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紅薯插蔓的栽培方法有哪些?

將進酒213788199


紅薯又名地瓜,其適應能力強,在農村普遍種植,而栽種方法也是多樣化。那麼在農村人們栽培紅薯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說說我的經驗和方法。



紅薯插蔓的栽培方法有哪些?還有什麼要求和注意事項呢?

1.直栽苗扦插法

將剪好的紅薯藤蔓直接插入土中,一般入土2個節點,同時兩隻手需合壟紅薯藤蔓附近的泥土,使其紅薯苗接近泥土更易生根發芽。直栽苗扦插法的優點是:緩苗快,比較抗旱,產出大紅薯的幾率大,多適用於山坡的地塊或者比較乾旱的地段。缺點就是產出的紅薯量少,此種扦插法應儘量密植栽種才能提高紅薯的產量。

2.斜栽扦插法

農村種植紅薯的苗子通常剪3~5個節點,斜插栽種法根據苗子節點的長度通常栽種1~2個節點。斜栽扦插法在農村栽種紅薯的時候使用的最普遍,左手扣個泥巴洞,紅薯苗放洞裡右手合壟泥巴即可。此種栽種法簡單,苗子成活率高,抗旱性能也很好,多適用於田地的栽種。


3.水平栽種法

栽種時一般紅薯苗入土水平方向1~2個節點的淺土層,此種方法適合土壤疏鬆、溼潤、肥力、水力較好的田地。優點是結薯方法基本上條件一致,很少空節,各節位都能接紅薯。缺點是土層淺抗旱性較差,遇上高溫或乾旱天氣易造成枯苗現象。紅薯坐果多,同時吸收水分和營養,果實比較小。

4.壓藤栽種法

將打尖的薯苗全部栽種在泥土裡,薯葉需露出泥土表面,栽種後用土蓋實並澆水。此種方法優點是成活率高,結出的紅薯多。就如孕婦懷雙胞胎一樣,一個寶寶6~7斤,而通常雙胞胎4~5斤。彼此之間搶奪水分和營養,而造成紅薯果實小。

5.船底形栽種法

土層深厚、肥沃,水力比較好的地塊可選擇船底行栽種法。顧名思義,栽種時像小船形狀。此種方法優點是遇上乾旱雨水少的天氣,澆水保水性能好,利於紅薯的生長。缺點是入土較深的節位易造成空節不結薯,管理也不易,從而影響紅薯的產量。在栽種的時候需要注意,粘性土壤可栽種淺一些,沙質土栽需栽種深一些。



總結

以上就是紅薯藤蔓栽種的五種方法,在農村我們通常使用的紅薯藤蔓斜栽法最多,因為遇上降雨量少,天氣不可控因素,這種栽種法較耐旱。同時我們在栽種紅薯的時候儘量選擇下雨天,紅薯喜溼,陰雨天緩苗快,同時省去了澆水,也省時省力。在紅薯生長的中前期對於土壤肥沃的田地,我們還需要對紅薯進行翻藤控旺。以免再生枝節徒長,影響紅薯的果實大小。您還有什麼不同的紅薯栽種法呢?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鄉村云溪


紅薯插蔓的栽培方法有哪些?

我小時候父親年年春天都培育紅暑苗,農村叫做地瓜芽子。

農曆正月未父親開始準備育苗,我家四間房,東兩間是大屋,西一間是小屋,中間那屋我們叫外地,也就是廚房。

平時我們兩屋都住人,今天父母把小屋的被子和一些東西都搬到大屋裡去,我不知幹什麼,我叫著問媽媽,為什麼搬小屋東西?媽媽不耐煩地說:小孩芽子問那麼多幹啥,育苗。

當時我不理解,農村活多,孩子多,父母一天,地板革幹到晚也幹不完,真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輩子又有誰能理解?

小屋收拾完了,父親把坑席也接下來,那個時候坑上撲的不是地板革,是用蘆葦編的席子,用年頭多了晚上睡覺老往身上扎楋。

這時父親從外邊把沙子挑進屋倒在坑上,能有十公分厚,再把好幾紙箱地瓜擺在沙子上,擺好地瓜又往地瓜上倒沙子,地瓜上面又壓子十多公分沙子,然後又把坑沿邊用板條堵上和沙子一邊高,在用噴壺把沙子用水噴透就完成了,鍋底坑一天燒一次火保持溫度。一天,兩天,二十天過去了,我天天好奇的看,不知道能發生什麼。

早晨起來我又跑小屋家,踩著小板往坑上看。突然發現沙子上密密麻麻長滿了小芽子,我趕緊喊媽媽這是什麼玩應,媽媽也來到小屋便是很高興,告訴我這是地瓜芽子,再長個八月就可以往地裡栽了,個八月就是一個月左右,上輩人就叫個八月。

時間很快,地瓜芽子長出了紅的,綠的,紫色的大葉子,就象一個老大的花盆,五彩繽紛。父母開始往地裡栽地瓜苗子了,栽了一天坑上還剩多半坑苗子,第二天一大早父親就把苗子全扒下來,捆上一小梱一小梱去集市上賣。我也一年年長大,但父母是年年如此的辛苦一輩子,幾十年過去了,父母都不在了,回憶起地瓜芽子心裡有一種酸苦感覺,紅署苗就這樣辛辛苦苦的培育出來的。


華姐說三農


說句實話,就是因為害怕吃地瓜才闖東北的

我有個遠房大爺,當時編了個順口溜,說:早晨吃的地瓜飯,中午喝的地瓜湯,下午刀板一齊響,還是地瓜來遭殃。當時地瓜是主食,除了地瓜還是地瓜。

有的人吃地瓜吃胖了,可我胃不好,吃地瓜燒心,胃疼。實再吃不了地瓜,只好逃避。林區,農墾,農村都去過。那時還到處抓盲流,抓著就集中到一起幹活,等能掙出路費或者湊夠了人數就送回家了。我好歹沒讓抓住,在親戚家待著,也沒什麼活幹 ,就在那裡吃閒飯。後來在農墾落戶 ,才脫離了地瓜之苦。

所以,講道怎麼秧地瓜我有發言權。

頭年把晚地瓜留種子,老百姓叫麥茬地瓜。這樣的地瓜水分大,便於保存。再說了這種地瓜出瓜幹少。第二年春分時,把窖子裡地瓜取出來,上炕催芽,等地瓜芽夠20多公分,也到立夏了,正是秧地瓜的好時節。地瓜秧要成鉤型,地裡有幾公分平鋪地上,增加掛果面積,提高產量。如果麥茬種地瓜,就把地瓜畦到地裡,麥收後地瓜秧子正好下地。長的可以打節,一根可以打三節,兩節,每節18——20公分即可。秧法跟春地瓜一樣。沒有直栽的,掛果面積小,沒產量!

那時候還發明瞭一種方法,叫窩瓜下蛋,把壟準備好,把兩邊的土都壘到壟上,型成尖壟,然後,把小地瓜直接栽到地裡,頭朝上,澆足水,培好土,等地瓜發芽,再把種瓜的培土清除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在土裡,要下手輕,整個地瓜動了,這棵地瓜就死了,弄好了產量高 。

地瓜大多數人都會種,可我到現在還不稀罕。孩子們好吃,買了給我,我說為了不吃地瓜才闖東北的。還是你們吃吧!


伏櫪的老驥57128762


紅薯扦插有這種扦插方法。一:斜插法。當幼苗在30公分時,地土挖開,幼苗呈45。,把幼果斜插到土層裡邊,用雙手壓實土和幼苗,使幼果與土層充分接觸緊密,提高成活率。使幼苗儘快成活。此法適宜於土壤水分含量比較大的田塊,同時後期結實大而多。幼苗應該上部留15公分,下部留15公分,進行陪土即可。二:拉泥條法。這種方法適宜在北方地帶使用。一般北方春季少雨,不利於紅薯幼苗成活。所以、在紅薯栽植前,用適量的水和土,和成稍微稠的泥漿,把幼苗在放在泥漿裡,粘著泥條後,按45。,斜插入土中,也必須用手把帶有泥條的壓實並陪土,提高成活。同時應該把幼果15公分留在地面,把15公分埋在地下。有利於少雨地帶使用。三:起壟覆膜法。當春季降雨適量時,土壤水分墒情好時,地面起壟30公分,並且用黑地膜覆蓋。然後到栽植時,當幼苗在30公分時,將45。角度斜插土層裡,留15公分在地壟上面,留15公分在地膜下,然後把幼苗和地膜壓實並陪土,使地膜不能隨風搖動。這種做法更好。保持了水分充足,養分集中,前期能提高地溫,有利於紅薯結的大而多,產量高,提前上市。


672236536430


那麼紅薯好吃,你知道怎麼種植嗎?其實紅薯種植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收平臺邀請,特別講解下插蔓種植技術,插蔓就是扦插的意思,具體怎麼操作呢?往下看。

育苗:

薯藤育苗法:薯藤育苗法是在秋季紅薯收穫後,選擇無霜凍、無病害的健壯薯藤,去除葉片,保留1釐米葉柄,按每兩節一段剪截,形成薯藤段,以後的操作方法同薯塊育苗法。

薯塊育苗法:一般紅薯扦插是溫度把握在15~20℃之間,這樣的環境溫度適宜紅薯發芽。而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好薯塊,薯塊要求沒有病害、缺陷,同時品質比較好的薯塊作為培育。而且在將薯塊埋去土中一般在10cm即可。等到薯塊發芽長出莖的時候,同時到4~5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扦插栽種。

摘種:

而且這時候環境溫度最高保持在20~25℃更為適宜,同時做壟,壟高50釐米左右,寬度35釐米左右,壟之間的間距在35釐米左右即可。在栽植前要施足基肥,以每畝施148斤左右複合肥即可,而且在栽植時要及時澆水,確保薯苗成果,適應新的環境。

施肥:

這時候施肥主要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因為前期幼苗小,農家肥比較平和不用容易燒傷幼苗的根部,在紅薯膨大期要注意施加鉀肥和硼肥,以促進薯塊迅速長大對於這些礦物質營養的需求。而且到了紅薯生長旺盛階段就要適當的提蔓,以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對於一些多餘的枝也可以適當摘除掉。

後期管理:

幼苗種植後的管理就沒那麼複雜了,定期澆水施肥,保持土壤的乾溼度,查看有無病蟲害提前做到防範。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的紅薯扦插技術的要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是【子灃說三農】點贊加關注每天更新農業種植知識。


多多圖說


一,扦蔓時間

春紅薯扦插一般在4月初中旬進行,夏紅薯扦插時間在6月初中旬進行,宜早不宜晚,扦插一般在雨後趁土質鬆軟,土壤墒情好時扦插,此時扦插苗的成活率較高。大面積種植需要對地塊深耕整地打壟,統一在壟上扦蔓後澆一次透水即可。

二,扦蔓方法

1,直扦插法,就是把15公分左右的紅薯蔓直接將下部2~4節位插入土裡,這種方法簡單,產出的紅薯莖塊比較大。


2,斜面扦插法,是把長15釐米的紅薯苗,與地面呈45度,斜插入土10釐米左右,這種扦蔓方法蔓苗入土比較深,蔓苗的抗旱性能比較高,使其成活率越高。

3,水平扦插法,就是把長25釐米左右紅薯蔓苗,將蔓苗的莖節,水平放置後,栽入深5釐米左右的土壤裡,這種扦蔓方法結薯塊比較多,產量高,入土層淺而抗旱能力弱。

更多三農領域的信息內容,請點擊關注鄉村呂步 後獲取更多,如果喜歡請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朋友,有不同的見解與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鄉村呂步


紅薯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栽種後很容易成活。但是紅薯不是用種子種植的,基本上都是育苗扦蔓種植,育苗的時間一般在栽種前一兩個月時,等幼苗長成後才取蔓剪小段進行扦插,而莖蔓扦插的質量直接決定栽種後的成活率。

下面和大家說一下紅薯種植時間、常用扦插方法以及扦插前後的注意事項:

一、紅薯的種植時間

從種植時間上整體來說,春薯一般在3月底4月初種植,秋薯一般在8月中下旬前後種植,冬薯一般在10月上中旬前後種植,但種植時的地溫要求3-5日內穩定在15度以上,具體要結合當地的天氣和溫度狀況進行。

二、紅薯的扦插方法

從扦插的方法上來說,常用的莖蔓扦插方法主要有水平栽插法、斜插法、直插法、壓藤插法、船底形栽插法五種,其中以水平栽插法、斜插法、直插法三種用的最多,下面依次和大傢俱體說一下具體操作:

1、斜插法

此法使用的最多、成活率最高,適度密植也容易高產,它適合短苗栽種,扦插蔓苗的長度要求在15-20公分左右,扦插時按照45度的角度向土中斜插,蔓苗下部入土深度10公分左右、地表露蔓5-10公分左右。

這種栽種方法成活率比較高,因為扦插深度大,所以抗旱性比較強,比較適合紅薯生長期降水較少的地方以及山地使用,在水肥充足的地方也適合密植;同時,此種方法有利於紅薯上層節位多結優質的大薯,但下層節位結薯少且個頭小。

2、直插法

此法使用較多、成活率相對較高,適合短苗密植栽種,扦插蔓苗的長度掌握在15公分左右即可,扦插時把蔓插苗埋入土中2-4個節位即可。

這種栽種方法的成活率相對比較高,比較適合土層貧瘠乾旱以及緩山坡地使用;但此種方法在結薯的數量上相對比較少,而且上層節位和下層節位在結薯的數量和大小上差異化比較明顯,如果想要高產,應當溼度密栽。

3、水平栽插法

此法使用的相對比較多,容易高產,適合長苗栽種,扦插蔓苗的長度要求在25公分左右,扦插時要把蔓苗的各個節位水平栽種在5公分左右深的淺土溝中,然後覆土壓實即可。

這種栽種方法比較適合水肥充足的地塊使用,因為每個節位都能結薯,所以結薯數量多、不結薯的空節位少,但紅薯的個頭不大、總產量不高;此外,水平栽插的紅薯,在抗旱性上比較差,需要經常澆水,不適合在土壤淺薄貧瘠和生長期經常高溫乾旱的地方使用。

三、紅薯扦插前後的注意事項

1、注意時間

紅薯扦插不適合在中午高溫時進行,應當選擇陰雲天氣、小雨後或晴天下午時進行,土壤溼度以65-70%左右為佳。

2、注意扦插蔓採集前的準備

在從紅薯苗株採集莖蔓時,應當提前2-3天進行控肥、控水、通風、曬陽,以此提高紅薯扦插後的成活率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

3、注意扦插蔓的處理

在扦插莖蔓時,要選擇長勢強旺粗壯、根系發達且沒有任何損失、病蟲害的苗株藤蔓採蔓,採蔓後要根據扦插的方法把莖蔓裁剪成留有2-4個節位的小段,並且要去除掉藤蔓短上的葉片,同時要保留1-2公分長的葉柄,以此促進紅薯扦插後更好的成活。

4、注意扦插時藥物蘸根

紅薯剛扦插後,容易遭受地下病蟲害的侵害,所以在扦插時建議使用70%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等藥物進行蘸根消毒殺菌處理,以此來減少紅薯苗期時的病蟲害發生率。

5、注意扦插後檢查是否成活

一般來說,紅薯扦插後5天左右就能生根成活,此時應當到田間檢查紅薯苗的成活情況,如果發生有未成活的應當及時進行補插。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甘薯塊根具有很強的根出芽特性,薯塊不定芽是從不定芽原基萌發出來的,形成和膨大過程中,塊根各部分薄壁組織都可以分化產生不定芽原基,但主要產生於中柱鞘部位,形成的不定芽原基潛伏於周皮(早期在皮層)之下,在適宜條件下不定芽原基不斷髮育,最後突破周皮萌發長苗。通常不定芽原基生在塊根側根旁,故不定芽多自塊根的根眼部位伸出。 塊根萌芽多少和速度,因塊根的大小品種特徵,薯塊的部位、貯藏條件和育苗方法的不同而異。在一般的條件下,不定芽原基的萌發率是30%~50%。


一,栽培方法

栽插時,薯苗入土深度和人土節數對薯苗成活和塊根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土表下5~9cm處的土溫較高,通氣好,溫差較大,有利於髮根結薯和薯塊膨大,因此, 栽插深度以3~9cm最有利。

砂土宜深些,黏土可淺些,但在乾旱地區不論何種土質和栽插法,都應適當栽深一些,以利秧苗的成活。薯苗入土節數越多,空節也多,產量不一定高,一般一根 6~8節的秧苗,插入土中4~5節就可以。插苗後覆土壓實土壤,使幼苗與土緊密接觸,以利髮根緩苗。

但黏重溼土地塊,覆土後不宜壓實,否 則土壤板結,反而不利於紅薯幼苗的成活。最好穴澆透定根水,這樣以利於幼苗的成活。 甘薯栽插的方法很多,有直插、斜插、水平淺插、改良水平栽插、釣鉤插等。下面就來一一介紹。

二,紅薯的栽插方法

1,直插

薯苗長15~24cm,有4~5節,將薯苗垂直插於土中入土2~3節,露出1~2節,這就是紅薯的直播。

此法薯苗入土深,抗旱力強,適於山地土層較淺而乾旱的地區。但入土各節在土中的深淺不一,最下的節處在土質較黏、透氣較差的條件下,常不能結薯,而多在近地面的1~2節結薯,且薯塊少而小。產量 較低。


2,斜插

薯苗長21cm左右。將薯苗傾斜插入土中,露出2~3節,人土3~4節,這就是紅薯的斜插。

斜插既能抗旱又易成活,山嶺坡地或砂土地等均可採用。此法易插、省工,靠近土表結薯大,下部結薯少而小,薯塊大小不均勻,但單株結薯數比直插多且較 大。如能合理密植,即可獲得高產。

3,水平淺插

苗長21-24cm。先在壟面開4–5cm左右深的小溝,將薯苗水平放入溝中3~5個節,然後覆蓋上深淺一致的土,壓緊後,外露2~3個節,使葉片多數在土外。

此法薯苗入土淺,入土節數多,各節都處在有利於結薯的土層,因此,結薯多,薯塊大小均勻,條件好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區,還能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增產潛力大。

但抗旱力差的薯苗,在乾旱或粗放栽培條件下,易造成缺苗 。

4,改良水平栽插法

此法與水平淺插相似,所不同的是薯苗 較長,栽插時先把薯苗基部插入土中,然後按水平淺插法覆土。

特點是既保持水平淺插的優點,又提高抗旱能力,但栽插費工。

5,釣鉤插法

開穴栽插時,先把薯苗放在穴中,然後施 基肥和覆土,結果薯苗在土中呈釣鉤狀。薯苗入土較深,抗旱力較強,故宜在乾旱地區採用此法。


二,合理密植

紅薯合理密植就是因地制宜地確定適宜的栽插密度,構成合理的群體結構,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光能,以充分發揮群 體的生產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紅薯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株數、株薯數和薯重三方面因素構成的。在一定密度範圍內,單株薯數和密度呈負相關,單株薯重與密度呈負相關。但與單位面積的總薯數呈正相關。栽插過密,單株營養面積小,根系發育差,封壟過早,葉片重疊遮陰,光合效能低,個體生長抑制大,雖然單位面積總薯數有所增加,但薯小,產量低,薯質差。

栽插過疏,單株結薯數和薯重都增加,但封行過遲,群體對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單位面積的總薯數少,產量也低。因此,合理密植,必須達到協調單位面積的株數、株薯數、薯重的關係才能獲得高產。

甘薯栽插密度應根據品種、土壤肥力、肥水條件、栽插 期、栽插方法和栽培的用途來確定。

一般短蔓品種、早熟品種或長勢弱的品種宜密些,土壤肥力低、容易幹早或生育期短的夏、秋薯,以及溫度較低、生長緩慢的越冬薯,均不利於個體發展,就應更多地依靠群體,以較大密度爭取較高的產量。


短蔓直插,入土節較少,單株結薯少,適當增加密度以爭取足夠的薯數,才能獲得高產。長蔓水平插,人土節數多,埋土又較淺,單株結薯數較多,栽插密度可稀些。作飼料以莖葉為主的,可栽插密些。

紅薯栽插密度的大小,都是相對而言的,隨著生產條件的 改變,將會有所變動,而且較稀與較密各有與它相適應的耕作 栽培技術。目前,長江流域生長期較長的春薯,每畝以4000 株左右為宜,而生長期較短的夏薯多插植在土質瘠薄的坡地, 每畝密度增加至5000~6000株。秋薯生長期更短,每畝可插 6000~8000株。華南地區甘薯栽插密度一般每插畝3000~ 5000株。春、夏、早秋薯較稀,一般每畝插3000~4000株。 晚秋薯和冬薯較密,一般每畝插4000~5000株 。

三,選苗

選用壯苗是苗全、苗壯、苗勻的基礎。壯苗的葉片大而厚,葉色濃綠,節間較短而勻,乳汁多,老嫩適度, 百株苗重和幹物率較高,沒有病蟲危害。插後髮根、緩苗快, 分枝、結薯早,薯塊膨大快,產量高。

弱苗則相反。老化苗乳汁少而不濃,節密、葉小,組織老化,栽後髮根、生長及結薯均較差。一般弱苗、老化苗和病苗均不用於生產。 長蔓的各段苗質不同,一般頂部苗最好,中部次之,基部最差。頂部苗組織幼嫩,節間較密,分生力強,木質化程度小,髮根、緩苗快。基部苗則相反,生產上一般不適用。 般苗長21~24cm就可割苗,隨割隨插,保持薯苗新鮮,有利髮根、緩苗。割苗宜在露水乾後或晴天下午進行,這些薯苗含水量少,乳汁濃,栽插成活率高 。




總之,紅薯有多種栽培方法,你要根據自己的田地情況,選擇適合的栽插方法。


努力就好


你好,我是老衛,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紅薯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扦插,也就是題主說的插蔓的方法。當然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地域、不同的種植環境,紅薯的插蔓方法也有所不同。老衛知道的有水平插蔓法、斜插法、直插法這三種方法。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下面老衛就來講講這三種方法的具體操作及優缺點。



  • 水平插蔓法:最常見的紅薯插蔓方法
  1. 方法:將剪好的紅薯蔓水平放在插蔓溝內,用土蓋上即可,這種方法是最常見的紅薯插蔓方法。
  2. 優點:如果土地肥效足,水分夠,則結出的紅薯大小基本一致,品相好,而且產量高,較適合大規模種植。
  3. 缺點:如果種植環境較乾旱,土壤肥力不夠則對紅薯水平插蔓種植影響較明顯,產量影響產量和紅薯質量。



  • 斜插法:老衛種植紅薯的插蔓方法
  1. 方法:將剪下的紅薯枝蔓(記住留幾片葉子),保持葉子在外面傾斜插入土壤中即可。
  2. 優點:這種方法耐乾旱,好成活,就算種下去感覺都幹si了,再澆些水,還是能夠緩過來。種下去不用怎麼管理,老衛稱之為:懶人種植法。
  3. 缺點:紅薯品相不一,有大有小,產量相較於水平插蔓法低一些。



  • 直插法
  1. 方法:直插法是相對於斜插法而言的,只是插蔓的枝蔓較短一些。
  2. 優點:這種方法插蔓同樣耐旱,成活率也高,而且這種方法種出來的紅薯較大。
  3. 缺點:直插法的產量是這三種方法裡最低的。



紅薯插蔓的注意事項

紅薯插蔓最好在傍晚或者陰天進行,成活率絕對很高。



老衛家的紅薯已經插下去一個多月了,現在長勢非常好。現在插蔓的話還是來的及的,如果再晚恐怕就不行了,天氣太熱了。如果在實際插蔓過程中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來找老衛,定知無不言。

村頭老衛


紅薯是農村最常種植的作物之一,既可以做食物,也可以餵養家禽家畜,其栽培方法也很簡單,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紅薯種栽培。一般作種的紅薯選擇夏薯,從表面看沒有損傷、沒有蟲眼、腐爛病變或者背霜凍過的紅薯最好,這類紅薯容易成活,出苗多而快。選擇紅薯種栽培,要注意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又容易排水的地塊,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覆蓋塑料薄膜。


二是剪紅薯苗栽培。紅薯要想獲得高產,關鍵要培育出紅薯壯苗,最好的紅薯苗莖杆要粗壯、葉與葉之間的間節要短、秧苗看起來要肥碩。觀察紅薯秧苗長到13至15公分左右的時候,要及時揭開塑料薄膜練壯秧苗,使紅薯苗能快速適應大田環境。

當紅薯苗長到一尺以上就可以考慮剪苗了,如何苗太嫩,不容易成活,最好就是藤苗看起來老一點、壯一點的最好栽活。


三是密植扦插栽培。在我們山區紅薯栽培最簡單的就是密植扦插,先前栽種過紅薯的地塊或多或少都會有發出來的紅薯藤蔓,先把紅薯藤蔓成捆割來,以一尺左右為一段,最好一截有5個葉片,然後剪掉葉子。


栽種的時候,以“埋三留二”為宜,就是三個葉片的埋在土地,留兩個葉片在外面,這樣栽下來紅薯容易成活、髮根須、長得也叫快。如想獲得高產,最好在雨後密植扦插栽培,注意把控好春薯不要栽插得過早,也不可以太晚,要適時移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