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呼伦贝尔的一“冷”一“热”

呼伦贝尔的一“冷”一“热”

本报记者 徐璐

呼伦贝尔的美,在于无论你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来到这里,都会被她旖旎的自然风光所震撼。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有亚洲第一湿地美誉的额尔古纳湿地;既有浩瀚的兴安林海,也有烟波浩渺的呼伦湖。可以说每一次来到呼伦贝尔,我都会被她的美景所折服。

冬天的呼伦贝尔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第一个字是“冷”,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正是因为这份寒冷,塑造了呼伦贝尔别样的美,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一把泼水成冰的快意,也可以欣赏到兴安雾凇的震撼,可以说是“冷”出了特色。

另一个字就是“热”。一方面是呼伦贝尔人很热情、好客,让人感觉很温暖。 “越冷越热情”这是当地人喊出的一句口号,也是我每次来到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就是 “热闹”,呼伦贝尔冬季旅游项目非常多,而且各有特色。既有民族风情的冰雪那达慕,也有异域风情的中俄蒙选美,充满速度与激情的冬季英雄会……这些活动、赛事不仅吸引了我,更吸引了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这一“冷”一“热”,其实反映出的正是这几年呼伦贝尔冬季旅游的发展变化,冬闲变冬忙,让“冷资源”焕发出了经济的“热效应”,同样也是 “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作为媒体人,我一直都在关注着“十四冬”,这不仅是内蒙古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冬季体育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

我期待着明年2月16日,一个充满内蒙古特色、草原特色,高标准、高水准的冬运会能够成功举办,更期待着我国的冰雪健儿,能够在这方赛场上取得荣誉,赛出佳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