,然後加入香菇繼續燉煮10到15分左右,最後嘗下味道,下適量的鹽調味,再略煮3到5分鐘就可以盛出裝盤了。

【相關要點總結】:

1、最好使用幹香菇泡發來做。

香菇其實只有製成幹品再泡發,才真正對得起它“香菇”的這個名號。因為在這個過程裡香菇的鳥苷酸鹽才會大量被轉化出來,所以幹香菇的鳥苷酸鹽含量是鮮香菇的數倍之多。香菇燉雞之所以鮮香濃郁,就是因為香菇中的鳥苷酸鹽與雞肉的肌苷酸鹽通過燉煮“相遇”,這樣會產生“協同效應”,使得鮮美滋味數倍乃至十幾倍增加,所以香菇燉雞這個組合才如此美味。如果能夠加入含有較大量穀氨酸的土豆一起燉煮,那麼鮮美濃香的滋味就更強更醇厚了。

2、雞肉的去腥。

雞肉是去腥是通過浸泡、焯水和翻炒來全面完成的。浸泡可以去除比較明顯的血水血汙,焯水可以去除深層次的血水,而翻炒是為了讓雞皮略帶一點微焦,除了風味更濃之外,也可以將雞皮上的一些毛囊腺體之類灼燒掉,進一步避免最後菜品的異味。而且雞皮油脂被逼出之後,吃起來也比較清爽不油膩。

3、可以留用香菇水燉雞。

如果想要滋味更加香濃,可以先把幹香菇用冷水充分漂洗乾淨泥沙,然後再加溫水泡發。這個泡發之後的香菇水就不要倒掉了,最後加入鍋中燉雞使用,可以讓成菜味道更加香濃。

4、燉煮的時間。

這個時間就沒辦法“一刀切”了,如果買到了1歲左右走地雞、土雞,那麼時間就相對長一點,如果是超市裡面直接買回來的“白條雞”,那麼一共燉煮個半小時就差不多了。所以加香菇和下鹽的時間也要根據雞的不同,而相對應的有所調整。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香菇燉雞的內容分享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

歡迎評論分享你覺得好吃的香菇燉雞做法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