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戏说城投债的投资流派

金融业入门进阶的必读笔记,超级干货,大神笔记,内容涉及金融几乎所有领域,每一页都是干货:《金融行业干货汇总稿(370页)》关注、转发、点赞文本,查看置顶头条文章,并添加好友免费领取(备注头条+资料名称)7天有效

戏说城投债的投资流派

城投债是中国债券市场上的特有品种,发行量大,受政策影响很大,股东结构趋同,业务模式类似,这一品种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关注,逐步成为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投资机构的压舱宝贝。应该说江湖上没有哪一个信用债品种的影响力能与之匹敌。正是由于城投债的影响力之大,加之其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因而江湖上也形成了不同的投资流派。本文一一细数之,纯为戏说,切勿当真。


一、收益率降序派


这个流派投资手法看似简单粗暴,实则化繁为简,颇具党性,甚早便参透了城投债的本质。老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城投债不就是这个理么,什么负债分析、现金流分析、地方政府分析都是花拳绣腿,表面功夫,只要抓住了本质,一切豁然开朗。因此这一流派至简的投资理念诞生了朴素的投资方法:只要是城投平台,就按照收益率降序排列即可,挑收益率高的买就行。别人咱信不过,党我们还信不过么,这可是衣食父母啊。


二、按图索骥派


收益率降序法诞生后,有人就有点不服气了,按照收益率排序来做投资,这也太简单了吧,好歹也要弄个道具吧。于是乎按图索骥派逐渐在江湖中兴起。不过这个流派的个性化程度比较高,不同投资经理对着同一张中国地图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似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致依照投资经理的地理知识进行布局。不了解、没去过的地方可能会谨慎点,毕竟古语有云穷山恶水出刁民;自古以来富庶之地、水米之乡、交通要塞之地,则会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于那些口味较淡的大宗大派而言。


戏说城投债的投资流派


三、负面清单派


随着中国经济从保8到保7再进入到新常态,随着公司债发行制度改革后各种山野小城都出来发债,随着经济财政挤水分到财经纪律的加强,大家对于城投债的看法也逐渐出现了分化,城投债不全都是小甜甜,也可能是牛夫人,偶尔也来个撒娇打闹,因此投资流派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底线思维也出现在了城投债投资的方法论上,负面清单派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负面清单有点地域歧视的味道,位于鄙视链底端的区域往往直接禁投或者需要追加很强的担保或者可投资城投债行政层级大幅提高,知名的如东北区域、江苏镇江以及新晋的网红如天津、湖南等。


四、基本面分析派


基本面分析流派大致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版本是主要针对地区经济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相关监管政策的跟踪,较少涉及对城投企业自身的分析;进阶版本在基础版本之上增加了对于城投企业自身情况的分析,并且其权重可能在上升。


基础版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大家不就是对政府有信仰么,那我就将重点放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上。一般会从经济情况、财政情况、债务情况等方面选取若干指标,来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哪些地区可以投,哪些地区不可以投;哪些地区可以下沉,哪些地区必须提高城投行政级别等等。


进阶版在此基础上,对城投企业本身也进行了比较仔细的研究,包括业务、财务、外部支持等方面。因为现在一个地区的城投债太多啦,咱也不能说这个地区综合实力比较强那么这个地区的城投债咱都可以买吧。所以呢又对城投企业本身进行分析,是亲儿子还是干儿子,是公益平台还是经营平台,是主平台还是次平台,平台本身财务情况怎样,有没有互保、有没有对民企担保等等,不一而足。


五、海纳百川派


做投资要有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方能博彩众家之长、成就独步之功。海纳百川派便是兼采各家之长处,融会贯通,成自家之风格。这个流派的投资方法论里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综合了负面清单管理、打分卡模型等多种方法,既有经验支撑、又有数据基础,当然也更为复杂。


随意列举了几种城投债投资方法,貌似大家的方法论越来越复杂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猜测就是队伍大了之后,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城投债家族里也是鱼龙混杂,大家都想从众多的城投债里面挑出收益又高又安全的债券,因此分析方法也在进化。方法和思路本身没有高下对错之分,无非是要和自己的风险偏好、资金属性、考核要求等匹配。(有时候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七分析八分析还不如满仓镇江)


总结:千宗万派,化简为一,曰:信仰。无非是信仰的方式、程度之别。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投,如今大家的信仰程度不一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